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SPME-GC/MS法分析沉香及其燃香产品挥发成分研究
1
作者 涂永元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本文以市售沉香及其燃香产品为试样,探究不同沉香产品挥发成分的差异及其常见特征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提取得到沉香挥发物,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10批次不同来源的市售沉香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50μm D... 本文以市售沉香及其燃香产品为试样,探究不同沉香产品挥发成分的差异及其常见特征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提取得到沉香挥发物,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10批次不同来源的市售沉香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50μm DVB/CAR/PDMS萃取头适用于沉香物质快速分析,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130℃、平衡时间10 min、萃取时间20 min、解吸时间6 min。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从10种沉香样品中检测到119种成分,包括大量酮类、醇类和酯类物质。其中,平均含量最多的是酮类,检出种类最多的为醇类;去氢蜂斗菜酮、(4aR,5S)-1-羟基-4a,5-二甲基-3-(丙-2-亚基)-4,4a,5,6-四氢萘-2(3H)-酮、诺卡酮、雪松醇、7,9-双(2-甲基丙-2-基)-1-氧杂螺[4.5]癸-6,9-二烯-2,8-二酮等成分为上述沉香型燃香产品常见高检出、高含量成分。研究结果可为沉香及其制品的质量鉴定和优质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沉香型燃香产品 固相微萃取 挥发成分 快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法分析燃烧前后无烟檀香型燃香产品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2
作者 涂永元 《特产研究》 2025年第3期163-170,共8页
本文以无烟檀香型燃香产品为试样,探究其燃烧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固相微萃取条件,提取得到檀香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檀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50j·m DVB/CAR/PDMS萃取头适用于檀香... 本文以无烟檀香型燃香产品为试样,探究其燃烧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固相微萃取条件,提取得到檀香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檀香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50j·m DVB/CAR/PDMS萃取头适用于檀香物质快速分析,在萃取温度130℃条件下依次平衡10 min、萃取20 min,并在270℃进样温度下解吸6 min,檀香挥发性成分提取效果较好。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共检出68种成分,其中从样品原料和燃烧后挥发性成分分别检出26种和64种,共有成分主要有醇类、烯类、醛类,差异成分则主要来自燃烧后产生的芳烃类、烯类、酮类物质;燃烧前后检出含量最多的是醇类,具体包括z-α-檀香醇、z-β-檀香醇。(Z)-epi-β-檀香醇、反式-α-香柠檬醇等特征性倍半萜类成分。样品即使达到无烟香标准要求,仍能产生较多未知风险物质,这些成分包括芳烃类、腈类、醛类、杂环类、酚类等成分。研究结果可为檀香相关制品的质量检测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 无烟 檀香型燃香产品 固相微萃取 挥发成分 污染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及其燃香烟气成分 被引量:9
3
作者 涂永元 黄玉香 邱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47,共5页
目的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及其燃香烟气成分。方法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对照品、市售檀香样品、Tenax-TA管收集到的檀香燃烧烟气化学成分,并结合保留指数和谱库检索技术对其定性,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有量。结果识... 目的采用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及其燃香烟气成分。方法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分析檀香对照品、市售檀香样品、Tenax-TA管收集到的檀香燃烧烟气化学成分,并结合保留指数和谱库检索技术对其定性,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有量。结果识别出檀香对照品成分27种、市售样品成分24种、烟气成分37种,主要组成为酚类、醇类、萜类等,共有成分含有量较多的为α-檀香醇、β-檀香醇,其次为反式-α-香柠檬醇、(Z)-表-β-檀香醇;在燃香烟气实验中,酚类是檀香燃烧后增量最多的烟气成分,总相对含有量25.50%是燃烧前检出的4.5倍。结论该方法快速便捷,操作简便,可用于檀香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 白檀香 燃香 烟气 挥发性成分 热脱附-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香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邱聪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9-2053,共5页
目的建立人工沉香和野生沉香HPLC指纹图谱辨别方法。方法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相似度计算、面积归一法计算共有成分含量、SPSS聚类分析,综合评估辨别人工沉香和野生沉香的差异。结果短期人工沉香成分较为简单,主要为色酮类化合物,确... 目的建立人工沉香和野生沉香HPLC指纹图谱辨别方法。方法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相似度计算、面积归一法计算共有成分含量、SPSS聚类分析,综合评估辨别人工沉香和野生沉香的差异。结果短期人工沉香成分较为简单,主要为色酮类化合物,确认19种共有成分,分布于Ⅱ~Ⅲ区,Ⅲ区存在2个高响应特征峰;野生沉香成分复杂多样,但含量都较低,确认14个共有峰,主要分布在Ⅰ~Ⅱ区,Ⅰ区含有3个显著特征峰;结香3年及以上的人工沉香包含了短期人工沉香和野生沉香的部分特点。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人工沉香和野生沉香的区分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指纹图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