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昌县胡萝卜膜下滴灌绳带播种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廷龙 董吉德 +1 位作者 和燕 陈建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7期90-93,共4页
从播种前准备、起垄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了永昌县胡萝卜膜下滴灌绳带播种栽培技术。
关键词 胡萝卜 膜下滴灌 绳带播种 栽培技术 永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灌区牛粪堆肥与化肥减量配施玉米生产的可持续性分析
2
作者 丁文庆 李盼 +7 位作者 陈建平 郭瑶 仇海龙 韦金贵 赵连豪 万平兴 殷文 陈桂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8,共13页
【目的】堆肥是改善土壤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体系中堆肥科学配施与化肥减量协同效应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缺乏基于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可持续性的系统评估。【方... 【目的】堆肥是改善土壤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体系中堆肥科学配施与化肥减量协同效应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缺乏基于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可持续性的系统评估。【方法】以常规施肥(纯N 450 kg/hm^(2)、P2O5270 kg/hm^(2))为对照,牛粪堆肥60 t/hm^(2)和30 t/hm^(2)结合化肥减量10%、20%、30%分别配施7个处理。通过综合玉米产量特性、资源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旨在评估不同堆肥与化肥施用量的可持续性。【结果】堆肥30 t/hm^(2)与化肥减量20%配施(C_(2)F_(2))有利于优化玉米形态及穗部特征,稳定作物产量。与常规施肥(CK)相比,C_(2)F_(2)处理玉米株高、穗位高分别提高6.7%、9.2%。C_(2)F_(2)处理促进了玉米生产资源高效利用,较CK光能、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8.7%、12.1%和41.8%。此外,C_(2)F_(2)处理可有效增加总产值,减少化肥投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CK相比,C_(2)F_(2)处理总产值、纯收益和产投比分别提高35.1%、46.9%和11.8%,化肥投入降低18.8%。可持续性分析表明,C_(2)F_(2)处理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数较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玉米生产策略。【结论】堆肥30 t/hm^(2)与化肥减量20%配施是绿洲灌区增产增效、提高经济效益的可持续玉米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牛粪堆肥 化肥减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可持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昌县耕地质量评价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文军 张廷龙 +1 位作者 武均 蔡立群 《作物研究》 2021年第3期248-253,258,共7页
为科学准确评价甘肃省永昌县耕地质量各项指标,提高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本研究依据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2016年第2号)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的要求,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模糊数... 为科学准确评价甘肃省永昌县耕地质量各项指标,提高耕地质量管理水平,本研究依据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2016年第2号)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的要求,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层次分析、模糊数学和综合指数等方法,对永昌县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永昌县耕地可划分为5个等级,一级至五级占永昌县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5.07%、21.35%、11.16%、1.24%、1.18%,平均耕地等级为1.52;耕地土壤类型为灌漠土,土壤总体偏碱性,各养分含量比较充足。各乡镇有机质平均含量较高,全氮的平均含量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中等或较高,部分地区处于较低水平;此外,高产田盐渍化程度为轻度,低产田灌溉保证率较低。该评价较准确的反映了永昌县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基于耕地质量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可为耕地质量监测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质量评价 特征分析 永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昌县藜麦种植的适宜性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弢 蒋菊芳 董吉德 《农学学报》 2021年第7期51-55,共5页
为掌握藜麦在永昌的适宜性和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2017—2019年永昌藜麦生育期资料,结合气象资料和土壤养分实测资料,用对比分析法分析藜麦的生育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和造成藜麦减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永昌藜麦全生育期为139天,... 为掌握藜麦在永昌的适宜性和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2017—2019年永昌藜麦生育期资料,结合气象资料和土壤养分实测资料,用对比分析法分析藜麦的生育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和造成藜麦减产的原因。结果表明:永昌藜麦全生育期为139天,整个生育期内所需的平均积温为2363.9℃,4月下旬是藜麦的最佳播种期;种植藜麦后的土地,氮、磷、钾的减少幅度较大,对耕地质量存在不良影响;播期推迟、连阴雨天气、种植土地未进行倒茬都是造成藜麦减产的原因;藜麦的种植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永昌地区 适宜性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水肥一体化宽幅匀播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廷龙 李城德 陈建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5期23-25,共3页
根据对小麦水肥一体化宽幅匀播滴灌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的实践,从水肥一体化系统与设备、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规范了小麦水肥一体化宽幅匀播滴灌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 水肥一体化 宽幅匀播 滴灌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灌区大田移动式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规程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廷龙 陈建平 董吉德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89-92,共4页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量指标及节水节肥指标、地势环境、灌溉水质、滴灌设备、播前准备、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规范了甘肃灌区大田移动式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关键词 甘肃灌区 大田移动式 水肥一体化 滴灌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述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卢琴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2期75-77,共3页
本文着重从绿色防控方面介绍了苹果常见常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苹果 病虫害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沙葱种子萌发的影响
8
作者 董吉德 张俊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10期75-80,共6页
盐胁迫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探明野生沙葱种子的耐盐力及人工栽培中适宜的土壤条件为目的,以民勤西渠和巴丹吉林两个种植地的沙葱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_(2)SO_(4)溶液以及1∶1的NaCl+Na_(2)SO_(4)溶... 盐胁迫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探明野生沙葱种子的耐盐力及人工栽培中适宜的土壤条件为目的,以民勤西渠和巴丹吉林两个种植地的沙葱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_(2)SO_(4)溶液以及1∶1的NaCl+Na_(2)SO_(4)溶液处理沙葱种子,研究盐胁迫对两个不同种植地沙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升高,沙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相对盐害率随之提高;民勤西渠的沙葱种子耐盐性较巴丹吉林的沙葱种子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娃娃菜干烧心病流行规律及发病因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董吉德 付江鹏陈广泉邢会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5,共6页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小区试验等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田间发病症状有3种,即干边型、卷叶型和腐烂型;病叶集中出现在19~40片叶之间;莲座期开始发病,莲座期... 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小区试验等方法对甘肃省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张掖市娃娃菜干烧心病田间发病症状有3种,即干边型、卷叶型和腐烂型;病叶集中出现在19~40片叶之间;莲座期开始发病,莲座期到包心期病害呈缓慢增长态势,结球期病害迅速增长,成熟期病情基本稳定;娃娃菜干烧心病的发生与植株叶片Ca含量、品种抗性、氮肥施用量、土壤全盐含量、茬口和种植密度等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干烧心病 流行规律 发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玉平 何甜 杜儒学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1期152-154,共3页
在农业科技迅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快速转变的进程中,地膜覆盖栽培成为中国北方地区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随着地膜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土壤中地膜残留日益增长,残膜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本试验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对不同厂家提供的6种可降解地... 在农业科技迅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快速转变的进程中,地膜覆盖栽培成为中国北方地区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随着地膜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土壤中地膜残留日益增长,残膜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本试验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对不同厂家提供的6种可降解地膜进行对比试验,通过研究可降解地膜的上机性能、降解率、保温增墒以及对作物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筛选出可满足正常机械铺设、当年降解率高,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小的可降解地膜新产品,同时为研发可降解膜的可控性提供大田试验数据,为可降解膜的推广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次试验中,各可降解地膜均可以满足正常的机械播种和收获使用,且可以起到正常的保温保墒的作用,并且相对于普通地膜,产量均具有良好的表现。虽然各可降解地膜在马铃薯收获期没有完全降解,但大都变皱变脆,随机械翻耕破碎残留在地里面,相比于普通地膜的长期残留,可降解地膜更适合当下的生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 地膜 马铃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结合减量施肥对春小麦复种油菜土壤碳排放及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11
作者 陈建平 韦金贵 +8 位作者 丁文庆 陈桂平 郭瑶 仇海龙 李盼 王菲儿 万平兴 殷文 赵连豪 《西南农业学报》 2025年第7期1499-1509,共11页
【目的】针对西北绿洲灌区春小麦连作普遍、肥料投入高及土壤有机碳损耗等问题,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减量对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生产力、土壤碳排放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以期为构建减量施肥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 【目的】针对西北绿洲灌区春小麦连作普遍、肥料投入高及土壤有机碳损耗等问题,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施肥减量对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生产力、土壤碳排放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以期为构建减量施肥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4种秸秆还田方式:春小麦传统留茬约5 cm浅耕播种油菜(CT),春小麦留茬25 cm免耕直播油菜(NTS),春小麦留茬25 cm粉碎翻埋后播种油菜(CBS),春小麦留茬25 cm焚烧后播种油菜(BS);设2种施肥方式:当地传统施肥量(F1,春小麦施氮180 kg/hm^(2)和磷90 kg/hm^(2),油菜施氮45 kg/hm^(2))及当地传统施肥减量15%(F2,春小麦施氮153 kg/hm^(2)和磷76.5 kg/hm^(2),油菜施氮45 kg/hm^(2)),组成8个处理。【结果】春小麦留茬25 cm显著提高春小麦复种油菜模式2种组分作物及系统籽粒产量与生物量,降低碳排放,在减肥条件下,CBS可提高组分作物及系统籽粒产量与生物量而降低碳排放。与CT处理相比,CBS处理可将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分别提高15.8%和10.2%。与CTF1处理相比,CTF2处理在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分别降低7.8%和6.3%,CBSF2处理分别提高7.6%和4.5%。与CT处理相比,CBS处理将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碳排放效率提高19.3%,但土壤碳排放量差异不显著。与CTF1处理相比,CTF2和CBSF2处理在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2.6%和20.1%,碳排放效率提高6.4%和27.5%。与CT处理相比,CBS处理在春小麦季和油菜季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提高9.9%和8.5%。与CTF1处理相比,CTF2处理在春小麦季和油菜季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降低5.2%和5.7%。【结论】春小麦留茬25 cm粉碎翻埋后播种油菜在施肥减量15%条件下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C/N,进而提高春小麦复种油菜系统产量、降低土壤碳排放和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复种绿肥 秸秆还田 施肥减量 作物生产力 土壤碳排放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菜发酵沼液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娃娃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岳树枝 刘变 +3 位作者 黄洁 张希云 和燕 褚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48-157,共10页
【目的】研究尾菜发酵沼液与化肥配施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娃娃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明确沼液与化肥配施最佳比例,以期减少化肥用量,促进农业绿色循环。【方法】试验设置6个施肥处理,CK(100%化学氮)、T_(1)(75%化学氮+25%沼液氮)、T_(2)(... 【目的】研究尾菜发酵沼液与化肥配施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娃娃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明确沼液与化肥配施最佳比例,以期减少化肥用量,促进农业绿色循环。【方法】试验设置6个施肥处理,CK(100%化学氮)、T_(1)(75%化学氮+25%沼液氮)、T_(2)(50%化学氮+50%沼液氮)、T_(3)(25%化学氮+75%沼液氮)、T_(4)(100%沼液氮)、T5(125%沼液氮),进行大田娃娃菜种植试验,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娃娃菜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尾菜发酵沼液还田,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CEC分别提高了6.26%~25.92%、2.65%~29.50%、3.18%~37.18%、13.67.5%~99.97%;随着尾菜发酵沼液还田量的增加,娃娃菜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_(3)处理下娃娃菜产量最高达53.77 t/hm^(2),增产27.8%,与CK相比,经济收入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29.0%和51.9%;娃娃菜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分别提高了28.45%~66.08%、3.15%~24.72%、7.98%~16.61%,硝酸盐降低了16.53%~43.73%,娃娃菜的产量和品质显著高于CK。【结论】尾菜发酵沼液与化肥配施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娃娃菜产量和品质有显著提升,但还田量并非越多越好,过多则会引起娃娃菜产量和品质下降,其中以25%化学氮+75%沼液氮还田,娃娃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菜沼液 娃娃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滴灌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3
作者 陈玉平 陈建平 +2 位作者 蔡晓琴 王发伟 张国平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828-834,共7页
探究不同颜色和厚度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永昌县滴灌马铃薯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不覆膜为对照,设置了厚0.010、0.012、0.015、0.018、0.020 mm黑色和白色聚乙烯(PE)地膜覆盖处理,通过研究马铃薯生育期、产量构成因... 探究不同颜色和厚度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永昌县滴灌马铃薯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不覆膜为对照,设置了厚0.010、0.012、0.015、0.018、0.020 mm黑色和白色聚乙烯(PE)地膜覆盖处理,通过研究马铃薯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商品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以确定最佳地膜颜色和厚度。结果表明,覆膜均能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前马铃薯块茎形成期以延长块茎生长时间。黑色地膜覆盖中,单株结薯数、大中薯数、大中薯重和马铃薯商品率均以厚0.010、0.012 mm地膜覆盖处理较高。白色地膜覆盖中,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大中薯数、大中薯重和马铃薯商品率均以厚0.012、0.015 mm覆膜处理较高,其中0.012 mm覆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分别提高46.9%、115.0%、84.6%、24.9%、76.0%,0.015 mm覆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分别提高51.0%、112.2%、100.0%、36.1%、79.7%。白色地膜覆盖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整体高于黑色地膜覆盖,其中,0.015 mm白色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最佳,2 a马铃薯平均产量达37390.6 kg/hm^(2),较不覆膜提高59.3%;净收益达到49043.4元/hm^(2),较不覆膜增收31792.2元/hm^(2),增幅达184.3%。综上所述,0.015 mm白色地膜覆盖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可作为永昌县覆膜滴灌马铃薯主要种植模式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类型 地膜覆盖 滴灌 马铃薯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肥喷施方式对蔬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董吉德 戴瑞芳 +3 位作者 张玉鑫 蒯佳琳 陈广泉 邵鹏 《中国瓜菜》 2025年第9期136-141,共6页
为探究叶面肥对蔬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选用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叶面肥A)和矿源腐植酸水溶肥(叶面肥B),对张掖市主栽蔬菜种类芹菜、西葫芦、番茄、花椰菜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叶面肥均能促进蔬菜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且... 为探究叶面肥对蔬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选用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叶面肥A)和矿源腐植酸水溶肥(叶面肥B),对张掖市主栽蔬菜种类芹菜、西葫芦、番茄、花椰菜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叶面肥均能促进蔬菜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且交替施用或混合施用的效果优于单独施用。对于叶菜类蔬菜,先喷施叶面肥A再喷施叶面肥B效果最佳;而对于果菜类和瓜类蔬菜,则先喷施叶面肥B再喷施叶面肥A效果最佳。建议生产上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对叶面肥进行交替或混合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叶面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