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康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鹏博 洪莉 +4 位作者 李汝芳 梅晓军 王艳美 应黛芹 陈红星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8期76-79,共4页
通过介绍浙江省永康市食用菌栽培品种、产业规模、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发现当地目前存在栽培品种单一、生产效益偏低、产业规模萎缩、政策支持不足、专技人员缺乏等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农业用地管理、稳步推广轮作... 通过介绍浙江省永康市食用菌栽培品种、产业规模、发展潜力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发现当地目前存在栽培品种单一、生产效益偏低、产业规模萎缩、政策支持不足、专技人员缺乏等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农业用地管理、稳步推广轮作套种、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加强食用菌科普宣传5个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产业现状 建议 永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永康市食药用菌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2
作者 张鹏博 洪莉 +2 位作者 梅晓军 王艳美 李汝芳 《食药用菌》 2022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简介永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永康市食药用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疫情暴发初期交通受阻,鲜菇滞销严重;复工复产后,食用菌市场不景气,鲜菇销售回暖缓慢;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食药用菌生产主体生产积极性不高。针... 简介永康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永康市食药用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疫情暴发初期交通受阻,鲜菇滞销严重;复工复产后,食用菌市场不景气,鲜菇销售回暖缓慢;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食药用菌生产主体生产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影响,永康市农业部门通过畅通销售渠道、保障有序生产,出台扶持政策、帮助渡过难关,强化技术服务、提质增产增效,加强监管引导、重安全、创品牌等对策措施,逐步稳定食药用菌生产主体,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食药用菌 产业影响 扶持政策 生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庆灰151”工厂化栽培条件优化
3
作者 张鹏博 陈勇光 +1 位作者 李金辉 李汝芳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4期54-59,共6页
以浙江省主推的灰树花品种“庆灰151”为对象,以不同的基质配方、光照强度、菌袋规格进行灰树花工厂化栽培试验。通过对比菌丝长势、菌丝生长速率、原基分化周期、子实体成熟周期、出菇周期、子实体大小、出菇率、第1潮菇产量、生物学... 以浙江省主推的灰树花品种“庆灰151”为对象,以不同的基质配方、光照强度、菌袋规格进行灰树花工厂化栽培试验。通过对比菌丝长势、菌丝生长速率、原基分化周期、子实体成熟周期、出菇周期、子实体大小、出菇率、第1潮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品质等主要参数,筛选出适合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基质配方为68%杂木屑、15%麸皮、5%玉米粉、10%干细土、1%石膏粉、1%红糖;适宜的菌袋规格为15 cm×53 cm×0.0065 cm;出菇管理阶段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700 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工厂化栽培 基质配方 棉籽壳 光照强度 菌袋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技术
4
作者 张鹏博 陈勇光 +1 位作者 李金辉 李汝芳 《食药用菌》 202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具有生产周期短、占地少、产品品质优、管理方便等优势。介绍适合浙江地区的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技术,包括设施要求、品种选择、培养基质配方、原料准备、制棒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开孔、上架、出菇管理、采收及病...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具有生产周期短、占地少、产品品质优、管理方便等优势。介绍适合浙江地区的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技术,包括设施要求、品种选择、培养基质配方、原料准备、制棒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开孔、上架、出菇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工厂化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枝条栽培猪肚菇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汝芳 陈勇光 《食药用菌》 2020年第5期353-355,共3页
为充分利用本地葡萄产业大量产生的废弃葡萄枝条资源,试验研究成功利用葡萄枝栽培猪肚菇技术,可采收猪肚菇3~4潮,生物学转化率达85%左右,详细介绍从资源收集处理与季节安排、菌包制作、大棚搭建、开袋覆土出菇、采收及转潮管理到病虫害... 为充分利用本地葡萄产业大量产生的废弃葡萄枝条资源,试验研究成功利用葡萄枝栽培猪肚菇技术,可采收猪肚菇3~4潮,生物学转化率达85%左右,详细介绍从资源收集处理与季节安排、菌包制作、大棚搭建、开袋覆土出菇、采收及转潮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的成套栽培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枝条 猪肚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芋/竹荪—水稻”模式原理特点和应用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友红 李汝芳 陈勇光 《食用菌》 2013年第1期34-36,共3页
"毛芋/竹荪—水稻"新型农作模式,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的原理,通过芋田间作竹荪,毛芋早采接茬晚稻的研究和技术配套,打破了增收结构,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比传统种毛芋成本增加208.9%,利... "毛芋/竹荪—水稻"新型农作模式,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的原理,通过芋田间作竹荪,毛芋早采接茬晚稻的研究和技术配套,打破了增收结构,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比传统种毛芋成本增加208.9%,利润提高721.9%,既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又稳定粮食生产。同时通过经粮结合,水旱轮作,把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提高土壤肥力,缓解毛芋、竹荪连作障碍,促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发展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模式 毛芋 竹荪 水稻 间作 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肚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汝芳 陈勇光 《食用菌》 2020年第6期51-52,共2页
猪肚菇又名大杯伞,属大型食用真菌,子实体口感似猪肚般的滑腻,而去掉表皮的菌柄又似竹笋般的脆嫩,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高温型的珍稀食用菌。1猪肚菇生物特性猪肚菇生长需要充足的氮源,培养料主辅料有木屑、棉籽壳、甘蔗渣、麸皮、玉米... 猪肚菇又名大杯伞,属大型食用真菌,子实体口感似猪肚般的滑腻,而去掉表皮的菌柄又似竹笋般的脆嫩,是一种发展前景看好的高温型的珍稀食用菌。1猪肚菇生物特性猪肚菇生长需要充足的氮源,培养料主辅料有木屑、棉籽壳、甘蔗渣、麸皮、玉米粉、米糠等。猪肚菇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且菌丝未长满试管斜面即现蕾。猪肚菇菌丝生长温度为16~34℃,最适为22~29℃;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1~32℃,属中偏高温型。气温低于15℃不现蕾,高于36℃子实体发育受抑制或停止发育,现蕾无须温差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肚菇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桑枝露地栽培黑木耳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汝芳 李金辉 陈勇光 《食药用菌》 2021年第4期352-354,共3页
为充分利用蚕桑产业大量产生的废弃桑枝条资源,研究利用桑枝栽培黑木耳技术,可采收黑木耳4~5潮,生物转化率达80%。介绍以桑枝条为原料栽培黑木耳的技术环节:资源收集处理,季节安排,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耳管理,采收及转潮管理等。
关键词 桑枝 原料 黑木耳 露地栽培 技术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芋套种竹荪栽培新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汝芳 《食药用菌》 2008年第3期51-52,共2页
古代作为宫廷贡品的竹荪是名贵的珍稀食用菌。其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被誉为"真菌皇后"。竹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21种氨基酸、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和酶。竹荪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提取液含有增强... 古代作为宫廷贡品的竹荪是名贵的珍稀食用菌。其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被誉为"真菌皇后"。竹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21种氨基酸、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和酶。竹荪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提取液含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的活性成分,且是天然的防腐剂。1竹荪的生物学特征竹荪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特点,怕高温、水渍和强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芋 套种 竹荪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免棚栽培与加工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汝芳 陈勇光 林友红 《食药用菌》 2011年第5期32-33,共2页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子实体单生、群生或丛生,菌盖呈半球形,朵形大,菌盖直径6~10厘米。大菇丛可达数千克,其食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营养丰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子实体单生、群生或丛生,菌盖呈半球形,朵形大,菌盖直径6~10厘米。大菇丛可达数千克,其食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营养丰富,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免棚 栽培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芋//竹荪-水稻”栽培模式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友红 李汝芳 陈勇光 《食药用菌》 2012年第5期303-304,311,共3页
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的原理,创新芋田间作竹荪,毛芋早收接茬晚稻的"毛芋//竹荪-水稻"新型农作模式。该模式特点为:效益比传统种毛芋成本增加208.9%,利润提高721.9%,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 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条件相协调的原理,创新芋田间作竹荪,毛芋早收接茬晚稻的"毛芋//竹荪-水稻"新型农作模式。该模式特点为:效益比传统种毛芋成本增加208.9%,利润提高721.9%,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通过经粮结合,水旱轮作,资源化循环利用废弃物,缓解毛芋、竹荪连作障碍。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应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模式 毛芋 竹荪 水稻 间作 复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