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P1调控线粒体稳态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汤中 唐云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O_(2)组:先采用650μmol·L^(-1)H_(2)O_(2)干预细胞,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H_(2)O_(2)+Mdivi-1组:先采用10μmol·L^(-1)Mdivi-1处理ARPE-19细胞2 h,再给予650μmol·L^(-1)H_(2)O_(2)干预,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DRP-1/DRP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intin)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水平;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形态;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ZO-1表达水平。结果H_(2)O_(2)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高于NG组,H_(2)O_(2)+Mdivi-1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低于H_(2)O_(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Mdivi-1组细胞较H_(2)O_(2)组线粒体碎片化程度得到改善。H_(2)O_(2)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4.42±0.29)与NG组(1.00±0.17)及H_(2)O_(2)+Mdivi-1组(2.1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红/绿荧光强度比值(0.16±0.12)与NG组(1.00±0.09)及H_(2)O_(2)+Mdivi-1组(0.42±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下降,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上升,H_(2)O_(2)+Mdivi-1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上升,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下降。各组细胞α-SMA、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Vimintin及ZO-1相对表达量比较,H_(2)O_(2)组与NG组及H_(2)O_(2)+Mdivi-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ZO-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显示,H_(2)O_(2)+Mdivi-1组的细胞连接紧密程度优于H_(2)O_(2)组。结论DRP1可调控线粒体动态平衡,靶向DRP1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抑制EMT进展,从而减轻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 线粒体功能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余钦其 魏蓉 易笃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3-435,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接受激光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52例DR患者共75眼,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术,并于光凝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视网膜血流动力学,随访3~5个月。结果:治疗后患...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接受激光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52例DR患者共75眼,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术,并于光凝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视网膜血流动力学,随访3~5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视网膜的血流灌注有明显的改善,PSV(t=3.541,P=0.012)、EDV(t=2.62,P=0.027)、PI(t=3.321,P=0.019)和Vm(t=3.002,P=0.021)均下降,而RI增高(t=4.002,P=0.007)。随访3~5个月,66眼视力改善,有效率88.0%。术后视力提高值和患眼的PSV(r=0.784,P=0.018)、R(Ir=0.801,P=0.008)及Vm(r=0.752,P=0.031)的变化相关。而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善则是影响光凝术后视力提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8)。结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患者的视网膜血流灌注有明显改善,并且这种改善和术后患者视力预后的改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术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