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唐志萍 吴炳贤 +2 位作者 刘婷 王威 郭亮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期18-19,22,共3页
指出了永州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自然、人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古树生理机能的下降,导致古树名木衰老及死亡。因此,做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对现有古树名木提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刻不容缓。通过实地查永州市古树名木生存现... 指出了永州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自然、人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古树生理机能的下降,导致古树名木衰老及死亡。因此,做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对现有古树名木提供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刻不容缓。通过实地查永州市古树名木生存现状,分析了影响其生存、生长和保护的因素,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资源保护 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州市厚朴资源及产业化建设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谢韵帆 杨志玲 +1 位作者 谭梓峰 谢碧玉 《湖南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49-50,共2页
湖南永州厚朴主要产于道县、宁远、双牌,种植面积在2万亩,年产量在150t以上,调出量在100t以上,为全国厚朴三大主产区之一。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永州厚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永州厚朴产业中急需解决... 湖南永州厚朴主要产于道县、宁远、双牌,种植面积在2万亩,年产量在150t以上,调出量在100t以上,为全国厚朴三大主产区之一。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永州厚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永州厚朴产业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引进资金和技术人才,组建集团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市 厚朴资源 产业化发展 生产现状 基地建设 GAP 集团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州市竹类资源及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吕祎馨 刘璐 +2 位作者 邓杰 何兴华 谢韵帆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9期76-80,共5页
阐述了永州市竹类资源的基本情况,全湖南有竹林面积10.955万hm^(2),占湖南省竹林面积10%以上,主要分布在永州市南部县区;竹类资源培育主要以散生竹培育为主,并多用于材用和笋用两方面,其中材用约占永州市竹类资源用途的69%;竹类资源加... 阐述了永州市竹类资源的基本情况,全湖南有竹林面积10.955万hm^(2),占湖南省竹林面积10%以上,主要分布在永州市南部县区;竹类资源培育主要以散生竹培育为主,并多用于材用和笋用两方面,其中材用约占永州市竹类资源用途的69%;竹类资源加工产品有竹人造板、竹地板、竹家具、竹装饰材、竹制日用品、竹工艺品、竹炭、竹浆等约有20多种,其中主要以保健凉席为主,其产品销量约占全国45%;在扶持竹产业发展中,政府与2020年进行财政投入3025.9万元,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针对其目前竹类资源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家宏观战略、社会经济环境和产业发展趋势,为永州市竹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分布 加工利用 发展现状 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州市珍稀树种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亮 滕洲 +3 位作者 谢韵帆 刘婷 曾松青 石燕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129-130,148,共3页
综合阐述了永州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森林资源等基本情况,在分析该区域珍稀树种分布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强化政策扶持、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完善科技支撑、加大宣传教育和保护力度五个方面的发... 综合阐述了永州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森林资源等基本情况,在分析该区域珍稀树种分布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强化政策扶持、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完善科技支撑、加大宣传教育和保护力度五个方面的发展建议,为该地区保护和发展珍稀树种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州 珍稀树种 资源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寒桉树永州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石燕飞 柏劲松 +1 位作者 朱金惠 周土生 《湖南林业科技》 2004年第5期31-34,共4页
通过引种栽培试验表明 :永州是桉树的适宜引种区 ,可大量发展桉树。以栽培邓恩桉、边沁桉表现最佳 ,它们不仅生长快、材质好 ,而且抗逆性强 ,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耐瘠薄。柳桉也可发展 ,史密斯桉、多枝桉在土层深厚、气候温和的地方可少量... 通过引种栽培试验表明 :永州是桉树的适宜引种区 ,可大量发展桉树。以栽培邓恩桉、边沁桉表现最佳 ,它们不仅生长快、材质好 ,而且抗逆性强 ,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耐瘠薄。柳桉也可发展 ,史密斯桉、多枝桉在土层深厚、气候温和的地方可少量发展。赤桉在前 1~ 2年表现较佳 ,生长快 ,但到以后几年生长趋缓 ,必须选出优良家系 ,才能大量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寒桉树 永州市 引种栽培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箬竹分株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I·基质配比 被引量:6
6
作者 蒋曙光 彭超 +4 位作者 彭凌云 孟勇 刘玉平 何珊珊 艾文胜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21-26,共6页
以阔叶箬竹1年生植株为母株,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和林地表土不同体积比例的混合基质为容器育苗基质,开展阔叶箬竹分株容器苗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各处理间新叶数、最大叶长和叶宽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 以阔叶箬竹1年生植株为母株,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和林地表土不同体积比例的混合基质为容器育苗基质,开展阔叶箬竹分株容器苗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各处理间新叶数、最大叶长和叶宽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林地表土配比为4∶10∶4∶2∶80的处理(处理Ⅱ)最利于新叶萌发和生长。不同基质配比的处理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林地表土配比为16∶40∶16∶8∶20处理(处理Ⅳ)的成活率最高,达98.7%。新竹萌发数集中在0~2株·钵^(-1),处理IV中萌发2株·钵^(-1)的钵数占总钵数的比例最高,达38.2%。不同基质配比各处理间新竹萌发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以处理IV的萌发率最高,达57.0%。不同基质配比各处理间的新鞭数、新鞭长、新鞭率以及新鞭单鞭生物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新鞭数和新鞭率以处理Ⅳ的最高,而新鞭鞭长和单鞭生物量均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林地表土配比为10∶25∶10∶5∶50处理(处理Ⅲ)的最大。综上所述,利于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不一致,建议选择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林地表土体积比例为16∶40∶16∶8∶20的混合基质作为阔叶箬竹容器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箬竹 容器苗 分株育苗 育苗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采穗圃穗条果实兼营综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红梅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为了充分发挥油茶采穗圃的作用,即在需要穗条时,能提供大量优质的穗条,以保证育苗的需要,而在穗条需要量减少时,又能收获大量的优质果实,以保证采穗圃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将树龄为25年的油茶采穗圃分成4个区,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管护... 为了充分发挥油茶采穗圃的作用,即在需要穗条时,能提供大量优质的穗条,以保证育苗的需要,而在穗条需要量减少时,又能收获大量的优质果实,以保证采穗圃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将树龄为25年的油茶采穗圃分成4个区,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管护措施进行试验,比较分析其果实和穗条的产量及质量上的差异情况,总结出了一套最佳的油茶采穗圃穗果兼营综合技术,即全年进行3次施肥、2次垦覆、2次修剪和加施3次叶面肥。采用这套综合技术措施试验的结果表明:果实的年均产量为7 164 kg.hm-2,比对照组提高了495.5%;病果数的比例为0.47%,为对照组的17.6%;每株穗条产芽1 918个,比对照组提高了182.5%;嫁接成活率为93.3%,比对照组提高了13.8%;苗木均高为18.17 cm,比对照组提高了58.97%;年均利润为22 245元.hm-2,比对照组的7 350元.hm-2增加了14 895元.hm-2,提高了20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采穗圃 穗果兼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蜜柑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柏劲松 谢红梅 +3 位作者 刘家顺 刘鑫 刘文军 邓小宁 《经济林研究》 2007年第2期56-60,113,共6页
橘果品质的好坏和单位面积的产量,不仅影响其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单价和果农的经济收入.兢如何提高橘果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从水肥管理、土壤改良、修剪抹梢、保花促果、防治病虫等多方面进行了3年的技术改造和试验研... 橘果品质的好坏和单位面积的产量,不仅影响其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单价和果农的经济收入.兢如何提高橘果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从水肥管理、土壤改良、修剪抹梢、保花促果、防治病虫等多方面进行了3年的技术改造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橘果产量由原来的15 173.25 kg/hm^2增加到试验研究后的65 897.25 kg/hm^2,后者是前者的4.34倍,最高的达103 455 kg/hm^2,是试验研究前平均产量的6.82倍;纯收入由试验研究前的7 095元/hm^2提高到试验研究后的72 790.35元/hm^2,后者是前者的10.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柑 栽培技术 无公害 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檀扦插生根过程中叶片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9
作者 黄光卫 肖京武 +4 位作者 张斌 陆佳 胡育文 陈乔松 谢昱昀 《湖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研究黄檀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为黄檀扦插繁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以同期生长的母树叶片作为对照,研究了从大量生根期到根系伸长期,插穗叶片中可溶性糖、总淀粉、可溶性蛋白、全氮、全磷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 研究黄檀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为黄檀扦插繁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以同期生长的母树叶片作为对照,研究了从大量生根期到根系伸长期,插穗叶片中可溶性糖、总淀粉、可溶性蛋白、全氮、全磷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量生根期,插穗叶片中的全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中的全氮含量;大量生根期到根系伸长期,插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总淀粉含量逐渐升高,全氮、全磷、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这说明:低浓度的氮素含量有利于黄檀插穗不定根的形成;根系伸长期,插穗对可溶性糖、氮、磷的需求较大,可通过外部施用糖溶液、氮素和磷素来促进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檀 扦插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荆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韵帆 谢碧玉 黄光卫 《湖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30-31,共2页
分析了生根粉浓度、扦插时间和枝条性质等对紫荆扦插育苗的影响。并对上述 3种方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 ,发现生根粉浓度、扦插时间和枝条性质对紫荆扦插均有显著的影响 ,以生根粉浓度为 10 0mg/L处理 2h ,6月中旬取当年生嫩枝扦插效... 分析了生根粉浓度、扦插时间和枝条性质等对紫荆扦插育苗的影响。并对上述 3种方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 ,发现生根粉浓度、扦插时间和枝条性质对紫荆扦插均有显著的影响 ,以生根粉浓度为 10 0mg/L处理 2h ,6月中旬取当年生嫩枝扦插效果较好 ,生根率在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 扦插 育苗 生根率 生根粉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生长表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蔓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7期111-111,113,共2页
本文通过对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25个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6年的生长状况调查,选择出最优良子代0-1027以及次优子代2-77、0-636、6-22和Ⅰ-79。与实生林相比,优良子代的材积生长最高可提高92%。早期造林与后期5年后苗木高度具有较明显的线... 本文通过对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25个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6年的生长状况调查,选择出最优良子代0-1027以及次优子代2-77、0-636、6-22和Ⅰ-79。与实生林相比,优良子代的材积生长最高可提高92%。早期造林与后期5年后苗木高度具有较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这为早期及时抚育间伐、淘汰劣质子代、培养大径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子代林 生长表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林下仿野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2
作者 何珊珊 刘玉平 +2 位作者 雷晨雨 彭超 李阳宁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6期51-53,共3页
总结介绍大球盖菇仿野生栽培林地选择及整理、季节选择、栽培基质及处理、播种、发菌及出菇管理、采收及转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地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林下经济 仿野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竹径景观的考证与美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伶俐 王小德 +1 位作者 毛永成 朱艳平 《竹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41,共5页
竹径作为最为普遍的一种园路形式之一,通过以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为考证依据,探究了竹径形式审美、花木组景和寺观等方面的造景思想。竹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诗词歌颂竹径、庭园兴造竹径、寺观竹径香道等就是很好的例证。竹... 竹径作为最为普遍的一种园路形式之一,通过以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为考证依据,探究了竹径形式审美、花木组景和寺观等方面的造景思想。竹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诗词歌颂竹径、庭园兴造竹径、寺观竹径香道等就是很好的例证。竹径形式延续以"曲"为美,同时涌现了折线、直线形式;竹径花木从传统的"四君子""岁寒三友",多倾向于考虑异秆异色竹类、季相景观、乔灌草结合等。竹径历史发展,至今未改变创造竹径幽境的意愿及延续我国竹文化的热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径 植物景观 竹文化 考证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金竹鞭段育苗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勇 张泽平 +5 位作者 艾文胜 杨明 石燕飞 涂佳 李美群 彭超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以毛金竹鞭段为试验材料,研究竹鞭年龄、竹鞭长度、育苗时间、育苗方式以及施肥等因素对鞭段成活率、竹苗高度、鞭段侧芽萌发率等的影响,以期为毛金竹鞭段育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鞭段年龄增加,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逐渐降低;... 以毛金竹鞭段为试验材料,研究竹鞭年龄、竹鞭长度、育苗时间、育苗方式以及施肥等因素对鞭段成活率、竹苗高度、鞭段侧芽萌发率等的影响,以期为毛金竹鞭段育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鞭段年龄增加,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逐渐降低;随鞭段长度增加,鞭段成活率呈升高的变化趋势,侧芽萌发率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12月下旬鞭段育苗效果总体好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12月下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87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最高,分别为80.30%和20.79%;3月下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35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分别为51.74%和9.45%;4月中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20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分别为58.58%和9.56%。竹苗高度和育苗系数也表现为12月下旬育苗显著高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育苗。采用施肥处理的鞭段进行育苗,鞭段成活率和竹苗高度明显优于未施肥处理的鞭段。在毛金竹鞭段育苗初期,新生竹苗表现出混生竹的生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金竹 埋鞭育苗 鞭段成活率 育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箬竹分株容器苗培育技术Ⅱ.母株的选择与处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向阳 彭超 +4 位作者 艾文胜 李美群 彭凌云 刘玉平 何珊珊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36-42,51,共8页
以阔叶箬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母株筛选、截秆和密度处理、生长调节剂鞭根处理综合试验,旨在为阔叶箬竹容器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分株扩繁母株地径对新叶数、新竹数和鞭径有极显著正向影响,较母株高度和节数影响更显著;对地... 以阔叶箬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母株筛选、截秆和密度处理、生长调节剂鞭根处理综合试验,旨在为阔叶箬竹容器苗培育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分株扩繁母株地径对新叶数、新竹数和鞭径有极显著正向影响,较母株高度和节数影响更显著;对地径分级的分析表明,新叶数、新竹数和鞭径在径级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截秆高度(A)和种植密度(B)的处理组合间新竹数、新叶数、萌鞭数和最大叶宽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极差分析表明,母株密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且两因素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以A 2B 2为最佳理论处理组合,即2株母株截秆高度50 cm的箬竹容器苗综合生长性状最佳,此时新叶数量为9.42片·株^(-1)、最大叶宽为4.06 cm、新竹数为1.30株·盆^(-1)、新鞭数为1.40鞭·盆^(-1)。(3)生长调节剂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萘乙酸处理对萌鞭数、鞭长、萌鞭率和鞭根生物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但对鞭径的影响不显著,其中50 ppm处理的新鞭鞭径、鞭长和生物量最大,100 ppm处理的萌鞭数和萌鞭率最大。综上认为,母株选择以地径为主要筛选指标,且以地径大于6 mm的2年生母株为佳,种植前母株留秆高度为50 cm,剪除所有枝叶,然后将根系浸泡在100 ppm的萘乙酸溶液中30 min,裹泥浆种植,每盆种植1~2株母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箬竹 容器育苗 母株选择 种植密度 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化程度赤桉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变化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晨雨 王猛 +3 位作者 田瑞杰 冯德枫 张春华 孙永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2-77,共6页
人工林退化会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生态功能(养分循环、水源涵养、碳汇功能等)造成影响,揭示土壤生态功能变化与人工林退化的关系,有利于对现有人工林的后期管护和已退化人工林的“复壮”。以地表植被盖度为划分依据,选取元谋干热河谷地区... 人工林退化会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生态功能(养分循环、水源涵养、碳汇功能等)造成影响,揭示土壤生态功能变化与人工林退化的关系,有利于对现有人工林的后期管护和已退化人工林的“复壮”。以地表植被盖度为划分依据,选取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盖度大约在90%、60%和30%的轻(SD)、中(MD)、重度(HD)退化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地表植被状况、土壤氮磷养分、土壤持水性能和活性碳及其分配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随着人工林退化,灌草的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降低,表层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从3.67和259.18 mg·kg^(-1)下降到1.67和109.29 mg·kg^(-1),土壤最大持水量也从581.43 t·hm^(-2)下降至534.44 t·hm^(-2),同时土壤碳储量从原有的84.0 t·hm^(-2)变为36.2 t·hm^(-2),土壤碳库稳定性减弱,孔隙度结构和土壤养分结构也发生改变。研究表明随着人工林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生态功能呈现出退化趋势,地表植被破坏可能是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退化的驱动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赤桉 土壤生态功能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箬竹分株容器苗培育技术Ⅲ·1年生苗木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孟亮 彭超 +4 位作者 彭凌云 杨明 刘玉平 何珊珊 艾文胜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53-57,共5页
1年生阔叶箬竹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结合标准差法,筛选出主要评价因子并划分评价指标等级,为阔叶箬竹容器苗出圃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形态指标的KMO值为0.583>0.5,Bartlett s球形检验系数为0.000<0.001,鞭径比和鞭根... 1年生阔叶箬竹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结合标准差法,筛选出主要评价因子并划分评价指标等级,为阔叶箬竹容器苗出圃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形态指标的KMO值为0.583>0.5,Bartlett s球形检验系数为0.000<0.001,鞭径比和鞭根生物量二者的累计贡献率为62.06%。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对LDR和RTB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鞭总生物量以5.95 g和3.21 g为分级标准,而鞭径比则以189.86和78.5为分级标准。容器苗木各级占比以Ⅱ级苗木占比最高,达到62%,Ⅰ级苗次之,为26%,Ⅲ级苗最少,为12%,综合Ⅰ级和Ⅱ级苗的比例达到了0.88。二者在各级间差异显著,其中鞭根生物量Ⅰ级苗达到8.59g·盆^(-1),为Ⅱ级苗的2.14倍,Ⅲ级苗的3.56倍;Ⅰ级苗的鞭径比达到了234.04,为鞭径比最小的Ⅲ级苗的4.29倍。鞭径比和鞭根生物量可作为阔叶箬竹的评价指标,但在实际生产中,为减少对容器苗的破坏,可采用鞭长和鞭数为分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箬竹 1年生苗 容器育苗 标准差法 质量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林空气日温湿度变化对棘托竹荪出菇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韵帆 彭超 +3 位作者 艾文胜 钟意 李南 石燕飞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8-224,共7页
【目的】分析竹林下日温湿度变化对棘托竹荪出菇动态及产量的影响,揭示出菇过程中温湿度的调控机制,为竹林下棘托竹荪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棘托竹荪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湖南省的炎陵县和永州市竹林下开展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竹林下日温湿度变化对棘托竹荪出菇动态及产量的影响,揭示出菇过程中温湿度的调控机制,为竹林下棘托竹荪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棘托竹荪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湖南省的炎陵县和永州市竹林下开展相关研究,记录棘托竹荪出菇期日产量和竹林地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拟合日产量动态曲线,并对其日产量与温湿度变化的相关性及不同温、湿度梯度下出菇日产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出菇期竹林地表日均温度范围为21~32 ℃、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且棘托竹荪日产量的变化较符合阻尼正弦函数的动态拟合曲线。虽然林地日均温、湿度及其昼夜差与竹荪日产量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平均日温、相对湿度的梯度间竹荪的日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日产量在日平均温度为26~28 ℃和平均相对湿度为85%~90%时达到最大;除永州点的空气昼夜温差梯度之外,炎陵点的昼夜温、湿度梯度和永州点的昼夜湿度差梯度间的日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出菇阶段,林地地表空气日平均温度为26~28 ℃、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且相对小的温湿度变化更有利于棘托竹荪子实体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托竹荪 竹林 日产量 温湿度 拟合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远缘杂交育种试验 被引量:35
19
作者 周盛 朱金惠 +2 位作者 肖景治 向红贵 石燕飞 《经济林研究》 2001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对普通油茶、江西小果油茶、越南油茶 3个物种种间杂交试验中的杂交可孕性、杂种子一代生长发育、主要形态特征、可育性、花期和果熟期、果实性状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等作了叙述和分析。选出了 6个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杂种单株 ,并对它们... 本文对普通油茶、江西小果油茶、越南油茶 3个物种种间杂交试验中的杂交可孕性、杂种子一代生长发育、主要形态特征、可育性、花期和果熟期、果实性状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等作了叙述和分析。选出了 6个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杂种单株 ,并对它们在今后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杂交座果率 杂种了一代 遗传表现力 远缘杂交 杂交育种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试验 被引量:15
20
作者 柏劲松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一项用油茶良种材料进行无性系繁殖的新技术。为了加快油茶良种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不同厚度的湿沙催芽处理、不同的激素处理和不同透光度的遮阳...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是一项用油茶良种材料进行无性系繁殖的新技术。为了加快油茶良种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提高油茶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不同厚度的湿沙催芽处理、不同的激素处理和不同透光度的遮阳网处理这3个试验因子,各因子设多种处理,4次重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将油茶种子贮藏在室内,在其下面垫10 cm厚而上面盖5~7 cm厚的湿沙进行催芽处理,这种处理的效果好,但必须对接穗进行保湿处理,而不需要对接穗进行激素处理;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遮阳网用来遮阴,可促进接穗的成活,如遇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选择透光度小于20%的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嫁接技术 芽苗砧 育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