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特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何月光
张富娥
+2 位作者
罗炳辉
何世利
迟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0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特米沙坦对高血压病(EH)病人的疗效及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对96例EH病人用特米沙坦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ET、NO、CGRP和AngⅡ的变化。结...
目的观察特米沙坦对高血压病(EH)病人的疗效及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对96例EH病人用特米沙坦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ET、NO、CGRP和AngⅡ的变化。结果特米沙坦治疗EH总有效率为91·7%。特米沙坦治疗后血NO、CG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血ET浓度显著下降(P<0·01),AngⅡ水平也升高(P<0·01)。结论特米沙坦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可明显改善EH病人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米沙坦
高血压病
内皮素1(ET-1)
一氧化氮(NO)
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何月光
罗炳辉
+2 位作者
张富娥
赵先光
迟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7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EH伴有LVH病人106例随机分为A组(伊贝沙坦80mg/d,36例)、B组(依那普利10mg/d,35例)和C组(伊贝沙坦150mg/d,加依那普利10mg/d,35例)。治疗3周时...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EH伴有LVH病人106例随机分为A组(伊贝沙坦80mg/d,36例)、B组(依那普利10mg/d,35例)和C组(伊贝沙坦150mg/d,加依那普利10mg/d,35例)。治疗3周时若血压≥160/95mmHg,则伊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剂量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指标,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三组均能显著降低LVMI(P<0.01),其中A组和B组LVMI的降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LVMI降低较A组、B组更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三组治疗前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依那普利均能逆转EH病人LVH,联合用药疗效更为显著,这种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伊贝沙坦
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何月光
张富娥
罗炳辉
何世利
迟伟
机构
湖南
永州
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永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永州市
第三
人民医院
湖南省道县
人民医院
心血管
内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0期41-43,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特米沙坦对高血压病(EH)病人的疗效及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对96例EH病人用特米沙坦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ET、NO、CGRP和AngⅡ的变化。结果特米沙坦治疗EH总有效率为91·7%。特米沙坦治疗后血NO、CG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血ET浓度显著下降(P<0·01),AngⅡ水平也升高(P<0·01)。结论特米沙坦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可明显改善EH病人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
特米沙坦
高血压病
内皮素1(ET-1)
一氧化氮(NO)
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Keywords
Temisartan
Hypertension
Endothelin-1(ET-1)
Nnitric oxide(NO)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AngiotensinII (AngⅡ)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何月光
罗炳辉
张富娥
赵先光
迟伟
机构
湖南
永州
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永州市
第三
人民医院
永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7期53-5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EH伴有LVH病人106例随机分为A组(伊贝沙坦80mg/d,36例)、B组(依那普利10mg/d,35例)和C组(伊贝沙坦150mg/d,加依那普利10mg/d,35例)。治疗3周时若血压≥160/95mmHg,则伊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剂量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指标,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①三组均能显著降低LVMI(P<0.01),其中A组和B组LVMI的降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LVMI降低较A组、B组更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三组治疗前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依那普利均能逆转EH病人LVH,联合用药疗效更为显著,这种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伊贝沙坦
依那普利
Keywords
Hypertension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rbesartan
Enalapril
分类号
R541.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特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何月光
张富娥
罗炳辉
何世利
迟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逆转作用的研究
何月光
罗炳辉
张富娥
赵先光
迟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