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拉洛芬及羟苯磺酸钙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楚静
陈忠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DM白内障患者102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为羟苯磺酸钙...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DM白内障患者102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为羟苯磺酸钙组:24例(33眼),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1天起口服国产羟苯磺酸钙,每次0.5g,每天3次,连续服用1个月。B组为普拉洛芬组:26例(37眼),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7d及术后1个月加用普拉洛芬眼液每天4次。C组为联合用药组:25例(32眼),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及普拉洛芬,方法同A组及B组;D组为常规治疗组:27例(38眼),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激素滴眼液,眼压高者加用降眼压药物。同时,选取非DM白内障患者25例(34眼)为对照组。术后1d、3d、7d、14d、30d和90d进行常规检查,术后30d和术后90d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视网膜厚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情况。结果术后30d和90d时,各组视力均得以明显恢复(均为P<0.01)。各组间比较,治疗后30d时,C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D组(均为P<0.05)。治疗后90d时,A组、B组、C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同期的D组(均为P<0.05)。术后30d,D组、A组及B组患者,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大于C组(均为P<0.05)。术后90d,D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大于同期其他各组(均为P<0.01)。术后30d,黄斑区荧光渗漏发生率最高的为D组,发生率为21.05%(8/38);其次为A组,发生率为18.18%(6/33);再次为B组,为16.22%(6/37),最低为C组3.13%(1/32)。对照组术后有2眼发病。C组和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90d黄斑区荧光渗漏发生率最高的为D组,发生率为15.79%(6/38);其他各组分别为:A组9.09%(3/33)、B组5.41%(2/37)、C组0%(0/32)、对照组2.94%(1/34)。D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DM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后联合应用普拉洛芬及羟苯磺酸钙,可减轻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降低黄斑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视网膜厚度
普拉洛芬
羟苯磺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拉洛芬及羟苯磺酸钙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1
作者
楚静
陈忠平
机构
永州市中心医院眼科
长沙爱尔
眼科
医院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0-77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视网膜厚度及黄斑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DM白内障患者102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为羟苯磺酸钙组:24例(33眼),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1天起口服国产羟苯磺酸钙,每次0.5g,每天3次,连续服用1个月。B组为普拉洛芬组:26例(37眼),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7d及术后1个月加用普拉洛芬眼液每天4次。C组为联合用药组:25例(32眼),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及普拉洛芬,方法同A组及B组;D组为常规治疗组:27例(38眼),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激素滴眼液,眼压高者加用降眼压药物。同时,选取非DM白内障患者25例(34眼)为对照组。术后1d、3d、7d、14d、30d和90d进行常规检查,术后30d和术后90d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视网膜厚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黄斑区荧光素渗漏情况。结果术后30d和90d时,各组视力均得以明显恢复(均为P<0.01)。各组间比较,治疗后30d时,C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D组(均为P<0.05)。治疗后90d时,A组、B组、C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同期的D组(均为P<0.05)。术后30d,D组、A组及B组患者,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大于C组(均为P<0.05)。术后90d,D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大于同期其他各组(均为P<0.01)。术后30d,黄斑区荧光渗漏发生率最高的为D组,发生率为21.05%(8/38);其次为A组,发生率为18.18%(6/33);再次为B组,为16.22%(6/37),最低为C组3.13%(1/32)。对照组术后有2眼发病。C组和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90d黄斑区荧光渗漏发生率最高的为D组,发生率为15.79%(6/38);其他各组分别为:A组9.09%(3/33)、B组5.41%(2/37)、C组0%(0/32)、对照组2.94%(1/34)。D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DM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后联合应用普拉洛芬及羟苯磺酸钙,可减轻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降低黄斑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视网膜厚度
普拉洛芬
羟苯磺酸钙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
ultrasonic phacoemulsification
retinal thickness
pranoprofen
calcium dobesilate
分类号
R136.9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拉洛芬及羟苯磺酸钙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楚静
陈忠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