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永川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科明 敖方源 +2 位作者 熊志刚 谢英杰 李海山 《农业工程》 2018年第8期23-26,共4页
2017年,重庆市永川区组织实施了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各项建设任务,达到预期效果。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内水稻生产在耕地、播种、植保、机收、烘干和秸杆处... 2017年,重庆市永川区组织实施了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各项建设任务,达到预期效果。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内水稻生产在耕地、播种、植保、机收、烘干和秸杆处理关键环节实行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示范区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5%,形成了一套适合永川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模式及农机装备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水稻生产 全程机械化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川区水稻土酸化改良技术探索
2
作者 喻德昌 石志刚 《南方农机》 2017年第6期70-71,共2页
在强酸性土壤里施用土壤调酸剂后,能提高土壤PH值,使强酸性土壤逐渐向弱酸性或中性土壤转化,并且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同时也不会影响农产品安全。
关键词 水稻 土壤调酸剂 理化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理论的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研究
3
作者 唐科明 敖方源 +1 位作者 谢英杰 李海山 《南方农业》 2018年第22期83-86,共4页
在介绍SWOT分析法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进行了优势分析、劣势分析、机遇分析和挑战分析,提出了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SO方案、WO方案、ST方案、WT方案四类参考方案。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技术推广 SWOT理论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萝卜”机混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肖长明 李艳花 +9 位作者 黄华磊 石有明 李刚 徐洪志 曾川 刘丽 李均 刘涛 黄书琴 周燕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期58-59,70,共3页
采用"油菜+萝卜"机混播种植模式,可高效利用土地,增加土地产出和种植效益。油菜和萝卜同期播种,二者共生期短,在油菜开盘期前后即可收获萝卜,对油菜苗架影响较小。油菜苗期混种萝卜不仅阻止杂草生长,免去油菜除草工作,又可获... 采用"油菜+萝卜"机混播种植模式,可高效利用土地,增加土地产出和种植效益。油菜和萝卜同期播种,二者共生期短,在油菜开盘期前后即可收获萝卜,对油菜苗架影响较小。油菜苗期混种萝卜不仅阻止杂草生长,免去油菜除草工作,又可获得一季萝卜收入,同时,未采收的萝卜与油菜一起继续生长,成熟期一起收获,种子筛分后萝卜籽可作为中药出售,进一步增加种植收益,是一种费省效宏的生产方式。为大力推广该模式,特从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等方面归纳总结出"油菜+萝卜"机混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方便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萝卜 机混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化肥生产企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5
作者 金珂旭 王帅 +4 位作者 卢明 赵敬坤 明丹丹 彭清 刘芳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为全面了解重庆市化肥企业生产现状,促进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化肥生产企业与科学施肥工作衔接更加紧密,从化肥生产企业、原料、销售、产品结构等方面深入调查分析了重庆市化肥生产企业现状。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化肥生产企业21家,所有... 为全面了解重庆市化肥企业生产现状,促进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化肥生产企业与科学施肥工作衔接更加紧密,从化肥生产企业、原料、销售、产品结构等方面深入调查分析了重庆市化肥生产企业现状。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化肥生产企业21家,所有企业均对外采购生产原料,氮肥(尿素和氯化铵)产量占比最大,且65%以上销往市外。重庆市化肥产能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本市用肥需求。调查发现,重庆市化肥生产企业主要存在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同质化严重、农化服务意识不强、肥料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注重产业协作、加快推进肥料立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生产企业 现状 对策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中稻-再生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邓世友 姚雄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2期46-48,共3页
回顾了2009—2013年重庆市永川区的中稻-再生稻丰产栽培实践,分析了永川区中稻-再生稻生产中存在的3个问题(传统再生稻技术耗时耗工,有收面积下降;再生稻稻米外观品质不佳,产业后劲不足;中稻-再生稻效益仍较低,生产风险较大),提出了加... 回顾了2009—2013年重庆市永川区的中稻-再生稻丰产栽培实践,分析了永川区中稻-再生稻生产中存在的3个问题(传统再生稻技术耗时耗工,有收面积下降;再生稻稻米外观品质不佳,产业后劲不足;中稻-再生稻效益仍较低,生产风险较大),提出了加快永川区中稻-再生稻发展的4个建议:提高思想认识,出台惠农政策;加大科技攻关,解决技术瓶颈;强化成果应用,增加产业效益;优化再生稻布局,培育新型生产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再生稻 生产现状 对策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川区实施“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汪运彪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重庆市永川区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有机质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途径,切实转变施肥方式,在一系列保障措施下,2016年化肥施用量为7.72万t,667 m^2用化肥量41.7 kg(折纯... 重庆市永川区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有机质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途径,切实转变施肥方式,在一系列保障措施下,2016年化肥施用量为7.72万t,667 m^2用化肥量41.7 kg(折纯16.68 kg),较2015年减少3.5%。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初见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建议:设立专项研究项目与课题,全面提升农业副产物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意识,健全推进农业资源减量化投入"责任制",制订实施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大力推广有机无机复合肥,加强商品有机肥价格和质量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 现状 问题 对策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水稻土壤酸化改良试验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汪运彪 陈宗贤 《南方农业》 2017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重庆市永川区2006—2017年10 025个土样检测分析结果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土壤酸化呈增加态势,区境内有50%左右土壤偏酸性。土壤酸化会影响土壤有效养分供给,使作物生长不良进而影响产量。采用钙镁磷肥、施地佳、大荣土壤调理... 重庆市永川区2006—2017年10 025个土样检测分析结果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土壤酸化呈增加态势,区境内有50%左右土壤偏酸性。土壤酸化会影响土壤有效养分供给,使作物生长不良进而影响产量。采用钙镁磷肥、施地佳、大荣土壤调理剂、商品有机肥进行水稻土壤酸化改良试验,结果初步表明:1)调酸剂能提高土壤pH值,使强酸性土壤逐渐向弱酸性或中性土壤转化;2)调酸剂能改变土壤理化性状;3)调酸剂能提高水稻产量;4)使用土壤调酸剂基本不影响稻谷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调酸剂 酸性土壤改良 理化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及其利用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苏音贵 邓世友 +3 位作者 黄秀芬 唐科明 吴修煌 夏丽 《南方农业》 2011年第5期15-19,共5页
将重庆市永川区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相应为四、五、五、六、七等,表明全区耕地土壤地力水平在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明晰了全区耕地生产潜能,为完善种植业区域划分,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农... 将重庆市永川区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归入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相应为四、五、五、六、七等,表明全区耕地土壤地力水平在全国耕地地力等级体系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明晰了全区耕地生产潜能,为完善种植业区域划分,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通过土样检测汇总分析,查明自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永川区耕地土壤呈现酸化现象较重,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三级中等偏下的较低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下降、且处于三至四级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速效钾含量处于极度缺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地力评价 利用对策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川区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运彪 陈宗贤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2期77-80,共4页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是从水稻生产的备耕、播种、机栽、病虫害防治、机收等环节给予水稻种植户的全程服务。介绍重庆市永川区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分析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3点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 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是从水稻生产的备耕、播种、机栽、病虫害防治、机收等环节给予水稻种植户的全程服务。介绍重庆市永川区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并分析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3点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服务主体自身建设,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全程社会化服务 模式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科明 敖方源 谢英杰 《南方农业》 2019年第34期85-87,共3页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当前“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民低文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面临着“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现实问题,这些客观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重庆市永川区作...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当前“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民低文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面临着“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现实问题,这些客观情况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重庆市永川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现有耕地67333 hm^2,为有效破解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现实难题,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近年来,永川区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即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围绕农业主要生产环节,实行政府买单、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承担可量化、易监管、受益广的农业公益性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经营组织化、发展现代化,高效助力乡村振兴和“三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 社会化服务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种粮大户生产与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运彪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0期46-49,共4页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培植更多、更大规模的粮食专业种植大户,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通过对永川区种粮大户的现状、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促进永川区种粮... 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培植更多、更大规模的粮食专业种植大户,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通过对永川区种粮大户的现状、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促进永川区种粮大户健康发展的4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粮大户 种植规模 丘陵地区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农膜使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坤才 赵象建 尹诗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8期222-223,225,共3页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农膜使用现状、主要农作物上的应用方式以及回收利用情况的全面调查,分析了农膜的广泛使用对农业生产、增收产生的推动作用和农膜残留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搞好残膜回收利用,减轻农业污染的有效机制和对策。
关键词 农膜使用 回收利用 农业污染 对策 重庆 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免耕无盘抛秧配套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科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19-20,24,共3页
为探索水稻无盘免耕抛秧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为参试因子,优化出在免耕无盘抛秧栽培条件下稻谷产量在11 100 kg/hm^2以上的农艺措施方案:种植密... 为探索水稻无盘免耕抛秧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为参试因子,优化出在免耕无盘抛秧栽培条件下稻谷产量在11 100 kg/hm^2以上的农艺措施方案:种植密度17.46万~18.54万株/hm^2,施氮肥(纯N)175.350~184.651 kg/hm^2、磷肥(P2O5)132.15~143.85 kg/hm^2、钾肥(K2O)156.0~175.2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免耕 抛秧 技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优6号’水稻无盘抛秧免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强 唐科名 阳先芬 《南方农业》 2010年第1期60-62,共3页
以杂交稻‘Q优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稻无盘抛秧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免耕无盘抛秧试验条件下,‘Q优6号’稻谷目标产量在515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种植密度为1.... 以杂交稻‘Q优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稻无盘抛秧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免耕无盘抛秧试验条件下,‘Q优6号’稻谷目标产量在515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种植密度为1.162万~1.238万株/667m2,施氮肥(纯N)11.693~12.307kg/667m2,施磷肥(P2O5)9.249~9.984kg/667m2,施钾肥(K2O)9.961~11.294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栽培技术 免耕 无盘抛秧 水稻 Q优6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实践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科明 敖方源 +1 位作者 谢英杰 李海山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6期62-64,共3页
2015年以来,重庆市结合自身丘陵山区立地条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模式。永川区作为重庆市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发源地,积极参与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不断地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推动... 2015年以来,重庆市结合自身丘陵山区立地条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模式。永川区作为重庆市农田宜机化改造的发源地,积极参与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不断地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已将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整镇整域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了继续做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结合近几年永川区开展的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实践,从农田选择、工作举措及取得成效等3个方面进行深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宜机化改造 实践 重庆市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配套技术集成与高产栽培优化初步研究
17
作者 邹全连 唐科明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5期17-18,24,共3页
2015年3—8月,以杂交稻‘Y两优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稻旱育机插秧配套技术集成与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初步表明,‘Y两优1号’稻谷目标产量在65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 2015年3—8月,以杂交稻‘Y两优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稻旱育机插秧配套技术集成与高产栽培优化模式。结果初步表明,‘Y两优1号’稻谷目标产量在65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种植密度1.401万~1.467万株/667 m^2,施氮肥(纯N)12.888~13.719 kg/667 m^2,施磷肥(P2O5)5.569~6.135 kg/667 m^2,施钾肥(K2O)7.404~8.596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Y两优1号 机插秧 配套技术集成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耕地质量现状及对策
18
作者 薛坤才 万华先 陈秋霖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1期342-342,346,共2页
根据重庆市永川区耕地质量、土壤肥力情况的大量数据和耕地质量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切实加强耕地管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资源等政策措施和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等技术措施的对策。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现状 对策 重庆市 永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重庆的菜用大豆种质资源鉴定与综合评价
19
作者 曾新宇 陈井生 +5 位作者 徐茜 李保证 肖波 张莉 孙学映 唐科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5-577,共13页
为充分挖掘优异菜用大豆种质材料,精准鉴定不同材料特性,为重庆菜用大豆品种选择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以63份参加重庆菜用大豆区试及联合鉴定试验的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14个菜用大豆相关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为充分挖掘优异菜用大豆种质材料,精准鉴定不同材料特性,为重庆菜用大豆品种选择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以63份参加重庆菜用大豆区试及联合鉴定试验的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14个菜用大豆相关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种质资源进行筛选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37%~24.90%之间,有效分枝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可溶性糖含量性状变异丰富,主成分分析可将14个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第1个主成分与500 g标准荚数、鲜百粒重和标准荚宽有关,贡献率达到35.214%;第2个主成分与株高有关;第3个主成分与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第4个主成分与多粒率、标准荚率和标准荚长有关;第5个主成分与单株有效荚数、主茎节数和单株荚重有关。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判不同种质得分,浙鲜9号F值最高(2.32),闽豆10号F值最低(-2.24)。聚类分析可将不同种质聚为6类,其中第5类、第6类的种质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对5个主成分归类,可归纳为大粒型因子、株型因子、品质因子、多粒荚因子、产量构成因子。通过分析品种来源,来自上海、黑龙江和浙江的种质资源,较适宜作为重庆市育种的亲本材料。综合不同分析与评价方法,浙鲜9号、万鲜3号、成鲜豆2937、交大33和浙鲜2018等品种具有粒型大、产量高、可溶性糖含量高及品质优的特点,适宜在本地种植,可为本地品种改良提供优良亲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菜用大豆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密度峰值聚类的野外紫色土彩色图像分割 被引量:7
20
作者 曾绍华 唐文密 +1 位作者 詹林庆 黄秀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00-208,共9页
野外自然环境下采集的紫色土图像背景复杂,将紫色土区域从背景中分割出来是应用机器视觉对紫色土进一步分析处理的首要工作。该文提出基于自适应密度峰值聚类的野外紫色土彩色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首先构造基于熵的相似度矩阵,从而建立... 野外自然环境下采集的紫色土图像背景复杂,将紫色土区域从背景中分割出来是应用机器视觉对紫色土进一步分析处理的首要工作。该文提出基于自适应密度峰值聚类的野外紫色土彩色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首先构造基于熵的相似度矩阵,从而建立基于类间方差最大化类内方差最小化准则的灰度变换优化模型,求解优化模型获得一个提升了紫色土与背景间分离特性的灰度图像。然后,构建无参的密度公式和一个中心决策度量来自动获取聚类中心,实现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框架下紫色土图像的自适应分割。最后,设计边界提取与区域填充的后处理算法获得完整的紫色土土壤区域图像。通过使用常规样本集、鲁棒样本集试验测试,结果显示:该文分割算法的初分割平均分割精度分别为93.45%和87.40%,比采用原始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平均分割精度分别提高3.16和12.47个百分点。经该文算法初分割、后处理,平均分割精度分别提高到96.30%和91.63%,平均耗时分别为0.36和0.35 s。研究结果为野外紫色土彩色图像的自适应分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土壤 聚类算法 自适应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