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定县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万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无公害栽培技术 柑桔 特早熟温州蜜柑 永定县 频振式杀虫灯 优势品种 生态果园 永定红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县野生大红菇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燊基 《中国食用菌》 1999年第2期26-27,共2页
大红菇是与槠、栲类等阔叶林木发生共生,还受光照、水份、温度、土壤质地、其它植物或菌类的影响和制约,具有菇场分布的明显区域性,共生林木兴衰对大红菇产量的正相关性和出菇位置相对固定性,出菇时间的季节性和菇潮发生的统一性等... 大红菇是与槠、栲类等阔叶林木发生共生,还受光照、水份、温度、土壤质地、其它植物或菌类的影响和制约,具有菇场分布的明显区域性,共生林木兴衰对大红菇产量的正相关性和出菇位置相对固定性,出菇时间的季节性和菇潮发生的统一性等特点。初步查明大红菇有三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菇 野生资源 考察 永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措施——福建省永定县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映平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9期222-223,共2页
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结合永定县土地流转的现状为出发点。在综合分析现阶段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提... 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结合永定县土地流转的现状为出发点。在综合分析现阶段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完善土地流转的方式方法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现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县水稻土速效养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有强 曾小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3期35-35,37,共2页
对永定县水稻土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析表明,经过20多年的施肥,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不大,有效磷含量有大幅度地提升,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今后水稻施肥应采取"减磷增钾"措施。
关键词 水稻土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含量 福建永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县烟后稻氮磷钾适宜配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有强 林海柱 《耕作与栽培》 2012年第1期31-31,34,共2页
通过3414试验探讨了烟后稻氮磷钾适宜配比,结果表明667m2施N10.27kg、P2O53.03kg、K2O6.45kg时产量最高,667m2施N9.16kg、P2O52.58kg、K2O4.37kg时施肥效益最佳。
关键词 水稻 烟稻轮作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县山地开发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廖旭芳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山地开发 永定县 生态环境破坏 改革开放 种植面积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县2002年早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初报
7
作者 罗兵贤 张功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03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永定县 2002年 早稻 品种比较试验 产量表现 农艺性状 生育期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县“六月红”早熟芋栽培技术
8
作者 卢春玉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2期59-60,共2页
种植"六月红"早熟芋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更好的指导早熟芋生产,文章介绍了种苗选择、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 永定 “六月红” 芋头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县铁皮石斛种植技术
9
作者 卢春玉 《耕作与栽培》 2014年第3期58-58,62,共2页
铁皮石斛是名贵常用中药材,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市场经济价值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更好的指导永定县铁皮石斛生产,种植方面重点介绍了种苗选择、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 永定 铁皮石斛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县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10
作者 张柏莲 卢锦荣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
近年来永定县农产品加工业出现了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比较鲜明,增长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等五个方面。但也存在加工总量不足,知名企业偏少,企业实力不强,原料基地分散,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分析了农... 近年来永定县农产品加工业出现了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比较鲜明,增长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等五个方面。但也存在加工总量不足,知名企业偏少,企业实力不强,原料基地分散,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潜力,提出永定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加工 发展思路 特色优势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涩处理对红柿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及ADH和PPO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金光 周平 +4 位作者 廖汝玉 郭瑞 杨凌 沈清标 吴绍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36,共5页
以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30%乙醇处理、40%乙醇处理和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96 h内降到阀值之下,且乙醇处理较二氧化碳处理能更有... 以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30%乙醇处理、40%乙醇处理和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96 h内降到阀值之下,且乙醇处理较二氧化碳处理能更有效地降低果实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同时,在此过程中,柿果中的乙醇脱氢酶ADH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则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柿 脱涩 单宁 乙醇脱氢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和乙醇脱涩对早红柿果实品质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光 郭瑞 +4 位作者 廖汝玉 周平 沈清标 杨凌 吴绍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842-846,共5页
以最新选育的早熟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乙醇可使早红柿果实的可溶性单宁含量显著降低,其中30%和40%乙醇处理及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 以最新选育的早熟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乙醇可使早红柿果实的可溶性单宁含量显著降低,其中30%和40%乙醇处理及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96h内降到阀值之下,且乙醇处理较二氧化碳处理能更有效地降低果实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早红柿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前48h下降然后开始上升的过程,可滴定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两者处理间变化表现不一;维生素C呈现先微量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体色素总含量也逐渐下降,但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试验结果还表明,用二氧化碳对早红柿进行脱涩总体评价好于乙醇脱涩处理,且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品质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涩 果实品质 叶绿体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处理对早红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尹兰香 廖汝玉 +6 位作者 金光 郭瑞 周平 杨凌 沈清标 吴绍钟 曾宪唐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85-388,共4页
以早红柿为试材,采用川田、圣达、鸡粪3种有机肥5、10kg.株-1两种肥量进行施肥,于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3种有机肥不同处理对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3种有机肥... 以早红柿为试材,采用川田、圣达、鸡粪3种有机肥5、10kg.株-1两种肥量进行施肥,于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3种有机肥不同处理对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3种有机肥都显著降低了早红柿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种有机肥中以川田有机肥的施用效果较好,其中以施用10kg.株-1的川田有机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早红柿 果实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红柿果实CO_2脱涩过程若干活性氧代谢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光 廖汝玉 +4 位作者 郭瑞 周平 杨凌 沈清标 吴绍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29,共5页
用CO2对早红柿果实进行脱涩处理,通过对其脱涩过程MDA、O2-净产生速率、SOD、POD、CAT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Vc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CO2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会使MDA含量增加,均经过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且浓度越大,达... 用CO2对早红柿果实进行脱涩处理,通过对其脱涩过程MDA、O2-净产生速率、SOD、POD、CAT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Vc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CO2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会使MDA含量增加,均经过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且浓度越大,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O2-净产生速率增大,但脱涩后期80%和70%CO2处理的O2-净产生速率下降;SOD酶活性增大,到了脱涩后期活性增幅大于前期,且浓度越大活性越高;POD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较低浓度的两个处理变化相似,CO2浓度越低,其酶活性峰值越大;CAT酶活性前期快速上升,CO2浓度越大活性越高,后期快速下降,CO2浓度越高,活性越低;Vc含量总体趋于下降,只有60%CO2处理中间有个小幅上升过程.研究表明,活性氧代谢指标变化与前期脱涩过程单宁含量变化及果实品质变化等前期研究基本一致,CO2是早红柿果实活性氧代谢的主要影响因子,CO2对其脱涩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红柿 脱涩处理 CO2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熟红柿品种“早红”的选育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光 廖汝玉 +12 位作者 沈清标 阙海荣 杨开繁 尹兰香 吴万泳 张晓兰 卢义华 吴绍钟 陈圣安 游永昌 杨凌 周平 郭瑞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5,共3页
"早红"系从永定红柿芽变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早熟涩柿新品种。果实扁圆或扁方形,早花果果顶隆凸,迟花果果顶略凹,平均单果重157g。后熟果实果肉橙红色,无褐斑,肉质黏稠,柔软致密,有弹性,粗纤维少,风味甜。果皮橙黄色,光滑,无网... "早红"系从永定红柿芽变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早熟涩柿新品种。果实扁圆或扁方形,早花果果顶隆凸,迟花果果顶略凹,平均单果重157g。后熟果实果肉橙红色,无褐斑,肉质黏稠,柔软致密,有弹性,粗纤维少,风味甜。果皮橙黄色,光滑,无网状花纹,外被果粉。早花果部分果实有少量种子,中晚花果无种子。柿蒂留花托较大、四瓣形,萼片三角形、大都斜伸、基部连合。在福建永定,2月中旬萌芽,4月上旬始花,果实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适应性强,较耐粗放管理,福建省柿产区均能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早熟红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对‘早红’柿果实脱涩过程中若干活性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汝玉 金光 +4 位作者 郭瑞 周平 杨凌 沈清标 吴绍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以南方早熟涩柿‘早红’为材料,对其进行40%、30%两种乙醇浓度的脱涩处理,通过对这一过程MDA含量、O-·2净产生速率、SOD、POD、CAT活性及抗氧化物质Vc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乙醇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脱涩处理后MDA含... 以南方早熟涩柿‘早红’为材料,对其进行40%、30%两种乙醇浓度的脱涩处理,通过对这一过程MDA含量、O-·2净产生速率、SOD、POD、CAT活性及抗氧化物质Vc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乙醇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脱涩处理后MDA含量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且浓度越高、MDA含量越高,到达峰值的时间越短;O-·2净产生速率在前48h上升,处理间基本没差异,但在此后的下降过程中,乙醇浓度越高下降越快;SOD酶活性增大,脱涩后期增大更明显;POD酶活性经历一个小幅下降然后快速上升进而再下降的过程,乙醇浓度越高,其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越高;CAT酶活性增大,但30%乙醇脱涩48h后的CAT酶活性开始下降;40%乙醇脱涩处理24h、30%乙醇脱涩处理48h后,果实抗氧化物质Vc含量开始快速下降,然后2个处理都基本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乙醇脱涩过程活性氧代谢指标的变化,不仅证明了乙醇在脱涩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而且与脱涩过程单宁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也符合活性氧代谢相关理论,表明乙醇脱涩确实是一个胁迫过程,乙醇是‘早红’柿果脱涩过程活性氧代谢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柿果实 脱涩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对超级稻‘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锦荣 游晴如 +7 位作者 董瑞霞 王洪飞 郑苹立 董练飞 王志赋 段斌莉 陈象新 李清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1,共4页
以超级稻‘两优61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优616’的穗粒数、结实率明显下降,产量也逐步降低,5个播种期中6月4日播种的超级稻‘两优616’产量最高,7月6日播种的产量... 以超级稻‘两优61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两优616’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两优616’的穗粒数、结实率明显下降,产量也逐步降低,5个播种期中6月4日播种的超级稻‘两优616’产量最高,7月6日播种的产量最低。从稻米品质来看,5个播种期‘两优616’均表现出良好的品质性状,稻米理化指标得分均较高,其中7月6日播种的‘两优616’得分最高;所有播种期‘两优616’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7项指标全部达到优质标准。试验还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灌浆结实期日均温降低,‘两优616’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率减少,垩白度下降,理化指标得分逐步提高,稻米品质得到提升。因此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两优616’的播种期,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使其灌浆结实处在一个相对有利的时期,从而提升‘两优616’的稻米品质,促进超级稻‘两优616’优质高产栽培及其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两优616’ 分期播种 产量 稻米品质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水平和栽植密度对两优616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锦荣 王洪飞 +3 位作者 游晴如 董瑞霞 董练飞 陈国琳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第3期151-155,共5页
以两优616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90、180、270、360 kg·hm-2)和栽植密度(15、18、25万丛·hm-2)对两优616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生育期的影响较大,栽植密度对生育期没有影响;施氮量和栽植... 以两优616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90、180、270、360 kg·hm-2)和栽植密度(15、18、25万丛·hm-2)对两优616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生育期的影响较大,栽植密度对生育期没有影响;施氮量和栽植密度以及施氮量与栽植密度的互作对两优6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两优616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和栽植密度的降低,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180 kg·hm-2与栽植密度18万丛·hm-2有利于实现两优616的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616 施氮量 栽植密度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部分地区牛、羊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2
19
作者 罗才庆 袁匀 +1 位作者 黄剑梅 黄翠琴 《中国动物保健》 2013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采集龙岩市部分地区牛、羊血清,检测福建省牛和羊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和羊血清弓形虫IgG抗体。结果:49份牛血清弓形虫IgG抗体均呈阴性;35份羊血清中,8份弓形虫IgG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2.86%(8/35... 目的:采集龙岩市部分地区牛、羊血清,检测福建省牛和羊弓形虫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和羊血清弓形虫IgG抗体。结果:49份牛血清弓形虫IgG抗体均呈阴性;35份羊血清中,8份弓形虫IgG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22.86%(8/35)。结论:龙岩市部分地区羊弓形虫的感染率较高,应引起人们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IGG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和IHA检测弓形虫抗体的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罗才庆 游景洲 +1 位作者 刘晶晶 黄翠琴 《中国动物保健》 2012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ELISA方法和IHA方法检测弓形虫病的可靠性。方法: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来自龙岩市某个猪场的32份猪血清中的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结果:ELISA和IHA对猪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分... 目的:分析ELISA方法和IHA方法检测弓形虫病的可靠性。方法: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两种方法,平行检测来自龙岩市某个猪场的32份猪血清中的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结果:ELISA和IHA对猪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5%(20/32)、53.13%(17/32),这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符合率较高,为71.88%(23/32)。其中,ELISA方法的敏感性(93.33%)、检测效率(81.25%)以及Youden指数(63.92%)都在IHA方法之上,但ELISA方法的特异性(12/17,70.59%)略低于I-HA方法(13/17,76.47%)。结论:ELISA和IHA两种方法均可用于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血清学调查,但ELISA方法更适用于猪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