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牡荆在永安市栽培适应性试验
1
作者 管友旺 《福建林业》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在地处闽西北的永安市开展山牡荆栽培适应性试验,通过多年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山牡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幼林林分保存率达85%。在轻微受冻或不受冻情况下,其当年树高可达0.9 m、地径在1.0 cm以上,造林后第... 在地处闽西北的永安市开展山牡荆栽培适应性试验,通过多年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山牡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幼林林分保存率达85%。在轻微受冻或不受冻情况下,其当年树高可达0.9 m、地径在1.0 cm以上,造林后第2年开始生长较为迅速。第5年林分开始郁闭并进入速生期,7.5年生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分别达8.76 m、9.86 cm和3.12 m,年均树高、胸径达1.17 m和1.31 cm;山牡荆可耐不超过-4℃且持续时间2 d以内的短暂寒流霜冻,即在该极端低温和持续时间范围内,幼林可能会出现轻微至中度冻害,但可恢复生长;此外,山牡荆抗风性、耐旱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其适合在年均19℃以上、极端低温不低于-4℃的区域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牡荆 闽西北 栽培适应性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永安丘陵地乳源木莲引种造林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国武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6期41-43,共3页
乳源木莲是福建省优良乡土用材绿化树种 ,通过研究不同地形地貌、坡位、坡向、立地条件、混交方式对乳源木莲生长的影响 ,认为宜选择阴坡或有自然荫蔽的阴湿、土壤肥沃、疏松的环境 ,特别是要重视营造混交林。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能够促... 乳源木莲是福建省优良乡土用材绿化树种 ,通过研究不同地形地貌、坡位、坡向、立地条件、混交方式对乳源木莲生长的影响 ,认为宜选择阴坡或有自然荫蔽的阴湿、土壤肥沃、疏松的环境 ,特别是要重视营造混交林。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能够促进两树种的生长 ,10a生 2∶1行间混交林比杉木纯林、乳源木莲纯林林分蓄积量分别提高了 2 9 0 %和 133 4 %。乳源木莲 10a生年平均胸径生长量可达 0 80~ 0 85cm ,年平均树高生长量可达 0 71~0 85cm ,接近或达到甚至超过同等条件下杉木林生长量。建议在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乳源木莲 引种 造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永安竹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瑞炎 刘国武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简要介绍了福建永安竹业现状,分析了当前竹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对策。
关键词 竹产业 发展 永安市 现状 分类经营 产品开发 税费制度改革 林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动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国防 欧文琳 +1 位作者 陈瑞炎 陈钦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通过收集 1 0 8块杉木人工林样地资料 ,应用回归分析 ,建立林分地表可燃物载量与主要林分因子动态关系的数学模型 .检验结果表明 ,林分因子对地表可燃物载量变化有极显著的影响 .林分郁闭度主要影响地表 1 h时滞可燃物载量变化 ,林分平... 通过收集 1 0 8块杉木人工林样地资料 ,应用回归分析 ,建立林分地表可燃物载量与主要林分因子动态关系的数学模型 .检验结果表明 ,林分因子对地表可燃物载量变化有极显著的影响 .林分郁闭度主要影响地表 1 h时滞可燃物载量变化 ,林分平均年龄主要影响地表 1 0 h时滞可燃物载量的变化 .在实际中拟合效果良好 ,可用于预测杉木人工林地表可燃物载量的动态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分因子 数学模型 地表可燃物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国武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63-64,共2页
应用GGR10号喷施水杉幼苗叶面,结果表明:GGR10号对水杉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苗高平均增长了4.9 cm,地径平均增粗了0.9 mm。建议使用浓度150 mg/kg。
关键词 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 水杉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