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施肥时期对毛竹林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日荣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为探究施肥时期对毛竹林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的影响,2019—2022年在福建省永安市进行了不同施肥时期试验,设置3种施肥时期处理:5月份施肥1次+挖冬笋前1个月施肥1次(处理A),5月份施肥1次+边挖冬笋边施肥1次(处理B),5月份施肥1次+挖冬笋后...
为探究施肥时期对毛竹林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的影响,2019—2022年在福建省永安市进行了不同施肥时期试验,设置3种施肥时期处理:5月份施肥1次+挖冬笋前1个月施肥1次(处理A),5月份施肥1次+边挖冬笋边施肥1次(处理B),5月份施肥1次+挖冬笋后1个月施肥1次(处理C),以不施肥作为对照(CK),分析比较不同施肥时期对毛竹林春笋出笋量、成竹量及新竹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处理B对毛竹林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平均春笋出笋量达939个/hm^(2),平均成竹量达883株/hm^(2),新竹平均胸径达10.9 cm,平均竹高达12.3 m,分别较对照提高28.10%、32.38%、14.74%、14.95%。研究结果可为笋竹两用毛竹林施肥时期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时期
笋竹两用林
出笋成竹
新竹生长
福建永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竹林伐桩处理方式对笋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碧凤
涂年旺
+4 位作者
刘昌社
张玮
吴锦华
李志坚
许国强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洪田镇,对3~5 a的毛竹纯林采伐后的伐桩进行灌水、灌水+施肥、施肥等处理,以不灌水也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毛竹林出笋成竹数量、新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伐桩处理能够在一定程...
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洪田镇,对3~5 a的毛竹纯林采伐后的伐桩进行灌水、灌水+施肥、施肥等处理,以不灌水也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毛竹林出笋成竹数量、新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伐桩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冬笋产量,有效降低春笋的退笋率,提高其新竹生长量,有利于毛竹林生产力的提高。其中:灌水+施肥、灌水、施肥处理的冬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2%、3.9%、6.2%;退笋率分别为27.2%、24.8%、23.1%,均低于对照毛竹林的34.3%;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到830、700、720个·hm^(-2),分别比对照高84.4%、55.6%、60.0%。此外,不同伐桩处理的春笋平均出笋数、平均成竹数和平均成竹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伐桩处理的新竹生长量大小为灌水+施肥>施肥>灌水>对照。表明本研究中,对毛竹纯林采伐桩进行灌水+施肥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伐桩
灌水
施肥
笋产量
新竹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志坚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5期92-94,共3页
于2013-2016年期间,对试验地毛竹林采用沟施、穴施、蔸施、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法进行笋竹生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沟施和穴施2种施肥方法对毛竹林笋竹生长的促进作用均较好,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975个/hm2、848个/hm2,平均成竹数分别达947...
于2013-2016年期间,对试验地毛竹林采用沟施、穴施、蔸施、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法进行笋竹生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沟施和穴施2种施肥方法对毛竹林笋竹生长的促进作用均较好,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975个/hm2、848个/hm2,平均成竹数分别达947株/hm2、817株/hm2,平均成竹率分别达97.1%、96.3%,平均胸径分别达11.5cm、11.1cm,平均高分别达12.5m、12.0m;蔸施效果次之,平均春笋出笋数为740个/hm2,平均成竹数为697株/hm2,平均成竹率为94.2%,平均胸径为10.6cm,平均高为11.3m;撒施效果较差,平均春笋出笋数为680个/hm2,平均成竹数为630株/hm2,平均成竹率为92.6%,平均胸径为10.0cm,平均高为10.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方法
出笋量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肥对毛竹生长量和秆形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志坚
《绿色科技》
2016年第9期74-75,77,共3页
为探究施肥对毛竹生长量和秆形的影响,寻求科学的施肥方法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在试验用地内选取20m×30m的标准样地38块,施以N∶P∶K=17∶8∶5的复合肥,设置不施肥的对照样地7块,对比研究了竹林生长量和秆形的差异,建立了毛竹形态...
为探究施肥对毛竹生长量和秆形的影响,寻求科学的施肥方法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在试验用地内选取20m×30m的标准样地38块,施以N∶P∶K=17∶8∶5的复合肥,设置不施肥的对照样地7块,对比研究了竹林生长量和秆形的差异,建立了毛竹形态的回归方程,应用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后毛竹林密度有所增加,每公顷增加930株,秆质量与不施肥相比,减轻了6.8%,密度和质量差异均表现显著。竹林密度相同时,秆高、材质量和壁厚等差异不显著(P>0.05)。采取施肥措施后,秆质量减轻,胸径和密度增加,生物量增加。为了提高毛竹林生物产量,提高立地生产能力,必须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施肥
生长量
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时期对毛竹林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日荣
机构
永安市上坪乡林业站
出处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局科技推广项目“毛竹林生态经营技术推广与示范”(闽林推[2016]SJ2号)。
文摘
为探究施肥时期对毛竹林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的影响,2019—2022年在福建省永安市进行了不同施肥时期试验,设置3种施肥时期处理:5月份施肥1次+挖冬笋前1个月施肥1次(处理A),5月份施肥1次+边挖冬笋边施肥1次(处理B),5月份施肥1次+挖冬笋后1个月施肥1次(处理C),以不施肥作为对照(CK),分析比较不同施肥时期对毛竹林春笋出笋量、成竹量及新竹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处理B对毛竹林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平均春笋出笋量达939个/hm^(2),平均成竹量达883株/hm^(2),新竹平均胸径达10.9 cm,平均竹高达12.3 m,分别较对照提高28.10%、32.38%、14.74%、14.95%。研究结果可为笋竹两用毛竹林施肥时期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时期
笋竹两用林
出笋成竹
新竹生长
福建永安
Keywords
moso bamboo forest
fertilization time
shoot-timber producing bamboo forest
shooting period
young bamboo growth
Yong'an city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竹林伐桩处理方式对笋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曹碧凤
涂年旺
刘昌社
张玮
吴锦华
李志坚
许国强
机构
永安市
林业
局
永安市
林业
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亚热带
林业
研究所
永安市
洪田镇
林业站
永安市上坪乡林业站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闽林科[2015]1号)
浙江省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15B05)
文摘
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和洪田镇,对3~5 a的毛竹纯林采伐后的伐桩进行灌水、灌水+施肥、施肥等处理,以不灌水也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毛竹林出笋成竹数量、新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伐桩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冬笋产量,有效降低春笋的退笋率,提高其新竹生长量,有利于毛竹林生产力的提高。其中:灌水+施肥、灌水、施肥处理的冬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2.2%、3.9%、6.2%;退笋率分别为27.2%、24.8%、23.1%,均低于对照毛竹林的34.3%;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到830、700、720个·hm^(-2),分别比对照高84.4%、55.6%、60.0%。此外,不同伐桩处理的春笋平均出笋数、平均成竹数和平均成竹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伐桩处理的新竹生长量大小为灌水+施肥>施肥>灌水>对照。表明本研究中,对毛竹纯林采伐桩进行灌水+施肥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关键词
毛竹林
伐桩
灌水
施肥
笋产量
新竹生长量
Keywords
moso bamboo forest
stump treatment
irrigation
fertilization
bamboo shoot production
growth of new moso bamboo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志坚
机构
福建省
永安市上坪乡林业站
出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5期92-94,共3页
文摘
于2013-2016年期间,对试验地毛竹林采用沟施、穴施、蔸施、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法进行笋竹生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沟施和穴施2种施肥方法对毛竹林笋竹生长的促进作用均较好,平均春笋出笋数分别达975个/hm2、848个/hm2,平均成竹数分别达947株/hm2、817株/hm2,平均成竹率分别达97.1%、96.3%,平均胸径分别达11.5cm、11.1cm,平均高分别达12.5m、12.0m;蔸施效果次之,平均春笋出笋数为740个/hm2,平均成竹数为697株/hm2,平均成竹率为94.2%,平均胸径为10.6cm,平均高为11.3m;撒施效果较差,平均春笋出笋数为680个/hm2,平均成竹数为630株/hm2,平均成竹率为92.6%,平均胸径为10.0cm,平均高为10.8m。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方法
出笋量
生长量
分类号
S727.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肥对毛竹生长量和秆形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志坚
机构
福建省
永安市上坪乡林业站
出处
《绿色科技》
2016年第9期74-75,77,共3页
文摘
为探究施肥对毛竹生长量和秆形的影响,寻求科学的施肥方法和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在试验用地内选取20m×30m的标准样地38块,施以N∶P∶K=17∶8∶5的复合肥,设置不施肥的对照样地7块,对比研究了竹林生长量和秆形的差异,建立了毛竹形态的回归方程,应用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后毛竹林密度有所增加,每公顷增加930株,秆质量与不施肥相比,减轻了6.8%,密度和质量差异均表现显著。竹林密度相同时,秆高、材质量和壁厚等差异不显著(P>0.05)。采取施肥措施后,秆质量减轻,胸径和密度增加,生物量增加。为了提高毛竹林生物产量,提高立地生产能力,必须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
关键词
毛竹施肥
生长量
秆形
分类号
S7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施肥时期对毛竹林出笋成竹及新竹生长的影响
熊日荣
《世界竹藤通讯》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毛竹林伐桩处理方式对笋竹生长的影响
曹碧凤
涂年旺
刘昌社
张玮
吴锦华
李志坚
许国强
《福建林业科技》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李志坚
《绿色科技》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施肥对毛竹生长量和秆形的影响
李志坚
《绿色科技》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