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双圈图的动态色数 被引量:1
1
作者 尚华辉 闫晓芳 苗连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2-644,共3页
为了研究有公共路时且公共路上有悬挂分支的双圈图的动态色数,利用构造特定结构的路等方法,给出了上述情况下的动态色数。此结论完善了双圈图的动态色数。
关键词 双圈图 动态染色 动态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的符号边控制数的下界
2
作者 焦姣 尚华辉 张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72,共5页
对于任意的n阶图G,当存在一个最大的奇元素子图是图G的导出子图,给出了图G的符号边控制数的一个下界.此外,还改进了任意非平凡的n阶树T的符号边控制数的下界.
关键词 符号边控制数 奇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丽丽 江俊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9,共9页
构建基于地上部生物量的油菜临界磷浓度(Pc)稀释曲线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PNI),为实现油菜磷肥精准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采用中双6号和华油杂9号2个油菜品种,在2020—2022年进行4个不同施磷量(0、35、70、105 kg/hm^(2),分别... 构建基于地上部生物量的油菜临界磷浓度(Pc)稀释曲线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PNI),为实现油菜磷肥精准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采用中双6号和华油杂9号2个油菜品种,在2020—2022年进行4个不同施磷量(0、35、70、105 kg/hm^(2),分别用P0、P35、P70、P105表示)的田间试验,在油菜关键生育时期测定地上部生物量(W)、植株磷浓度(PPC)及产量,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技术,构建和验证基于W的油菜Pc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油菜W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增加趋势,不同磷肥处理间表现为P0<P35<P70≈P105;而PPC则随W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2个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油菜产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70处理可达产量最高值,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得到了油菜适宜的平均施磷量为81.8 kg/hm^(2),其理论平均产量可达到最高,为3595.83 kg/hm^(2)。建立了2个油菜品种统一的P_(c)稀释曲线模型(P_(c)=7.39W^(-0.16),R^(2)=0.80)。检验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为0.98 g/kg,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5.59%,模型稳定性较好。不同磷肥处理下PNI在0.56~1.11变化,在同一生育时期,PNI随施磷量的增加而上升。综合考虑油菜产量及PNI,推荐油菜适宜的施磷量为70.0~81.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中双6号 华油杂9号 施磷量 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 磷营养指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