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结合CNN-LSTM优化模型在尾矿坝浸润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袁利伟
杨柳
+3 位作者
何涛
李延林
魏学松
徐海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70-3779,共10页
浸润线是尾矿库的生命线,准确地预测浸润线仍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能够有效地预测尾矿坝浸润线的演变态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的高精度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
浸润线是尾矿库的生命线,准确地预测浸润线仍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能够有效地预测尾矿坝浸润线的演变态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的高精度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CNN-LSTM)网络优化模型。以云南省某铜矿尾矿库为研究对象,运用CNN提取浸润线数据在高维空间的联系,并捕捉浸润线时序特性的空间关联特征,运用LSTM捕捉及解析其长期依赖关系的特点,优化CNN的卷积层层数与LSTM隐含层层数,选取最优组合,实现对浸润线变化趋势的精确预测。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CNN模型和LSTM模型相比,CNN-LSTM优化模型的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且该模型的决定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拟合优度及预测精度,显示了基于CNN-LSTM优化模型进行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的优越性,为保障尾矿库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尾矿坝
卷积神经网络(CNN)
长短期记忆(LSTM)
浸润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InSAR与数值模拟的采空区地表形变过程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禹孙菊
李素敏
+3 位作者
袁利伟
李延林
刘大荣
张龙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30,共12页
为消除矿体持续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陷灾害给矿区和社会造成的安全隐患,开展采空区地表形变的有效监测和形变机制研究极为重要。以金沙矿业灯杆树矿段为研究背景,采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
为消除矿体持续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陷灾害给矿区和社会造成的安全隐患,开展采空区地表形变的有效监测和形变机制研究极为重要。以金沙矿业灯杆树矿段为研究背景,采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对矿区地表开展变形监测,并结合现场实际建立三维模型,通过FLAC3D模拟地下开挖过程获取采空区围岩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综合探究地下开采作用下上覆岩层和地表的形变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处于不均匀形变状态,形变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沿公路边坡所处的区域,其累积形变量在-80~20 mm范围内浮动。在采动影响下采空区围岩以剪切破坏为主,塑性区范围随开采深度增加逐渐扩张。随着采掘深度的推进,采空区顶板在自身重力和采动应力作用下,集中应力的大小、影响范围增大,对地表的扰动影响随之叠加。3次开采结束,采空区围岩移动范围逐步增大并贯通至地表引起地表形变。数值模拟与InSAR监测结果所显示的地表沉降变形结果相吻合,使模拟过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得到证实。研究表明联合InSAR监测与数值模拟可直观反映出采空区地表形变的形成过程与机制。该方法可为类似的地下矿山采空区地表形变灾害的监测及潜在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形变
时序InSAR
数值模拟
地下开采
形变过程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爆破精确延时逐孔起爆减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李祥龙
张其虎
+3 位作者
王建国
杨德源
李斌
朱兴彪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3期401-410,共10页
为了有效控制地下爆破振动效应,改善岩石破碎效果,根据地下矿山实际生产条件,采用高精度高强度数码电子雷管,开展了精确延时逐孔起爆的现场试验研究,并运用MATLAB18.0对振动时程信号进行振动波形分析。由波形矢量合成分析结果可知,孔间...
为了有效控制地下爆破振动效应,改善岩石破碎效果,根据地下矿山实际生产条件,采用高精度高强度数码电子雷管,开展了精确延时逐孔起爆的现场试验研究,并运用MATLAB18.0对振动时程信号进行振动波形分析。由波形矢量合成分析结果可知,孔间延期时间为25 ms的振动速度峰值比延期时间为15 ms、20 ms、30 ms和35 ms的逐孔起爆依次降低了27%、8%、29%和52%;排间延期时间为75 ms时振动速度峰值比排间延期时间为25 ms、125 ms和200 ms的单排炮孔起爆依次降低了28%、26%和23%。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孔间延期时间与排间延期时间分别为25 ms和75 ms时,能够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延时
逐孔起爆
峰值振速
振动强度
波形叠加
干扰降振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边坡稳定性多参量辨识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曹浪
袁利伟
+3 位作者
杨渊
龙皓楠
禹孙菊
王国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为实现对边坡稳定性高效、快速和准确的评价,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多种参量指标,其参量指标间存在一定多元共线性,导致边坡稳定性评价存在一定偏差。引入一种主元分析(PCA)对影响边坡稳定性指标变量去相关和降维化,通过提取3个主元综合得...
为实现对边坡稳定性高效、快速和准确的评价,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多种参量指标,其参量指标间存在一定多元共线性,导致边坡稳定性评价存在一定偏差。引入一种主元分析(PCA)对影响边坡稳定性指标变量去相关和降维化,通过提取3个主元综合得分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经主元分析后的各指标相互独立,能够较好地满足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中高斯分布要求。在主元分析基础上,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RBFNN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我国32组典型边坡实测数据中,仿真结果表明:6种不同学习情况下,主元分析-RBFNN模型的误判率分别为6.25%、6.25%、6.25%、9.38%、15.62%和15.62%,同时对模型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检验。说明主元分析-RBFNN模型可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主元分析
径向基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合CNN-LSTM优化模型在尾矿坝浸润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袁利伟
杨柳
何涛
李延林
魏学松
徐海燕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开远市应急管理局
永善金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70-377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264020)。
文摘
浸润线是尾矿库的生命线,准确地预测浸润线仍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能够有效地预测尾矿坝浸润线的演变态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的高精度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CNN-LSTM)网络优化模型。以云南省某铜矿尾矿库为研究对象,运用CNN提取浸润线数据在高维空间的联系,并捕捉浸润线时序特性的空间关联特征,运用LSTM捕捉及解析其长期依赖关系的特点,优化CNN的卷积层层数与LSTM隐含层层数,选取最优组合,实现对浸润线变化趋势的精确预测。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CNN模型和LSTM模型相比,CNN-LSTM优化模型的收敛速度快,泛化能力强,且该模型的决定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拟合优度及预测精度,显示了基于CNN-LSTM优化模型进行尾矿坝浸润线预测的优越性,为保障尾矿库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尾矿坝
卷积神经网络(CNN)
长短期记忆(LSTM)
浸润线预测
Keywords
safety engineering
tailings dam
Convolutional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InSAR与数值模拟的采空区地表形变过程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禹孙菊
李素敏
袁利伟
李延林
刘大荣
张龙宇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永善金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黄金
矿业
集团股份
有限
公司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3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64020,42161067)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03AC100002)。
文摘
为消除矿体持续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陷灾害给矿区和社会造成的安全隐患,开展采空区地表形变的有效监测和形变机制研究极为重要。以金沙矿业灯杆树矿段为研究背景,采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对矿区地表开展变形监测,并结合现场实际建立三维模型,通过FLAC3D模拟地下开挖过程获取采空区围岩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综合探究地下开采作用下上覆岩层和地表的形变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处于不均匀形变状态,形变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沿公路边坡所处的区域,其累积形变量在-80~20 mm范围内浮动。在采动影响下采空区围岩以剪切破坏为主,塑性区范围随开采深度增加逐渐扩张。随着采掘深度的推进,采空区顶板在自身重力和采动应力作用下,集中应力的大小、影响范围增大,对地表的扰动影响随之叠加。3次开采结束,采空区围岩移动范围逐步增大并贯通至地表引起地表形变。数值模拟与InSAR监测结果所显示的地表沉降变形结果相吻合,使模拟过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得到证实。研究表明联合InSAR监测与数值模拟可直观反映出采空区地表形变的形成过程与机制。该方法可为类似的地下矿山采空区地表形变灾害的监测及潜在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表形变
时序InSAR
数值模拟
地下开采
形变过程与机制
Keywords
surface deformation
time-series InSAR
numerical simulation
underground mining
deform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爆破精确延时逐孔起爆减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李祥龙
张其虎
王建国
杨德源
李斌
朱兴彪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云南省中—德蓝色矿山与特殊地下矿山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钢铁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大红山铁矿
永善金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3期401-410,共10页
基金
永善金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横向课题项目“永善金沙矿业爆破参数优化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编号:619320190103)
“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培养经费”(编号:1097201900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精确延时数(单)一响预裂爆破成缝研究”(编号:619220150041)联合资助。
文摘
为了有效控制地下爆破振动效应,改善岩石破碎效果,根据地下矿山实际生产条件,采用高精度高强度数码电子雷管,开展了精确延时逐孔起爆的现场试验研究,并运用MATLAB18.0对振动时程信号进行振动波形分析。由波形矢量合成分析结果可知,孔间延期时间为25 ms的振动速度峰值比延期时间为15 ms、20 ms、30 ms和35 ms的逐孔起爆依次降低了27%、8%、29%和52%;排间延期时间为75 ms时振动速度峰值比排间延期时间为25 ms、125 ms和200 ms的单排炮孔起爆依次降低了28%、26%和23%。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孔间延期时间与排间延期时间分别为25 ms和75 ms时,能够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强度。
关键词
精确延时
逐孔起爆
峰值振速
振动强度
波形叠加
干扰降振
现场试验
Keywords
precision delay
hole-by-hole initiation
peak vibration velocity
vibration intensity
waveform fusion
interference vibration reduction
field test
分类号
TD2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边坡稳定性多参量辨识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曹浪
袁利伟
杨渊
龙皓楠
禹孙菊
王国龙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永善金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基金
云南省社会发展专项重点研究开发项目(202003AC100002)。
文摘
为实现对边坡稳定性高效、快速和准确的评价,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多种参量指标,其参量指标间存在一定多元共线性,导致边坡稳定性评价存在一定偏差。引入一种主元分析(PCA)对影响边坡稳定性指标变量去相关和降维化,通过提取3个主元综合得分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经主元分析后的各指标相互独立,能够较好地满足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中高斯分布要求。在主元分析基础上,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RBFNN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我国32组典型边坡实测数据中,仿真结果表明:6种不同学习情况下,主元分析-RBFNN模型的误判率分别为6.25%、6.25%、6.25%、9.38%、15.62%和15.62%,同时对模型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检验。说明主元分析-RBFNN模型可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边坡工程
边坡稳定性分析
主元分析
径向基神经网络
Keywords
slope engineering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分类号
TD854.6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结合CNN-LSTM优化模型在尾矿坝浸润线预测中的应用
袁利伟
杨柳
何涛
李延林
魏学松
徐海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联合InSAR与数值模拟的采空区地表形变过程与机制研究
禹孙菊
李素敏
袁利伟
李延林
刘大荣
张龙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下爆破精确延时逐孔起爆减振试验研究
李祥龙
张其虎
王建国
杨德源
李斌
朱兴彪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边坡稳定性多参量辨识模型及应用
曹浪
袁利伟
杨渊
龙皓楠
禹孙菊
王国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