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3个主栽餐用油橄榄果脱苦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
1
作者 耿树香 宁德鲁 +1 位作者 李勇杰 李德华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5,37,共10页
为分析油橄榄果在脱苦加工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变化,以云南主栽的3个餐用油橄榄品种(‘皮瓜尔’‘鄂植8号’‘小苹果’)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主要考察样品中粗脂肪、粗蛋白、粗... 为分析油橄榄果在脱苦加工前后营养及功能成分的变化,以云南主栽的3个餐用油橄榄品种(‘皮瓜尔’‘鄂植8号’‘小苹果’)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主要考察样品中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脂肪酸、矿物质及多酚类成分的变化。通过碱液(2%氢氧化钠)脱苦处理,结合清水脱碱,测定加工前后样品的营养成分及功能成分。结果显示: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其中‘鄂植8号’降幅最大(12.083%),‘皮瓜尔’最小(1.637%);粗蛋白含量普遍降低,粗纤维变化不显著。脂肪酸中油酸含量升高,亚油酸降低,其他组分基本稳定。矿物质中钙、镁含量较高,钠元素因碱处理显著增加。功能成分中总酚、总黄酮及水溶性多酚(如橄榄苦苷)大幅减少,脂溶性成分(如角鲨烯)含量增加。脱苦处理后对油橄榄的主要脂肪酸和脂溶性成分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了水溶性功能成分(如多酚类)。建议采用部分脱苦或发酵工艺以减少营养损失,可最大程度保留果实营养价值。研究结果为餐用油橄榄加工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果肉 脱苦 多酚 矿物元素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处云南松生态弹性及生长衰退过程 被引量:21
2
作者 申佳艳 李帅锋 +2 位作者 黄小波 王绍武 苏建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研究影响金沙江流域云南松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及不同海拔处云南松的生态弹性和生长衰退历史,为预测未来极端干扰事件对云南松生长动态的影响提供依据,为该区森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用生长锥钻取金沙江流域永仁县不同海... 【目的】研究影响金沙江流域云南松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及不同海拔处云南松的生态弹性和生长衰退历史,为预测未来极端干扰事件对云南松生长动态的影响提供依据,为该区森林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用生长锥钻取金沙江流域永仁县不同海拔处云南松树轮样芯,建立不同海拔树轮年表。利用树木径向生长变化百分率研究云南松生长衰退历史,用抵抗力和恢复力指标判断云南松的生态弹性,用响应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海拔云南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限制云南松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在低海拔区(1845 m)和中海拔区(2340 m)为生长季初期3—5月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干旱强度以及生长旺季的降水量及干旱强度,在高海拔区(2740 m)为生长季初期的干旱强度及生长旺季7月的平均气温;过去近150年中,研究区域云南松在1884—1886、1897—1900、1903—1906、1947—1949和2009—2011年间发生了生长衰退;相同时段的径向生长衰退现象在低海拔区域最明显,高海拔区次之,中海拔区较弱;不同海拔的云南松对相同年份极端干旱事件的生态弹性不同,抵抗力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恢复力表现为低海拔>高海拔>中海拔;随年份后延,低海拔区云南松应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抵抗力在增强,恢复力在下降,中海拔区云南松的抵抗力稳定,恢复力在2012年极端干旱事件时增强,高海拔区云南松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在研究期内稳定。【结论】接近云南松林分布气候界限环境的树木更易发生径向生长衰退,位于水热条件适宜环境下的云南松抵抗极端事件干扰的能力更强,接近云南松林生长极限环境的树木受极端事件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年轮 海拔 生态弹性 生长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