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A和Tobit模型的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
作者 应卓晖 赵衡 +2 位作者 王富强 张红璐 马尚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5-262,共8页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反映了水资源开发使用情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河南省18个地市2009—2018年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用水量作为投入指标,GDP和污水排放量作为产出...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反映了水资源开发使用情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河南省18个地市2009—2018年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用水量作为投入指标,GDP和污水排放量作为产出指标,分别利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18个地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并采用T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因素。研究可得:从相对效率分析看,郑州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优,豫中和豫西地区水资源用水效率次之,各区域间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随时间推移呈逐步缩小趋势;从绝对效率分析看,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年均增长2.7%,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年均增长3.1%,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比重和农业用水比重是影响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增大会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农业用水比重增大则会降低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成果可为河南省实现高效用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TOBIT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库区湿地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富强 张红璐 +1 位作者 赵衡 马东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73,101,共6页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为了保证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开展湿地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水资源管理等工作,需要科学评价湿地水资源利用效用。选取典型的多泥沙河流湿地——三门峡库区湿地为研究区域,将水资源利用...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为了保证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开展湿地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水资源管理等工作,需要科学评价湿地水资源利用效用。选取典型的多泥沙河流湿地——三门峡库区湿地为研究区域,将水资源利用效用定义为单位水资源量所产生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2017年为基准年,结合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基于湿地生态环境需水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作用辨识,建立了湿地各类型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服务功能间的耦合关系,评价了三门峡库区湿地水资源利用效用。三门峡库区湿地在景观保护、水质净化和生态系统平衡维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总需水利用效用为0.47元/m^(3);湿地在景观保护和娱乐方面作用显著,景观保护需水和娱乐需水利用效用较高,分别为19.87元/m^(3)和6.47元/m^(3);维持水体自净能力需水利用效用最低,仅为0.01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用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环境需水量 三门峡库区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50年河南省夏玉米净灌溉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闫旖君 徐建新 肖恒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基于河南省17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和25个CMIP5模式预估数据,采用BCC/RCG-WG 3.0天气发生器构建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集合评估了RCP4.5情景下2021—2050年夏玉米净灌溉需水量较1961—2000年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气温升高... 基于河南省17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和25个CMIP5模式预估数据,采用BCC/RCG-WG 3.0天气发生器构建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集合评估了RCP4.5情景下2021—2050年夏玉米净灌溉需水量较1961—2000年的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气温升高1.8℃,降水增加3.6%,引起作物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分别增加5.1%和1.5%,净灌溉需水量增加5.6%。受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的双重影响,播种-拔节期净灌溉需水量增幅较大,达到21.3%;拔节-乳熟期尽管有效降水量增加3.0%,但这并不足以抵消气温升高引起的作物需水量增加5.1%的影响,净灌溉需水量仍然增加3.4%;乳熟-成熟期,由于有效降水量增加8.2%,超过了作物需水量增加7.4%的影响,净灌溉需水量减少1.4%。豫西三门峡、孟津和豫西南栾川、西峡等4站在各生育期内净灌溉需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气候变化 净灌溉需水量 天气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水资源学发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韩宇平 贾冬冬 王春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4-62,共9页
为及时了解国际学术热点,准确把握水资源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动向,对寻求解决我国水资源学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Cite Space软件,采用定量化的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15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内标题中含有"wate... 为及时了解国际学术热点,准确把握水资源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动向,对寻求解决我国水资源学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Cite Space软件,采用定量化的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15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内标题中含有"water resources"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共引分析,梳理与剖析16年来水资源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6年来,水资源学相关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发表文章最多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聚类分析指出"区间参数多阶段随机线性规划(IMSLP)方法"和"非平稳数据的分析方法"为水资源学领域的研究基础,"水资源""气候变化"为当前水资源学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学 文献计量 引文网络 同被引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间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分析与未来预估 被引量:12
5
作者 韩宇平 蒋亚茹 肖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54,共7页
基于19个气象站点实测降水资料和RCP4.5情景下5个全球气候模式降水预估数据,采用集合论的方法定义单一和同时发生的气象灾害事件及其组合,分析了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间历史(1961-2015年)和未来30年(2021-2050年)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 基于19个气象站点实测降水资料和RCP4.5情景下5个全球气候模式降水预估数据,采用集合论的方法定义单一和同时发生的气象灾害事件及其组合,分析了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间历史(1961-2015年)和未来30年(2021-2050年)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5年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间初夏旱发生的频率最大、卡脖旱次之、花期阴雨最小,且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21世纪以来(2001-2015年)旱灾发生的频率呈增加趋势,花期阴雨发生的频率有所减少。但RCP4.5情景下气候模式预估2021-2050年降水量较基准期明显增加,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可能将发生改变。受花期阴雨发生频率增幅较大的影响,发生主要气象灾害的频率增加5.8%;而两种主要气象灾害同时发生的频率则减少5.2%。同时,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可能将更为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气象灾害 初夏旱 卡脖旱 花期阴雨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工业用水效率对社会经济指标的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宇平 赵雨婷 刘中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57,共4页
基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分析了河南省工业用水特征,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工业用水效率的衡量指标,探讨了河南省各地(市)的工业用水效率对社会经济指标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河南省工业用水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业用... 基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分析了河南省工业用水特征,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工业用水效率的衡量指标,探讨了河南省各地(市)的工业用水效率对社会经济指标的响应关系。结果显示:河南省工业用水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业用水量较高地区集中于中部和西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平均为40.58 m^3/万元,其中高用水工业和火(核)电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一般用水工业相对较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随供水量增大而增大,随一般用水工业用水量的比例增大而增大,随工业总产值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工业用水效率 社会经济指标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WTP的河南省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富强 李玉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2-27,共6页
干旱形成过程复杂,监测、评价困难,合适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对科学评估干旱演变规律、准确预测干旱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河南省的干旱现状,选取降水平均等待时间指数(AWTP)作为评价指数,利用17个代表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 干旱形成过程复杂,监测、评价困难,合适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对科学评估干旱演变规律、准确预测干旱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河南省的干旱现状,选取降水平均等待时间指数(AWTP)作为评价指数,利用17个代表站点1961—201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河南省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近52年来河南省干旱呈现平稳加重趋势(2.03 d/10 a),其中,1973年、1995年、1999年、2010年、2011年的影响范围较大;同时,干旱具有28 a左右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空间上,干旱程度具有豫北>豫东>豫中>豫西>豫南的区域分布特征,豫北、豫东、豫中西部和豫南西部干旱加重趋势显著,其他地区干旱发展趋势平缓。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AWTP指数 时空演变特征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农业虚拟水流动及对区域水资源压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新生 黄会平 +3 位作者 韩宇平 张冬青 任立新 张骁楠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8,共9页
水资源安全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基于生产-消费状况揭示区域虚拟水流动,对了解水资源利用状况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虚拟水视角,以灌溉用水和绿水核算区域农业虚拟水生产,以居民膳食消费核算居民虚拟水消费,以两者的差值... 水资源安全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基于生产-消费状况揭示区域虚拟水流动,对了解水资源利用状况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虚拟水视角,以灌溉用水和绿水核算区域农业虚拟水生产,以居民膳食消费核算居民虚拟水消费,以两者的差值核算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生产-消费模式下农业虚拟水流动特征及对区域水资源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4-2015年间,河北、天津、北京年均作物生产虚拟水分别为353.1亿m3、22.9亿m3和16.0亿m3,年均畜牧产品生产虚拟水分别为445.3亿m3、47.6亿m3、36.7亿m3;河北、天津作物虚拟水呈现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明显,北京作物生产虚拟水呈现出持续性的下降趋势;河北、天津畜牧产品虚拟水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缓慢上升态势,北京畜牧产品虚拟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2004-2015年河北、天津和北京年均虚拟水消费分别为243.7亿m3、61.6亿m3和98.3亿m3,虚拟水消费均呈现出上升趋势。(3)河北省为虚拟水输出型,输出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北京市和天津市为虚拟水输入型,输入量呈增加趋势。(4)2004-2015年年均水资源压力指数呈现河北>天津>北京,水资源匮乏度呈现为天津>北京>河北,水资源自给率呈现河北>天津>北京,北京和天津对外部虚拟水输入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京津冀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问题,水资源超载严重。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优化种植结构,引导合理的膳食结构调整,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同时入手是解决京津冀水资源问题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生产结构 消费结构 水资源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洋河上游流域径流变化特征与归因
9
作者 马煜斐 姜亦泓 +2 位作者 王富强 吕素冰 刘艳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0-829,共10页
以尼洋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率定新安江-ET模型,探究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为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ettitt检验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分析年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I_(LA))系列和年径流深系列... 以尼洋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率定新安江-ET模型,探究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为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ettitt检验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分析年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I_(LA))系列和年径流深系列的变点和趋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遥感I_(LA)的新安江-ET模型,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影响量与植被变化影响量。结果表明:新安江-ET模型在该流域径流模拟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率定期和验证期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的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E_(NS))分别为0.81和0.88;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径流的变化量仅为2 mm,占径流变化量的3.2%;相比之下,植被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林地面积减少与草地面积增加使得变化期径流量与基准期相比增加了61 mm,占径流变化量的比例高达96.8%。由此可知导致尼洋河上游流域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流域植被覆盖的变化,为该流域的生态平衡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气候变化 径流 遥感 叶面积指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和SSA-CNN-BiLSTM的液压启闭机故障诊断
10
作者 刘英杰 刘鹏鹏 +1 位作者 张荣荣 董詠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6-173,共8页
液压启闭机广泛应用于各大水利水电工程中,是负责开启和关闭闸门的专用设备,其故障具有低概率、高隐蔽性等特点。为解决液压启闭机在日常工作中实际收集故障参数不足且难度较大的问题,借助仿真软件AMESim搭建液压启闭机简易工作机制模... 液压启闭机广泛应用于各大水利水电工程中,是负责开启和关闭闸门的专用设备,其故障具有低概率、高隐蔽性等特点。为解决液压启闭机在日常工作中实际收集故障参数不足且难度较大的问题,借助仿真软件AMESim搭建液压启闭机简易工作机制模型。以液压泵泄漏、电磁换向阀失效、液压缸泄漏、液压油混入空气、先导溢流阀堵塞和过滤阀堵塞6种故障工况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来收集故障数据。搭建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CNN-BiLSTM网络,并将其与几种诊断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构建的SSA-CNN-BiLSTM比其他方法拥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效率,准确率达到95.23%;在训练次数为300时,数据已接近收敛,函数的损失率维持在0.2%左右;对于随机选取的测试集样本,拟合值与真实值高度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启闭机 麻雀搜索算法(SSA) 卷积神经网络(CNN) 双向长短期神经网络(BiLSTM) 故障诊断 AMES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虚拟水与产业系统协同度研究
11
作者 郭相春 刘红岩 韩宇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基于用水效率及协同学理论构建了虚拟水与产业系统协同度模型,研究了北京市虚拟水与产业系统间的协同程度。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部门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远大于其他产业部门,即农业部门用水效率低,虚拟水使用量高,1992~2010年北... 基于用水效率及协同学理论构建了虚拟水与产业系统协同度模型,研究了北京市虚拟水与产业系统间的协同程度。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部门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远大于其他产业部门,即农业部门用水效率低,虚拟水使用量高,1992~2010年北京市各部门用水系数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而虚拟水净输入量不断增加;北京市虚拟水—产业系统1995~1997、2007~2010年发展协同度低,其余年份虚拟水与产业系统协同度较好。该研究结果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产业系统 协同学 协同度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身长度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典型渡槽水位波动现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明龙 陈晓楠 +3 位作者 刘高雄 尤亚攀 马颖 许新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114,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期间,部分渡槽出现了不同程度水位波动现象,对安全调度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槽身越短的渡槽现象越明显。采用RNG k-ε模型和Tru-VOF方法,针对典型渡槽建立了不同槽身长度的若干组全三维数值模型,探究槽身长度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流量输水期间,部分渡槽出现了不同程度水位波动现象,对安全调度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槽身越短的渡槽现象越明显。采用RNG k-ε模型和Tru-VOF方法,针对典型渡槽建立了不同槽身长度的若干组全三维数值模型,探究槽身长度参数对水位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渡槽下游尾墩出口处形成的卡门涡街是波动的策源地旋涡造成局部阻水,进而产生波动向上游传递。随着槽身长度增加,波动传递能量逐步耗散,流速最大值及水位波动幅值不断减小,当长度超过800 m后,水位波动能量基本耗散。成果可为工程平稳调度和安全运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槽身长度 数值模拟 水位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相对水分利用效率与理论节水潜力 被引量:4
13
作者 代小平 周雯晶 +3 位作者 韩宇平 窦明 冯吉 Svensson Jesper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2-690,共9页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评价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由于气候差异,采用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评价不同区域的用水效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尚缺乏深入研究。基于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指标和气象数据,计算了2014年中国小麦、玉米和水稻在充分灌溉条件下...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评价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由于气候差异,采用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评价不同区域的用水效率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尚缺乏深入研究。基于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指标和气象数据,计算了2014年中国小麦、玉米和水稻在充分灌溉条件下的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了区域气候差异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了相对水分利用效率和理论节水潜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各类作物在不同站点的潜在水分利用效率的标准差为0.49~1.01 kg/m 3,多数作物潜在水分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大于实际水分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主要作物的平均相对水分利用效率为50.7%,其理论节水潜力为884.8~4 064.5 m 3/hm 2;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广义节水潜力指标可能高估或低估作物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研究认为在比较区域间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时不能忽略气候差异的影响;由于考虑了区域气候差异,相对水分利用效率和理论节水潜力指标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水分利用效率 理论节水潜力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lman-PNN协同融合的悬移质含沙量测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明堂 陈健 +4 位作者 刘书晓 刘佳琪 吴思琪 江恩慧 刘雪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6,共5页
针对悬移质含沙量在线测量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通过分析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特性与概率神经网络(PNN)数据融合特点,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概率神经网络(Kalman-PNN)的协同融合模型。首先应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含沙量传感器输出值... 针对悬移质含沙量在线测量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通过分析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特性与概率神经网络(PNN)数据融合特点,提出基于卡尔曼滤波和概率神经网络(Kalman-PNN)的协同融合模型。首先应用卡尔曼滤波器对含沙量传感器输出值进行无偏估计,减少含沙量传感器的噪声干扰;然后将含沙量信息和水温、深度、流速等环境信息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处理,进一步消除环境因素对含沙量测量的影响;最后经过Kalman-PNN协同融合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含沙量实测值。为了验证Kalman-PNN协同融合模型的数据处理效果,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ULR)模型、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PNN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含沙量数据处理。通过误差比较分析发现,基于Kalman-PNN协同融合模型的试验数据平均绝对误差仅为11.72 kg/m^(3),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NN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分别为103.12、56.02、12.47、49.81 kg/m^(3)。试验结果表明,基于Kalman-PNN的协同融合模型对含沙量测量精度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含沙量 在线测量 卡尔曼滤波 概率神经网络 协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WA-云模型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聂相田 范天雨 +1 位作者 董浩 王博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了对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的真实安全状态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充分考虑影响其运行安全的风险因子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分析确定了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五等评价标准的评语集模型,采用Delphi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 为了对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的真实安全状态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充分考虑影响其运行安全的风险因子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分析确定了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五等评价标准的评语集模型,采用Delphi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专家赋权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确定每个专家赋权值对总体权重趋势的关联度,并以此作为诱导因子,结合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值,然后基于云模型理论建立了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工程风险处于基本正常状态,水文风险、水质污染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运行调度风险处于基本正常与正常状态之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总体处于基本正常状态。研究成果对实际工程运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类似工程的安全性综合评价具有可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工程 IOWA 云模型 隶属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关联分析及风险传递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聂相田 赵天明 +2 位作者 庄濮瑞 范天雨 王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53,共9页
为保证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在考虑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ISM)构建了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关联关系模型;基于风险熵及事故系统风险传递理论建立了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 为保证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在考虑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ISM)构建了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关联关系模型;基于风险熵及事故系统风险传递理论建立了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传递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分析了风险因素的关联关系和传递关系。结果表明:洪涝灾害、冰冻灾害和水源地水污染风险的原因度最大,属于本质致因风险,影响整个系统的风险因素;交通事故和突发个体事故风险与其他风险关联度较小。利用Arena软件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动态传递模型,并分析了风险传递规律。结果表明:风险涌现均值越大,节点风险处置能力越高,风险传递的可能性越小;提高节点风险处置速率,可显著提高系统风险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管理 风险关联 风险传递 DEMATEL-ISM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双随机”抽检均衡性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聂相田 范天雨 王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针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实行中采用的常规随机抽样方法存在抽检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均衡性改进的抽取方法。该方法在随机抽取的基础上,考虑被抽取对象的抽中次数,提高被抽取次数较少的对象的被... 针对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实行中采用的常规随机抽样方法存在抽检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均衡性改进的抽取方法。该方法在随机抽取的基础上,考虑被抽取对象的抽中次数,提高被抽取次数较少的对象的被抽中概率,使抽取结果趋于均衡;引入专家经验系数来调整检查人员抽取概率,改善抽取结果。根据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改进模型,并应用概率的方法对改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随机抽取 均衡性 概率 监督检查 水利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郑州市地下水埋深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大永 张春艳 +1 位作者 程艳红 张帅领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2,102,共8页
为了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郑州市地下水埋深的影响,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郑州市5个城区浅层和中深层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浅层地下水埋深空间... 为了评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郑州市地下水埋深的影响,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郑州市5个城区浅层和中深层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浅层地下水埋深空间相关性随时间呈减弱趋势,空间变异性主要受结构因素的影响;中深层地下水埋深的空间相关性随时间明显减弱,由强烈相关减弱为中等相关,且随时间推移,小尺度随机因素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15—2019年,研究区地下水位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枯水期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减小0.63 m、丰水期减小2.37 m,地下水埋深为10~20 m的分区面积明显增大,地下水埋深大于40 m的分区面积明显减小;枯水期深层地下水平均埋深减小5.15 m、丰水期减小21.04 m,地下水埋深小于40 m的分区面积明显增大,地下水埋深为40~60 m的分区面积明显减小;影响浅层和中深层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因素为调水量、开采量、用水量和降水量,南水北调替代水源对研究区地下水位稳定恢复起到主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开采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CA的接力链螺旋循环技术的改进
19
作者 王博 高东方 +3 位作者 郭莹 李小娟 李安澜 聂相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86,共4页
针对接力链螺旋(RCH)循环技术改进后的生产系统缺乏稳定性及未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巩固成果的问题,在SDCA循环具有标准化和维持已有改进效果的优点以及RCH循环技术具有循环往复、循环控制、逐步提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DCA循环的接... 针对接力链螺旋(RCH)循环技术改进后的生产系统缺乏稳定性及未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巩固成果的问题,在SDCA循环具有标准化和维持已有改进效果的优点以及RCH循环技术具有循环往复、循环控制、逐步提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DCA循环的接力链螺旋循环技术改进模型(RCH-SDCA循环模型),研究了RCH-SDCA循环模型的原理、工作步骤及工作流程,将RCH-SDCA循环运用于某供水隧洞开挖工程中,解决了爆破施工中存在的爆破振动、隧洞周边欠挖的问题,形成了本工程爆破施工标准,提高了水工隧洞爆破效率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CA循环 接力链螺旋循环 RCH-SDCA循环模型 稳定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流态模拟与泥沙淤积预防措施 被引量:18
20
作者 徐存东 刘璐瑶 +3 位作者 王国霞 田子荀 刘丽霞 程慧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5,共8页
针对从高含沙河道取水的大型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泥沙淤积导致前池调节能力下降、泵站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ICEM-CFD软件构建原型前池结构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模拟分析,并针对不良水流流态... 针对从高含沙河道取水的大型泵站直边正向前池泥沙淤积导致前池调节能力下降、泵站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利用ICEM-CFD软件构建原型前池结构三维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基于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对前池流态进行模拟分析,并针对不良水流流态提出增设导流墩与压水板2种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一致,前池水流流态紊乱,泥沙淤积较严重,八字形导流墩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主回流区范围,但对前池水流仅起到分配作用,流场分布无明显改善;45°压水板能有效改善前池主流效应,两侧回流区明显减弱,在改善前池泥沙淤积问题的同时保证了水泵有利的进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前池 泥沙淤积 流态模拟 流态改善 八字形导流墩 45°压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