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1
作者 葛正康 王军 +3 位作者 白如霄 郝先哲 刘瑜 王翔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4期111-115,共5页
为摸清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辖区内7个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情况,采用文献查阅、资料搜集结合实地踏查、访问及药用植物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以明确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 为摸清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辖区内7个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情况,采用文献查阅、资料搜集结合实地踏查、访问及药用植物学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以明确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结果表明:在调查区域内共发现药用植物32科58种,优势科为蒺藜科、豆科和菊科,合计20种,占比34.48%;以多年生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分别为24种和19种,共占总种数的74.14%;清热类药用植物最多,有25种;全草入药药用植物有23种,占比39.66%;查阅5种民族药典记载,藏族药用植物有14种,占比24.14%,部分药用植物记载于多种民族药典;调查还发现了重点保护植物胀果甘草、黑果枸杞、阴生掌裂兰和中麻黄。该地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具有明确的探究价值,调查结果可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资源调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覆盖方式下灌水定额对土壤温度变化、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奇峰 忠智博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5-395,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定额对棉花生产的影响。【方法】于2017―2019年在新疆阿拉尔市开展大田试验,其中,2017―2018年膜下滴灌试验以新陆中4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24 mm(M1)、30 mm(M2)和36 mm(M3)3个灌水定额;2018―2019年无膜... 【目的】探究不同覆盖方式和灌水定额对棉花生产的影响。【方法】于2017―2019年在新疆阿拉尔市开展大田试验,其中,2017―2018年膜下滴灌试验以新陆中4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24 mm(M1)、30 mm(M2)和36 mm(M3)3个灌水定额;2018―2019年无膜滴灌试验以中棉619为供试材料,设置36 mm(W1)、45 mm(W2)和54 mm(W3)3个灌水定额;分析不同处理对10 cm、20 cm、40 cm土层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籽棉产量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2种模式下棉田10 cm、20 cm和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籽棉产量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呈增加趋势。M2、M3处理的籽棉产量分别较M1处理显著增加8.82%~11.47%和14.24%~18.96%;W2、W3处理的籽棉产量分别较W1处理显著增加15.18%~22.61%和32.53%~46.29%。土壤温度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呈降低趋势。M2、M3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较M1处理显著降低10.82%~12.94%和20.70%~23.84%;W2、W3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较W1处理降低1.91%~7.85%和2.47%~11.65%。2018年灌水定额相同时,M3处理的土壤含水量、0~40 cm土层土壤温度、籽棉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高于W1处理。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的综合评价表明,膜下滴灌处理配套30 mm灌水定额,无膜滴灌处理配套54 mm灌水定额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提高灌水定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膜种植模式引起的籽棉产量降低,但会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可为无膜滴灌植棉技术在当地的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膜下滴灌 无膜滴灌 灌水定额 TOPSIS 籽棉产量 灌溉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棉区不同打顶剂及喷施时间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国栋 王潭刚 +3 位作者 李慧琴 宋伟 王元荣 王刚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9,共9页
以南疆棉区主栽的5个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打顶剂[土优塔(氟节胺类)、长城兄弟(缩节胺类)]及喷施时间(7月5日、7月10日、7月15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适合南疆棉区的打顶剂种类和喷施时间,为南疆棉区化学打顶... 以南疆棉区主栽的5个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打顶剂[土优塔(氟节胺类)、长城兄弟(缩节胺类)]及喷施时间(7月5日、7月10日、7月15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适合南疆棉区的打顶剂种类和喷施时间,为南疆棉区化学打顶剂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喷施后1 d相比,7月5日喷施土优塔和长城兄弟后21 d,棉花株高分别增加8.9%和12.9%,果枝台数分别增加27.0%和22.7%,单株结铃数分别增加2.2倍和2.8倍;7月10日喷施打顶剂后21 d,棉花株高分别增加11.0%和6.3%,果枝台数分别增加8.9%和12.3%,单株结铃数分别增加3.7倍和5.4倍;7月15日喷施打顶剂后21 d,棉花株高分别增加9.8%和7.3%,果枝台数分别增加12.4%和22.3%,单株结铃数分别增加2.2倍和1.4倍。与喷施长城兄弟处理相比,7月5日喷施土优塔处理棉花铃数、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分别提高7.0%、2.6%、3.4%、6.3%、0.40%和0.7%;7月10日喷施土优塔处理棉花铃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长度、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分别降低3.11%、10.2%、4.7%、4.0%、0.67%和3.4%;7月15日喷施土优塔处理棉花铃数、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纤维长度、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分别提高13.7%、0.4%、9.0%、9.7%、6.8%、0.19%和4.3%。不同喷施时间之间比较发现,总体上以7月10日喷施打顶剂对株高的控制效果最好,且单株结铃数、铃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及马克隆值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喷施土优塔优于喷施长城兄弟,且7月10日喷施效果最好,其次是7月5日。综上,在南疆棉区,7月10日喷施打顶剂可有效控制棉花株高,提高单株结铃数,优化棉花空间结构,进而提高产量和品质,以喷施土优塔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打顶剂 喷施时间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侧耳素菌渣堆肥用量对苗期玉米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
作者 武玉坤 周建伟 +4 位作者 林剑秋 熊正军 刘瑜 彭懿 杨国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堆肥是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本研究设置0(CK)、5(PM20)、10(PM40)、15(PM60)、20(PM80)g·kg^(-1)共5个截短侧耳素菌渣堆肥用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生物量、土壤有效磷随堆肥用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与CK相比,PM40生物量提... 堆肥是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本研究设置0(CK)、5(PM20)、10(PM40)、15(PM60)、20(PM80)g·kg^(-1)共5个截短侧耳素菌渣堆肥用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生物量、土壤有效磷随堆肥用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与CK相比,PM40生物量提高108%,有效磷提升118%;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菌肥用量持续上升。2)堆肥显著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随菌肥用量增加,细菌Sphingomonadales、Bacillales和Rhizobiales相对丰度增加,PM40细菌α多样性最高,CK真菌α多样性最高。3)玉米生物量与有效磷、细菌Betaproteobacteriales、Thermomicrobiales和Gitt.GS.136相对丰度正相关,与真菌Eurotiales、Pleosporales、Capnodiales、Thelebolales、Onygenales、Mucorales的相对丰度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负相关。因此,适宜的菌渣堆肥用量(10 g·kg^(-1))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改变土壤微生物组成,提高细菌群落α多样性,促进玉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渣堆肥 土壤微生物 玉米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水灌溉下设施番茄水盐生产函数构建及产量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奇峰 郑国玉 +2 位作者 辛朗 梁亚康 王之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8,共12页
以新疆南部地区设施番茄品种“秦岭蔬越”为研究对象开展咸水灌溉试验,设置4个咸水矿化度,分别为T1(2 g·L^(-1))、T2(4 g·L^(-1))、T3(6 g·L^(-1))和T4(8 g·L^(-1)),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采用修正后的Jensen模型... 以新疆南部地区设施番茄品种“秦岭蔬越”为研究对象开展咸水灌溉试验,设置4个咸水矿化度,分别为T1(2 g·L^(-1))、T2(4 g·L^(-1))、T3(6 g·L^(-1))和T4(8 g·L^(-1)),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采用修正后的Jensen模型构建咸水灌溉条件下设施番茄水盐生产函数,估算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番茄产量。结果表明,连续灌溉高矿化度咸水导致番茄减产,初始灌溉矿化度为2~4 g·L^(-1)咸水可确保番茄产量和IWUE。大于4g·L^(-1)咸水灌溉抑制作物生长且减产严重。土壤含水率和盐分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40 cm深处达到含水率峰值,盐分主要聚集在浅层且盐分含量随咸水矿化度增高;番茄耐盐能力早期较弱而后期增强,番茄不同生育期盐分敏感指数σ为苗期>开花结果期>结果盛期>结果末期。开花结果期对水分敏感性最强,水分敏感指数λ依次为开花结果期>结果盛期>苗期>结果末期;基于Jensen模型构建设施番茄水盐生产函数对产量估算精度较高,R2>0.96,可用于指导新疆南部地区设施番茄咸水灌溉管理。综合考虑咸水灌溉对番茄产量及土壤水盐变化,建议新疆南部地区设施番茄微咸水滴灌最优方案为:在非连续咸水灌溉条件下,苗期、开花结果期采用淡水充分灌溉,结果盛期、结果末期采用亏缺灌溉和咸水矿化度为2~4g·L^(-1)的微咸水灌溉组合。通过构建咸水灌溉条件下设施番茄水盐生产函数,为作物水盐精准管理及咸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灌溉 设施番茄 水盐生产函数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志文 赵蕾 +3 位作者 毕俊国 唐清芸 王国栋 李玉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25-2038,共14页
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品种关键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区滴灌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以氮高效品种(T-43)和氮低效品种(LX-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 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氮效率品种关键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区滴灌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以氮高效品种(T-43)和氮低效品种(LX-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N0(0 kg hm^(-2))、N1(150 kg hm^(-2))、N2(300 kg hm^(-2))和N3(450 kg hm^(-2))。分析滴灌水稻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可以增加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量(1.99%~26.02%)和氮素积累量(25.67%~97.69%),提高水稻产量(23.75%~66.75%);但过量施氮(450 kg hm^(-2))会减小对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下降,使氮素主要集中在秸秆中,最终降低水稻对氮素的利用效率。(2)在同一施氮条件下,T-43的有效穗数、结实率、抽穗期叶片和穗部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均高于LX-3(分别为1.65%~5.19%、0.42%~8.47%、7.61%~19.68%、19.81%~40.73%、19.81%~30.23%和20.14%~49.65%),最终产量高于LX-3(4.23%~28.47%)。(3)氮素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存在品种间差异(P<0.05)。与LX-3相比,T-43有更高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高1.05%~25.23%、5.86%~20.05%和10.09%~18.01%)。综上所述,在滴灌栽培条件下,选用氮高效品种(T-43),配施300 kg hm^(-2)氮肥表现出更佳的氮素吸收转运能力和更高的产量,能更好地利用养分资源,是本试验最佳的品种和施氮量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水稻 氮效率品种 干物质积累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指数建模的沙井子灌区土壤盐分反演 被引量:2
7
作者 谢俊博 王兴鹏 +4 位作者 何帅 刘洋 忠智博 李妍 洪国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9-1209,共11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干旱地区表层土壤盐分信息,以沙井子灌区为研究区,利用地面采集的0~10 cm和10~20 cm深度的土壤盐分数据,以及同步获取的Landsat 9 OLI遥感影像上相应点位的波段反射率值,组合两波段和三波段光谱指数,建立低植被度覆... 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干旱地区表层土壤盐分信息,以沙井子灌区为研究区,利用地面采集的0~10 cm和10~20 cm深度的土壤盐分数据,以及同步获取的Landsat 9 OLI遥感影像上相应点位的波段反射率值,组合两波段和三波段光谱指数,建立低植被度覆盖下盐渍化监测SDI1、SDI2、SDI3、SDI4模型,并检验4类模型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盐分的反演精度。结果表明:(1)当土层深度为0~10 cm时,4类盐渍化监测模型对土壤盐渍化等级分类精度分别为73.56%、66.35%、43.75%和74.52%;而当土层深度为10~20 cm时,相应的分类精度分别为61.06%、62.50%、66.35%和64.42%,说明灌区内土层最佳反演深度为0~10 cm。(2)三波段光谱指数构建的SDI4模型优于双波段光谱指数构建的其余3种模型,能够有效反演沙井子灌区土壤盐渍化程度。研究结果可为灌区土壤盐渍化治理和防治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遥感监测 光谱指数 沙井子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滴灌水稻根系形态构型和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清芸 杨晶晶 +3 位作者 赵蕾 宋志文 王国栋 李玉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0-1553,共14页
旨在探明水稻在膜下滴灌下根系形态、构型、氮利用效率变化及其与分形维数的关系。于2021—2022年,以氮高效品种(T-43)和氮低效品种(垦-26)为材料,设置滴灌(drip irrigation,DI)、淹灌(flooding irrigation,FI)2种方式与4种施氮水平(0、... 旨在探明水稻在膜下滴灌下根系形态、构型、氮利用效率变化及其与分形维数的关系。于2021—2022年,以氮高效品种(T-43)和氮低效品种(垦-26)为材料,设置滴灌(drip irrigation,DI)、淹灌(flooding irrigation,FI)2种方式与4种施氮水平(0、150、300和450 kg hm^(–2))的盆栽试验。基于盒维数法结合根系图像分形分析程序计算根系形态的分形维数和分形丰度,研究滴灌及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根系形态、构型、分形维数、分形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淹灌相比,滴灌处理下T-43和垦-26细根百分比、根长密度(root length density,RLD)β值、氮肥农学利用效率(nitrogen agronomic efficiency,NAE)显著提高(分别为6.8%~14.5%和9.9%~17.2%、0.65%~5.45%和0.32%~3.43%、12.1%~22.4%和12.2%~20.5%);>0.5 mm RLD、0~40 cm土层表面积密度(surface area density,SAD)和根体积密度(RLD)、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FD)、分形丰度(fractal abundance,FA)显著降低,造成产量降低(3.8%~37.4%和7.6%~48.3%)。(2)滴灌模式下,施氮显著提高了水稻根系FD和FA,T-43在施氮量为300 kg hm^(–2)时,FD和FA最高(分别为1.55和14.07);垦-26在施氮量为450 kg hm^(–2)时最高(分别为1.62和14.78)。(3)相关分析表明,FD、FA与直径0.1~0.3 mm RLD、0~10 cm土层根长和根质量密度、产量、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30~40 cm土层表面积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滴灌条件下,氮高效品种“T-43”配施300 kg hm^(–2)氮肥,能够增加细根根长密度比例,优化表层根系形态分布,提高根系分形维数和丰度,进而实现滴灌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滴灌 施氮量 根系形态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早熟棉花不同水分下临界氮稀释曲线的构建与验证
9
作者 张雨鑫 吕宁 +3 位作者 高志建 李全胜 张亚黎 王国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1-744,共14页
[目的]基于临界氮浓度(Nc),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早熟棉花氮营养指数(NNI)、氮吸收量(N_(upt))和累积氮亏缺量(N_(and))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快捷准确的方法,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方法]田间试验于2021和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 [目的]基于临界氮浓度(Nc),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早熟棉花氮营养指数(NNI)、氮吸收量(N_(upt))和累积氮亏缺量(N_(and))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快捷准确的方法,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方法]田间试验于2021和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当地主栽早熟品种‘新石K-18’。试验采用完全区组设计,设置4个灌溉水量(W):中度亏缺(W1,3000 m^(3)/hm^(2))、轻度亏缺(W2,3750 m^(3)/hm^(2))、正常水分(W3,4500 m^(3)/hm^(2))、水分盈余(W4,5250 m^(3)/hm^(2));5个氮素(N)水平:0、225、262.5、300、337.5 kg/hm^(2),记为N0、N1、N2、N3和N4,共20个处理。出苗后第60、75、90、105、120天,取棉株样品,分为茎、叶和铃,吐絮后棉铃又分为铃壳、棉籽、皮棉,测定干物质量和氮浓度。在吐絮期调查棉花株数、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以及皮棉产量和衣分。以植株干重与含氮量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Nc),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对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基于Nc,建立棉株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累积氮亏缺量模型,用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棉花氮素最佳用量推荐。[结果]棉花各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棉花产量、氮含量均随灌水与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棉与皮棉产量均以W3N3处理最高,分别为5892与2747 kg/hm^(2)。W1~W4各水分条件下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R~2分别为0.999、0.912、0.952、0.974,RMSE分别为0.284、0.280、0.243和0.26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Nc的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与累积氮亏缺量模型,对不同水分条件滴灌棉花氮营养状况的诊断结果均表明N3 (300 kg/hm^(2))为最适施氮水平。综合棉花产量与氮含量,中度水分亏缺条件(W1)下的最佳施氮量为262.5 kg/hm^(2),轻度亏缺、正常水分和水分盈余(W2、W3和W4)条件下均为300 kg/hm^(2)。[结论]建立的滴灌棉花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和基于该模型建立的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和累积氮亏缺量模型,能够精准预测不同水分条件下滴灌棉花的氮素营养状况,为棉花氮营养诊断和高效施氮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滴灌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氮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模拟研究
10
作者 刘元超 何帅 +5 位作者 乔长录 江孝军 谢俊博 刘洋 王琦 忠智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9-1471,共13页
为研究不同滴灌灌水技术参数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于2019年6月1—27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一师二团进行滴灌试验,试验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300、450、600 m^(3)·hm^(-2))和滴头流量(2.4、4.5、8.2 L·h^(-1)),受试土壤为砂壤土和壤... 为研究不同滴灌灌水技术参数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于2019年6月1—27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一师二团进行滴灌试验,试验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300、450、600 m^(3)·hm^(-2))和滴头流量(2.4、4.5、8.2 L·h^(-1)),受试土壤为砂壤土和壤土,并利用试验数据构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HYDRUS-2D数值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含水率和表层脱盐率均随着灌水定额和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砂壤土和壤土垂直脱盐深度逐渐增大,灌水定额为600 m^(3)·hm^(-2)时最大,分别为92 cm和58 cm。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壤土垂直脱盐深度逐渐减小。滴头流量为8.2 L·h^(-1)时,壤土垂直脱盐深度最小,为38 cm。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介于0.89~0.93之间,纳什效率系数(NSE)介于0.82~0.89之间,均方根误差(RMSE)介于0.01~0.25之间,说明HYDRUS-2D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阿克苏地区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表明,试验区膜下滴灌棉田滴头流量为2.4 L·h^(-1)、棉花出苗水不小于225 m^(3)·hm^(-2)是适宜的滴灌灌水技术参数。在灌溉定额有限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大灌水定额,壤土采用小滴头流量,砂壤土则采用大滴头流量,这有利于作物根系脱盐,最终可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棉田 水盐运移 HYDRUS-2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S复合水凝胶的3D打印工艺研究
11
作者 杨晓宇 张治国 李全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细菌纤维素(BC)和壳聚糖(CS)为基质的水凝胶同时具有细菌纤维素的高生物相容性和壳聚糖的抗菌性能,在伤口敷料、组织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3D打印仍面临困难。本文利用BC和CS的物理特性和其交联机制,制备出可用于3D打印的BC... 以细菌纤维素(BC)和壳聚糖(CS)为基质的水凝胶同时具有细菌纤维素的高生物相容性和壳聚糖的抗菌性能,在伤口敷料、组织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其3D打印仍面临困难。本文利用BC和CS的物理特性和其交联机制,制备出可用于3D打印的BC/CS复合水凝胶油墨,同时使用纳米粘土作为流变改性剂,提升水凝胶的自支撑能力。对于交联方法,不再采用传统的浸泡方式,使用喷雾器将戊二醛溶液均匀喷洒在打印样品表面,既不会破坏样品的结构,也可以达到交联的目的。接着,构建了一种适合BC/CS复合水凝胶打印的3D打印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喷头挤出压力、移动速度、打印高度对水凝胶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望实现BC/CS复合水凝胶的墨水直写(DIW)打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壳聚糖 3D打印 墨水直写 自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海子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石聪 陈礼瀚 +2 位作者 张怡菲 何帅 谢海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4-1323,共10页
以第三师小海子灌区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4月分层采集土壤样品324份,测定总盐、8大离子和pH值,采用描述性统计、显著性检验与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灌区土壤盐分含量以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小海子灌区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盐渍化的危害,土... 以第三师小海子灌区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4月分层采集土壤样品324份,测定总盐、8大离子和pH值,采用描述性统计、显著性检验与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灌区土壤盐分含量以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小海子灌区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盐渍化的危害,土壤总盐及各盐基离子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盐分分布大体呈现出西南低、东北高的规律,土壤盐渍化危害最严重的区域为51团和53团。(2)研究区以氯化物硫酸盐盐化土壤为主,分布在51团、44团大部分区域以及50团、53团的部分区域;44团、50团及51团交界处分布有硫酸盐盐化土壤,49团大部分区域为氯化物盐化土壤。(3)研究区表层分布面积最广的为中度盐渍化土壤,其次为轻度盐渍化土壤;重度盐渍化土壤集中分布于51团、44团中部和50团与53团交界处。20~40 cm土层分布面积最大的为轻度盐渍化土壤,其次为中度盐渍化和非盐渍化土壤。研究结果通过明确区域内土壤盐分特征、盐分类型和盐渍化程度,为今后通过不断完善当地灌溉排水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治理土壤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小海子灌区 描述性统计 克里金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肥随水滴施对新疆绿洲棉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作者 李全胜 高志建 +2 位作者 于航 王国栋 刘瑜 《新疆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08-1317,共10页
【目的】研究随水滴施锌肥对棉田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指导锌肥随水滴灌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田间小区试验,在棉花生育期设置随水滴施不同用量锌肥处理,分别为0 kg/hm^(2)(CK)、7.5 kg/hm^(2)(Zn1)、15 kg/hm^(2)(Zn2)、22.5 kg/... 【目的】研究随水滴施锌肥对棉田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指导锌肥随水滴灌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田间小区试验,在棉花生育期设置随水滴施不同用量锌肥处理,分别为0 kg/hm^(2)(CK)、7.5 kg/hm^(2)(Zn1)、15 kg/hm^(2)(Zn2)、22.5 kg/hm^(2)(Zn3)、30 kg/hm^(2)(Zn4)、37.5 kg/hm^(2)(Zn5)、45 kg/hm^(2)(Zn6),分析不同锌肥滴施用量条件0~20 cm和20~40 cm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随着锌肥施用量的增加,0~20 cm土层有效锌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20~40 cm土层呈波动变化;同不施锌肥相比,锌肥施用降低了0~20 cm和20~40 cm棉田土壤pH值,并提高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其中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在Zn3处理时含量最高,分别为84.16和84.68 g/kg、31.93和30.40 g/kg;0~20 cm和20~40 cm棉田土壤速效钾、有效铁含量随着锌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均在Zn4处理时含量最高,为548.33和552.00 g/kg、10.35和10.55 mg/kg;0~20 cm和20~40 cm棉田土壤有效锰和交换性镁随着锌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均在Zn6处理时含量最高,分别为5.0和5.0 mg/kg、4.48和4.48 mg/kg。【结论】不同锌肥用量试验,当硫酸锌滴施量为22.5~30.0 kg/hm^(2)时,土壤pH值下降,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有效铁含量均处于较高值,有效锰、交换性镁则在锌滴施量为45 kg/hm^(2)时,含量最高,滴施锌肥对提升新疆绿洲棉田灌耕灰漠土的土壤肥力有正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肥 随水滴施 棉花 土壤养分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