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矿山法隧道并行施工的相互扰动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汪洪星 吴军 +2 位作者 谈云志 左清军 明华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351,共8页
盾构隧道和矿山法隧道的施工,对围岩扰动的形式和程度不同;并行近接情况下,对彼此的扰动也将不同。以南宁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百佛区间的盾构-矿山法隧道小净距并行施工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建立监测分析系统,分析了盾构-矿山... 盾构隧道和矿山法隧道的施工,对围岩扰动的形式和程度不同;并行近接情况下,对彼此的扰动也将不同。以南宁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百佛区间的盾构-矿山法隧道小净距并行施工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建立监测分析系统,分析了盾构-矿山法施工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位移的相互扰动。盾构法隧道后行,盾构的挤推作用,导致先行矿山法隧道拱顶上升、净空收缩;盾构弱化围岩和盾构沉降影响区的作用,导致先行矿山法隧道拱顶下沉、净空扩容。矿山法隧道后行,矿山法隧道侧向卸荷作用,导致先行盾构隧道管片产生管片隆起和净空扩容。研究成果揭示了小净距并行施工时,盾构隧道-矿山法隧道相互间的扰动规律;可以为类似小净距并行隧道施工顺序的选择,及相应辅助施工措施的采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 并行隧道施工 盾构隧道 矿山法隧道 相互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考虑经济和水文效益的海绵小区灰-绿结合设施布局优化
2
作者 李奥 向代勤 +3 位作者 董研 郭家力 李英海 李颖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针对现阶段建筑小区尺度上灰-绿结合海绵设施缺乏科学配置与布局优化的问题,以宜昌市某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精细化的城市雨洪模型与以经济效益和水文效益为导向的优化算法,对研究区灰-绿海绵设施进行多目标优...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针对现阶段建筑小区尺度上灰-绿结合海绵设施缺乏科学配置与布局优化的问题,以宜昌市某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精细化的城市雨洪模型与以经济效益和水文效益为导向的优化算法,对研究区灰-绿海绵设施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出灰-绿海绵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与研究区规划方案相比,成本提高20.46%,但溢流控制量和径流控制率分别提升了28.30%和25.82%;与可布设的最大灰-绿海绵设施方案相比,成本降低了17.97%,而溢流控制量和径流控制率分别降低了10.99%和3.36%,并在30年一遇长历时暴雨情景下实现小区底层住户不进水。优化方案有着良好的经济与水文效益,研究成果可提高海绵城市设施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缓解现阶段同类城市面临的内涝难题,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从试点走向示范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灰-绿结合 海绵城市 经济水文效益 InfoWorks IC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层砂土中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崔先泽 周钰錩 +1 位作者 范勇 杨广栋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7-457,共11页
成层土广泛存在于第四纪沉积层,研究成层砂土中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对地下水回灌、注浆等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一维砂柱试验系统,选取3种粒径范围的砂土和21种典型分层方式对悬浮颗粒在饱和砂层中的迁移沉积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成层土广泛存在于第四纪沉积层,研究成层砂土中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对地下水回灌、注浆等工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一维砂柱试验系统,选取3种粒径范围的砂土和21种典型分层方式对悬浮颗粒在饱和砂层中的迁移沉积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层状排序对悬浮颗粒的穿透曲线、沉积量和中值粒径有较大影响。当小粒径多孔介质覆盖大粒径多孔介质时,悬浮颗粒的穿透曲线会产生二次峰值,颗粒沉积量随着迁移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其沉积颗粒的中值粒径反而增大;当大粒径多孔介质覆盖小粒径多孔介质时,悬浮颗粒的穿透曲线只有一次峰值,颗粒的沉积量在分层处发生突增现象,沉积颗粒的中值粒径在砂柱中部减小。根据渗透系数的变化情况,将悬浮颗粒运动状态分为:沉淀、剥离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排序 多孔介质 迁移 沉积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PM_(2.5)与CO_(2)的协同控制效应及调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安敏 王丽杰 +1 位作者 滕明月 安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3,共11页
京津冀地区面临着二氧化碳(CO_(2))减排和细颗粒物(PM_(2.5))浓度降低的双重挑战,研究该地区CO_(2)与PM_(2.5)的协同控制效应及调控因素演变特征,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0年人口栅格数据、夜间灯... 京津冀地区面临着二氧化碳(CO_(2))减排和细颗粒物(PM_(2.5))浓度降低的双重挑战,研究该地区CO_(2)与PM_(2.5)的协同控制效应及调控因素演变特征,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0年人口栅格数据、夜间灯光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利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法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评估了京津冀地区CO_(2)排放量和PM_(2.5)浓度的协同控制效应及调控因素作用机制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实现CO_(2)和PM_(2.5)协同控制效应的区域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2019年达到最高,最高占比68.15%。(2)第三产业发达、清洁能源丰富或产业布局合理的城市更易实现CO_(2)排放量与PM_(2.5)浓度的共控。(3)产业结构、研发支出、对外开放程度和降雨量为京津冀地区协同控制CO_(2)排放量和PM_(2.5)浓度的主要因素,但这些调控因素的作用存在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协同控制效应 调控因素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权交易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家力 康蕊 +3 位作者 王欣 张静文 陈向东 刘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我国现阶段农业水权交易分散且规模较小,农业水权交易市场活跃度不高。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紧张,需要激发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为农业水权创造更大的交易空间。农业水权涉及多层级管理制度,却少有从全局到细节不... 我国现阶段农业水权交易分散且规模较小,农业水权交易市场活跃度不高。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紧张,需要激发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为农业水权创造更大的交易空间。农业水权涉及多层级管理制度,却少有从全局到细节不同维度分析农业水权交易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无法具有系统性地推动农业水权交易发展。为此,本文将影响农业水权交易发展的关键因素划分为宏观社会经济、中观市场主体及相互关系和微观交易要素三个维度,定性分析不同维度各因素指标的实质属性以及对农业水权交易发展的影响效果,找准农业水权交易发展的宏观支撑,明确农业水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思路,进而聚焦到微观交易要素在水权交易过程中的作用,从三个维度分别提出加大农业水权交易政策和多途径推进农村水系连通的建设力度、明确政企角色定位、鼓励农业水权交易与土地实现同步流转等活跃农业水权交易市场的建议,以期为完善农业水权交易市场提供建设基础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权交易 水权交易市场建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均值-相关性的起重伤害事故致因ZIP模型研究
6
作者 晋良海 邹颂香 +2 位作者 李新哲 邵波 李晨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0-1937,共8页
近些年来,起重伤害事故高发频发,导致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为探究起重伤害事故致因的影响程度,采集2011—2021年376份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依据事故致因24Model和系统安全分析法识别事故致因,构建起重... 近些年来,起重伤害事故高发频发,导致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为探究起重伤害事故致因的影响程度,采集2011—2021年376份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依据事故致因24Model和系统安全分析法识别事故致因,构建起重伤害事故致因的零膨胀泊松回归模型(Zero-Inflated Poisson,ZIP),并通过Vuong方法和拟合优度检验准则进行检验;综合考虑事故致因发生频次的均值、致因和事故发生的相关性,运用弹性分析方法对事故致因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排序。结果表明:ZIP回归模型拟合效果优于泊松回归模型,各事故致因对起重伤害事故的影响程度排序为安全监管不到位C_(6)(T_(k)=1.0221)、安全意识淡薄H_(1)(T_(k)=0.5117)、作业人员违规作业H_(3)(T_(k)=0.4758)、作业人员无证上岗H_(2)(T_(k)=0.2116)、专项施工方案不合格C_(7)(T_(k)=0.1234)和结构构件破坏或连接不可靠M_(3)(T_(k)=0.1045)。研究从事故致因发生频次的均值、致因和事故发生的相关性两个维度刻画事故致因对起重伤害事故的影响程度,为起重伤害事故风险分级管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起重伤害事故 零膨胀泊松(ZIP)回归模型 致因分析 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洞庭湖水位演变态势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董世杰 李英海 +2 位作者 吴江 杨恒 李清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5-586,共12页
辨析洞庭湖历史水位演变态势对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以及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均至关重要。为了定量评估洞庭湖近60年来水位变化特征、程度及规律,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应... 辨析洞庭湖历史水位演变态势对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运转以及确保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利用均至关重要。为了定量评估洞庭湖近60年来水位变化特征、程度及规律,基于洞庭湖鹿角、杨柳潭和南咀水文站19612020年逐日水位监测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等方法对洞庭湖水位变化趋势性、周期性、突变性进行分析,进而采用IHA-RVA法综合评价洞庭湖突变年前后各站点水位改变度和整体水位改变度。研究结果表明:(1)19612020年,鹿角站和杨柳潭站年均水位呈上升趋势,南咀站年均水位呈下降趋势;3个站点水位周期性变化较为明显,呈现4~5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第一主周期为55~56年;鹿角站水位突变年份为1979、2003年,杨柳潭站水位突变年份为1978、2003年,南咀站水位突变年份为2003年,综合确定2003年为3个站点突变年份。(2)通过分析突变前后3个站点的水位、时间、频率、延时和改变率5组32个水位指标改变度,发现杨柳潭站水位改变度大于鹿角站和南咀站,鹿角、杨柳潭、南咀站的整体水位改变度分别为43%、48%、42%,均属于中度改变。该研究可为进一步解析洞庭湖水文情势演变规律以及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位演变 水位变化特征 水位改变度 IHA-RV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重非线性安全度的梯级防洪库容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劳嘉鹏 李英海 +2 位作者 王永强 曾志强 余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2,59,共9页
梯级水库群防洪库容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对汛期水库群防洪减灾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梯级水库在防洪库容分配过程中,各水库对整体防洪安全影响的重要程度差异性缺乏有效区分方法,进而导致防洪库容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梯级水库群防洪库容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对汛期水库群防洪减灾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梯级水库在防洪库容分配过程中,各水库对整体防洪安全影响的重要程度差异性缺乏有效区分方法,进而导致防洪库容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将水库非线性安全度与兼顾水库入库流量、设计防洪库容大小、泄流至防洪控制站传播时间等特征的变权重相结合,提出基于变权重非线性安全度的水库防洪安全度计算方法,同时,考虑梯级各水库和下游防洪控制站的安全,以梯级整体防洪安全度最大和下游防洪控制站超标洪量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安全度的梯级防洪库容优化分配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防洪库容的最优分配。将该方法应用于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库梯级防洪库容分配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可在不降低梯级整体防洪效果的前提下,描述各水库权重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增加乌东德和白鹤滩水库防洪库容的使用,以减小溪洛渡和向家坝水库防洪库容的使用,使梯级整体在调度期的防洪安全度达到最大。该方法可反映各水库在梯级防洪中重要程度的差异性,实现水库间防洪库容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分配,为水库防洪优化调度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库容分配 非线性安全度 变权重 梯级水库 金沙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产品偏差校正方法在长江子流域应用效果
9
作者 顾家辉 郭家力 +3 位作者 李颖 Shan-e-hyder SOOMRO 程雄 李英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30,共12页
降水产品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地面站点观测降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差,需在实际应用前进行偏差校正并评估其适用性。为探寻适用于不同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内的偏差校正方法,评估CMFD、MSWEP和ERA5-Land这3种降水产品... 降水产品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地面站点观测降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差,需在实际应用前进行偏差校正并评估其适用性。为探寻适用于不同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内的偏差校正方法,评估CMFD、MSWEP和ERA5-Land这3种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内3个气候、地形和面积有较大差异的子流域内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使用3类7种方法对日尺度降水值进行偏差校正。结果表明:校正后的降水产品的适用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而局部强度缩放与三伽玛分布结合校正法在3种降水产品和3个子流域的校正效果均为最优。校正方法的校正幅度与降水产品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存在反相关关系,产品的适用性越差,精度评价指标的改进幅度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后期不同降水产品在长江流域不同子流域的准确应用提供可参考的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差校正 降水产品 长江流域 精度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波动下砂层中颗粒运移及沉积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先泽 文韬 +4 位作者 李志祥 杨广栋 李晋 吴大洲 范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4-1101,共8页
受大型水利工程调控及季节性降水影响,江河湖沿岸地下水位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水位波动是地下水回灌等工程中影响砂层中颗粒运移及沉积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砂层迁移-沉积试验系统开展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试验,并采用浊度-浓度关系、... 受大型水利工程调控及季节性降水影响,江河湖沿岸地下水位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水位波动是地下水回灌等工程中影响砂层中颗粒运移及沉积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砂层迁移-沉积试验系统开展了颗粒迁移-沉积特性试验,并采用浊度-浓度关系、穿透曲线、颗粒粒径、沉积量、流出液颗粒粒径分布、孔隙水压力及细观观测等方式实现了从宏观到细观、从定性到定量分析颗粒的迁移-沉积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波动幅度下,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悬浮颗粒横向上扩散的趋势愈加显著且渗透力作用逐渐增强,颗粒更容易沉积在多孔介质表面或孔隙通道角落中;在不同波动幅度下,注入小粒径颗粒时,随着波动幅度增加流出液浓度及峰值增大,大粒径颗粒与小粒径颗粒呈现相反规律;在相同尺寸的多孔介质中,悬浮颗粒粒径越大相对浓度峰值越低,大颗粒在孔隙中更容易由于筛滤作用发生沉积,从而造成多孔介质孔隙率和渗透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多孔介质 硅微粉 水位波动 迁移-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突发事件的动态协同应急决策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述 余迪 +1 位作者 郑霞忠 刘俊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为实现有关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的科学决策,综合运用协同矩阵、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动态协同应急决策方法。将重大突发事件的协同应急决策问题抽象成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部门依赖,协同各部门目标,优选初始化应急处置方案;考虑... 为实现有关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的科学决策,综合运用协同矩阵、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动态协同应急决策方法。将重大突发事件的协同应急决策问题抽象成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部门依赖,协同各部门目标,优选初始化应急处置方案;考虑情景分析动态协同决策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如方案评价调整、部门新增方案、加入协同部门、协同部门撤出等,重构突发事件动态协同应急系统拓扑结构,动态修正应急处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根据协同应急决策过程变化,通过更新计算应急处置方案评价,实现应急处置方案的动态调整,从而提高应急决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决策 协同应急 突发事件 情景分析 应急处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法的清江流域多源融合降水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家力 郭东淏 +4 位作者 丁光旭 李颖 李英海 杨旭 张海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8,84,共8页
高质量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是开展气象和水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基本支撑。针对流域尺度内现有融合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融合算法对清江流域33个地面站点和TRMM及CMORPH两种卫... 高质量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是开展气象和水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基本支撑。针对流域尺度内现有融合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融合算法对清江流域33个地面站点和TRMM及CMORPH两种卫星产品的降水数据在日尺度上进行融合,得到了0.05°×0.05°的清江流域融合降水数据MSAP。利用留一交叉验证的方式对卫星降水、地面插值和MSAP融合降水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证明EnKF融合算法能从相关性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 3个方面改善清江流域降水的精度,并且融合算法改善了卫星数据和地面数据在流域边界部分区域精度低的缺点,展现了EnKF融合算法在降水数据融合中的应用潜力。进一步地,将MSAP与CMFD、ERA5和MSWEP等3种主流再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并对1998年汛期清江流域与长江干流四次洪峰遭遇中最大的两次遭遇所对应的场次强降水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MSAP数据具有最高的R和最小的MAE及RMSE;在误差的空间分布上,MSAP数据在各站点精度评价指标的空间差异最小,四种再分析数据精度由高到低排序为MSAP>CMFD>MSWEP>ERA5;在历时5日和历时2日的场次强降水过程中,CMFD、MSWEP和MSAP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暴雨中心,在空间分布和降水量级上,MSAP和CMFD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流域 多源数据融合 卫星降水产品 集合卡尔曼滤波 再分析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报价跨期选择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晋良海 龚润 +3 位作者 陈述 陈雁高 郑霞忠 姚若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5-201,共7页
报价人的跨期选择心理特征将直接影响不平衡报价策略,从而影响工程结算额度与经营效益.为揭示不平衡报价决策者的跨期选择心理机制,针对不平衡报价策略制定过程中出现的跨期选择心理效应问题,基于跨期结算组合策略的最大效用原则,并假... 报价人的跨期选择心理特征将直接影响不平衡报价策略,从而影响工程结算额度与经营效益.为揭示不平衡报价决策者的跨期选择心理机制,针对不平衡报价策略制定过程中出现的跨期选择心理效应问题,基于跨期结算组合策略的最大效用原则,并假设报价决策者为有限理性人,引入时间尺度、时间框架、理性水平3个变量,采用23(3因素2水平)设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对跨期选择的多因素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尺度、理性水平及时间框架主效应显著;理性水平与时间框架、理性水平与时间尺度、理性水平与时间框架和时间尺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在日期框架中,时间尺度较小时的报价均高于时间尺度较大时的报价;在延迟天数时间框架中,高理性水平报价人在时间尺度较小时的报价低于时间尺度较大时的报价,而低理性水平报价人则相反.研究结果对于增强不平衡报价决策效率、实现理性化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报价 跨期选择 时间尺度 时间框架 理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升船机初期火灾疏散路径人群流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述 任亚萍 +2 位作者 席炎 王建平 李智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58,共7页
为合理分配垂直各疏散路径的人群流量,通过分析垂直升船机的结构特征,确定升船机综合使用电梯与楼梯进行垂直疏散的可行路径,分别计算从电梯向最近出口疏散、经楼梯向上游平台疏散、经楼梯向下游平台疏散等三条路径上的疏散时间,取三者... 为合理分配垂直各疏散路径的人群流量,通过分析垂直升船机的结构特征,确定升船机综合使用电梯与楼梯进行垂直疏散的可行路径,分别计算从电梯向最近出口疏散、经楼梯向上游平台疏散、经楼梯向下游平台疏散等三条路径上的疏散时间,取三者较大值作为升船机垂直疏散时间,并以此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运用粒子群算法,仿真求解使用楼梯比例及向上游平台疏散比例等流量分配系数。结果表明:停靠高程∈[62,128]m时,楼梯使用比例可适当增大,使用楼梯向上游疏散比例为0;停靠高程∈[128,147]m时,楼梯使用比例可进一步增大;停靠高程∈[147,175]m时,楼梯使用比例可适当减小,使用楼梯向上游疏散比例为1,经流量分配后疏散时间被有效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升船机 仿真模拟 初期火灾 流量分配 火灾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升船机初期火灾疏散方案仿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述 席炎 +2 位作者 王建平 尚梦涵 李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2-1178,共7页
为提高垂直升船机初期火灾疏散效率,通过分析垂直升船机的结构及疏散通道,确定垂直疏散路径;根据承船厢停靠规则,比较计算楼梯疏散时间、电梯疏散时间,确定垂直疏散时间;运用仿真技术,模拟分析不同停靠高程下的疏散时间,以垂直疏散时间... 为提高垂直升船机初期火灾疏散效率,通过分析垂直升船机的结构及疏散通道,确定垂直疏散路径;根据承船厢停靠规则,比较计算楼梯疏散时间、电梯疏散时间,确定垂直疏散时间;运用仿真技术,模拟分析不同停靠高程下的疏散时间,以垂直疏散时间最短为目标,求解最优疏散方案。案例结果表明:停靠高程与下游疏散平台之间距离逐渐增大时,楼梯、电梯疏散时间先增大再减小,并且适当减小楼梯使用比例能够有效缩短疏散时间、提高疏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疏散 仿真模拟 初期火灾 最优疏散方案 垂直升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升船机火灾疏散时间仿真研究
16
作者 王建平 王美如 +2 位作者 陈述 刘成友 李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2-1149,共8页
为分析垂直升船机火灾疏散效率,从疏散人群的年龄结构、人流密度、人流速度等三方面,定量分析人群特性对疏散的影响;依据应急疏散路径,划分三阶段疏散时间,构建疏散时间模型;利用仿真技术,建立载有客船的垂直升船机模型,设置各项参数,... 为分析垂直升船机火灾疏散效率,从疏散人群的年龄结构、人流密度、人流速度等三方面,定量分析人群特性对疏散的影响;依据应急疏散路径,划分三阶段疏散时间,构建疏散时间模型;利用仿真技术,建立载有客船的垂直升船机模型,设置各项参数,求解火灾疏散时间。三峡升船机实例表明:垂直升船机本体火灾疏散时间远大于过机客船;承船厢左侧通道完成疏散时,3号疏散通道的流速大于2号;承船厢两侧通道完成疏散时,3、4号疏散通道的流速大于1、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疏散 人群特性 时间模型 仿真试验 垂直升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