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丽莎白菌属细菌生物学特征及其对水生动物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谭情 张胜金戈 王荣华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7期55-57,63,共4页
伊丽莎白菌属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由它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呈流行性暴发趋势,给水产动物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米尔伊丽莎白菌感染黑斑蛙引起的“歪头病”,在全国范围内呈现流行趋势,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黑斑蛙养殖... 伊丽莎白菌属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由它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呈流行性暴发趋势,给水产动物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米尔伊丽莎白菌感染黑斑蛙引起的“歪头病”,在全国范围内呈现流行趋势,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黑斑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伊丽莎白菌属细菌因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药物呈现出多重耐药,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本文对伊丽莎白菌属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水生动物的致病性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预防和治疗伊丽莎白菌属细菌诱发的疾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菌 致病性 耐药性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片教学法在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荣华 罗玉双 陈中元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8期183-184,共2页
水生动物免疫学具有知识点庞大、内在联系复杂等特点,迫切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图片教学法通过总结归纳零散知识,建立逻辑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系统思维能力,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图片教学... 水生动物免疫学具有知识点庞大、内在联系复杂等特点,迫切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图片教学法通过总结归纳零散知识,建立逻辑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系统思维能力,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图片教学法是水生动物免疫学教学中突破重点与难点的优质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图 思维导图 水生动物免疫学 图片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大口黑鲈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中国 杨品红 《当代水产》 2025年第4期76-77,79,共3页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加州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因其肉质鲜美细嫩、无肌间刺、养殖周期短等优点,倍受市场青睐。大口黑鲈于1983年引入我国,经过40余年的推广养殖,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加州鲈,隶属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因其肉质鲜美细嫩、无肌间刺、养殖周期短等优点,倍受市场青睐。大口黑鲈于1983年引入我国,经过40余年的推广养殖,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产业规模日趋庞大,养殖产量节节攀高,有望发展为百万吨级的养殖品种。根据《202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23年大口黑鲈养殖总产量为888,03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产量 全产业链 大口黑鲈 产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玉芳 类延菊 +2 位作者 邵立业 王荣华 戴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5-178,共4页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秸秆饲料化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经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处理后,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及利用率。合理开发秸秆饲料资源能够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秸秆饲料化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经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处理后,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及利用率。合理开发秸秆饲料资源能够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目前秸秆加工技术已取得阶段性进步。因此,文章综述了秸秆的营养价值、饲料化处理技术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营养价值 处理方式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牛羊粪便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模式创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紫轩 周颖莹 +6 位作者 成展仪 周芊 谢庆 成钢 毛亮 赵铭 郭学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92,共5页
新形势下,牛羊等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多级利用是畜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畜业形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助力实现我国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牛羊粪便资源化多级利用有效减少CO_(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与循... 新形势下,牛羊等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多级利用是畜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畜业形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助力实现我国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牛羊粪便资源化多级利用有效减少CO_(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与循环种养模式,结合食用菌、农作物栽培和园林绿化等多元化还田利用,优化土壤碳组分,增加土壤碳库总量,为碳中和背景下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多级高效利用和实现CO_(2)等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粪便 碳中和 碳达峰 资源化利用 模式 减排增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秸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江祺 类延菊 +2 位作者 邵立业 王荣华 聂雨洁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57-162,共6页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秸秆通常被焚烧、抛弃或填埋,这不仅使秸秆中的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利用,还会造成大气污染等问题。利用微生物发酵秸秆可以有效分解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改善秸秆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利用率较低。秸秆通常被焚烧、抛弃或填埋,这不仅使秸秆中的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利用,还会造成大气污染等问题。利用微生物发酵秸秆可以有效分解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改善秸秆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文章综述了微生物发酵秸秆技术及秸秆发酵所需的微生物,并总结了发酵秸秆对动物的生长性能、消化吸收及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发酵秸秆在动物生产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秸秆 营养价值 微生物 生长性能 消化吸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动物源伊丽莎白菌属细菌致病性研究
7
作者 谭情 刘益莎 王荣华 《科学养鱼》 2024年第7期56-58,共3页
伊丽莎白菌属对动物尤其是水产动物也存在较强致病力,如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能使棘胸蛙、黑斑蛙、牛蛙及中华鲟等致病,米尔伊丽莎白菌也可造成蛙类出现歪头、白内障等典型症状,严重威胁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本文针对伊丽莎白菌属细菌... 伊丽莎白菌属对动物尤其是水产动物也存在较强致病力,如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能使棘胸蛙、黑斑蛙、牛蛙及中华鲟等致病,米尔伊丽莎白菌也可造成蛙类出现歪头、白内障等典型症状,严重威胁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本文针对伊丽莎白菌属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耐药性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收集整理,旨在为今后深入探索和研究该属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伊丽莎白 致病性研究 健康养殖 棘胸蛙 典型症状 中华鲟 黑斑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毒素检测及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素钦 罗丛强 +4 位作者 林旺 罗玉双 马泽民 马驰 胡丽丽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4,共9页
鱼腥藻毒素(ATXs)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低分子量生物碱,主要由丝状蓝藻产生。这种毒素可在几分钟内导致动物出现颤搐、肌肉麻痹、呼吸停止等神经性中毒症状。ATXs在淡水水体中广泛分布,严重影响陆生动物及人类的健康。自1981年以来,全... 鱼腥藻毒素(ATXs)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低分子量生物碱,主要由丝状蓝藻产生。这种毒素可在几分钟内导致动物出现颤搐、肌肉麻痹、呼吸停止等神经性中毒症状。ATXs在淡水水体中广泛分布,严重影响陆生动物及人类的健康。自1981年以来,全球淡水水体因鱼腥藻毒素导致的畜禽中毒事件持续被报道。因此,检测和去除环境中的ATXs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常用鱼腥藻毒素检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其适用性,并总结和比较了几种鱼腥藻毒素去除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ATXs检测与去除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毒素 蓝藻 检测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 ND6基因序列分析巨魾群体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民 牛宝珍 +6 位作者 施来凤 雷美榕 普文华 彭跃颖 张志仙 周甜 古金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巨魾种质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云南省3条水系(元江、怒江、澜沧江)5个种群共60尾巨魾为研究对象,选取线粒体ND6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巨魾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巨魾线粒体ND6基因序列... 【目的】旨在研究巨魾种质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方法】以云南省3条水系(元江、怒江、澜沧江)5个种群共60尾巨魾为研究对象,选取线粒体ND6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巨魾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巨魾线粒体ND6基因序列全长525 bp,60条序列获得41种单倍型;41种单倍型序列中A、T、C、G平均含量分别为40.0%、13.7%、34.8%、11.5%,A+T含量为53.7%,C+G的含量为46.3%;共检测到143个变异位点,375个保守位点,114个简约信息位点;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08769±0.00235和0.960±0.017;41种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01。【结论】巨魾41种单倍型与其他7种鱼类ND6基因序列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巨魾单独聚为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魾 线粒体ND6 多态性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春红 李婷 +1 位作者 邓萍萍 乔金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52-156,共5页
随着除中药以外的所有生长促进剂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停用,中草药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中草药或其提取物,不仅可增强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力,还可促进水产动物摄食,提高生长速度,减少水产品脂肪沉... 随着除中药以外的所有生长促进剂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停用,中草药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中草药或其提取物,不仅可增强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力,还可促进水产动物摄食,提高生长速度,减少水产品脂肪沉积等。文章综述了我国常见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饲用价值,既可促进中草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又可为中草药单方及其复方在水产饲料中的合理使用以及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水产动物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株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降解菌的生物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木兰 唐白露 +7 位作者 旷琦颖 谭朵朵 刘佳 何雪婷 王梓涵 周芷洁 夏虎 陈中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以分离自环洞庭湖水系的3个淡水湖渔场表层底泥样品中的2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及3株产胶原蛋白酶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酶活分析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药敏性、溶血性、氨基酸脱羧酶活性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实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 以分离自环洞庭湖水系的3个淡水湖渔场表层底泥样品中的2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及3株产胶原蛋白酶菌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酶活分析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通过药敏性、溶血性、氨基酸脱羧酶活性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实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株产几丁质酶菌株AL1、BM1分别被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3株产胶原蛋白酶菌株ALJ1、BMJ1及DJ2分别被鉴定为Pseudomonas sp.、Pseudomonas sp.和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J2、BMJ1分别对6种和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其余菌株仅对1种抗生素高度敏感;除菌株AL1外,其余4株菌均无溶血性;除菌株DJ2外,其余4株菌均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5株菌均无硝酸还原酶活性。综上,菌株BM1和DJ2是降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较安全菌株,可将其应用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降解菌 几丁质酶 胶原蛋白酶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产动物体脂沉积的miRNA及蛋白质调控研究现状
12
作者 黄春红 陈蕴 周波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畜产动物肌内脂肪含量不足,肝脏和皮下脂肪沉积过量等现象是降低畜产品的品质和损害动物健康的重要原因。文章为促进畜产动物体脂适量沉积,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动物健康,对猪、鸡、反刍动物、鱼等畜产动物的肌内脂肪、腹脂、肝脂或皮下脂... 畜产动物肌内脂肪含量不足,肝脏和皮下脂肪沉积过量等现象是降低畜产品的品质和损害动物健康的重要原因。文章为促进畜产动物体脂适量沉积,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动物健康,对猪、鸡、反刍动物、鱼等畜产动物的肌内脂肪、腹脂、肝脂或皮下脂肪沉积调控进行综述。结果显示,基于miRNA和蛋白质水平的体脂沉积调控,均以猪和牛研究较多,鸡的研究相对较少,鱼的研究更少。目前,畜产动物体脂蓄积的miRNA调控尚处于探索新miRNA及其功能阶段,涉及miRNA复杂脂肪沉积调控网络不够清楚。蛋白质水平调控集中在重要细胞器的膜蛋白及其修饰方面。miRNA和蛋白质已被证实在畜产动物体脂沉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调控网络与信号通路的研究仍需深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产动物 脂肪沉积 MIRNA 蛋白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在淡水养殖水产动物饵料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谢思思 王攀 黄春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37-140,共4页
水产动物饵料中添加适量的微生物能够促进其生长,维持机体健康。文章综述淡水养殖水产动物饵料中添加微生物、微生物体成分、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复合添加微生物与外源物质的作用效果,以期为饲用微生物在淡水养殖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 水产动物 淡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维生素E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鱼糜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芙蓉 谢中国 杨品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4,共8页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鱼糜品质的影响,试验在VE含量为20.2 mg/kg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300、500 mg/kg VE饲喂平均体重为(500.6±21.36)g的草鱼3个月,将180尾草鱼随机分为3组...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鱼糜品质的影响,试验在VE含量为20.2 mg/kg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300、500 mg/kg VE饲喂平均体重为(500.6±21.36)g的草鱼3个月,将180尾草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草鱼。通过饲粮中VE转化为草鱼鱼体VE,然后将成鱼肉制成鱼糜在4℃下保存检测其鱼糜品质。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VE对草鱼增重量、存活率、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300、500 mg/kgVE添加组增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添加VE对草鱼肌肉成分水分、粗脂肪、粗灰分无显著性影响,但300、500 mg/kg VE添加组与对照组比较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4.42%和12.35%(P<0.05);VE添加组草鱼肌肉和肝脏V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其中肌肉VE含量分别提高了160.42%、312.5%和372.92%,肝脏VE含量分别提高了231.32%、313.19%和386.81%(P<0.05);VE组草鱼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8.21%、12.71%和21.96%(P<0.05);VE添加组草鱼保鲜肉滴水损失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VE添加组的草鱼冷冻肉在0、4 h和16 h的渗出损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5),此外,300 mg/kg和500 mg/kg VE添加组草鱼肉在8 h和24 h的渗出损失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各VE添加组草鱼肌肉的质构指标差异不显著;饲料添加VE喂养的草鱼做成的鱼糜与对照组比较可抑制贮藏期间的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菌落总数。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适宜水平的VE可以改善草鱼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延缓鱼糜脂肪氧化的进程,提高鱼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维生素E 肌肉品质 抗氧化能力 鱼糜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水系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白露 文晓萱 +6 位作者 胡蓉 魏荣 周鸿 邵立业 韩庆 陈中元 唐映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为探究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以环洞庭湖水系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 为探究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以环洞庭湖水系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淡水养殖湖表层沉积物氮、磷和有机污染问题严重。物种丰富度排序为津市西湖>澧县北民湖>汉寿县安乐湖>华容县东湖,物种多样性排序为汉寿县安乐湖>澧县北民湖>津市西湖>华容县东湖。沉积物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大,细菌以在属水平上没有明确的分类信息或分类名称的菌属及未能在体外分离培养的菌属为主。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pH、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磷和无机磷是影响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冗余分析表明,铵态氮是影响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淡水养殖湖的治理和维护提供参考,推动环洞庭湖水系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湖 表层沉积物 环境因子 细菌群落结构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用植物及其复合物对湘云鲫(3号)饲用效果的评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春红 李婷 +3 位作者 李志敏 杨福忠 肖丕清 陈正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5-1052,共8页
为明确药用植物的饲用价值,将湘云鲫(3号)幼鱼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分别添加了4%马齿苋、4%车前草、4%鱼腥草、4%复合物(马齿苋∶车前草∶鱼腥草=1∶1∶3,重量比)的饲料,养殖8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马齿苋和车... 为明确药用植物的饲用价值,将湘云鲫(3号)幼鱼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分别添加了4%马齿苋、4%车前草、4%鱼腥草、4%复合物(马齿苋∶车前草∶鱼腥草=1∶1∶3,重量比)的饲料,养殖8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马齿苋和车前草均显著提高鱼体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并显著降低饵料系数(P<0.05),鱼腥草则略降低特定生长率并稍增加饵料系数,但差异不显著(P>0.05);马齿苋显著提高鱼体粗蛋白质含量和显著降低粗脂肪含量(P<0.05),车前草则显著降低粗蛋白质含量和显著增加粗脂肪含量(P<0.05);马齿苋、鱼腥草和复合物既显著降低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丙二醛(MDA)、总胆固醇(TC)、总三酰甘油(TG)含量(P<0.05),又显著增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并改善肝组织结构;马齿苋明显改善中肠绒毛结构,鱼腥草则使中肠绒毛结构变差。综上所述,4%添加水平下,饲用价值最高的为马齿苋,其次是车前草和复合物,最次的为鱼腥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车前草 鱼腥草 湘云鲫(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miR172及miR172调控油菜AP2基因表达的规律分析
17
作者 刘芳 郝小花 +1 位作者 陈中元 何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6-950,共15页
为探究油菜miR172前体(pre-miR172)及成熟体(miR172)对AP2基因的调控功能,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R172和AP2启动子进行调控元件预测,分析6条油菜AP2基因的进化关系及miR172与AP2的靶向关系;通过qRT-PCR方法检测AP2、miR172和pre-m... 为探究油菜miR172前体(pre-miR172)及成熟体(miR172)对AP2基因的调控功能,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R172和AP2启动子进行调控元件预测,分析6条油菜AP2基因的进化关系及miR172与AP2的靶向关系;通过qRT-PCR方法检测AP2、miR172和pre-miR172在早熟和晚熟油菜不同组织的表达规律;比较分析miR172丰度和AP2表达量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比较分析pre-miR172和miR172在表达水平上的相关关系;通过过表达pre-miR172,再次验证pre-miR172对成熟体miR172及AP2的作用。结果表明:(1)miR172和AP2启动子区均存在调控花发育的顺式元件。(2)6条AP2序列均经历了强烈的纯化选择,均具备miR172的结合位点,属miR172的靶基因。(3)miR172家族成员均可促进早熟油菜AP2表达,但miR172d作用不明显。在晚熟油菜中,miR172a和miR172c作用微弱,miR172b和miR172d二者共同发挥作用降低AP2的表达水平。(4)pre-miR172家族对于早熟油菜中miR172家族的表达水平均有促进作用;在晚熟油菜中pre-miR172a和pre-miR172b对其成熟序列的形成发挥正调控作用,pre-miR172c和pre-miR172d则对于其成熟序列的形成发挥负调控作用。过表达pre-miR172后,miR172和AP2表达规律与上述结果保持一致,证实pre-miR172对miR172及AP2的调控功能。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油菜AP2基因的功能调控路径,为基因的调控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AP2 miR172 pre-miR172 表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欣仪 类延菊 +3 位作者 阳佩蓉 蔡佳玲 杨品红 杨春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0-136,共7页
植物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不同植物源多糖的单糖组成、比例和结构存在差异。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逐步向集约化发展,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密度逐渐增加,水产动物感染病原的机会增多,滥用、乱用抗菌药导... 植物源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不同植物源多糖的单糖组成、比例和结构存在差异。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逐步向集约化发展,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密度逐渐增加,水产动物感染病原的机会增多,滥用、乱用抗菌药导致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也日益严峻,因此寻找抗生素替代物成为研究的重点。植物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活性,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植物多糖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植物多糖对鱼类健康的影响,以期为植物多糖在水产领域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水产动物 促消化功能 免疫调节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尾鲴溃疡综合征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荣华 刘益莎 +5 位作者 符艳纯 张润春 周勇 罗玉双 刘飞 陈中元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0-717,共8页
近年来,湖南株洲某苗种场的黄尾鲴亲鱼在繁殖期间暴发溃疡综合征,其典型症状为病鱼体表不同部位出现大面积溃疡。为探究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确定致病菌,使用KB纸片法筛选敏感药物,并通过组织切片法观... 近年来,湖南株洲某苗种场的黄尾鲴亲鱼在繁殖期间暴发溃疡综合征,其典型症状为病鱼体表不同部位出现大面积溃疡。为探究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和鉴定方法确定致病菌,使用KB纸片法筛选敏感药物,并通过组织切片法观察病理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从患有典型溃疡综合征的濒死黄尾鲴亲鱼肝脏中分离到优势菌株HZ0416,人工感染黄颡鱼能引起溃疡综合征,并具有强致死性。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菌株HZ0416为舒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舒氏气单胞菌HZ0416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和五倍子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鱼腥草、穿心莲等8种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多黏菌素B、秦皮、艾叶等22种药物呈低度敏感或不敏感。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患病鱼多器官组织充血、出血,并伴随有炎性细胞浸润、实质性细胞空泡化坏死等现象。舒氏气单胞菌是黄尾鲴溃疡综合征的潜在病原菌,同时五倍子、氟苯尼考等可作为候选药物防治湖南株洲地区的黄尾鲴溃疡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尾鲴 溃疡综合征 舒氏气单胞菌 组织病理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洞庭湖四个淡水湖渔场底泥产几丁质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分布和产酶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白露 刘佳 +6 位作者 王荣华 夏虎 旷琦颖 姚思思 李慧琳 黄元浩 陈中元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58-67,共10页
为了解淡水湖渔场底泥中产几丁质酶菌株的产酶量和分布情况,对环洞庭湖的4个淡水湖渔场的表层底泥样品进行了无菌采集。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点种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底泥样品中筛选分离到26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几丁质酶活在0.07~0.69 U/mL... 为了解淡水湖渔场底泥中产几丁质酶菌株的产酶量和分布情况,对环洞庭湖的4个淡水湖渔场的表层底泥样品进行了无菌采集。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点种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底泥样品中筛选分离到26株产几丁质酶菌株,几丁质酶活在0.07~0.69 U/mL之间。对26株产几丁质酶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6株菌株都分布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且产几丁质酶细菌在4个淡水湖渔场表层底泥中的分布情况为安乐湖>东湖>北民湖>西湖。对产几丁质酶菌株的降解活力、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的研究可为淡水湖渔场底泥中产几丁质酶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几丁质酶菌株 分离鉴定 淡水湖底泥 系统发育分析 菌株分布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