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晓满 俞盈 +1 位作者 赵金博 马彦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0-232,共3页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意义,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具体管理办法,探讨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科学化、...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意义,总结了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具体管理办法,探讨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领域 资源共享 大型仪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蓄水初期库底土壤对水质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崔磊 郝芳华 +2 位作者 许嘉琳 徐俏 李春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8-693,共6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水库———瀑河水库为例 ,在现场调查基础上 ,使用蒸馏水和模拟水分别进行模拟实验 ,分析研究了库水中氮、磷、COD、重金属等组分的特征及其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形态的氮、总氮、总磷、COD、重金属的浓度...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水库———瀑河水库为例 ,在现场调查基础上 ,使用蒸馏水和模拟水分别进行模拟实验 ,分析研究了库水中氮、磷、COD、重金属等组分的特征及其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形态的氮、总氮、总磷、COD、重金属的浓度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且模拟水中的浓度变化小于蒸馏水中的变化 ;但从整体趋势看 ,各组分源于土壤的含量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库底土壤 水质 蓄水初期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模拟递推算法和向量模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沈珍瑶 祝莹欣 +1 位作者 贾超 陈磊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32-39,共8页
为了定量分析流域内多种因素对水环境的综合影响,发展并完善了基于动态模拟递推算法和向量模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汉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论述更为合理,得... 为了定量分析流域内多种因素对水环境的综合影响,发展并完善了基于动态模拟递推算法和向量模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汉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水环境承载力的论述更为合理,得到的结果也更为直观、全面;仅从水资源供给的角度,汉江流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环境承载力在2040年存在难以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但从综合角度看,水环境承载力呈现出改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水资源量 水环境容量 动态模拟递推算法 向量模法 汉江流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区石化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左锐 王金生 滕彦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7-653,共7页
通过南方滨海区大型石化项目案例研究,设定了该类项目的事故情景,用石油类污染物作为特例,预测了其在事故情景下的空间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针对滨海区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提出了截渗墙和防渗层两种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对每... 通过南方滨海区大型石化项目案例研究,设定了该类项目的事故情景,用石油类污染物作为特例,预测了其在事故情景下的空间变化及其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针对滨海区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提出了截渗墙和防渗层两种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对每个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措施都能有效地阻滞石油类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从而为滨海区大型石化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石化 地下水 环境保护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下水环境评价中初始流场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家军 王红旗 +1 位作者 张征 王金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0-23,共4页
对于许多区域环境评价问题,地下水水流模拟和水质模拟往往采用数值方法,需给出每个节点上初始流场值,以反映流场的初始状态。文中阐述了地下水初始流场模拟的趋势面加残差方法原理,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段地下水数值模拟分析区为例,... 对于许多区域环境评价问题,地下水水流模拟和水质模拟往往采用数值方法,需给出每个节点上初始流场值,以反映流场的初始状态。文中阐述了地下水初始流场模拟的趋势面加残差方法原理,以河南省焦作市修武段地下水数值模拟分析区为例,分析了用一次、二次趋势面加残差方法模拟地下水初始流场对观测点水位的拟合情况和对真实流场特征的反映情况。指出在进行地下水初始流场模拟时不可片面追求趋势面的次数高、对观测点水位拟合效果好,而应注重其对初始流场特征的反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初始流场模拟 趋势面加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淹没土壤中磷浸出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崔磊 郝芳华 +1 位作者 张雪松 任希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0,共3页
水库建成蓄水后,库底土壤中磷的浸出会对库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水库——瀑河水库为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使用蒸馏水和不同组分的3种模拟水分别进行模拟实验,考察库水中总磷与钙离子浓度对土壤中磷浸出的影响... 水库建成蓄水后,库底土壤中磷的浸出会对库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水库——瀑河水库为例,在现场调查基础上,使用蒸馏水和不同组分的3种模拟水分别进行模拟实验,考察库水中总磷与钙离子浓度对土壤中磷浸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蒸馏水与模拟水中总磷浓度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模拟水中的浓度变化比蒸馏水中的变化复杂;模拟水中总磷或钙离子浓度较高时,土壤中磷的浸出量较少,对库水水质未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库底土壤 总磷 浸出量 模拟实验研究 水质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南油田水环境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数学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家军 王红旗 +2 位作者 奚成刚 张俊 张丹清 《水资源保护》 CAS 1999年第4期11-15,共5页
油田开发建设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因子包括多项,而石油类污染物往往是油田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的典型污染物,也是最重要的污染物。分析了大庆市龙南油田开发建设工程对水环境的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针对本油田工程工艺分析的特... 油田开发建设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因子包括多项,而石油类污染物往往是油田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的典型污染物,也是最重要的污染物。分析了大庆市龙南油田开发建设工程对水环境的污染来源及污染途径.针对本油田工程工艺分析的特点,建立了石油类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的教学模型并利用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进行了模拟,从而为油田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石油类污染物 数学模拟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水环境规划方案下的水质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云慧 李红华 鱼京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4-657,共4页
应用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河段水质模拟工具,对未来水环境规划方案下的北京市通州区河段水质进行了模拟预测.以区内主要河段北运河和凉水河为例,分别预测了2010和2020年河段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的质量浓度,... 应用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河段水质模拟工具,对未来水环境规划方案下的北京市通州区河段水质进行了模拟预测.以区内主要河段北运河和凉水河为例,分别预测了2010和2020年河段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的质量浓度,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实行工业达标排放、建立污水处理厂及湿地生态修复,可以提高温榆河通州段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保证2020年通州区北运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段 水质模拟 化学需氧量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US模型的典型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与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启扬 刘仁志 栾朝旭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8-378,共11页
[目的]实现农牧交错带地区破碎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精准预测,为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预测与结构调整提供重要工具。[方法]研究针对性构建了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模拟方法(APE-PLUS),引入土地扩张分析策略(LEAS)、基于多类型随机斑块种子的CA模... [目的]实现农牧交错带地区破碎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精准预测,为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预测与结构调整提供重要工具。[方法]研究针对性构建了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模拟方法(APE-PLUS),引入土地扩张分析策略(LEAS)、基于多类型随机斑块种子的CA模型(CARS)、Markov模型和土地利用情景设计,解决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模拟中斑块零散、景观破碎、变化机制复杂的问题。采用二调、三调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4-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模拟了2032年科左后旗自然增长、生态优先、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1)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模拟方法(APE-PLUS)精度较高,Kappa系数为0.87,总体精度达到0.92;(2)科左后旗2014-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全旗47.85%的土地类型发生改变,14.65%的土地由耕地转变为草地,DEM和水资源是这一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3)2032年多情景预测中,可持续发展情景耕地面积增长1.31%,林地和草地分别减少了0.77%和1.72%,其他用地面积减小28.4%,相比于其他3种情景,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空间格局更合理。此情景有助于减缓耕地扩张趋势和草地缩减趋势,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问题,提高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结论]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模拟方法(APE-PLUS)对科左后旗的土地利用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以对农牧交错带斑块级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高精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牧交错带 PLUS模型 科尔沁左翼后旗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的模拟装置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薇薇 邵冬冬 +1 位作者 孙涛 崔保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针对传统波浪水槽难以满足植物长期暴露于波浪环境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的实验瓶颈,本研究利用曲柄连杆机构研制了一套模拟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的室内实验装置,用于探究盐沼植物长期暴露于波浪参数可控的浅水波中的生理生化响应过程... 针对传统波浪水槽难以满足植物长期暴露于波浪环境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的实验瓶颈,本研究利用曲柄连杆机构研制了一套模拟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的室内实验装置,用于探究盐沼植物长期暴露于波浪参数可控的浅水波中的生理生化响应过程.盐沼植物种植于3个流线型盒子中,植物部分淹没于实验水箱中,该装置可以带动植物在水平方向做速度为正弦函数的往复运动,模拟浅水波中水质点的相对运动.该实验装置精确度高、稳定性好,为用于生态护岸的盐沼植物长期暴露于浅水波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盐沼植物 生理生化响应 曲柄连杆 浅水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综述
11
作者 陈宇龙 杨青 +1 位作者 刘耕源 杨志峰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54-165,共12页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 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的“水库”价值对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受益主体复杂、生态效益与核算边界多元,其价值核算方法仍存在诸多挑战,使得建立在其准确计量基础上的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保护与修复难以有效开展,阻碍了国家公园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程。基于此,首先厘清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的多元受益主体、多尺度生态效益、多边界评估框架,综述现有研究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并总结其优势与挑战,进一步结合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形成机制指出其对核算研究的启示。可为后续热带雨林类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水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等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热带雨林 水生态系统服务 受益主体 生态效益 价值核算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典型盐碱湿地碳排放的水深临界阈值及其温度依赖性
12
作者 李姝臻 刘强 +2 位作者 甘罗扬 武海涛 王波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0,I0015-I0017,共15页
作为全球重要的碳库,湿地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湿地的碳排放(尤其是甲烷(CH_(4))排放)存在高度变异性和不确定性,极大地削弱了湿地碳库功能的发挥。为了探究不同水深梯度下东北盐碱湿地碳排放通量... 作为全球重要的碳库,湿地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湿地的碳排放(尤其是甲烷(CH_(4))排放)存在高度变异性和不确定性,极大地削弱了湿地碳库功能的发挥。为了探究不同水深梯度下东北盐碱湿地碳排放通量的特征,本研究以莫莫格湿地为主要研究区,选取5种代表性植被(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扁秆藨草(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三江藨草(Schoenoplectus nipponicus)、香蒲(Typha orientalis C.Presl)和碱蓬(Suaeda glauca)),布设Marsh Organ中型实验生态系统模拟不同水深生境,揭示CH_(4)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通量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莫莫格湿地-10~50 cm水深范围内5种代表性植被生长季CH_(4)排放通量范围为0.07~86.74 mg/(m^(2)·h),平均值为8.89 mg/(m^(2)·h),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水深、气温和表层10 cm土壤含水量;在研究水深范围内,代表性植被生长季CO_(2)排放通量范围为10.59~1891.08 mg/(m^(2)·h),平均值为450.12 mg/(m^(2)·h),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水深、气温和表层10 cm土壤含水量。不同植被对碳排放的贡献量有所差异,具体来说,芦苇和香蒲的CH_(4)排放通量最高,而藨草的CO_(2)排放通量最高。碳排放随水深变化呈现分段规律,CH_(4)排放随水深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CO_(2)则呈现相反规律,随水深变化先减小后增加,其水深临界阈值均出现在22 cm处。在不同水深范围内,CO_(2)排放对于水深的敏感性均大于CH_(4),且当水深大于22 cm时,CH_(4)和CO_(2)均呈现出更高的水深敏感性。碳排放在不同水深范围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当水深小于22 cm时,CH_(4)和CO_(2)均呈现出更高的温度敏感性,然而当水深大于22 cm时,二者对温度均不敏感。结果表明升温背景下,东北典型盐碱湿地水陆过渡区关键生态系统在不同水深范围内呈现出不对称的响应模式,频繁的水位波动会极大地改变湿地碳排放格局,从而影响到湿地碳功能的稳定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水深 温度依赖性 莫莫格湿地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健康评价中基准的确定方法探究
13
作者 丁航 银森录 易雨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目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的重要途径,其往往通过一系列定量化的指标来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生态基准作为水生态健康状况的衡量标准,为水生态健康状况变化提供一个“基线”。兼具科学与合理性的生态基准... 【目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的重要途径,其往往通过一系列定量化的指标来评价水生态健康状况。生态基准作为水生态健康状况的衡量标准,为水生态健康状况变化提供一个“基线”。兼具科学与合理性的生态基准的确定通常考虑将水生态系统的生态理想状况与人类管理需求相结合,旨在提升水生态健康评价的准确性。【方法】从生态基准的概念与参照状态的四种形式出发,梳理了几种典型的基准确定方法,并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劣。梳理、总结、分析物理生境、理化性质、水生生物三大类指标基准的确定方法。【结果】重点阐述了生态基准确定在长江流域不同水生态系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成效,对比了我国不同管理部门出台的水生态评价相关标准/细则的异同。讨论了生态基准确定存在的难点,如参照点位的选择,监测指标的选取,监测数据的积累,基准确定的区域差异性及确定的创新方法。【结论】生态基准确定方法多且较为复杂,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未来的研究要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实现科学、准确、差异化制定,为我国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健康 生态基准 参照点位法 预测模型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新思路与中试验证
14
作者 王芷铉 蒋金凤 +1 位作者 郑项楠 郑少奎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系统调研了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加药法水质控制技术现状,设计了选择性去除有害离子(Ca^(2+)、Mg^(2+)、Cl^(-))、保留碱度等有益含氧阴离子为特征的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新思路,通过生产性试验验证了水质控制效果、技术可行性和工艺稳... 系统调研了中央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加药法水质控制技术现状,设计了选择性去除有害离子(Ca^(2+)、Mg^(2+)、Cl^(-))、保留碱度等有益含氧阴离子为特征的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新思路,通过生产性试验验证了水质控制效果、技术可行性和工艺稳定性。结果表明,新思路指导下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以电导率计最高值为30)远高于加药法,“钙硬度加总碱度”最高值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17》限值的5倍,但Ca^(2+)、Mg^(2+)、Cl^(-)浓度仅为加药法的≤1/6、≤1/6、≤3/5,浊度仅为加药法的1/10,腐蚀、结垢风险均稳定可控,抑菌效果明显,节水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超高浓缩倍数 选择性去除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潜力与生态网络特征分析
15
作者 陈银花 姜丰 +1 位作者 王赛鸽 陈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0-295,共16页
为应对再生水利用的潜在风险,有必要对再生水利用与再生水系统网络稳定性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展开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0年再生水需求、供给、利用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再生水供需模型,揭示了2020—2... 为应对再生水利用的潜在风险,有必要对再生水利用与再生水系统网络稳定性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展开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0年再生水需求、供给、利用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再生水供需模型,揭示了2020—2050年再生水供需变化特征,并确定了7种工业再生水使用情景下的生态环境、生活、工业、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部门间用水变化。此外,基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再生水系统网络系统代谢效率、冗余和部门关系特征,揭示了再生水系统鲁棒性水平和互惠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水系统模拟值与现实值的误差小于10%,所构建再生水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准确反馈再生水各变量间因果关系。经模拟发现,北京市2015—2050年再生水供给量增幅(2.55%)远低于再生水需求量增幅(2.82%)。(2)2020—2050年各情景下再生水系统平均鲁棒性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在工业再生水比例为0.45时,再生水系统平均鲁棒性指数达到最大值0.28。此时再生水大量流入工业部门,形成工业对再生水的依赖,从而大大减少工业用水压力。通过结合系统动力学与生态网络方法,明晰了工业再生水潜力,为北京市工业部门节约用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利用潜力 再生水网络 工业再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101
16
作者 崔保山 赵欣胜 +2 位作者 杨志峰 唐娜 谭学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33-1541,共9页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的1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6个类型。随水深环境梯度变化,各样地群落优势植物也发生相应变化。(2)芦苇的平均高度和平均茎粗与平均水深呈显著相关。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值与平均水深拟合曲线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在平均水深为0·3m时,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出现明显的峰,随水深变化向峰两侧递减,而芦苇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随水深增加呈递增趋势。(3)通过β多样性分析,黄河三角洲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随着水深的变化,物种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后得出的各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Sorensen指数值均大于不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值。水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而旱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Β多样性 环境梯度 湿地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向量模法的北京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8
17
作者 邢有凯 余红 +2 位作者 肖杨 马根慧 毛显强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9,共4页
在简要综述水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量化评价方法并确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向量模法评价北京市2000-2005年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计算表明北京市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但呈逐年改善趋势,评价值由0.385升至0.... 在简要综述水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量化评价方法并确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向量模法评价北京市2000-2005年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计算表明北京市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但呈逐年改善趋势,评价值由0.385升至0.644。水资源紧缺是制约北京市发展的重要原因,在通过流域外调水等方式增加水资源供给量的同时,必须继续大力推进节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承载力评价 向量模法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8
作者 夏星辉 吴琼 牟新利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气候变化所引起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和水质变化等问题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目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多集中于水量,而有关水质方面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全球气候变化主要...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气候变化所引起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和水质变化等问题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目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多集中于水量,而有关水质方面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降水,气温,辐射和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变化。本文综述了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增多或减少、风速和风型的变化、光照时间长短以及辐射增强等变化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因子如何通过影响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方式、生化反应速率和生态效应等过程而直接或间接对地表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并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气候变化对水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质 水资源 气温 降水 富营养化 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春晖 孙炼 +3 位作者 张楠 王烜 蔡宴朋 徐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区域水资源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水权交易作为解决当今世界严峻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水权交易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对水生态和水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然而关于水权交易对生态... 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区域水资源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水权交易作为解决当今世界严峻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水权交易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对水生态和水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然而关于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尚未有系统的梳理。总结了水权交易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水权交易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的4个重点研究方面:可交易生态环境水权的研究、水权交易对水量、水生态、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未来应当加强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进一步提升水权交易对水质、地下水、退水、陆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明确不同交易类型的不同影响,还应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交易 生态环境水权 水量 水质 水生态 生态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城市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水平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璐璐 刘静玲 +1 位作者 何建宗 李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1-435,共15页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作为一类重要的环境激素类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塑料的增塑剂中。随着工业的发展,中国PAEs的需求量迅速增加,PAEs已成为中国城市水环境的重要风险因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本研究首先针对我国典型城市...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作为一类重要的环境激素类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塑料的增塑剂中。随着工业的发展,中国PAEs的需求量迅速增加,PAEs已成为中国城市水环境的重要风险因子,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本研究首先针对我国典型城市水环境中PAEs的污染现状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归纳得到我国典型城市水环境中PAEs的污染分布特征;其次运用熵值法计算了我国典型水环境中PAEs对于藻类、水蚤和鱼类种群的生态风险,并依据生态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将PAEs生态风险划分为4个水平。文献综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水环境中的PAEs浓度多数都高于8.00μg·L^(-1),超过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RC-NS 2002)和饮用水质量标准(PRC-NS 2006)中的规定限值,且在大城市或PAEs工业区周围的污染水平要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将我国与国外典型城市水环境中PAEs的污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水环境中的PAEs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此外,我国城市水环境中PAEs的污染不仅出现在地表水环境中,而且在广东东莞等地的地下水环境中也出现了PAEs污染,PAEs浓度范围为0.0~6.7μg·L^(-1)。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是我国城市水环境中最主要的风险因子。PAEs污染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水环境中的PAEs生态风险值总体处于10≤风险熵(RQ)<100到RQ≥100水平,尤其是在大城市或者PAEs工业密集区域,因此,亟需对我国城市水环境中PAEs的生态风险进行早期预警和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 城市水环境 污染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