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态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易雨君 叶敬旴 +1 位作者 丁航 银森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669,共13页
水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年来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开发、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水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科学合理的水生态评价方法是实现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和可持续... 水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年来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开发、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导致水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科学合理的水生态评价方法是实现水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和可持续管理的基本保障,也是目前我国各相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多个部门围绕水生态评价展开了积极探索与实践。本文系统回顾了水生态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并阐释了水生态评价的内涵,梳理了常用的水生态评价方法,明晰了各方法的基本理念和应用场景,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方法,最后对目前我国水生态评价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以期与相关领域研究者和管理者在水生态评价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探讨,为我国水生态考核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评价 生态完整性 生态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易雨君 丁航 叶敬旴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系统回顾了水生态健康定义和内涵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水生态健康评价中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模型和方法,指出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分类上更加科学全面、工作流程上更加清晰、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更强,分析了基于... 系统回顾了水生态健康定义和内涵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水生态健康评价中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常用的模型和方法,指出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分类上更加科学全面、工作流程上更加清晰、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更强,分析了基于生态完整性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主要难点,包括指标与基准的选取、指标权重的分配、压力源的识别以及评价的准确性,以期提供更加清晰的水生态健康评价相关概念,为水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健康评价 生态完整性 物理生境 理化性质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钴/生物炭活化过氧乙酸降解水中抗生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丰宾 杨旭东 +2 位作者 李璠 乔林 刘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共10页
通过对非均相复合催化剂进行合理的电子结构调控,可有效促进界面电荷分离和转移,进而提升催化剂的性能。近年来,以生物炭(BC)基材料活化过氧乙酸[CH3C(O)OOH,PAA]的非均相高级氧化工艺因能产生多种活性氧物种(ROS)而备受关注。采用一种... 通过对非均相复合催化剂进行合理的电子结构调控,可有效促进界面电荷分离和转移,进而提升催化剂的性能。近年来,以生物炭(BC)基材料活化过氧乙酸[CH3C(O)OOH,PAA]的非均相高级氧化工艺因能产生多种活性氧物种(ROS)而备受关注。采用一种简易的共沉淀法合成了Co(OH)2纳米颗粒修饰的生物炭材料(h-Co/BC),并将其应用于活化PAA降解水中的典型抗生素四环素(TC)。实验结果表明h-Co/BC在pH=7条件下,7 min内可实现对初始浓度为10µmol/L的TC的完全降解去除。自由基猝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分析表明,该非均相体系中主要的ROS为烷氧基自由基,包括CH3COO·、CH3COOO·、·OH和1O_(2)。材料表征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Co(OH)2纳米颗粒成功地负载于生物炭上,Co 3d带中心更靠近费米能级,利于电子的定向迁移,进而被PAA捕获,随后PAA裂解生成ROS。该研究可为非均相PAA高级氧化技术中功能材料的研发提供新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氢氧化钴 过氧乙酸 抗生素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固定化CK3脱色菌对偶氮染料Reactive Red 180的脱色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博 熊小京 +1 位作者 赵志新 郑天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23,共5页
采用改进的PVA-硼酸包埋法固定化CK3脱色菌,以偶氮染料CIReactive Red180为处理对象,采用批式工艺在缺氧条件下,系统考察了原水pH、外加碳源、盐度等因子对固定化CK3脱色菌脱色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试验现象分析了不同进水条件下固定化... 采用改进的PVA-硼酸包埋法固定化CK3脱色菌,以偶氮染料CIReactive Red180为处理对象,采用批式工艺在缺氧条件下,系统考察了原水pH、外加碳源、盐度等因子对固定化CK3脱色菌脱色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试验现象分析了不同进水条件下固定化凝胶小球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pH为碱性时脱色效果最好,但小球强度较差,向水中引入了大量有机物质,使废水中COD显著增大,进水pH为酸性时,有利于保持凝胶小球的强度,但脱色效果不如碱性条件;固定化CK3脱色菌对以葡萄糖为外加碳源的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较好,在进水不含葡萄糖时小球强度严重降低,且脱色效果较差;染料废水中NaCl浓度在0.5~15g·L-1范围内,均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埋固定化 CK3脱色菌 偶氮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沿黄12县自然灾害活动特征及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隋欣 杨志峰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3期7-13,共7页
根据1949~2000年青海省沿黄12县的地质、地震和区域气候资料,对青海省黄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已建龙羊峡和李家峡水库蓄水前后自然灾害的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层次性、代表性、易得性、客观性和可统计性等原则,建立了适... 根据1949~2000年青海省沿黄12县的地质、地震和区域气候资料,对青海省黄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已建龙羊峡和李家峡水库蓄水前后自然灾害的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层次性、代表性、易得性、客观性和可统计性等原则,建立了适于评价县域承灾体脆弱性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分级评分法对其进行了量化评估,以揭示区域未来成灾趋势。评价结果表明,湟中、湟源、民和、化隆、循化、尖扎、共和是洪涝、干旱、病虫害、地质和地震灾害的高发区,承灾体也非常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承灾体脆弱性 梯级开发 黄河流域青海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黑河流域天然植被耗水量估算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磊 徐宗学 +1 位作者 牛最荣 黄维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深入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植被的水文循环过程对保护该地区水资源和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植被耗水作为最为关键的一环,对水文循环影响重大.由于不同类型植被的根系吸水能力、叶面截留以及蒸散能力在各生长阶段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全面反映... 深入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植被的水文循环过程对保护该地区水资源和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植被耗水作为最为关键的一环,对水文循环影响重大.由于不同类型植被的根系吸水能力、叶面截留以及蒸散能力在各生长阶段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全面反映流域天然植被耗水量是较为困难的.本研究将分布式水文模型GISMOD与农业气象原理相结合对植被耗水量进行估算.该方法首先通过有效积温和土壤水分对植被叶面积指数进行计算,然后结合模型输出的潜在蒸散量、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植被需水经验公式对植被耗水量进行估算.最后,通过黑河流域的实例研究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ISMOD结合农业气象原理对天然植被耗水量进行估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植被耗水量 黑河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医院污水防控体系建设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13
7
作者 熊兆锟 刘文 +5 位作者 曹剑钊 刘杨 张恒 江燕妮 杨冀峰 赖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2,共9页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抗性基因、重金属和造影剂等,不经有效处理将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源。药物等新兴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出现,成为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热点研究内容...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抗性基因、重金属和造影剂等,不经有效处理将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源。药物等新兴污染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出现,成为水环境和水污染控制的热点研究内容,而医院污水又是新兴污染物重要来源之一。基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对医疗系统防控体系的影响,阐述了医院污水中药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概括了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的进展及问题,提出了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医院污水防控体系的建设需要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其中,药物降解与病原微生物同步杀灭将是未来医院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开发的“热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药物 病原微生物 防控体系 同步消毒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超分子前驱体制备管状氮化碳及模拟太阳光光催化降解水中双氯芬酸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娜 黄韬博 +4 位作者 陈龙 李博 钱天伟 李璠 刘文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1-2840,共10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GCN)作为一种新型无金属二维材料,因在可见光驱动下能够降解水中新有机污染物而备受关注.但传统石墨相氮化碳存在比表面积小与活性位点少的弊端,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前景.为改良氮化碳性能,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前...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GCN)作为一种新型无金属二维材料,因在可见光驱动下能够降解水中新有机污染物而备受关注.但传统石墨相氮化碳存在比表面积小与活性位点少的弊端,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前景.为改良氮化碳性能,利用超分子自组装前驱体热聚合方法成功制备了微米级管状石墨相氮化碳(TCN),使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技术手段,对TCN的形貌、元素组成、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研究还选取双氯芬酸(DCF)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索其降解行为与机理.结果表明:①TCN基本结构单元为七嗪环,但比表面积(20.9 m^(2)/g)较GCN增加了1倍以上.②TCN(100)晶面暴露增强,晶面调控暴露出更多七嗪环边缘氮原子的孤对电子,利于光生电子激发和载流子分离,从而增强光催化活性.③TCN能带带隙为2.48 eV,小于GCN(2.69 eV),说明TCN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提升.④莫特-肖特基曲线、光电流、阻抗谱图和扫描伏安谱图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CN的光生电子转移效率大幅提升,有利于抑制光生空穴-电子对(h^(+)-e^(-))的复合.⑤TCN在模拟太阳光驱动下降解双氯芬酸(DCF)的动力学试验中准一级动力学常数(k_(1))达6.99×10^(-2) min^(-1),是GCN的5.5倍.⑥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和自由基淬灭试验证实,体系中超氧根自由基(·O_(2)^(-))是最重要的活性氧物种,光生空穴(h^(+))也对DCF的降解有贡献.研究显示,以超分子自组装的方式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的前驱体将有助于促进氮化碳可见光吸收、加速载流子分离,并提升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超分子前驱体 管状石墨相氮化碳 光催化 双氯芬酸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盐/活性炭吸附协同光催化去除水中4-氯酚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月 钱天伟 +3 位作者 刘晓娜 冀豪栋 李璠 刘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4,共8页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钛酸盐/活性炭复合材料(TAC),可高效吸附水中污染物实现预富集,进而在紫外光下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研究显示,TAC可在5 min内吸附86.9%的4-氯酚(4-CP),具有比活性炭更快的吸附速率和更大的吸附量,得益于微碳改性... 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钛酸盐/活性炭复合材料(TAC),可高效吸附水中污染物实现预富集,进而在紫外光下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研究显示,TAC可在5 min内吸附86.9%的4-氯酚(4-CP),具有比活性炭更快的吸附速率和更大的吸附量,得益于微碳改性钛酸盐后对4-CP的毛细管凝聚作用。TAC可在4 h内光催化降解95.6%预富集的4-CP,实现85.8%的脱氯率。TAC光催化性能显著提升的机理在于其中的活性炭和微碳组分可高效传导光激发生成的光生电子,由此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猝灭实验与自由基鉴定证实羟基自由基(·OH)是主要活性物种,并通过福井指数理论计算结合中间产物鉴定,确定了4-CP的降解路径主要为·OH取代所导致的C—Cl键断裂及·OH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盐 活性炭 预富集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纳米管形成过程中不同水热反应阶段产物表征及其对Cd(Ⅱ)吸附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斌 王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147,共7页
在以P25二氧化钛为钛源,水热反应时间为1,2,3,4天条件下,合成钛酸纳米管(TNTs)形成过程中的4种产物,采用XRD,SAXS和N2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进行表征。以Cd(Ⅱ)为代表污染物,研究4种产物对Cd(Ⅱ)的吸附,并着重分析4种产物的结构对其吸... 在以P25二氧化钛为钛源,水热反应时间为1,2,3,4天条件下,合成钛酸纳米管(TNTs)形成过程中的4种产物,采用XRD,SAXS和N2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进行表征。以Cd(Ⅱ)为代表污染物,研究4种产物对Cd(Ⅱ)的吸附,并着重分析4种产物的结构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粉末XRD结果表明,TNTs的4种产物均为单斜晶胞结构。SAXS和N2吸附/脱附表征证实,水热法制备TNTs经历二氧化钛源结构解体→钛酸纳米管形成→管状结构解体的过程,TNTs-3d具有最为规整的管状形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结果,且Cd(Ⅱ)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TNTs-3d≈TNTs-1d>TNTs-4d>TNTs-2d。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样品的回转半径、孔体积对吸附量影响较小,而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可能会显著影响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纳米管 SAXS 吸附 Langmuir-Freundlic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