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妃甸海域围填海工程动力地貌环境遥感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侯庆志 季荣耀 +3 位作者 左利钦 陆永军 王艳红 陆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1993—2011年的4景TM及HJ-1A/1B卫星影像,结合2003年水下地形图,以ArcGIS为工具,进行了渤海湾曹妃甸海域近20年来围填海工程造成的岸线变化监测和水动力环境及冲淤演变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前10年围填海规模不大,岸线推进缓慢,围填海... 利用1993—2011年的4景TM及HJ-1A/1B卫星影像,结合2003年水下地形图,以ArcGIS为工具,进行了渤海湾曹妃甸海域近20年来围填海工程造成的岸线变化监测和水动力环境及冲淤演变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前10年围填海规模不大,岸线推进缓慢,围填海范围在2003年的0 m等深线以内,仅局部地区向海推进约1.3 km;后10年岸线显著向海推进,最近5年的围填海区域已经深入到2003年0 m等深线以下,但基本在2003年5 m等深线以内.目前的围填海方案对水动力影响甚微,离岸沙坝内外有冲有淤,但深槽和水道稳定性良好.针对今后10年的围填海规划方案,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遥感手段在内的现场监测研究以及渤海湾内多个围填海工程对曹妃甸海域的累积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妃甸 围填海 海岸线 遥感 GIS 动力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妃甸深水大港滩槽稳定及工程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陆永军 季荣耀 左利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46,共14页
曹妃甸是渤海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t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该深水大港滩槽及潮沟为一个整体,自然条件下能否长期稳定是关注的焦点,只有稳定才能建港.本文简述了曹妃甸近岸海区地貌及水沙运动特征,从海岸体系的形成发育... 曹妃甸是渤海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t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该深水大港滩槽及潮沟为一个整体,自然条件下能否长期稳定是关注的焦点,只有稳定才能建港.本文简述了曹妃甸近岸海区地貌及水沙运动特征,从海岸体系的形成发育过程出发,分析了滩槽长期稳定性的变化趋势.近期接岸大堤、港区围填与码头建设等工程效应的分析表明,甸头前沿深槽以冲刷为主,规划方案实施两至三年后工程引起的甸头前沿海床冲淤基本达到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演变 动力地貌 稳定性 深水大港 曹妃甸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演变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怀湘 陆永军 左利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8,共7页
在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这些河段均出现累积性的淤积.就空间分布而言,累积性淤积部位主要出现在弯道凹岸缓流区等处,可见... 在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这些河段均出现累积性的淤积.就空间分布而言,累积性淤积部位主要出现在弯道凹岸缓流区等处,可见水动力影响为淤积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水来沙条件与水库运行是变动回水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坝前水位调整使得各河段常表现为蓄水期淤积,消落期冲刷.同时随着非汛期坝前水位的逐年抬高,累积性淤积区也随之向上游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河床演变 变动回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水文学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72
4
作者 张建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由此引发的城市水问题愈发突出,相关研究需求也愈加迫切.本文初步分析了城市化对降水和极端暴雨、流域产汇流规律及洪水、需水、供水及水资源保障、水质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由此引发的城市水问题愈发突出,相关研究需求也愈加迫切.本文初步分析了城市化对降水和极端暴雨、流域产汇流规律及洪水、需水、供水及水资源保障、水质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在分析城市水文效应的基础上,从学科发展和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当前城市水文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如城市极端暴雨的成因分析、城市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城市雨洪资源化应用方法和关键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学 水资源 水环境 产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社会风险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婕 王慧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8-19,66,共3页
风险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现代性作为一个客观的社会进程,既具有创造性,也具有毁灭性。南水北调工程作为现代化的大型调水工程,在给社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将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基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的社会... 风险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现代性作为一个客观的社会进程,既具有创造性,也具有毁灭性。南水北调工程作为现代化的大型调水工程,在给社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将带来相应的社会风险。基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的社会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风险社会理论,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运行过程中的社会风险分析等可能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以及须采取的一些相应措施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风险社会理论 社会风险 南水北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现代化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婕 董增川 王济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8,共2页
分析了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现代化的内涵,建立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包括4个水平指数,指标层包括14个指标。提出了从工程设施水平、管理现代化水平、调水效益水平以及技术贡献水平4方面综合评价配套工程... 分析了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现代化的内涵,建立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包括4个水平指数,指标层包括14个指标。提出了从工程设施水平、管理现代化水平、调水效益水平以及技术贡献水平4方面综合评价配套工程现代化水平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配套工程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长高 董增川 陈卫宾 《江西水利科技》 2008年第1期20-25,共6页
流域水文模拟是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模拟水文循环的过程.按照水文循环运动的物理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介绍了流域水文模型的分类及其特点,回顾了流域水文过程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开发研究成果,结合当前... 流域水文模拟是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模拟水文循环的过程.按照水文循环运动的物理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介绍了流域水文模型的分类及其特点,回顾了流域水文过程模型的研究进展,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开发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流域水文模型研究中存在的尺度、非线性、模型动态耦合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研究进展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海清 季荣耀 左利钦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39,共4页
通过边界贴体坐标方法将受枢纽和人工挖沙等影响剧烈的东江下游水道水沙变化规律进行数学模拟,解决了方案比选和优化的问题,并对回淤或冲刷情况进行了预测,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航道整治 数学模型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蕰南水利控制片河网水动力再造 被引量:18
9
作者 闫毓 袁赛瑜 +3 位作者 唐洪武 吕升奇 雷燕 李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9-334,365,共7页
为改善平原河网区水动力不足、水流往复的现象,通过区域闸泵联合调度对河网进行水动力时空再造,促进水体定向有序流动,维持良好的水环境状态。以上海中心城区蕰南水利控制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种基于水动力重构目标的调控方案,并通过... 为改善平原河网区水动力不足、水流往复的现象,通过区域闸泵联合调度对河网进行水动力时空再造,促进水体定向有序流动,维持良好的水环境状态。以上海中心城区蕰南水利控制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多种基于水动力重构目标的调控方案,并通过模型计算对各方案的活水效果进行优选。结果表明,通过抬高蕰南片引排水口门控制水位、提升虹口港和杨树浦闸门开启高度以及木渎港和彭越浦泵站引水力度,河网中有78.6%断面的流速得到提升,平均流速提升16.7%;针对走马塘往复流现象,通过调控河网整体引排模式,提出“南引东北排”的应急调度方案,使得模拟时段内河道代表断面平均流速提升60.4%,定向流动累计时长增加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闸泵联调 水动力再造 水资源调度 水环境提升 蕰南水利控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河网水动力模型的水系连通性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文文 王晨波 +3 位作者 邓宇 陈黎明 刘承磊 汤云高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4,共9页
平原河网地区地势平坦流速较缓,水体抗污染能力弱,改善水系连通性对水环境质量提升至关重要。以水系连通性较差的盛泽镇跃进联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引调水试验,构建圩区河网水动力模型,探索圩区水利工作调度运行规则、河网水系连通方... 平原河网地区地势平坦流速较缓,水体抗污染能力弱,改善水系连通性对水环境质量提升至关重要。以水系连通性较差的盛泽镇跃进联圩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引调水试验,构建圩区河网水动力模型,探索圩区水利工作调度运行规则、河网水系连通方法以及相应的水环境变化规律。研究以水龄作为水系连通性的一种时间尺度参量,建立了跃进联圩水动力-水质-水龄的河网水环境模型,模拟了5种引调水方案下,圩内水系连通性及水质改善情况,并构建了压力、状态与响应的引调水连通效果评估体系,实现了对水系连通性变化与水环境改善水平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水体交换时长来看,研究区域主要河道水体交换时间在5天以内,水体连通性越好的河道,水龄越短;从水质指标变化来看,调水实验中圩内的水环境氨氮变化最为明显,对引调水响应度高,模拟结果显示水龄与氨氮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体连通性越好,水龄越短,有利于氨氮的削减;从引调水方案来看,单一调度方式对圩内水系连通性改善能力有限,特别是在河网内水体流动性弱的区域,同时使得圩区内水体流动性差异增大,更容易造成河网内水系连通性以及水质的空间分布差异,形成局部的滞水区或死水区。因此,采用多源引水与多区域排水相配合的调度方式,可以加强水系连通性,改善水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系连通 水龄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下二维泥沙数学模型 被引量:33
11
作者 陆永军 左利钦 +1 位作者 王红川 李浩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2,共12页
针对河口海岸地区波浪与潮流运动的特点,将波浪过程概化为潮周期中具有平均意义的波浪流要素,叠加到潮流运动方程中,以模拟长时段的水流运动及泥沙场的变化,建立了波浪与潮流联合作用下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包括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水流... 针对河口海岸地区波浪与潮流运动的特点,将波浪过程概化为潮周期中具有平均意义的波浪流要素,叠加到潮流运动方程中,以模拟长时段的水流运动及泥沙场的变化,建立了波浪与潮流联合作用下二维泥沙数学模型,包括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水流运动方程、非均匀悬沙、底沙输移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动边界技术及数值计算格式,引进前期含沙量的概念,得到了潮流挟沙能力公式,波浪作用下的挟沙能力采用窦国仁公式,浮泥挟沙能力采用罗肇森公式。计算的瓯江口、温州湾潮位过程与原型吻合良好,8个断面的46条垂线同步流速、流向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连通域复杂边界条件下瓯江口拦门沙航槽开挖后潮流与风浪作用下悬沙、底沙与浮泥引起航槽回淤的模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潮流 数学模型 悬沙 底沙 浮泥 航槽回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与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陆永军 侯庆志 +2 位作者 陆彦 王艳红 季荣耀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共12页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滩涂资源的圈围开发已成为缓解日益增长的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对有限滩涂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已严重影响到许多河口海岸的自然演变规律,致使滩涂资源的再生能力下降甚至逆转,进而威胁河口海岸...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滩涂资源的圈围开发已成为缓解日益增长的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对有限滩涂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已严重影响到许多河口海岸的自然演变规律,致使滩涂资源的再生能力下降甚至逆转,进而威胁河口海岸地区的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影响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滩涂资源及其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需要以维护生态、环境健康为前提,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条件.简述了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与管理研究进展,包括滩涂开发利用的国内外现状及对环境影响、滩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管理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岸 滩涂 开发治理 可持续 管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风暴潮数值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荣辉 宋志尧 +3 位作者 沈正 孔俊 张卓 金光球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0-264,共5页
运用混合编程技术,结合Fortran语言较强的数值计算能力及GIS在可视化方面的优势,设计并建立了珠江口风暴潮数值模拟系统。系统封装集成了基于ELCIRC模型开发的珠江口风暴潮数学模型,提供了可视化界面便于模型参数的调试,并具有边界条件... 运用混合编程技术,结合Fortran语言较强的数值计算能力及GIS在可视化方面的优势,设计并建立了珠江口风暴潮数值模拟系统。系统封装集成了基于ELCIRC模型开发的珠江口风暴潮数学模型,提供了可视化界面便于模型参数的调试,并具有边界条件的自动生成功能,实现了台风路径动态显示、潮位过程线绘制、流场可视化等操作,方便了对计算结果的后处理。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界面友好、性能稳定、模拟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数学模型 GIS 混合编程 流场可视化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补水调度方案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黎明 陈炼钢 +1 位作者 李褆来 陆昊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67,174,共7页
为充分利用湿地的净化功能,以某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构建了二维水动力模型并引入水龄计算模块,取网格尺寸3~5 m,对湖区进行了精细化概化,并对不同工程分布方案下湖区水动力状况及水体交换特性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案2和... 为充分利用湿地的净化功能,以某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构建了二维水动力模型并引入水龄计算模块,取网格尺寸3~5 m,对湖区进行了精细化概化,并对不同工程分布方案下湖区水动力状况及水体交换特性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案2和方案3中湖区水体流动性及水动力状况空间分布相对较优,仅在中部湖区和多塘净化3区的中部局部水域存在滞水区;为进一步改善这些局部区域的水动力状况,建议在水体相对滞缓的水域布设推流曝气设备,加强水体流动和水体交换能力。通过数学模型计算,结合其他因素可确定具体的调度方案,为湖区水系连通及生态补水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二维水动力模型 水龄 水系连通 生态补水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挑流泄洪雾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薛万云 杨家修 +5 位作者 杜帅群 吴时强 吴修锋 张陆陈 庞博慧 戴江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0,共5页
针对泄洪雾化影响范围不易采用数学模型直接模拟的问题,以某高坝电站泄洪为研究对象,先采用三维数学模型计算挑流水舌入水流速、入水角度等水力特征值,再基于此特征值选用原型观测校正后的计算公式预报泄洪雾化范围,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 针对泄洪雾化影响范围不易采用数学模型直接模拟的问题,以某高坝电站泄洪为研究对象,先采用三维数学模型计算挑流水舌入水流速、入水角度等水力特征值,再基于此特征值选用原型观测校正后的计算公式预报泄洪雾化范围,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比尺效应影响,物理模型试验预测的雾化影响范围小于公式计算的范围,但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雾流受惯性力和水舌风作用,沿水舌轴线做爬坡运动,与原型观测现象一致;受出口挑流影响,泄洪雾化影响集中在水舌落入点的下游,而水垫塘上游、右岸降雨强度较小,影响范围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雾化 数值模拟 降雨强度 物理模型 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基渗透破坏的研究现状及其破坏过程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段祥宝 杨超 +1 位作者 丛日新 谢罗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2,116,共5页
针对堤基渗透破坏早期研究中未完全重视介质的各向异性和非稳定性对渗透破坏过程的影响问题,在借鉴早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堤基各向异性对渗透破坏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堤基渗透破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的提高虽增加... 针对堤基渗透破坏早期研究中未完全重视介质的各向异性和非稳定性对渗透破坏过程的影响问题,在借鉴早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堤基各向异性对渗透破坏过程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堤基渗透破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的提高虽增加了堤基发生渗透破坏的风险,但可遏制渗透破坏的发展;同时,各向异性的提高亦使砂层内部垂向坡降相对集中和渗漏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基 渗透变形 渗透破坏 各向异性 渗透破坏过程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东西河分流比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唐立模 肖洋 +2 位作者 周洪都 罗建华 唐洪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68,共5页
赣江在南昌河段首次分汊为东西两河,东西河分流比特性直接关系到下游河道的稳定和防洪安全.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次实测的东西河分流比资料,东西河分流特性与流量、水位、两汊道过水条件、汊道比降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西... 赣江在南昌河段首次分汊为东西两河,东西河分流比特性直接关系到下游河道的稳定和防洪安全.根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次实测的东西河分流比资料,东西河分流特性与流量、水位、两汊道过水条件、汊道比降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西河分流比随流量增大而减小,自2000年以来,相同流量下的西河分流比逐年增大.分流比与水位的相关关系表明:在相同水位条件下2,006―2008年的西河分流比较2003年普遍增大8%以上.2003年以来,西河口门入流条件和汊道内泄流能力均比东河明显改善和增强,导致了西河分流比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南昌河段 分流比 流量 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沙粒径及级配对非均匀沙起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廷杰 陆彦 +1 位作者 陈帅 刘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7,41,共5页
对Wu W.等的荫暴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根据滚动起动模型建立了以荫暴系数为主要参数的起动底流速公式,在此基础上理论探讨了暴露程度、床沙各分组泥沙粒径及其质量比对泥沙起动的影响,并论述了非均匀沙起动中完全暴露、完全荫蔽和极... 对Wu W.等的荫暴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根据滚动起动模型建立了以荫暴系数为主要参数的起动底流速公式,在此基础上理论探讨了暴露程度、床沙各分组泥沙粒径及其质量比对泥沙起动的影响,并论述了非均匀沙起动中完全暴露、完全荫蔽和极限跃移3种极限起动情况。结果表明:1非均匀沙起动底流速随着荫暴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荫暴系数越大,泥沙越容易起动;2在由两种粒径泥沙组成的非均匀沙中,粗颗粒的荫暴系数在定义域上均随着细颗粒床沙比例和粗细颗粒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即细颗粒比例越大,粗细颗粒间粒径差异越大,粗颗粒越容易起动;细颗粒的荫暴系数在定义域上随着细颗粒床沙比例的增大而增大、粗细颗粒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即细颗粒的比例愈大,细颗粒愈容易起动,且起动规律渐趋于和均匀沙的相仿,粗细颗粒粒径相差愈大,细颗粒受到的荫蔽作用愈显著,其起动流速也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荫暴系数 泥沙起动 级配 粒径 床沙 非均匀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降落条件下非稳定渗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段祥宝 谢罗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2,共6页
水位降落时产生的非稳定渗流场对坝坡的渗流和稳定影响较大。通过砂槽模型室内试验模拟了粉砂、细砂、黏土等多种材质的边坡在水位降落过程中的非稳定渗流物理过程,分析了水位降落过程中上游边坡的渗流场特点,比较了不同边坡材料、渗透... 水位降落时产生的非稳定渗流场对坝坡的渗流和稳定影响较大。通过砂槽模型室内试验模拟了粉砂、细砂、黏土等多种材质的边坡在水位降落过程中的非稳定渗流物理过程,分析了水位降落过程中上游边坡的渗流场特点,比较了不同边坡材料、渗透特性、坡比和水位降落速度的泄水过程中边坡渗流场自由面形式和等势线变化特点,重点研究了给水度μ、渗透系数k、库水位降落的速度v对自由面最高点、上游边坡中的孔隙水压力、坡降的影响,定量分析了水位降落时k/μv判断骤降、缓降、快降的标准,探讨了非稳定渗流浸润线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渗透系数小、给水度大的土坡在水位降落过程中产生的上游边坡孔隙水压力值和渗透坡降较大,非稳定流场自由面最高点位置也更高;水位降落时的上游边坡渗流方向指向坡面;浸润线最高点高度与坡前水深的比值h0/H与降落时间t/T间存在线性关系,k/μv作为判断骤缓降的指标与其线性系数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降落 非稳定渗流 渗流试验 渗透坡降 给水度 降落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定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谢罗峰 段祥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34,共4页
水位下降时产生的非稳定渗流不利于堤坝边坡稳定,是一个与水力学和土力学有关的复杂问题。开展了非稳定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力学条件和水力学条件下,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水位降落指标k/μv与边坡稳定... 水位下降时产生的非稳定渗流不利于堤坝边坡稳定,是一个与水力学和土力学有关的复杂问题。开展了非稳定渗流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力学条件和水力学条件下,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水位降落指标k/μv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渗流方向是边坡稳定分析的关键,水位降落时渗流向上游方向,边坡安全系数远低于其他渗流方向。边坡失稳发生在水位降落过程中临水坡的渗透力或渗透坡降达到最大的时刻。不考虑渗流方向的计算结果不能正确反映边坡的稳定性,建议边坡稳定分析须正确考虑渗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降落 非稳定渗流 边坡稳定试验 渗透力 渗流方向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