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不同林地类型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被引量:41
1
作者 周毅 魏天兴 +4 位作者 解建强 石鑫 葛根巴图 董哲 程中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6,21,共6页
研究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以来各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对油松沙棘混交林(Pinus tabuliformis+Hippophae rhamnoides)、沙棘林地(Hippophae rhamnoides)、油松林地(Pinus tabuliformis)、达呼里胡枝子+赖草地... 研究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以来各林地的水土保持效益,对油松沙棘混交林(Pinus tabuliformis+Hippophae rhamnoides)、沙棘林地(Hippophae rhamnoides)、油松林地(Pinus tabuliformis)、达呼里胡枝子+赖草地(Lespedeza davurica+Leymus secalinus)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孔隙度和容重)、土壤抗冲性、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地土壤抗冲性有明显的差异,相同植被类型的林地抗冲性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林草植被措施具有极强的提高土壤抗冲性的能力;(2)达呼里胡枝子+赖草地、油松林地的径流量最大,油松沙棘混交林的径流量次之,沙棘林地径流量最小;植被类型相同但坡度不同的林地,坡度大的林地地表径流量高;每种林地的径流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侵蚀模数按从小到大的林地顺序是:沙棘纯林、沙棘油松混交林、达呼里胡枝子+赖草、油松林地;在植被类型相同、坡度不同的小区,地表径流量和侵蚀模数随坡度增大而增大。从5个径流小区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看,试验小区保水保土效益油松林地最低,其中沙棘纯林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说明退耕还林后,林草植被的恢复及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减少了风力、水力等外营力的破坏,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类型 水土保持效益 径流量 侵蚀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79
2
作者 余新晓 吴岚 +2 位作者 饶良懿 李静锐 杨永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与维持着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它已受到当今世界普遍关注。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运用生态服务功能理论可以正确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并为合理的生态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本文在总结Costanza... 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与维持着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它已受到当今世界普遍关注。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运用生态服务功能理论可以正确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并为合理的生态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本文在总结Costanza等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对保护和改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效用。认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包括保护和涵养水源、保护和改良土壤、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和防风固沙等功能。另外,本文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措施和水土保持林草措施3个方向为上述功能筛选了10个评价指标,且为各个指标分别建立了评价方法。这些指标及方法将有助于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水土保持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地不同植被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健 魏天兴 +2 位作者 陈致富 朱文德 周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4,49,共5页
在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示范县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地内设置了野外径流小区,在对其进行了土壤物理性质、入渗、抗冲实验及实测泥沙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后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显示:土壤入渗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 在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示范县陕西省吴起县退耕还林地内设置了野外径流小区,在对其进行了土壤物理性质、入渗、抗冲实验及实测泥沙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后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显示:土壤入渗的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率大小顺序为油松>荒草地>沙棘+油松b>沙棘+油松a>沙棘;土壤抗冲性能沙棘林地最强,沙棘+油松林地次之,油松林地最弱;土壤产沙量为油松林地最大,沙棘与沙棘+油松林地相对较少;地表径流量为油松林地>荒草地>沙棘+油松林地b>沙棘+油松林地a>沙棘林地;退耕还林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不同的改良。油松林地的土壤容重最高,土壤总孔隙度与土壤毛管孔隙度最低。因此,退耕还林可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而不同植被类型中沙棘纯林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植被 土壤入渗 土壤抗冲 地表径流量 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被引量:50
4
作者 余新晓 吴岚 +3 位作者 饶良懿 周健 李静锐 杨永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的概念。认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是在特定尺度和区域范围内,将水土保持措施为人类和社会提供的服务进行货币值计量的研究,具体评价内容包括保持和涵养水源... 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的概念。认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是在特定尺度和区域范围内,将水土保持措施为人类和社会提供的服务进行货币值计量的研究,具体评价内容包括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保持和改良土壤价值、固碳供氧价值、净化空气价值、防风固沙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等6个方面。针对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不同表现形式,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等多种价值评估方法,以2004年全国水土流失新增综合治理面积为例,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的功能价值量进行估算。初步估算出水土保持措施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2 117.8亿元,其中,保持与涵养水源价值为406.0亿元,保持与改良土壤价值为889.9亿元,固碳供氧价值为106.9亿元,净化空气价值为183.2亿元,防风固沙价值为172.0亿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为359.8亿元。在各项价值中,保持与改良土壤和保持与涵养水源的价值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 价值 水土保持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几种不同人工水土保持林枯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叶海英 赵廷宁 赵陟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25,130,共6页
通过对土桥沟流域SW33-SW75坡向的4种类型人工水土保持林(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储量的调查结合室内持水试验,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别得到4种林分林下枯落物的储量、最大储水量、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 通过对土桥沟流域SW33-SW75坡向的4种类型人工水土保持林(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林下枯落物储量的调查结合室内持水试验,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别得到4种林分林下枯落物的储量、最大储水量、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①4种林分的单位面积枯落物蓄积量2.35~3.32t/hm2,其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油松林>油松刺槐混交林>侧柏林>刺槐林;②4种林分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林、刺槐林、侧柏林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相当于0.739,0.73,0.663,0.524mm的降雨。这4种林分枯落物最大可吸收其自身重量2.11~2.90倍的降雨;③4种林分枯落物的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持水量与时间呈线性相关,在浸水的前2h内,吸水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趋势逐渐变缓,当枯落物在水中浸泡8h时,持水量基本上达到最大值;④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与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浸水的前0~2h,吸水速率较快,4~6h后下降速率逐渐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人工水土保持林 枯落物 持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软件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实 肖永强 +2 位作者 周利军 朱国平 胡晓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74-78,共5页
为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依据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和相关规定,运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程序功能模块,采用Access构建程序数据库,开发了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软件。经测试,该软件能有效减少概(估)算编制的工作时... 为提高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依据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和相关规定,运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程序功能模块,采用Access构建程序数据库,开发了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软件。经测试,该软件能有效减少概(估)算编制的工作时间降低人为误差。这为进一步提高水土保工程概(估)算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同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工程图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图的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概(估)算 VISUAL Basic AC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灌草坡面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7
作者 樊登星 余新晓 +1 位作者 贾国栋 王贺年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了揭示区域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以北京山区灌草坡面径流小区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与降雨、植被盖度、坡度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在一定降雨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降雨量和最大3... 为了揭示区域坡面水土流失规律,以北京山区灌草坡面径流小区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与降雨、植被盖度、坡度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在一定降雨和下垫面条件下,径流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降雨强度,侵蚀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径流量、植被覆盖度和最大30 min降雨强度;2)就降雨因子而言,影响径流量的关键性降雨因子是降雨量、降雨历时和最大30 min降雨强度,而影响侵蚀量的关键性降雨因子是最大30 min降雨强度;3)径流量和侵蚀量与植被盖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植被盖度越大,径流量和侵蚀量越小;4)不同坡度等级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差异显著,随着坡度的增加,径流量和侵蚀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5)灌草坡面的水土保持作用显著,重视和发展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对北京山区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偏相关分析 降雨 植被盖度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43
8
作者 信忠保 许炯心 余新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9-1139,共11页
在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近50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黄土高原115个水文站的输沙量数据和276个雨量站的降水数据,分析了近50a来黄土高原输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评估了降水变化对其影响。研究表明:近50a黄土高... 在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近50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黄土高原115个水文站的输沙量数据和276个雨量站的降水数据,分析了近50a来黄土高原输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评估了降水变化对其影响。研究表明:近50a黄土高原输沙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降趋势非常显著。从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前后两时期对比来看,黄土高原输沙强度整体呈现减弱态势,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输沙模数>5000t/(km.2a)区域的输沙强度减弱明显,其面积较前期减少了44.3%。输沙强度减弱最为明显的区域位于无定河中下游以及山西中北部地区,输沙强度减少在40%以上。降水减少是近50a黄土高原输沙强度减弱的重要原因,它们时空变化格局在空间上一致。从黄河中游10条主要支流来看,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减少可能起主要作用,其贡献率在61%~9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输沙模数 水土流失 降水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流域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学霞 陈丽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95-102,共8页
水土流失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能仅从单因子入手,而应该从景观水平上综合考虑,从中找出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寻求减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该文以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解译的3期土地利用图、实地观测的水文泥沙数据为数据源... 水土流失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不能仅从单因子入手,而应该从景观水平上综合考虑,从中找出主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寻求减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该文以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解译的3期土地利用图、实地观测的水文泥沙数据为数据源,利用ARC/VIEW的景观格局分析模块,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景观格局对水土流失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流失过程受自然、人为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多样性大,均匀度高,破碎度低,稳定性高的景观格局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土流失 对比分析 黄土高原 水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边振 张克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准确、全面、及时的荒漠化评价有助于人类制订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基准3方面评述了我国近30 a来荒漠化评价的研究成果,指出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遥感技术为基础的评价指...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准确、全面、及时的荒漠化评价有助于人类制订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基准3方面评述了我国近30 a来荒漠化评价的研究成果,指出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遥感技术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仍存在指标选择标准不明确,分级阈值确定存在主观性和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等问题。评述了欧氏距离法、沙漠化程度指数等评价模型的优点和不足,指出近年来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和3S技术结合,逐步向多尺度、定量化和简便快捷发展,但仍需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介绍了荒漠化基准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可以将荒漠化治理的目标作为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评价 指标体系 方法 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63
11
作者 樊登星 余新晓 +3 位作者 岳永杰 牛丽丽 高志亮 马莉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17-120,共4页
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了北京市不同时段的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碳储量由1988年的532万t增加到2003年的852万t,平均每年以4.00%... 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估算了北京市不同时段的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碳储量由1988年的532万t增加到2003年的852万t,平均每年以4.00%的速率递增,这说明北京市森林起着碳汇作用。全市森林总碳储量中,阔叶林碳储量的贡献最大,其中,栎类、杨树占主导地位;全市森林碳储量中幼、中龄林所占比重大,而且不同森林类型及不同龄级的碳密度均呈减少趋势。因此,在实施各重点造林工程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森林的抚育和管理,将会使北京市森林碳汇能力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蓄积量 碳储量 碳密度 碳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山不同林分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63
12
作者 樊登星 余新晓 +5 位作者 岳永杰 朱建刚 王雄宾 刘彦 李金海 武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77-181,共5页
该文对北京西山4种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层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元宝枫枯落物储量最大(14.07t/hm2),其次为栓皮栎(11.80t/hm2)、油松(10.66t/hm2),侧柏储量最小(6.90t/hm2)。②枯落物持水量的排序为... 该文对北京西山4种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层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元宝枫枯落物储量最大(14.07t/hm2),其次为栓皮栎(11.80t/hm2)、油松(10.66t/hm2),侧柏储量最小(6.90t/hm2)。②枯落物持水量的排序为元宝枫>栓皮栎>油松>侧柏;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元宝枫3.77mm、栓皮栎3.03mm、油松2.20mm、侧柏1.27mm。③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在184.74%~267.57%之间,排序为元宝枫>栓皮栎>油松>侧柏,其中元宝枫的持水能力最强而侧柏的持水能力最弱。④4种林分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方程W=alnt+b增加。⑤各林分不同层次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式为S=a+bt-1;在0~2h内吸水速率较快,在8h左右吸水速率明显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雾灵山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68
13
作者 岳永杰 余新晓 +3 位作者 牛丽丽 孙庆艳 李金海 武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5-170,共6页
以雾灵山固定标准地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植物群落高位芽植物种类最多,地下芽植物种类次之,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植物缺乏。②植物群落乔木层... 以雾灵山固定标准地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植物群落高位芽植物种类最多,地下芽植物种类次之,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植物缺乏。②植物群落乔木层层片结构差异明显,天然次生林层片结构复杂,以落叶阔叶中高位芽层片和小高位芽层片为优势层片;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以落叶针叶大高位芽层片为单优层片,层次结构简单。③雾灵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总体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④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⑤天然次生林的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大,乔木层次之,灌木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没有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生活型 物种多样性 雾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高志亮 余新晓 +4 位作者 岳永杰 边振 杨本琴 曹波 秦永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27-131,共5页
应用SPSS16.0数学统计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完整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3大类7个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基于ArcGIS9.2对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120个小班进行森林健康评价... 应用SPSS16.0数学统计软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完整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3大类7个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基于ArcGIS9.2对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120个小班进行森林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面积为2845.77hm2,占林场总面积的56.15%,主要由天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组成。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发挥森林更大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 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三种荒漠灌木根系分布特征与土壤水分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岩 周文渊 +5 位作者 孙保平 杨越 李江锋 李锦荣 曹波 钟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9-133,共5页
用全根系挖掘法,调查研究了风沙地生境中的黑沙蒿、杨柴、沙木蓼的根系分布特征;对根际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观测,确定3种植物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杨柴的根系分布范围为地下0-280cm,主要分布在20-110cm,占总... 用全根系挖掘法,调查研究了风沙地生境中的黑沙蒿、杨柴、沙木蓼的根系分布特征;对根际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观测,确定3种植物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杨柴的根系分布范围为地下0-280cm,主要分布在20-110cm,占总根重的65.86%;沙木蓼的根系分布范围0-180cm,主要分布在0-80cm,占总根重的68.29%;黑沙蒿的根系分布范围0-240cm,主要分布在0-60cm,占总根重的62.14%。3种不同植物根系垂直分布形态特征,杨柴为"V"型分布,黑沙蒿为"伞"型分布,相比之下沙木蓼分布比较均匀。各土层中,除杨柴0-20cm土层根系分布较少外,黑沙蒿和沙木蓼表层根系分布较多;0-60cm土层中分布的根系密度最大,均表现为从土壤表层到深层逐次递减趋势;植物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的响应显著,根系集中分布区域土壤含水量明显减小;黑沙蒿根际平均土壤水分含量最大,沙木蓼次之,杨柴最小,其与根系分布、水分利用策略密切相关。在水分资源竞争中,植物根系分布特征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布特征 土壤含水量 黑沙蒿 杨柴 沙木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刺槐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彦 余新晓 +3 位作者 岳永杰 甘敬 王小平 李金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28,共4页
2006年,在北京市五座楼林场选择以刺槐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刺槐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的树种混交度以零度混交(Mi=0)和弱度混交(Mi=0.25)为主... 2006年,在北京市五座楼林场选择以刺槐为优势树种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分析了刺槐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的树种混交度以零度混交(Mi=0)和弱度混交(Mi=0.25)为主,树种的平均混交度为0.158,说明刺槐林的树种空间配置简单,林分中树种混交程度较低;林木大小比数分布存在波动性变化,林分中优势、亚优势和中庸状态分布的个体比例相差不大,乔木层树种稳定性大;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个别等级林木分布频度变化幅度较大,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 空间结构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密云山区典型林地土壤入渗特性 被引量:26
17
作者 席彩云 余新晓 +5 位作者 徐娟 张振明 朱建刚 王琛 庞卓 王纳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利用双环法对北京密云山区4种典型林地(刺槐林、侧柏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地)进行原位测试,研究其土壤入渗规律。结果表明:利用Horton公式对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精度高于Philip方程;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初渗速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但与稳... 利用双环法对北京密云山区4种典型林地(刺槐林、侧柏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地)进行原位测试,研究其土壤入渗规律。结果表明:利用Horton公式对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精度高于Philip方程;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初渗速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但与稳渗速率关系并不显著;土壤稳渗速率与土壤密度呈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呈正相关;4种典型林地土壤稳渗率的顺序为灌木林地(4.93mm/min)>刺槐林地(4.23mm/min)>针阔混交林地(4.18mm/min)>侧柏林地(3.09m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土壤 土壤入渗 入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天然侧柏林种内竞争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史宇 余新晓 +3 位作者 岳永杰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6-40,共5页
该文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对锥峰山林场天然侧柏种内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典型人工侧柏林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侧柏群落中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5m... 该文采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对锥峰山林场天然侧柏种内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与典型人工侧柏林种内竞争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侧柏群落中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距离为5m;天然侧柏的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减小;竞争指数与对象木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从模型预测结果可知当侧柏胸径达20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与天然侧柏林相比,人工侧柏林的种内竞争强度较小,群落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侧柏林 种内竞争 竞争范围 竞争指数 人工侧柏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主要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士永 余新晓 +3 位作者 贾国栋 宋思铭 徐娟 李庆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5期42-47,共6页
为探究北京山区主要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以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庄户沟小流域油松、刺槐、侧柏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枯落物现存量样地调查、浸泡实验和抗冲槽法,建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相关关系,定量研究枯落物层水... 为探究北京山区主要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以北京市怀柔区汤河口镇庄户沟小流域油松、刺槐、侧柏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利用枯落物现存量样地调查、浸泡实验和抗冲槽法,建立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相关关系,定量研究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3种林分枯落物现存量和总厚度表现为油松最大,分别为6.37t/hm2和4.0 cm,其次为刺槐,侧柏最小。2)3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刺槐>油松>侧柏,最大持水率为刺槐>侧柏>油松;3种林分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的吸水过程表现为0~0.5 h内吸水速率最大,4~5 h时吸水速率显著减缓;刺槐不同层次枯落物的有效拦蓄量均为最强,总有效拦蓄深为2.6 mm,侧柏总有效拦蓄深最小,为1.0mm。3)不同坡度枯落物覆盖产流产沙实验表明,在相同坡度条件下,产流时间表现为刺槐>油松>侧柏>裸地;径流速率为裸地>侧柏>油松>刺槐;裸地的产流量是3种林地的1.04~1.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 水文效应 北京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胡淑萍 余新晓 +1 位作者 刘彦 岳永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北京百花山落叶阔叶林中3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群落总体的多样性特征为黑桦-柔毛绣线菊-野青茅+矮紫苞鸢尾群... 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lo均匀度指数研究北京百花山落叶阔叶林中3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群落总体的多样性特征为黑桦-柔毛绣线菊-野青茅+矮紫苞鸢尾群丛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核桃楸-绒毛绣线菊-蓝萼香茶菜+大油芒群丛的多样性指数最大,辽东栎-小花溲疏-披针苔草群丛均匀度指数最大;2)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为,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大于灌木层和乔木层,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3)乔木层与草本层、灌木层与草本层间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乔木层与灌木层、乔木层与草本层间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重要值 生长型 落叶阔叶林 百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