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下游地区季风、非季风期同位素效应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世进 瞿思敏 +4 位作者 勾建峰 石朋 白玉 李士军 张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3,共4页
基于长江下游山区小流域2017年10月~2020年5月的日降水同位素数据及当地气象参数(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建立了当地大气水线δ^(2)H=7.77δ^(18)O+7.02,其斜率和截距均低于全球大气水线斜率和截距。季风期,降水δ^(18)O与降水量存在... 基于长江下游山区小流域2017年10月~2020年5月的日降水同位素数据及当地气象参数(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建立了当地大气水线δ^(2)H=7.77δ^(18)O+7.02,其斜率和截距均低于全球大气水线斜率和截距。季风期,降水δ^(18)O与降水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降水δ^(18)O与温度并无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降水量效应”掩盖了“温度效应”。在非季风期降水量和降水δ^(18)O负相关的相关系数较低,降水δ^(18)O与温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非季风期中,大的降水事件中(P>30 mm),降水的δ^(18)O离散程度低,原因可能是有相似的水汽源区且云下蒸发作用小。同时发现在季风期,云下蒸发作用显著改变了降水同位素的相对丰度,而在非季风期,云下蒸发作用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同位素 温度效应 雨量效应 大气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