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大尺度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国庆 张建云 +1 位作者 贺瑞敏 荆新爱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共4页
大尺度水文过程模拟是分析评价环境变化对流域水文影响的重要基础工作,首先介绍了土壤—植物—大气输移方案中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Model,简称VIC模型)。将黄河流域划分为432个50 km×... 大尺度水文过程模拟是分析评价环境变化对流域水文影响的重要基础工作,首先介绍了土壤—植物—大气输移方案中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Model,简称VIC模型)。将黄河流域划分为432个50 km×50 km正交网格,由108个雨量站1960~1970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插补到各个网格,根据土壤、植被分布资料,确定各网格的模型参数,进而模拟了黄河流域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对典型支流及区间径流量的模拟结果表明,VIC模型具有较好的径流模拟能力,可用于评价气候变化对流域河川径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IC模型) 径流模拟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洪水风险图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与研究
2
作者 李燕 李永文 史学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52,56,共4页
黄河下游洪水风险图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以模型库、知识库和数据仓库为基础,采用了J2EE三层框架结构和中间件技术,结合MVC设计模式及各种中间件服务并基于网络共享的分布式数据服务体系,对黄河下游滩区、东平湖蓄滞洪区、黄河堤防济南段... 黄河下游洪水风险图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以模型库、知识库和数据仓库为基础,采用了J2EE三层框架结构和中间件技术,结合MVC设计模式及各种中间件服务并基于网络共享的分布式数据服务体系,对黄河下游滩区、东平湖蓄滞洪区、黄河堤防济南段、济南市城市洪水风险图4个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集成。该平台可以方便地对水文气象、工情信息、洪水灾害、防汛管理等进行查询,同时应用洪水仿真、损失评估等模型模拟出不同洪水频率下最大可能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流速并实现洪灾损失评估、迁安救护决策支持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风险图 管理信息平台 风险分析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三维扫描的数据采集技术在模型黄河数字化河床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磊 冷元宝 +2 位作者 张清明 王献勇 蔡胤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48-51,共4页
激光三维扫描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工程地质体表面的变形、沉降、扭转、位移等勘察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快速和经济.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基本思想,探讨了逆向工程在数字化河床试验中的应用模式,阐述了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的发展现状... 激光三维扫描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工程地质体表面的变形、沉降、扭转、位移等勘察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快速和经济.介绍了逆向工程的基本思想,探讨了逆向工程在数字化河床试验中的应用模式,阐述了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河床数据的采集方法,描述了数据有效性诊断、数据拼合和曲面建立的算法过程.研究认为,激光三维扫描数据采集技术能够全面、有效地获得模型河床的表面数据和曲面建立,为下一步建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该技术在工程勘察领域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三维扫描 数据采集 模型黄河 逆向工程 河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宝森 张喜泉 +1 位作者 张俊霞 李莉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通过室内试验 ,对相同种类和不相同种类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渗透特性、反滤特性和加筋特性等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性能差异较大 ,根据工程使用的情况不同 ,应该选择不同的土工合成材料 .在工... 通过室内试验 ,对相同种类和不相同种类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渗透特性、反滤特性和加筋特性等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性能差异较大 ,根据工程使用的情况不同 ,应该选择不同的土工合成材料 .在工程施工中 ,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特性和工程要求 ,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选择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土工合成材料 工程特性 物理力学性能 渗透特性 反滤特性 土工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侵蚀坡向分异特征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勉 李占斌 +2 位作者 刘普灵 崔灵周 李雅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5,99,共4页
定量分析评价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侵蚀的坡向差异对于土壤侵蚀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流域一个典型峁坡不同坡向及坡位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的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梁峁地形的坡向侵蚀差异明显,各坡向平... 定量分析评价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侵蚀的坡向差异对于土壤侵蚀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流域一个典型峁坡不同坡向及坡位土壤剖面中137Cs含量的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梁峁地形的坡向侵蚀差异明显,各坡向平均侵蚀速率大小依次是北坡>东坡>南坡>西坡,南北坡侵蚀差异与黄土丘陵区其它区域相反,分析认为,这与该区域水蚀、风蚀叠加的特殊侵蚀外营力有关,并根据南北坡侵蚀速率的差值估算出该区域风蚀所占比例至少大于18%;峁坡各坡向不同坡位侵蚀差异明显,坡面下部侵蚀最严重,坡面上部和中部次之,侵蚀速率顺坡沿程呈波动变化趋势,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蚀 风蚀 交错带 土壤侵蚀 坡向分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坡向差异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勉 姚文艺 李占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侵蚀严重,在分析该区小气候、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特性和侵蚀特征的坡向差异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坡向差异在该区域耕作业、林业、牧业和水土保持措施方面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这种差异及土地资... 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侵蚀严重,在分析该区小气候、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特性和侵蚀特征的坡向差异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坡向差异在该区域耕作业、林业、牧业和水土保持措施方面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这种差异及土地资源的建议,以其能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坡向 生态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防质量探测资料多维灰色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石林珂 冷元宝 +2 位作者 孙文怀 毋光荣 孙懿斐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根据多维灰色系统综合评估理论 ,提出一套堤防隐患的评估方法 ,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确定了物探资料、土层性质、加固措施 3个影响堤防安全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系数 .用该方法对黄河下游某段堤... 根据多维灰色系统综合评估理论 ,提出一套堤防隐患的评估方法 ,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确定了物探资料、土层性质、加固措施 3个影响堤防安全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系数 .用该方法对黄河下游某段堤防已探测到的隐患进行了综合评估 ,结果表明 ,在 2 0 3处堤防隐患中 ,有约 15 %的隐患危害程度比较严重 ,这与实际情况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灰色理论 堤防隐患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有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侯素珍 焦恩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
异重流排沙是多沙河流水库蓄水运用阶段排沙的主要方式,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以异重流排沙为主.分析了2001年小浪底水库高含沙异重流的形成、传播以及排沙和淤积分布等有关问题,并对异重流的潜入条件进行了验证计算.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高含沙异重流 运动特征 爬高 淤积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某止水帷幕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懿斐 王俊梅 +1 位作者 石林珂 冷元宝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34,共3页
针对止水帷幕工程质量检测的特殊性,介绍地质雷达的系统构成和探测原理,并对仪器参数选取、测线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地质雷达在止水帷幕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认为地质雷达可... 针对止水帷幕工程质量检测的特殊性,介绍地质雷达的系统构成和探测原理,并对仪器参数选取、测线布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地质雷达在止水帷幕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认为地质雷达可作为止水帷幕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指出测线的布设除了沿帷幕走向布设长测线之外,还应在局部地段垂直帷幕走向布设短测线;必须把中频和高频天线配合使用;为满足横向分辨率的较高要求,应采用连续工作方式;介电常数应在工作现场通过实地测试并参考场地地质钻孔资料来确定,同时以此求取相应的速度参数,作为时深转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止水帷幕 工程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措施对潼关高程影响实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素珍 姜乃迁 王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2-135,共4页
为了降低潼关高程,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原型试验。根据2003年的原型资料,分析了汛期潼关高程的下降过程及不同措施的影响,认为在汛期潼关高程的下降值中,有利水沙条件的作用约占60%;洪水期完全敞泄、非汛期三门峡水库控制318m运用、库区... 为了降低潼关高程,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原型试验。根据2003年的原型资料,分析了汛期潼关高程的下降过程及不同措施的影响,认为在汛期潼关高程的下降值中,有利水沙条件的作用约占60%;洪水期完全敞泄、非汛期三门峡水库控制318m运用、库区东卢湾裁弯取直工程的实施等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的水沙过程是潼关高程下降和稳定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潼关高程 三门峡水库 洪水 水库敞泄运行 裁弯取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工程大坝标施工项目控制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飞涛 王碧 +1 位作者 吴中伟 李晓鸣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投资控制 合同管理 小浪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