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进程中水土保持技术防治措施体系及其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党维勤 艾绍周 +1 位作者 毕华兴 杨新民 《中国水利》 2014年第22期55-57,共3页
近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相应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分析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危害的基础上,总结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和归纳植物、工程、临时三大措施防治体系及其效益,提出编制专项规划... 近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相应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分析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危害的基础上,总结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和归纳植物、工程、临时三大措施防治体系及其效益,提出编制专项规划,编写实施方案和设计,完善当地防治措施体系,推广生态措施,重视临时措施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市水土保持 治理措施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 被引量:7
2
作者 党维勤 郑宝明 +3 位作者 肖学谦 田永宏 党维静 王萍 《中国水利》 2007年第22期43-44,共2页
通过对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阶段设计变更原因的分析,指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阶段变更的必要性和建设、监理单位对变更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变更设计的程序和原则进行的分析,阐述了变更设计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 变更设计 水土保持 淤地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补偿机制中存在问题及其建议与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来章 党维勤 徐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4-188,共5页
当前,空前繁荣的我国经济背后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尽快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确保生态安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在补偿制度建设、补偿主体确定、补偿标准、融资筹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 当前,空前繁荣的我国经济背后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尽快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确保生态安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在补偿制度建设、补偿主体确定、补偿标准、融资筹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方法,为此,我们针对目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存在问题,提出了全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议及对策,即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强调政府责任;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补偿费应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建议出台征收的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技术体系;加强宣传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存在问题 建议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 被引量:8
4
作者 党维勤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27,共3页
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概念和水土保持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思路,即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对外投资型向内需投资型发展转变,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 通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概念和水土保持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思路,即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对外投资型向内需投资型发展转变,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倾斜型发展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投资拉动型增长向居民拉动型增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 水土保持 思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黄土高原基层水土保持研究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党维勤 《中国水利》 2019年第21期6-8,共3页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科研工作与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的指示精神,亟...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科研工作与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的指示精神,亟须开展的研究有:当前植被条件下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淤地坝、旱作梯田、植物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体系研究,机理、技术、政策和制度等支持水土保持生态自然恢复的相关研究,新技术引进、农业生态技术、新模式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有效支撑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关系 旱作梯田 淤地坝 自然恢复 水保科技示范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8”计划中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引进领域的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党维勤 尚国梅 王晓 《水利发展研究》 2013年第2期32-34,58,共4页
"948"计划是一个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计划,其已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领域开展了多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近年来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状况和引进计划的特点等,提出可以引进的技术和领域应包括水土保持优良植物资源... "948"计划是一个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计划,其已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领域开展了多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根据近年来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状况和引进计划的特点等,提出可以引进的技术和领域应包括水土保持优良植物资源及先进育种技术、先进育苗和加工及栽植施工技术、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国际前沿技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科研新理念新方法和综合科技能力提升领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48”计划 水土保持 植物措施 农业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激励政策的法制保障
7
作者 姜德文 党维勤 +1 位作者 蒲永平 王冬梅 《水利发展研究》 2008年第4期37-41,共5页
长期以来,大面积种植坡耕地、顺坡耕作、草原开垦、超载放牧、以薪柴为主的农村燃料结构等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大和加重了我国的水土流失,虽然在几十年的水土保持治理中我们实践总结出了坡改梯、等高耕作、免耕、草田轮作、以沼气... 长期以来,大面积种植坡耕地、顺坡耕作、草原开垦、超载放牧、以薪柴为主的农村燃料结构等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大和加重了我国的水土流失,虽然在几十年的水土保持治理中我们实践总结出了坡改梯、等高耕作、免耕、草田轮作、以沼气和风能以及太阳能代柴、生态移民等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成功做法,但由于缺乏对这些有利于水土保持生产方式和技术措施的法律鼓励和激励保障,影响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广的进程。水土保持法修订调研组在经过大量的、中外的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中须以法律形式明确对有利于水土保持行为的法律支持条款,同时要制定相关政策,给予资金补贴、技术支持,为全面加快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提供法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激励政策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 实现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宝明 《中国水利》 2003年第9期75-77,共3页
黄河中游7.86万km2多沙粗沙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形成世界罕见 的“地上悬河”,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原因。为了根治黄河下游水害,必须加快这一地区水 土流失治理,采取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 黄河中游7.86万km2多沙粗沙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造成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形成世界罕见 的“地上悬河”,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原因。为了根治黄河下游水害,必须加快这一地区水 土流失治理,采取水土保持效益最为显著的淤地坝工程措施,减少入黄泥沙,实现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 “河床不抬高”的战略目标,促进黄河下游两岸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试验研究 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黄河下游 河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7·26”暴雨洪水灾害的淤地坝作用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21
9
作者 党维勤 郝鲁东 +2 位作者 高健健 党恬敏 白云 《中国水利》 2019年第8期52-55,共4页
简要介绍了无定河"7·26"暴雨洪水和受灾情况,通过对治理沟与非治理沟的调查与对比分析,得出"60多年水土保持治理作用巨大,尤其是淤地坝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治沟造地与淤地坝对比分析,得出"淤地坝具... 简要介绍了无定河"7·26"暴雨洪水和受灾情况,通过对治理沟与非治理沟的调查与对比分析,得出"60多年水土保持治理作用巨大,尤其是淤地坝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治沟造地与淤地坝对比分析,得出"淤地坝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功能,而治沟造地在这次暴雨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认为黄土高原当前淤地坝超期运行,防洪能力下降,淤地坝变为病险坝的主要原因是重建设轻管理,甚至不管理。从淤地坝普查、减少治沟造地工程、强化病险坝加固、开展创新研究、加大治理投资开展管护力度等多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26”暴雨 淤地坝 黄土高原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淤地坝及其坝系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被引量:12
10
作者 党恬敏 党维勤 +1 位作者 李小兵 张泉 《水利发展研究》 2022年第2期58-65,共8页
文章探索黄土高原淤地坝及其坝系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时期发展的路径,从而为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通过对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和建设现状的梳理,从当前淤地坝建设过程中寻找新的技术,同时在水... 文章探索黄土高原淤地坝及其坝系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时期发展的路径,从而为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通过对黄土高原淤地坝研究和建设现状的梳理,从当前淤地坝建设过程中寻找新的技术,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土石坝建设探索新技术,总结归纳出黄土高原淤地坝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以及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重点对当前在淤地坝和土石坝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的GIS、DEM、无人机、BIM等技术,淤地坝免管护、拦泥透水、浮力式等坝体建设新特性,放水建筑物的PCCP管、顶管技术、虹吸管和太阳能等新材料和新技术,溢洪道应用柔性材料、生态袋、竖井式等新工艺,碾压式智慧筑坝技术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新时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新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径、淤地坝及坝系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淤地坝建设全过程的智慧新技术、淤地坝及其坝系安全预测预警预报新方法、淤地坝管理制度建设的新思路等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坝系 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