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动力学模型的城区防洪能力评估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滨滨 喻海军 +2 位作者 马建明 孙庚 穆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城区河道现状防洪能力的准确评估是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过去针对单一河道现状防洪能力评估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多河汇聚洪水交互复杂区域的河道防洪能力研究相对较少。金堂县城素有“千里沱江第一城”之称,却也是沱江流域受洪水威胁... 城区河道现状防洪能力的准确评估是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过去针对单一河道现状防洪能力评估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多河汇聚洪水交互复杂区域的河道防洪能力研究相对较少。金堂县城素有“千里沱江第一城”之称,却也是沱江流域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本文针对金堂县城区“三河汇一江”的复杂交互关系,构建一二维耦合洪水分析模型,利用典型场次洪水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从河道现状堤防防洪能力、城区整体过流能力、跨河建筑物现状防洪能力等多方面开展了金堂县城区现状防洪能力评估。结果表明:构建的一二维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3场典型洪水中沱江干流三皇庙水文站模拟洪峰误差均在1%以内,峰现时间误差均在1.5 h以内;城区模拟淹没范围基本与实际调查一致,模拟最大淹没水深基本与实测洪痕相符,大部分点位的模拟最大淹没水深误差在0.2 m以内;城区现有堤防防洪标准低,大部分仅满足5~10年一遇,局部薄弱段不足5年一遇;城区整体过流能力受上游洪水遭遇组合影响,三河相互顶托明显;城区多座跨河建筑物防洪能力不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中平安桥、毗河大桥分别不足5年、10年一遇防洪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模拟 一二维耦合 率定和验证 现状防洪能力 金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建设对洪水要素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刚 严登华 +2 位作者 任明磊 张诚 翁白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生态建设活动通过调控下垫面条件改变截留、入渗、地表糙度等水文参数,显著影响区域生态水文过程。揭示生态水文过程对洪涝灾害的调控机制是坡面-河道系统协同治理中实现流域洪水风险管控的关键。笔者从生态水文作用机制角度剖析生态建... 生态建设活动通过调控下垫面条件改变截留、入渗、地表糙度等水文参数,显著影响区域生态水文过程。揭示生态水文过程对洪涝灾害的调控机制是坡面-河道系统协同治理中实现流域洪水风险管控的关键。笔者从生态水文作用机制角度剖析生态建设对洪水要素的影响过程,从水文统计、室内外试验、模型模拟分析等方面综合分析归纳土地利用/地表覆被变化的水文响应研究方法,最后总结讨论当前对植被调洪减灾作用的基本认识。结果表明:生态建设可以加速改变影响水文过程的植被状况、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强化对洪水要素过程的影响,但是植被削峰滞洪效果受植被-土壤系统内在生境条件和区域气候条件及流域本底状况等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各类传统研究方法各有优劣,应结合研究目标和适用场景进行选取。此外,传统研究多关注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对洪水的影响,而从植被-土壤系统结构、功能的角度研究坡面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对洪水要素过程影响较少;缺少生态建设对洪水的调节能力评价和对洪涝灾害风险影响的定量评估方法。对此领域的未来研究建议为:深化植被-土壤生态系统对洪水的影响机理研究;建立坡面单元韧性评价体系,量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协调作用对洪水的调节阈值;发展生态调节能力.与灾害风险的多尺度定量评估方法,为流域生态防洪系统构建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过程 土地利用变化 水文响应 植被恢复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遥感数据规模化加工处理平台框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江威 庞治国 +4 位作者 吕娟 丁小辉 张朋杰 何国金 张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以卫星遥感为代表的地表信息空天获取手段是支撑新时期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遥感数据获取能力与处理服务能力之间出现了失衡,大量的对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被获取,而能够支撑水利业务的遥感数据产品即时服务能力和动态更新频次... 以卫星遥感为代表的地表信息空天获取手段是支撑新时期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遥感数据获取能力与处理服务能力之间出现了失衡,大量的对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被获取,而能够支撑水利业务的遥感数据产品即时服务能力和动态更新频次仍然存在瓶颈,“卫星数据量大、处理流程复杂、产品服务不足”的现状长期存在,制约着水利行业遥感应用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通过调研当前国内外遥感大数据加工处理进展,分析了面向智慧水利建设的水利遥感数据处理平台需求,设计了一种水利遥感数据规模化加工处理平台的框架,用于海量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全链路自动化处理,以提升水利遥感数据产品处理质量和服务效率。该平台可以实现超过30种多源高分遥感数据全流程处理,通过动态分配GPU和CPU计算缓存,实现卫星遥感数据正射校正、融合、镶嵌、质检以及水利遥感专题信息提取等流程规模化、并行化和自动化处理,生产满足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卫星遥感专题产品,支撑新时期智慧水利建设的遥感深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遥感 规模化处理 遥感大数据 遥感专题产品 智慧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方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4
作者 张智雄 李青 +4 位作者 王东升 陈尧 王晗 余娅丽 王紫璠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96-903,共8页
山洪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背景下,对山洪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区划评估,有助于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采用了《洪水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编制... 山洪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的背景下,对山洪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区划评估,有助于区域山洪灾害风险管控和重点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采用了《洪水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编制技术要求》中对于山地洪水防治区划的推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算法改进,依托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对云南省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进行了计算分析,进而得出了云南全省各级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的面积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山地洪水重点、中等、一般防治区分别占行政区划面积的7.73%、4.99%和87.28%,重点防治区在云南省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布较为密集。并且本次采用的计算方法可随着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的更新进行快速迭代,可为各地山地洪水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洪水威胁区 防治区划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伸缩比SCE-UA算法与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宇 阚光远 梁珂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8,共9页
洗牌复合形进化(SCE-UA)算法作为寻优能力较强的全局寻优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模型参数率定领域。经典SCE-UA算法中的下山单纯形搜索采用固定伸缩比实现反射和收缩操作,其寻优效率还有待提升,实际应用中发现变动伸缩比能够改善算法的... 洗牌复合形进化(SCE-UA)算法作为寻优能力较强的全局寻优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模型参数率定领域。经典SCE-UA算法中的下山单纯形搜索采用固定伸缩比实现反射和收缩操作,其寻优效率还有待提升,实际应用中发现变动伸缩比能够改善算法的寻优效率。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数值实验与分析,发现伸缩比取值存在最优区间,在伸缩比最优区间内均匀采样,利用优选法在单纯形搜索过程中动态确定最适伸缩比,提出了基于优选伸缩比的SCE-UA算法。本研究利用改进的算法,基于多组人工降雨—径流资料开展了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固定伸缩比,优选伸缩比算法在多组人工降雨—径流资料下的参数率定测试中均表现出相同迭代次数下目标函数值更优的结果,显著提升了优化效率,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深度搜索能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UA 下山单纯形搜索 伸缩比 优选法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宁夏盐池县蒸散发时空特征分析与灌溉用水估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崔香蕊 庞治国 +1 位作者 段天池 覃湘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4,共11页
精准获取灌区农灌水量有利于掌握农业用水的时空动态,促进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本研究比选了多种蒸散发遥感数据产品,基于区域-灌区两级水量平衡原理估算了灌区农业用水量;并通过Mann-Kendall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盐池县灌区2... 精准获取灌区农灌水量有利于掌握农业用水的时空动态,促进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本研究比选了多种蒸散发遥感数据产品,基于区域-灌区两级水量平衡原理估算了灌区农业用水量;并通过Mann-Kendall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盐池县灌区2014—2023年的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了年际、年内不同尺度下影响蒸散发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1)PML-V2数据产品在研究区表现出较好的精度和数据的稳定性,2014—2020年期间蒸散发未发生明显突变,平均以0.88 mm/a的速率缓慢增加;在年内分布上,蒸散发主要集中在7—9月份,在空间分布上,蒸散发总体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2)年际上,温度是影响蒸散发的主要气象因素;年内,蒸散发在1月份和5—10月份由温度主导,2—4月份由净辐射主导,11—12月份由水汽压主导;(3)在灌水期,本文估算的灌溉用水量与灌溉制度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花马池灌区节水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进行高效节水管理时应优先考虑该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遥感 水量平衡 灌溉用水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质量控制体系
7
作者 张盼 孙涛 +4 位作者 时宇 张霞 董芳睿 苏亚鲁 田相彩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4-85,87,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风险,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管是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遥感监管涉及的内容和环节较多,加之时间紧、任务重,且影像质量、作业人员熟练程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长,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风险,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生产建设项目进行监管是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遥感监管涉及的内容和环节较多,加之时间紧、任务重,且影像质量、作业人员熟练程度、采用的作业系统平台等存在差异,各地区遥感监管质量仍存在较大差异,亟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备的遥感监管质量控制体系。为了推进水土保持遥感监管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质量控制组织与程序体系、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方法等:可成立质量控制组、质量管理检查组、专家审查组,形成责任明确、高度协调、问题及时反馈与处理的质量控制工作体系;遥感影像解译和核查认定是质量控制的2个关键环节,对遥感影像解译环节可通过影像预查、数据自查、交叉检查、专家审查来提高遥感解译和判别的精度,对核查认定环节重点抽查生产建设活动的判定、合规项目的认定、不合规项目的查处成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产建设项目 遥感监管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的2022年长江流域极端干旱重现期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洁祥 吕娟 +2 位作者 张学君 屈艳萍 冯爱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39,共8页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给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61~2022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少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变量风险评估方法,对此...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了史上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给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利用1961~2022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高温少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变量风险评估方法,对此次高温复合型干旱事件的重现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47.5%,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位,且高温发展严重区域与降雨量偏少区域高度重合。基于Copula函数联合重现期的分析显示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干旱超过100a一遇,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极端的干旱;而只考虑降水或者高温的单变量重现期分析将此次干旱事件定义为30a或者60a一遇,难以合理描述此类复合型灾害的发生风险。从空间看,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干旱在上、中、下游的联合重现期分别为100,75,55a一遇。针对日益频发的复合型极端事件,未来风险评估需考虑两个或多个变量极端状况的同期叠加效应,这对于科学把握灾害的极端性及其风险影响、及时制定抗旱减灾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现期 极端干旱 COPULA函数 复合型事件 高温少雨 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山区中小流域降雨径流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锦堂 任明磊 +4 位作者 李京兵 唐榕 钟小燕 王刚 王玉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37,共5页
洪水预报是流域防洪减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之一。目前我国中小河流暴雨洪水灾害频发,但应对短历时强降雨的洪水预报能力仍不强。以安徽省东部山区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入长短时记忆网络建立流域降雨径流模型,探讨其在山区中小流域的洪... 洪水预报是流域防洪减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之一。目前我国中小河流暴雨洪水灾害频发,但应对短历时强降雨的洪水预报能力仍不强。以安徽省东部山区中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入长短时记忆网络建立流域降雨径流模型,探讨其在山区中小流域的洪水模拟效果。结果表明,考虑降雨输入的空间差异可提升深度学习模型降雨径流模拟预测性能,且长短时记忆网络能够取得优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的精度;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有效建立了流域降雨与径流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模型在所选流域内场次洪水的峰值模拟效果较好,训练、测试集场次洪水峰值合格率均在90%以上;长短时记忆网络内部结构特征与流域水文过程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对山区中小流域暴雨洪水非线性关系拟合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区 长短时记忆网络 中小河流 降雨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区动态洪水风险图应用系统及典型暴雨内涝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静 李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6,共16页
【目的】为了提高沿海超大城市对洪涝灾害的先知先觉能力,快速预测分析洪涝潮组合影响下的淹没风险时空分布,【方法】以水文-水动力暴雨洪水分析模型为核心模块,通过与外部的气象精细化降雨预报数据库、自动雨量站实时监测数据库及实时... 【目的】为了提高沿海超大城市对洪涝灾害的先知先觉能力,快速预测分析洪涝潮组合影响下的淹没风险时空分布,【方法】以水文-水动力暴雨洪水分析模型为核心模块,通过与外部的气象精细化降雨预报数据库、自动雨量站实时监测数据库及实时水情、闸泵运行数据库相关联,研发了上海城区动态洪水风险图应用系统。采用由雨量站点到气象格网和水力网格的降雨二级空间融合技术,实现了模型与气象预报降雨数据的有效耦合。利用数据挖掘提取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包含10项洪水风险要素要点的城市内涝预报专报自动生成方法,实现了对内涝风险的快速一站式概览。利用系统可以对城市暴雨、河道洪水和风暴潮等单一发生或遭遇组合引起的淹没分布进行快速实时预报计算,模拟和预测城市洪涝潮灾害的有关淹没特征数据和淹没动态过程。【结果】利用系统分析了2023年6月23—24日暴雨的内涝风险分布,将模型模拟的积水区域与积水监测站、灾情直报和热线灾报的积水点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150处对比积水点中,有129处误差不超过20 cm,占86%。模型模拟的积水空间分布与实际情况基本接近。【结论】结果表明:系统满足汛期常态化、业务化运行需求,能够为城市洪涝风险的实时动态分析和防汛指挥决策提供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洪水风险图 暴雨洪水分析模型 内涝预报 洪水预报 积水 GIS 数据挖掘 专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指数与深度学习的黄河冰凌遥感监测识别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文龙 冯天时 +5 位作者 陈龙 何倩 胡军 卢奕竹 冯珺 刘宏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黄河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造就了其复杂的凌情特征,及时准确掌握凌汛期间冰凌变化规律与特点是凌汛监测防治的关键任务。卫星遥感可实现黄河冰凌的大范围快速提取,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遥感指数与深度学习两类,为验证和对比不同方... 黄河流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造就了其复杂的凌情特征,及时准确掌握凌汛期间冰凌变化规律与特点是凌汛监测防治的关键任务。卫星遥感可实现黄河冰凌的大范围快速提取,目前常用的方法有遥感指数与深度学习两类,为验证和对比不同方法对黄河冰凌遥感监测识别的有效性,基于Sentinel-2遥感数据,利用归一化积雪指数及其改进形式和U^(2)-Net等三种方法对2023年黄河宁蒙段冰凌进行遥感提取。结果表明:NDSI、MNDSI、U^(2)-Net三种方法的结果分类精度分别为83.42%、87.98%和92.01%;Kappa系数分别为0.88、0.90和0.97;三种方法均对冰凌有较好的提取效果,但指数法对于流凌、清沟等其他类型的识别效果较差,浅滩处提取的边界较为杂乱,U^(2)-Net可以精确区分出清沟,提取冰凌边界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冰凌 卫星遥感 NDSI MNDSI U^(2)-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蓄滞洪区泥沙淤积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胜天 朱贻凡 +7 位作者 周柏池 娄和震 丁建新 宋文龙 丛佩娟 龚记熠 王怀星 李杰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5-874,共10页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 为探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过程中蓄滞洪区泥沙淤积特征,评估受灾情况,基于实地淤积调查和高分遥感影像,计算淤积厚度空间分布,并结合DEM数据估算蓄滞洪量和蓄滞洪区利用率。结果表明:淤积厚度插值的均方根误差E_(RMS)为1.32,纳什系数E_(NS)为0.78,蓄滞洪量计算的E_(RMS)为0.75,E_(NS)为0.92,证明研究计算方法可行,计算结果可靠;8个蓄滞洪区共蓄洪24.63亿m^(3),蓄滞洪区利用率约为36.90%,平均淤积厚度为2.60 cm,总淤积量达7.67×10^(7) t;海河流域洪水含沙量约31.14 kg/m^(3),其中大清河系和永定河系的洪水含沙量达到过去20 a平均含沙量的20~40倍;此外,研究发现海河流域西部和北部山地的淤积情况更严重,较早启用的、位于上游的蓄滞洪区淤积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海河流域 蓄滞洪区 泥沙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已有洪水预报信息的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博文 刘晓阳 +3 位作者 赵佳琪 张俊彬 任明磊 赵丽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31,共9页
本研究主要分析2020-2022三峡水库现有场次入库洪水预报结果(来源于三峡梯调预报)和实测入库流量数据,从全年流量整体预报情况与场次洪水预报情况等多方面研究现有三峡入库洪水的预报精度及预报误差分布规律,为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提供... 本研究主要分析2020-2022三峡水库现有场次入库洪水预报结果(来源于三峡梯调预报)和实测入库流量数据,从全年流量整体预报情况与场次洪水预报情况等多方面研究现有三峡入库洪水的预报精度及预报误差分布规律,为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不确定性 流量预报误差 场次洪水预报特性 误差分布规律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大熵法的三峡水库洪水预报误差分布规律
14
作者 李博文 郭率 +1 位作者 任明磊 赵丽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40,共9页
深入研究洪水预报误差的分布规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为水库调度决策的拟定提供辅助参考。通常的研究方法为正态分布法与对数正态分布法,但这类研究方法受人为主观性的影响较大。使用三峡水库2020-2022年入库洪水数据将洪水分为4个量... 深入研究洪水预报误差的分布规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为水库调度决策的拟定提供辅助参考。通常的研究方法为正态分布法与对数正态分布法,但这类研究方法受人为主观性的影响较大。使用三峡水库2020-2022年入库洪水数据将洪水分为4个量级,建立三峡水库洪水洪量预报误差分布的极大熵模型,得出不同预见期下4个量级的洪水洪量预报相对误差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极大熵模型可以定量地获得三峡水库的洪水预报误差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且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误差 极大熵原理 分布函数 概率密度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预报降雨信息在寸滩-三峡区间的精度评价和可利用性评估
15
作者 杨兴豪 刘晓阳 +1 位作者 赵丽平 任明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22,40,共7页
降雨数值预报在预防极端天气和其他气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提供可靠的概率预报,可以更准确地描述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寸滩-三峡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TIGGE资料中的ECMWF和NC... 降雨数值预报在预防极端天气和其他气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提供可靠的概率预报,可以更准确地描述预报结果的不确定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寸滩-三峡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TIGGE资料中的ECMWF和NCEP 2种模式,对2020-2022年(5-10月)逐日降水集合预报信息的精度进行评估。首先,采用Talagrand分布和Brier评分来评估不同预见期的集合预报能力;然后,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来修正集合预报;最后,对不同预见期的BMA修正值和实际降雨值之间的误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CMWF和NCEP 2种模式的预报能力随预见期的增加逐渐下降,在不同预见期下,通过BMA修正后的降雨预报值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贝叶斯模型平均(BMA) 降雨 预见期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三峡水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16
作者 赵丽平 刘晓阳 +2 位作者 任明磊 郭率 陈先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共9页
选取寸滩武隆至三峡大坝之间的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三峡水库垂向混合产流入库洪水预报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内近几年汛期的降雨径流,从日模和次洪模拟效果分别进行分析,并与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和新安... 选取寸滩武隆至三峡大坝之间的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三峡水库垂向混合产流入库洪水预报模型,模拟研究区域内近几年汛期的降雨径流,从日模和次洪模拟效果分别进行分析,并与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和新安江模型模拟精度均较高,年径流深、年最大洪峰、年最大3d洪量、年最大7d洪量、场次洪水洪峰、径流深及确定性系数均满足许可误差要求,模拟场次洪水的合格率均达到100%,且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精度略高于新安江模型。因此,建立的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对洪峰、洪量、过程均模拟较为准确,可为三峡水库入库洪水预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极端降水阈值确定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7
作者 宾零陵 陈璇 +2 位作者 徐奎 曹永强 穆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2-433,共12页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研究流域极端降水风险分布有利于防灾减灾措施科学制定。本文以海河流域为对象,基于30个气象站点1990—201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去趋势波动法(DFA)、百分位法、Pearson-Ⅲ概率分布计算极... 随着全球变暖,极端降水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研究流域极端降水风险分布有利于防灾减灾措施科学制定。本文以海河流域为对象,基于30个气象站点1990—201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去趋势波动法(DFA)、百分位法、Pearson-Ⅲ概率分布计算极端降水阈值,分区提出极端降水阈值建议并探讨其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基于危害性和脆弱性指标分析流域极端降水风险。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极端降水阈值西北地区为45 mm,东南地区为65 mm;近30年来极端降水天数呈减少趋势,其中东南地区下降幅度更大,且极端降水发生概率存在东部沿海区和西部五台山、原平附近两个高值中心区;海河流域极端降水风险自东南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降低,其中较高和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滦河下游、北三河下游、大清河下游、子牙河和徒骇马颊河,低和较低风险地区位于北部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阈值 危险性 脆弱性 风险评估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