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类模型耦合的城市洪水风险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念强 马建明 +2 位作者 陆吉康 刘建刚 万金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128,133,共5页
基于城市洪水的特点,提出了简化的城市排水模型,并与SCS水文模型和二维浅水动力模型相耦合,建立了城市洪水风险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城市外洪、内涝或二者的组合,并以蚌埠市为例,开展示范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模型的... 基于城市洪水的特点,提出了简化的城市排水模型,并与SCS水文模型和二维浅水动力模型相耦合,建立了城市洪水风险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城市外洪、内涝或二者的组合,并以蚌埠市为例,开展示范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水 水文模型 洪水风险图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标准修订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念强 马建明 万金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102,106,共5页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是我国10类水利工程和河道断面的基础码,有关标准实施10 a后,已经不能满足水利信息化和防汛抗旱业务的需求,在应用中出现了河流数量、代码容量不足,水系分区与其他标准矛盾等问题,需要进行修订。以大比例尺地形图、90 ... 中国河流名称代码是我国10类水利工程和河道断面的基础码,有关标准实施10 a后,已经不能满足水利信息化和防汛抗旱业务的需求,在应用中出现了河流数量、代码容量不足,水系分区与其他标准矛盾等问题,需要进行修订。以大比例尺地形图、90 m分辨率的DEM等为基础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水文分析功能,计算了河流的基本参数。以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编码河流筛选的指标和控制标准,完善了河流编码的规则,解决了标准修订的部分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名称 代码修订 水利信息化 水利工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涝灾害应急响应调查及其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谭徐明 马建明 张念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16-221,共6页
通过采集2002年以来洪涝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了应急响应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1)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成为自然灾害中应急响应启动最频繁的灾种,逐渐进入了政府和主管部门公共管理的范畴,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行... 通过采集2002年以来洪涝灾害风险应急响应的案例,梳理和分析了应急响应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1)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成为自然灾害中应急响应启动最频繁的灾种,逐渐进入了政府和主管部门公共管理的范畴,成为公众关注的重要行为;(2)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存在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启动与响应两个层面管理机制不清、缺乏对应急响应全过程有效管理的问题;(3)应当从理论层面理清应急启动与响应的功能,在管理层面逐渐形成启动与响应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与民间统一指挥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对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应急响应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框架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应急响应 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网格法在无压稳定渗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顺福 丁留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2,共7页
针对无压稳定渗流分析过程中常遇到的线形结构问题,提出将组合网格法应用于无压稳定渗流计算。采用两套独立的网格,对整体区域采用尺寸较大的粗网格进行模拟,不考虑线形结构的影响,在线形结构附近则采用尺寸比较小的细网格进行模拟,考... 针对无压稳定渗流分析过程中常遇到的线形结构问题,提出将组合网格法应用于无压稳定渗流计算。采用两套独立的网格,对整体区域采用尺寸较大的粗网格进行模拟,不考虑线形结构的影响,在线形结构附近则采用尺寸比较小的细网格进行模拟,考虑线形结构的影响。计算在粗细两套网格之间迭代调整,直到达到收敛精度。组合网格法大大简化离散工作量,且适应于非规则网格。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组合网格法合理可行,计算程序可靠,这为线形结构的无压稳定渗流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稳定渗流 组合网格 线形结构 改进初流量法 有限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来国际上探求综合治水的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吉尔伯特.F.怀特 程晓陶 梁志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66-68,共3页
在流域综合治水概念取代早先单目标管理概念的 70多年里 ,为了实现综合治水方略的整体目标———既要兼顾社会与环境系统 ,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际上很多科研与决策机构都面临着日益增多的问题 .实践表明 ,治水措施的范围迫切需要... 在流域综合治水概念取代早先单目标管理概念的 70多年里 ,为了实现综合治水方略的整体目标———既要兼顾社会与环境系统 ,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际上很多科研与决策机构都面临着日益增多的问题 .实践表明 ,治水措施的范围迫切需要继续扩展 ,并作为评估过程的一部分来考虑 ;评价各项措施的标准也急待深入研究 ,以协调不同的评估准则 ;尖锐的、恰当的后评估工作急需开展 ,以把握治水措施带来的实际后果 .这也提示我们 ,真要充分发挥综合治水的全部潜能 ,仍会是路漫遥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治水 水利建设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