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创新结硕果 严谨求实铸丰碑——纪念长江科学院建院50周年
1
作者 王德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科学创新 水利水电开发 研究 设计 技术服务 长江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监测系统
2
作者 王德厚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9-61,70,共4页
关键词 三峡水利枢纽 安全监测系统 系统优化 仪器布置 系统功能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明娜 汪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41-44,共4页
长江是闻名世界的“黄金水道”,在地域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我国国计民生的大动脉 ;在西部大开发中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水土流失是长江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分析其水土流失的历史演变、现状、特征及成因。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长江流域 水土保持 现状 特征 成因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湿地保护——水土流失与湿地消亡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汪达 汪明娜 汪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水土流失和湿地消亡已成为长江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造成山穷水害、湿地衰减、水旱灾害等生态危机。分析研究湿地消亡和水土流失的概况及成因 ;提出湿地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措施 ,以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水土保持与... 水土流失和湿地消亡已成为长江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造成山穷水害、湿地衰减、水旱灾害等生态危机。分析研究湿地消亡和水土流失的概况及成因 ;提出湿地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措施 ,以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水土保持与湿地保护是密切关联的统一体。探讨其自然关系及维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水土保持应与湿地保护有机的结合 ,协调发展 ,积极倡导 2 1世纪可持续发展水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 长江流域 水土资源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利枢纽泄水建筑物体型水力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赤 徐勤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2-67,共6页
综述了二十余年来对三峡工程泄水建筑物体型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包括溢流表孔堰面曲线选择、事故门槽和工作门槽布置,以及深孔有压段体型、明槽段抛物线溢流面型式、陡槽方案、突扩跌坎式掺气设施、跌坎掺气设施等通过对溢流表孔的试... 综述了二十余年来对三峡工程泄水建筑物体型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包括溢流表孔堰面曲线选择、事故门槽和工作门槽布置,以及深孔有压段体型、明槽段抛物线溢流面型式、陡槽方案、突扩跌坎式掺气设施、跌坎掺气设施等通过对溢流表孔的试验研究,推荐了适宜的溢流堰面曲线和门槽体型及布置,并对与水流流向非正交的门槽体型及两道门槽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索对于泄洪深孔体型的研究,探明了影响有压段空化特性及泄流能力的主要因数,指出了抛物线溢流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陡槽布置方案,探索了突扩跌坎式掺气设施对于三峡泄洪深孔的适宜性及存在的空化薄弱环节,推荐了已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的跌坎掺气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建筑 溢流表孔 泄洪深孔 水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的治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夏细禾 余文畴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9-51,共3页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为确保堤防安全和河势稳定、针对重点险工险段的护岸工程,到1997年止,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总长为101km,占崩岸线总长的80%,是长江堤防建设的主体工程之一;第二类为治理蜿蜒型河道实施的裁...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为确保堤防安全和河势稳定、针对重点险工险段的护岸工程,到1997年止,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总长为101km,占崩岸线总长的80%,是长江堤防建设的主体工程之一;第二类为治理蜿蜒型河道实施的裁弯工程,在20世纪60~70年代实施了三处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其上下游河段的河势已得到初步控制;第三类为治理分汊河道实施的堵汊工程,从70年代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河道治理 护岸 裁弯 堵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MA的面板堆石坝变形预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7
作者 程琳 张雨鹏 +3 位作者 王赵汉 马春辉 李波 许增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基于实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是面板堆石坝变形安全监控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面板堆石坝变形的影响因素复杂,预测模型涉及因子较多,导致常规建模方法存在精度低、计算复杂且难以量化模型不确定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Copula贝叶斯模... 基于实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是面板堆石坝变形安全监控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面板堆石坝变形的影响因素复杂,预测模型涉及因子较多,导致常规建模方法存在精度低、计算复杂且难以量化模型不确定性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Copula贝叶斯模型平均的面板堆石坝变形预测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Copula函数刻画测点变形与影响因子之间的联合分布,以替代贝叶斯模型平均中的均匀分布假设,并结合差分演化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对贝叶斯模型平均的计算体系进行优化。将该方法应用于公伯峡面板堆石坝的变形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考虑模型不确定性,通过因子权重的合理分配为变形溯源提供理论依据,其预测精度优于逐步回归等传统模型,较传统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也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变形预测 COPULA理论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设施布局对城市径流与污染负荷影响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窦明 闫佳佳 +3 位作者 王偲 关健 李桂秋 侯进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关于低影响开发(LID)空间布局对水量水质控制效果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针对上述问题,以郑州市中原区为对象,基于SWMM模型原理构建布设LID设施的研究区城市水量水质模型。所提模型依据城市综合径流系数的经验值以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将中... 关于低影响开发(LID)空间布局对水量水质控制效果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针对上述问题,以郑州市中原区为对象,基于SWMM模型原理构建布设LID设施的研究区城市水量水质模型。所提模型依据城市综合径流系数的经验值以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将中原区划分为城市建筑高、中、低密集区,并在研究区高、中、低密集子汇水区布设不同比例的LID设施(S1~S5),计算不同雨量级别下不同空间格局下的LID设施对水量水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雨量级别的增大,LID方案的径流总量削减率、峰值流量削减率和TSS负荷削减率不断减小。在降雨级别为暴雨、大雨和中雨时,在高、中、低密集子汇水区布设占比分别为35%、35%和30%的LID方案(S5),其径流总量削减率超过80%,峰值流量削减率超过70%,且TSS负荷削减率超过50%。从各事件下水量与水质综合指标评估来看,该方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LID设施空间布局 径流总量削减率 管段超载 TSS负荷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黑子和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水文要素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董林垚 张平仓 +2 位作者 刘纪根 童晓霞 谢浩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1-680,共10页
剖析"太阳-气候-水资源"体系作用机制对区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探究太阳黑子运动和厄尔尼诺(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阳... 剖析"太阳-气候-水资源"体系作用机制对区域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探究太阳黑子运动和厄尔尼诺(ENSO)对日本吉野川流域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对研究区域水文过程显著影响分别发生在11 a和2~7 a周期上;太阳黑子运动能量以ENSO为"媒介"作用于流域降水和河川径流,但对地下水位波动影响不明显;太阳黑子活动在不同时频域对研究区域水文过程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太阳黑子的"直接"影响可能通过调制ENSO外的气候模态来实现,其"间接"作用则通过"ENSO-西太平洋副高-东亚环流-水汽运动"系统作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 厄尔尼诺 降水 径流 地下水 吉野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掺粉煤灰与矿渣微粉混凝土的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华全 李家正 +1 位作者 王仲华 董维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6,共4页
选择三峡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对单掺粉煤灰、单掺矿渣微粉和双掺粉煤灰与矿渣微粉的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的优质级粉煤灰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在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从而降低了混... 选择三峡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对单掺粉煤灰、单掺矿渣微粉和双掺粉煤灰与矿渣微粉的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掺入一定量的优质级粉煤灰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在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升.但是,掺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而掺矿渣微粉的混凝土早期强度较高,但降低水化热温升的作用不如粉煤灰.如在混凝土中同时掺优质粉煤灰和矿渣微粉,可使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水泥 矿渣微粉 粉煤灰 水化热 抗压强度 抗冻性能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限条件下膨胀土膨胀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姚华彦 吴云刚 黄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43,共4页
选取某工程段膨胀土做室内无荷膨胀率试验,研究了在侧限条件下膨胀土的膨胀时程特征,分析了无荷膨胀率与压实度、初始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膨胀变形可分为急剧膨胀、膨胀衰减、膨胀稳定三个阶段;初始含水率相同时,压实... 选取某工程段膨胀土做室内无荷膨胀率试验,研究了在侧限条件下膨胀土的膨胀时程特征,分析了无荷膨胀率与压实度、初始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膨胀土的膨胀变形可分为急剧膨胀、膨胀衰减、膨胀稳定三个阶段;初始含水率相同时,压实度越小的土样在起始膨胀阶段的膨胀速率越大,最终膨胀量越小;压实度相同时,初始含水率越小的土样在膨胀变形的前两个阶段膨胀速率越大,最终膨胀量也越大;无荷膨胀率与压实度线性正相关,与初始含水率线性负相关。初始含水率对无荷膨胀率的影响大于压实度。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反映初始含水率、压实度影响的无荷膨胀率方程,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方程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 膨胀土 试验研究 Expansive Soil 初始含水率 压实度 膨胀率 膨胀速率 膨胀变形 膨胀量 试验结果 线性正相关 线性负相关 土样 实测结果 时程特征 方程 对比表 稳定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河段通航水流条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姚仕明 王兴奎 张丙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7,共5页
采用水流数学模型对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日调节条件下两坝间河段的水面比降和流速变化均不影响本河段万吨级船队的航行条件。洪水期间大流量条件下两坝间航道水流条件十分复杂,在葛洲坝... 采用水流数学模型对三峡大坝至葛洲坝两坝间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日调节条件下两坝间河段的水面比降和流速变化均不影响本河段万吨级船队的航行条件。洪水期间大流量条件下两坝间航道水流条件十分复杂,在葛洲坝坝前水位为66.00 m、流量大于30 000 m3/s时,两坝间的水流条件不能满足现状条件下万吨级船队的通航;随着流量的增加,通航卡口段也随之增加,主要位于水田角、喜滩上下、石牌、偏脑等局部河段。研究成果可为两坝间航线选择与航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段 数值模拟 通航水流条件 万吨级船队 三峡大坝 葛洲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2
13
作者 卢金友 林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9-1186,共8页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内河流域保护开发示范区、中西部联动发展试验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国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的高强度开发和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生态...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内河流域保护开发示范区、中西部联动发展试验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国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的高强度开发和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已成为制约汉江生态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系统剖析发现,汉江生态经济带存在的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安全保障不足、汉江中下游水生态受损、汉江部分支流水污染严重等.丹江口水库总体水质良好,但水质保障工作存在部分入库支流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支流库湾水华发生风险加剧、库周及上游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消落带管理薄弱等不足.汉江中下游存在硅藻水华频发和鱼类资源量大幅减少等水生态问题,同时中下游部分支流水质不达标,严重影响汉江水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切实做好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科学开展基于生态流量保障的生态调度、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完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形势问题 对策建议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区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长伟 许文盛 +2 位作者 李亚龙 程冬兵 张平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6-179,共4页
通过对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区竹林与杉树混交林、竹林、草地、杉树林及板栗林5种植被凋落物样地调查,采用浸水实验和释水实验测定了各种类型凋落物的持水率、吸水速率、释水量和释水速率。结果表明,5种植被凋落物均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最... 通过对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区竹林与杉树混交林、竹林、草地、杉树林及板栗林5种植被凋落物样地调查,采用浸水实验和释水实验测定了各种类型凋落物的持水率、吸水速率、释水量和释水速率。结果表明,5种植被凋落物均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最大持水率依次为420%(竹林与杉树林混交林),310%(竹林),283%(草地),252%(杉树林)和226%(板栗林);凋落物的持水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释水量与释水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释水速率与释水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且以上函数拟合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人工林 水源涵养 持水率 释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材料与灌浆工艺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蒋硕忠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5-58,共4页
介绍了40多年来长江科学院在灌浆材料研究、仪器设备研制、工艺技术开发、灌浆效果检测和其他修补材料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论述了灌浆与环保的关系。
关键词 灌浆 水泥灌浆 化学灌浆 灌浆材料 灌浆工艺 水泥浆材 化学浆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雨雪混合径流预报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浩澜 李兰 +2 位作者 赵英虎 杨超 何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47,共3页
通过分析暴雨融雪混合径流的物理成因,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然后分析雨雪混合径流主要影响因子对径流的影响,建立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雨雪混合径流预报模型,并利用新疆喀浪古尔河流域暴雨融雪径流资料对模型进行仿真训练实验和验证。通过... 通过分析暴雨融雪混合径流的物理成因,确定其主要影响因子,然后分析雨雪混合径流主要影响因子对径流的影响,建立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雨雪混合径流预报模型,并利用新疆喀浪古尔河流域暴雨融雪径流资料对模型进行仿真训练实验和验证。通过结果比较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模型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雪混合径流 神经网络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元媛 韩剑桥 +2 位作者 金中武 郭超 刘泓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66,共5页
为探究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归因,采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90、2020年四川省山洪风险的空间分布差异与高风险重点区域,探讨了山洪风险的时间变化特征及驱动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由西部向东部... 为探究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归因,采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90、2020年四川省山洪风险的空间分布差异与高风险重点区域,探讨了山洪风险的时间变化特征及驱动原因。结果表明,四川省山洪灾害风险由西部向东部地区逐渐增加,高风险区域多存在于河网密集,且暴露性和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眉山市、自贡市、内江市、资阳市、遂宁市、广安市和南充市;1990~2020年,四川省整体山洪风险呈增加趋势,较高及以上风险区面积占比由17%增至34%,风险等级增加的区域集中在四川省中部,且大部分由中等或较高风险区转变为高风险区;近30年来,四川省的山洪危险性呈下降趋势,但较大的GDP和人口密度使其脆弱性和防灾能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局部区域山洪风险等级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四川省的洪水灾害预报预警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时空分布 防灾减灾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新《水法》 落实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制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达 汪明娜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1期8-12,16,共6页
取水许可水质管理是新《水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介绍了有关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新《水法》有关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的目的、机构、程序、方法以及取水水质、退水水质和排放要求。针对长江流域取... 取水许可水质管理是新《水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介绍了有关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新《水法》有关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的目的、机构、程序、方法以及取水水质、退水水质和排放要求。针对长江流域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的缺陷 ,说明制定《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细则》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法 取水许可 水质管理 水资源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环境监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达 汪明娜 汪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17,21,共4页
丹江口水库是建国初期建成的多目标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完建于70年代初。当前为了满足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要求,必须按原设计将大坝加高14.6m。2005年9月26日第二期加高工程已正式开工。针对... 丹江口水库是建国初期建成的多目标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完建于70年代初。当前为了满足南水北调中线供水要求,必须按原设计将大坝加高14.6m。2005年9月26日第二期加高工程已正式开工。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及施工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提出环境监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大坝 二期工程 南水北调 环境保护 环境监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结构试验和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非线性 地质力学模型 数值计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