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枯季咸潮期珠江河口水资源调度模型研究 |
叶荣辉
张文明
沈正
邹华志
宫兴龙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
|
珠江河口大型涉水工程方案优化研究——以港珠澳大桥工程为例 |
何用
何贞俊
徐峰俊
王华
|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3
|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近期演变分析 |
吴门伍
严黎
杨留柱
卢陈
杨裕桂
|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4
|
珠江河口海水表层盐度光学遥感反演研究 |
何颖清
冯佑斌
扶卿华
刘超群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5
|
基于数据同化的珠江河口悬沙浓度多模型协同反演 |
潘洪洲
杨留柱
刘超群
扶卿华
|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6
|
珠江磨刀门河口悬沙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
卢陈
何用
吴门伍
杨裕桂
|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7
|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东西两汊实测分流比分析 |
吴门伍
严黎
陈莹
杨裕桂
卢陈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8
|
珠江河口潮流流量变化控制指标初探 |
何用
刘霞
王华
|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9
|
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泥沙试验方法及应用 |
吴小明
卢陈
吴门伍
杨裕桂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
9
|
|
10
|
分层型河口咸水上溯对径流潮汐共同作用的基本响应 |
尹小玲
赵雪峰
黄舒琴
卢陈
|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1
|
珠江口伶仃洋风暴潮传播特性及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以台风“山竹”为例 |
陈鹏
张卓
宋志尧
章卫胜
叶荣辉
李玉婷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2
|
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动力特性分析 |
陈文龙
邹华志
董延军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0
|
|
13
|
近60年来珠江三角洲河床演变分析 |
袁菲
何用
吴门伍
刘斌
|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14
|
深圳河河口历史成因分析及综合整治建议 |
吴小明
高时友
吴门伍
|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5
|
潮汐汊口水流结构和动力特性研究 |
吴尧
张蔚
何用
卢陈
吴门伍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6
|
人工阶梯-深潭破坏案例与稳定性分析 |
李志威
王兆印
张晨笛
余国安
张康
漆力健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7
|
河流警戒水位拟定方法研究及应用 |
李善综
王森
农珊
刘和昌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18
|
非线性拟合LST/NDVI特征空间干湿边优于传统线性拟合方法的讨论 |
王行汉
丛沛桐
亢庆
扶卿华
刘超群
王晓刚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9
|
磨刀门口夏冬季沿岸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
高时友
何用
卢陈
杨裕桂
吴门伍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20
|
基于水质约束的中小河流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 |
李善综
王森
方晶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