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水利DIS体系构建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蒋云钟 刘家宏 +3 位作者 梅超 王浩 赵红莉 王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2-496,共5页
智慧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落实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有序推进水利“新基建”,构建面向未来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的关键之举。本文提出了以自然水系数... 智慧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落实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有序推进水利“新基建”,构建面向未来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的关键之举。本文提出了以自然水系数字化(Digitalization)、水利工程智能化(Intelligentialization)、水利管控智慧化(Smartening)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水利DIS体系构建思路,并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展望了DIS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新基建 水利工程 数字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排水系统韧性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鲁佳慧 刘家宏 +2 位作者 刘创 宋天旭 赵梓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韧性评估,可以了解系统的性能水平,为系统优化提供基础和依据,从而更好的利用地区现有设施的排水能力。【方法】在梳理城市排水系统韧性概念、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从评估情景、评估指标、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 【目的】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韧性评估,可以了解系统的性能水平,为系统优化提供基础和依据,从而更好的利用地区现有设施的排水能力。【方法】在梳理城市排水系统韧性概念、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从评估情景、评估指标、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四个视角系统总结了城市排水系统韧性评估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城市排水系统韧性评估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结果】城市排水系统不仅要应对正常降雨情况,还要适应极端天气条件和未来不可预见的干扰。研究表明,除了气候变化、极端降雨导致水力过载的外部荷载,城市复杂的排水网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由短期偶发性事件(管道坍塌、堵塞)或者长期慢性压力(管道老化)导致潜在的结构失效,这可能会增加基础设施瘫痪、财产损失和潜在生命损失的风险。【结论】目前城市排水系统韧性评估更多地关注功能和系统本身,而随着气候变化和未来多重不确定威胁,需要对城市排水系统韧性进行更加全面和综合的评估,未来将考虑从构建完整情景、选取多维评价指标和多系统协同融合等方面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情况 城市排水系统 韧性 韧性评估 降水 韧性城市 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WRF在水文气象领域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田济扬 刘佳 +1 位作者 李传哲 于福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5-1030,1050,共7页
近几年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WRF迅速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为阐释WRF模式的机理,揭示其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介绍了WRF模式系统构成,探讨和总结了物理参数化方案、数据同化方法、以及合理的空间尺度对WRF模式在水文气... 近几年中尺度数值大气模式WRF迅速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为阐释WRF模式的机理,揭示其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介绍了WRF模式系统构成,探讨和总结了物理参数化方案、数据同化方法、以及合理的空间尺度对WRF模式在水文气象领域的模拟预报效果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1)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研究应选取不同的物理参数化方案组合;(2)目前WRF模式常用的数据同化方法是三维变分数据同化,混合数据同化方法是改进WRF模式模拟预报效果的发展方向;(3)并非水平分辨率越高,模拟效果越好,应依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空间尺度;(4)WRF模式的模拟效果好、预报精度高,未来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物理参数化方案 数据同化 空间尺度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城市管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及编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佳嘉 周祖昊 +5 位作者 陈松 聂雪彪 严子奇 朱家松 贾仰文 王浩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4,共6页
在基于子流域划分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中,城市区域雨水管网的存在使得原先不相连通的区域具备了汇流的条件,从而改变了天然地表径流汇流路径。另一方面,城市区域还存在着污水管网汇流,其对子流域编码的上下游关系要求往往会和通常的天... 在基于子流域划分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中,城市区域雨水管网的存在使得原先不相连通的区域具备了汇流的条件,从而改变了天然地表径流汇流路径。另一方面,城市区域还存在着污水管网汇流,其对子流域编码的上下游关系要求往往会和通常的天然水系上下游关系相冲突。因此,在城市区域进行子流域划分和编码的时候,需要考虑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影响。通过将雨水管网等同于天然河道,参与DEM高程修正,实现雨水管网对汇流路径改变作用。通过对基于天然水系汇流关系得到的子流域进行重新编码,得到能够同时满足天然水系汇流以及污水管网汇流要求的编码序列。以深圳坪山河流域为例进行的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解决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影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流域划分 城市汇流 雨水管网 污水管网 子流域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冻融过程中的多层水热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佳 周祖昊 +1 位作者 王浩 王康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为准确模拟土壤冻融过程中温湿度变化以及水热传递规律,以支撑寒区水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EP-L模型基础上,通过添加土壤层水热耦合计算模块,细化土壤分层结构,构建了多层水热耦合模型。根据吉林省前... 为准确模拟土壤冻融过程中温湿度变化以及水热传递规律,以支撑寒区水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EP-L模型基础上,通过添加土壤层水热耦合计算模块,细化土壤分层结构,构建了多层水热耦合模型。根据吉林省前郭灌区土壤冻融原位实验,确定了模型中的土壤水热参数,并用2011~2012年完整冻融周期内实测的土壤温度和含水率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不同深度土层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其中土壤温度模拟的平均NASH效率系数为0.752,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冻结深度的模拟结果和实测值的变化规律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融 水热耦合 多层模型 WEP-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农业用水影响因素与保障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祖昊 杨波 +2 位作者 刘海振 邵薇薇 曹小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27,共4页
近年来,随着华北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均呈下降态势,农业用水保障形势愈发严峻。针对华北地区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水资源天然禀赋,选择河北省为典型研究区,基于1997-2012年间统... 近年来,随着华北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均呈下降态势,农业用水保障形势愈发严峻。针对华北地区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水资源天然禀赋,选择河北省为典型研究区,基于1997-2012年间统计资料,通过水资源量、灌溉定额、产业比较效益、人口结构以及农业用水水质等指标分析华北地区农业用水减少的原因,最后针对现阶段华北地区农业用水保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农业用水 影响因素 保障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图高程点的流域水系提取精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佳嘉 周祖昊 +5 位作者 刘琳 孟永攀 朱家松 严子奇 贾仰文 王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3,68,共4页
针对基于地形图高程点生成DEM法提取的模拟河网同实际河网存在着差异甚至错误的问题,分析了TIN数据范围、高程点密度及DEM采样精度三个影响因素对水系提取精度的影响、影响程度大小、原因及修正方法。以深圳坪山河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的... 针对基于地形图高程点生成DEM法提取的模拟河网同实际河网存在着差异甚至错误的问题,分析了TIN数据范围、高程点密度及DEM采样精度三个影响因素对水系提取精度的影响、影响程度大小、原因及修正方法。以深圳坪山河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提取模拟河网,并同实际水系进行对比,定性评价各因素的影响、误差来源及修正方法。结果表明,TIN数据范围影响着整体河流的准确性,高程点密度及DEM采样精度影响着局部河流的准确性;TIN数据范围的影响来源于DEM插值高程的异常,可通过裁剪数据边界加以消除;高程点密度和DEM采样精度的影响来源于高程的局部高估,部分高估区域可通过对比不同情景下的模拟河网不一致区域得出,其他部分高估区域则需借助额外的水系信息加以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图高程点 水系提取 TIN 高估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事件为中心的城市洪涝调度模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梅超 刘家宏 +3 位作者 王浩 杨志勇 燕文昌 张东杰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0,共5页
为提升我国城市防汛排涝调度信息化水平,创新城市洪涝调度模式,提出了以事件为中心的城市洪涝调度模式,阐述了其基本思路,设计了事件生成与分类分级、调度方案和事件处置的基本流程。以D市为例,分析了以事件为中心的城市洪涝调度模式实... 为提升我国城市防汛排涝调度信息化水平,创新城市洪涝调度模式,提出了以事件为中心的城市洪涝调度模式,阐述了其基本思路,设计了事件生成与分类分级、调度方案和事件处置的基本流程。以D市为例,分析了以事件为中心的城市洪涝调度模式实施案例,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应城市洪涝调度的实际情况,有效提升了城市防汛排涝调度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以事件为中心 调度模式 智慧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主城区河道水系景观环境需水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尹音 赵勇 +3 位作者 尚毅梓 胡鹏 王丽婷 石红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28,共4页
针对天津市主城区河道污染现状,结合天津市未来规划发展目标,从截污治污和引水冲污两方面提出了改善城市水系景观环境的工程措施,计算出主城区河道水质达到Ⅴ类标准情况下的景观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仅封堵河道沿岸直排口,主城区水系... 针对天津市主城区河道污染现状,结合天津市未来规划发展目标,从截污治污和引水冲污两方面提出了改善城市水系景观环境的工程措施,计算出主城区河道水质达到Ⅴ类标准情况下的景观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仅封堵河道沿岸直排口,主城区水系至少补水3.78×108 m3/年,在此基础上对海河沿岸雨污合流制排污口实施雨污分流,主城区水系至少需补水2.22×108 m3/年;对其他骨干河道雨污合流口整治,主城区水系至少需补水1.77×108 m3/年;进一步对二级河道上的雨污口实施雨污分流,主城区水系至少需补水0.85×108 m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水系 河道水质 景观环境需水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昆山市为例
10
作者 杨泽凡 胡鹏 章数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01期33-36,共4页
以昆山市为例,立足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及其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介绍了经济发达富水地区县域尺度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推动方法。文章分别从节水减污与生态产业、河湖治理与生态修复、民生水利与服务保障、文化传承与意识培... 以昆山市为例,立足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及其衍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介绍了经济发达富水地区县域尺度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及推动方法。文章分别从节水减污与生态产业、河湖治理与生态修复、民生水利与服务保障、文化传承与意识培育四个方面阐述了昆山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与试点期重要建设内容,以期对全国县域尺度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县域尺度 生态产业 昆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文单元雨洪监测与模拟研究——以清华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向晨瑶 刘家宏 +1 位作者 王浩 邵薇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7,共6页
城市内涝问题进一步突显了城市水文循环研究的重要性。基于地表建筑、地下管道、雨水工程等资料,基于SWMM建立了清华大学校园雨洪模拟模型,根据2015年5月10日和2012年7月21日两场降雨事件的实测资料,进行了清华大学校园水文过程精细模拟... 城市内涝问题进一步突显了城市水文循环研究的重要性。基于地表建筑、地下管道、雨水工程等资料,基于SWMM建立了清华大学校园雨洪模拟模型,根据2015年5月10日和2012年7月21日两场降雨事件的实测资料,进行了清华大学校园水文过程精细模拟,用道路积水深度率定验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1)集水区下垫面透水性强弱不同时,产流过程仍十分相似,最大洪峰发生时间相同;(2)绿化带削减洪量的作用显著,不透水面积越大的地方越容易发生街道积水;(3)道路水深对降雨强度响应敏感,低强度降雨事件中,道路积水表现出0.5~1h的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城市水文 道路积水 降水-径流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河套灌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易珍言 赵红莉 +1 位作者 蒋云钟 闫浩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6-169,共4页
系统分析灌溉管理信息需求、采集现状及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以河套灌区为实例,开展遥感技术在河套灌区灌溉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包括: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提取渠系;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农作物... 系统分析灌溉管理信息需求、采集现状及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以河套灌区为实例,开展遥感技术在河套灌区灌溉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包括: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提取渠系;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识别;基于灌溉前后修正的垂直干旱指数变化规律,结合地面少量调查点,提取实际灌溉面积,进而实现灌溉进度监测。结果显示遥感技术可有效弥补灌区管理传统信息获取手段的不足,因此在大型灌区高效灌溉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管理 遥感 河套灌区 渠系分布 农作物种植结构 实际灌溉面积 灌溉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13
作者 梅超 刘家宏 +3 位作者 王浩 王佳 罗佳杭 汪芝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1-800,共10页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综述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以下垫面空间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为主线,聚焦不透水面和微地形两类空间特征,总结城市下垫面空间...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综述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以下垫面空间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为主线,聚焦不透水面和微地形两类空间特征,总结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及其表征方法;从不透水率与不透水面空间变化、数值模拟与物理实验等方面,分别梳理不透水面和微地形等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影响机理解析、主控空间特征参数识别与敏感性分析、城市水文效应适应性应对等,以期为快速城市化下城市水文效应解析和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产汇流 空间形态 城市水文效应 不透水面 微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文模型原理 被引量:36
14
作者 刘家宏 梅超 +4 位作者 向晨瑶 邵薇薇 王浩 喻海军 吉梦喆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3,共6页
城市水文过程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精细地模拟城市区域的产汇流过程是解析城市水问题机理的科学基础。在系统剖析城市水文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将城市复杂下垫面根据其透水特性划分为不透水单元、透水单元、半透水单... 城市水文过程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精细地模拟城市区域的产汇流过程是解析城市水问题机理的科学基础。在系统剖析城市水文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将城市复杂下垫面根据其透水特性划分为不透水单元、透水单元、半透水单元、伪透水单元、强透水单元、水域单元等六类基本单元,并构建了不同类型城市水文响应单元的水文特性曲线,基于圣维南方程组和Navier-Stokes方程提出了城市管网与河湖水系水动力学模拟的技术方案。在耦合城市水文响应单元的降水—截留—蒸发—入渗—产流模块、地表汇流模块、管网汇流模块、水系一维水动力学模块等基础上,以水循环过程为主线,将水文模型的径流输出作为城区一维管网、河道水动力模型的输入边界,实现水文模型与一维管网、河道水力学模型的集成。将单元水文模型通过城市管网和河湖水系等连接方式集成到城市水文模型系统中,弥补了现有城市雨洪模拟在水文学机理上的不足,可为城市排水防涝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学 水文模拟 水动力学 耦合集成 复杂下垫面 低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河流域水土保持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传哲 王浩 +2 位作者 于福亮 杨爱民 严登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Pettitt系列显著性突变点的无参数识别方法分析延河流域径流和泥沙演变趋势及突变点,基于流量历时曲线分析延河流域突变点前后径流和泥沙变化特征,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径流和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和Pettitt系列显著性突变点的无参数识别方法分析延河流域径流和泥沙演变趋势及突变点,基于流量历时曲线分析延河流域突变点前后径流和泥沙变化特征,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径流和泥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径流和输沙量均呈减少趋势,输沙量在1971和1996年有2个显著性的突变点,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河川径流量和输沙量。随着突变点后期水土保持措施力度的加大,水土保持措施拦蓄径流和泥沙的作用逐渐增强。水土保持措施使径流高流量部分减少,常流量和低流量部分增加,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可削减汛期流量,增补枯季流量。突变点后期输沙量较之变化前期整体呈减少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径流 泥沙 演变趋势 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问题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58
16
作者 褚俊英 王浩 +3 位作者 秦大庸 王建华 严登华 杨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21,共6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我国水问题根本而有效的战略举措。基于对当前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文献和社会调研,首先提炼了我国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已取得的基本经验。其次,深入挖掘了...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我国水问题根本而有效的战略举措。基于对当前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文献和社会调研,首先提炼了我国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已取得的基本经验。其次,深入挖掘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结合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需求,进一步指出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型社会建设 问题 经验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水后黑河干流中游地区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李传哲 于福亮 刘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32-5842,共11页
综合利用GIS、R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黑河干流中游地区1985~2005年,尤其是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的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景观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2000年,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 综合利用GIS、R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黑河干流中游地区1985~2005年,尤其是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的景观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景观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2000年,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000~2005年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在类型水平上,分水后,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呈连片趋势发展,破碎度降低,形状更为规则,空间连接性增强;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破碎度增加,分布更为分散,连通性和优势度降低。(3)在景观水平上,分水后,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水平提高,异质性在增加,破碎化程度越来越大,景观中斑块空间连接性下降,优势度在减少,斑块类型在景观中趋于均匀分布,土地利用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4)研究区景观变化的驱动力主要包括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2000年以后,可利用水量的约束直接影响着研究区的景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驱动力 分水 黑河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老城区海绵城市径流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家宏 王开博 +5 位作者 徐多 梅超 王浩 王臻林 付潇然 汪本刚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7,共9页
针对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缺乏专项治理措施的现状,为了解决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涝问题并实现径流控制,基于“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的基本思想,同时考虑高密度老城区“人口密度大,改造难度大和遗留问题多”等特点,海绵城市建... 针对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缺乏专项治理措施的现状,为了解决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涝问题并实现径流控制,基于“老城区以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的基本思想,同时考虑高密度老城区“人口密度大,改造难度大和遗留问题多”等特点,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案实现对老城区的径流控制。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萍乡试点区中的典型老城区西门内涝区为例,提出针对高密度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径流控制方案,主要包括源头地表绿色设施的减量控制以及末端地下调蓄设施的二次控制。总结了地表绿色设施组合的技术思路,介绍了地下调蓄设施的计算方法、布设以及抗浮设计等。结果表明:高密度老城区径流控制不能单靠绿色设施进行源头控制,也需要地下调蓄设施进行末端治理,其中单靠绿色设施实现了55.7%的径流控制率,加上地下调蓄设施后完成了75%的径流控制目标。该方案为类似老城区径流控制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对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径流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老城区 海绵城市 径流控制 绿色设施 地下调蓄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编码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佳嘉 周祖昊 +1 位作者 贾仰文 王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9,共8页
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子流域编码的要求,对文献中河流和流域编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只有5种编码方式符合要求,分别是:拓扑属性表法、二叉树编码、多叉树编码、Pfafstetter法、干支拓扑编码。在深入研究这5种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对比... 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子流域编码的要求,对文献中河流和流域编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只有5种编码方式符合要求,分别是:拓扑属性表法、二叉树编码、多叉树编码、Pfafstetter法、干支拓扑编码。在深入研究这5种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并以第二松花江作为实例进行子流域划分及编码。结果表明:拓扑属性表法、多叉树编码和干支拓扑编码方法在河段单一汇流、多河段汇流支持方面优于其他编码方法;在直接计算相邻上下游子流域编码方面,拓扑属性表法可以直接查找获取,二叉树编码和干支拓扑码编码方法可直接计算,Pfafstetter编码和多叉树编码均需要遍历整个编码体系进行搜索获取;在判别任意2个子流域上下游关系方面,Pfafstetter编码和干支拓扑码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不同编码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分布式水文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和编码要求选择适宜的编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Pfafstetter编码 二叉树编码 多叉树编码 干支拓扑编码 子流域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耗水计算模型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晋军 刘家宏 +4 位作者 董庆珊 王忠静 王浩 向晨瑶 栾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6-284,共9页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人工供水的比例迅速增加,由此产生的耗水不可忽视。传统水文模型在计算耗水时一般只考虑降水产生的蒸发,忽略人工耗用蒸发。为解析城市耗水过程,探究城市耗水机理,在观测城市耗水过程的基础上,划分城市耗水类型,...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人工供水的比例迅速增加,由此产生的耗水不可忽视。传统水文模型在计算耗水时一般只考虑降水产生的蒸发,忽略人工耗用蒸发。为解析城市耗水过程,探究城市耗水机理,在观测城市耗水过程的基础上,划分城市耗水类型,建立城市耗水量计算模型。以北京市某区域为例,采用调查统计、实验监测和模型计算结合的方法,计算该区域2014年的耗水量为820.0 mm,明显高于传统水文模型的计算结果(多年平均值为494.0 mm)。分项结果显示:研究区绿地耗水贡献率为40.58%,建筑体耗水贡献率为38.70%(其中内部人工耗水为31.22%,屋顶截留雨水蒸发为7.48%),硬化地面贡献率为18.32%,水面贡献率为2.40%。结果表明:建筑体内部耗水量不可忽视,是人工用水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耗水量与建筑体层数和居民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文 二元水循环 耗水 蒸发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