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风险监控与设计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世煌
郑琳
-
机构
水利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电建集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出处
《西北水电》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
文摘
讨论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中沥青心墙的原材料、碾压质量及工作性态的质量监控体系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讨论了相关的设计工作。
-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风险监控
监控体系
监控指标
-
Keywords
dam with asphalt concrete core
risk monitoring
monitoring system
monitoring index
-
分类号
TV641.4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八盘峡坝基软弱夹层泥化及大坝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刘世煌
-
机构
水利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出处
《西北水电》
2016年第4期8-14,共7页
-
文摘
八盘峡水电站坝基为白垩系河口群粉质砂岩及泥岩,受构造运动影响,软弱夹层较为发育,经41 a运行,软弱夹层存在泥化现象。综合分析水质、析出物及安全监测资料,对比盐锅峡、葛洲坝等水电站运行状况认为,八盘峡水电站坝基软弱夹层泥化现象尚未影响大坝安全,但需保持高度关注,视析出范围和析出量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
关键词
软弱夹层
泥化现象
八盘峡水电站
大坝安全
-
Keywords
soft and weak interlayer
argillization phenominon
Bapanxia Hydropower Station
dam safety
-
分类号
TV223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
-
题名强震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李昇
张社荣
贾璐
黄虎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水利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
文摘
采用混凝土弥散性裂缝模型,运用非线性模型对国内某高混凝土重力坝进行破坏模式研究。通过地震超载法得到各类典型坝段最终破坏形态,并对典型坝段的裂缝演化进行了时间历程模拟,得到裂缝出现、发展至坝体破坏全过程。研究得出了不同类型坝段在极限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规律,并对重力坝抗震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了总结,为实际工程中采取工程措施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破坏模式
混凝土重力坝
动力分析
非线性
超载法
-
Keywords
failure mode
concrete gravity dam
dynamic analysis
nonlinear
overloading method
-
分类号
TV312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TV642.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四种GCM在雅砻江流域的比较及未来降水模拟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曹琛
岳青华
郭靖
闫宝伟
杨百银
马良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利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26,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708)
水电工程水文气象重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J-ZDZX-2016-02)。
-
文摘
利用ASD模型,将CanESM2、CNRM-CM5、GFDL-ESM3M和MIROC-ESM-CHEM四种大气环流模式(GCM)输出的低、中、高浓度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因子统计降尺度到雅砻江流域的15个气象站点,模拟基准期的逐日降水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了4种GCM对研究区域的降水模拟效果,同时预测了流域未来2021-2100年的降水变化。结果表明,各模式在雅砻江的适用性结果为MIROC>GFDL>CNRM>CanESM;雅砻江流域未来降水将呈现增加的趋势,且随着排放浓度的升高,降水增幅增大。
-
关键词
ASD
大气环流模式
雅砻江流域
统计降尺度
未来降水
-
Keywords
AS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Yalong River Basin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future precipitation
-
分类号
TV12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黄河泛滥决口频率与历史气候变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马良
冯珺
马睿
田雨
-
机构
水利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8-34,39,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500)。
-
文摘
使用HHT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过去2000 a气候变化与黄河下游泛滥决口频率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3个阶段:公元0—800年(隋唐前期以及之前),800—1000年(隋唐后期以及北宋前期),1000—2000年(北宋后期至今)。第1阶段内,黄河的泛滥决口频率几乎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第2阶段内,天然植被破坏导致入黄沙量增加,泛滥决口频率升高,泛滥决口频率与气温正相关。第3阶段内,泛滥决口频率进一步升高,并且泛滥决口频率与气温存在明显负相关性,气温越低,泛滥决口频率越高,主要原因是:暖湿期,水量增大,河槽展宽,行洪能力强,不易发生决口;干冷期,水量减小,河槽萎缩,即使遇到水量不大的洪水,也极有可能发生泛滥决口。未来30 a黄河中游地区的平均地面温度将持续升高,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未来暖期泛滥决口频率较小,有利于开展大型长期的河道整治活动:一方面加强黄河中游产沙区水土保持;另一方面通过水库联合调度,利用人造洪水冲刷河槽,尽量增加河槽过流面积,提高行洪能力,以防在下一个冷期中因河槽萎缩和极端洪水而造成溃决的严重后果。
-
关键词
HHT分析
泛滥决口
气候变化
温度变化
趋势变化
黄河下游
-
Keywords
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method
bank⁃breaching
climate change
temperature change
future trend
Lower Yellow River
-
分类号
TV12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