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足迹与主成分分析法耦合的新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36
1
作者 于钋 尚熳廷 +1 位作者 姚梅 刘佩贵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4,34,共7页
通过耦合水足迹理论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基于水足迹的新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2010~2015年间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0~2015年间新疆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最... 通过耦合水足迹理论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基于水足迹的新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2010~2015年间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0~2015年间新疆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最差,供水压力最大。其中,研究区的承载力主要受水资源和社会因素以及进出口贸易中虚拟水的影响,贡献度分别为56.791%、22.724%。另外,外部水足迹约占水足迹总量的10%,表明研究区出口产品中的水约占总水资源量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水足迹 主成分分析 虚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监测与预报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7
2
作者 郝增超 侯爱中 +2 位作者 张璇 武新英 郝芳华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40,共11页
我国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准确的干旱监测和预报是应对干旱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以干旱监测和预报技术为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首先从单变量和综合干旱指标、数据获取方式两个方面梳... 我国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准确的干旱监测和预报是应对干旱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以干旱监测和预报技术为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首先从单变量和综合干旱指标、数据获取方式两个方面梳理了干旱监测技术的主要进展;其次从干旱发生机理、统计学预报、动力学预报、混合预报、集合预报方面系统总结了干旱预报技术的主要进展;最后对未来干旱监测和预报研究进行了展望。总体上,干旱监测的主要进展集中于基于多源数据的综合干旱指标研究,干旱预报的主要进展集中于基于气候系统模式的动力学预报,同时统计学-动力学混合预报及集合预报发展迅速。未来需要在发展有效干旱指标、改进干旱预报模型、加强变化环境下干旱监测和预报等方面深入研究,提高复杂干旱情势监测预报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 干旱监测 干旱预报 降水 气候变化 遥感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问题与对策及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44
3
作者 刘志雨 刘玉环 孔祥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我国中小河流及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中小河流洪水防御重点难点及亟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的对策与措施,并对未来影响预报、风险预警、网格精细化风险管理等理念创新实践提出了展望:将实现由水... 介绍了我国中小河流及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中小河流洪水防御重点难点及亟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的对策与措施,并对未来影响预报、风险预警、网格精细化风险管理等理念创新实践提出了展望:将实现由水文要素预报向洪水影响预报转变,由基于防洪阈值的预警向洪水风险预警拓展,由"预测-应对"应急处置向网格精细化风险管理转变,由监测数据提供向信息产品服务延伸,水文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洪水灾害 洪水预报 风险预警 预报技术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沿海潮水位变化趋势及设计潮位分析研究
4
作者 姚启文 阮琼瑶 潘玉敏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依据粤西沿海重点潮位站南渡、湛江港、北津港资料,利用Mann-Kendell法进行年最高潮位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分析潮水位变化趋势,并通过频率适线分析得到各站设计潮位新成果。研究表明:(1)粤西沿海潮水位呈上升趋势,其中南渡、北津港上升... 依据粤西沿海重点潮位站南渡、湛江港、北津港资料,利用Mann-Kendell法进行年最高潮位趋势检验及突变检验,分析潮水位变化趋势,并通过频率适线分析得到各站设计潮位新成果。研究表明:(1)粤西沿海潮水位呈上升趋势,其中南渡、北津港上升趋势较明显,Z值分别为1.52、1.49,湛江港变化不明显,各站均存在多个突变点,典型突变年份有1980年、2011年;(2)延长系列后的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统计参数的增大,各级频率设计年最高潮位具有一定增幅,其中100年一遇设计值增加0.35~0.5m,平均增幅约10%。研究成果可为区域防洪潮安全决策及工程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沿海 潮水位变化 Mann-Kendell法 设计潮位 海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RPS和GLEAM卫星产品在中国的干旱监测效用评估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立良 卫林勇 +4 位作者 江善虎 史俊超 袁飞 张林齐 刘若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6-154,共9页
为评估具有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数据序列动态连续优点的卫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产品在中国干旱监测中的应用能力,以CGDPA(China gauge-based precipitation daily analysis dataset)和PM-Ep(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calculated b... 为评估具有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数据序列动态连续优点的卫星降水和潜在蒸散发产品在中国干旱监测中的应用能力,以CGDPA(China gauge-based precipitation daily analysis dataset)和PM-Ep(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calculated by penman-monteith)为基准数据,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为干旱监测指标,利用6个精度统计指标和分类度量指标评估CHIRPS(climate hazards group infrared precipitation with station data)、GLEAM-Ep(global land-surface evaporation:the Amsterdam methodology,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在中国的干旱监测效用。结果表明:1)CHIRPS和GLEAM-Ep在中国东部和西南地区表现良好。由于气象站格网的稀疏,它们在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的表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2)SPEIs(基于CHIRPS和GLAEM-Ep计算的SPEI)在中国东部和西南地区对干旱模拟效果较好,其与SPEIm(基于CGDPA和PM-Ep计算的SPEI)的相关系数(CC)在东南、西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均大于0.6,尤其是相对湿润地区的CC值在0.70以上且均方根误差低于0.8。3)SPEIs3(3个月的SPEIs)在东南、西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对干旱面积比的演变过程模拟效果较好,持续干旱模拟成功率分别为0.93、0.57、0.71、0.81及干旱空间分布模拟精度较高。总体而言,基于长序列CHIRPS和GLEAM-Ep计算的SPEI可适用于中国东部和西南地区的干旱监测与评价,可为该地区的干旱事件监测与预警、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干旱 遥感 CHIRPS GLEAM-Ep 潜在蒸散发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水力学结合的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与实时校正 被引量:9
6
作者 汪昊燃 王容 +2 位作者 黄鹏年 何健 姚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0,64,共7页
针对以栅格新安江模型为代表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预报中下游感潮河段应用精度受限的问题,以前垾村(秦)站为节点,上游采用栅格新安江模型计算产流,下游采用水动力学模型对受闸泵调度影响的感潮河段水位进行模拟,并采用... 针对以栅格新安江模型为代表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预报中下游感潮河段应用精度受限的问题,以前垾村(秦)站为节点,上游采用栅格新安江模型计算产流,下游采用水动力学模型对受闸泵调度影响的感潮河段水位进行模拟,并采用K最近邻(K NN)法和反馈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实时校正。结果表明,采用K NN法校正后确定性系数为0.718~0.975,达到了乙等预报精度要求,可用于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新安江模型 一维水动力模型 洪水模拟 实时校正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气象学领域的水文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春蓁 巢清尘 +1 位作者 王守荣 刘志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气候系统中的水循环处于不断运转演化和更新中。近年来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水文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水文循环是气候系统的核心,是连接气候子系统的纽带,也是水文气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 气候系统中的水循环处于不断运转演化和更新中。近年来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水文循环发生了显著变化,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水文循环是气候系统的核心,是连接气候子系统的纽带,也是水文气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各种观测手段及海-陆-气耦合模型检测和模拟水文循环变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其变化的物理机制和驱动因素有了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对其未来可能变化的预测预估水平。文中对最近20余年与水文气象学相关的水文循环发生的变化,引起全球、区域及流域水文循环通量变化的原因,以及未来变化的预测等问题所取得的进展做了较全面的阐述。最后对水文气象学领域水文循环变化研究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气象学 水文循环 气候系统模式 人为强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水动力学的洪水预报模型及其在无定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侯爱中 朱冰 +2 位作者 范国庆 胡宏昌 周国良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0,共8页
由于暴雨洪水发生次数少、观测资料不足、产汇流过程复杂等原因,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河流的洪水预报一直是我国水文预报业务的难点之一。基于土壤水动力学理论计算土壤入渗和地表产流过程,开发了具有物理机制的坡面产流模型;通过搭配中... 由于暴雨洪水发生次数少、观测资料不足、产汇流过程复杂等原因,干旱半干旱地区中小河流的洪水预报一直是我国水文预报业务的难点之一。基于土壤水动力学理论计算土壤入渗和地表产流过程,开发了具有物理机制的坡面产流模型;通过搭配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坡面汇流模型,构建了陕西无定河支流大理河的洪水预报方案,以"2017.7.26"暴雨洪水为例进行了典型研究,并分析了降雨输入的时间步长对洪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土壤水动力学的坡面产流模型在无定河流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提高雨水情信息的时空分辨率,对于以超渗产流为主、洪水陡涨陡落的北方中小河流,建议采用1 h或者30 min尺度的降雨资料及时间步长进行洪水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动力学 洪水预报 无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单元边长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孔祥意 刘志雨 +1 位作者 周国良 李致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9-315,357,共8页
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通常采用DEM栅格作为计算单元,对地形信息具有均化作用,使得提取的坡度为非真值,且不同尺度栅格对应的该非真值差别明显,导致基于不同计算单元边长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为了解... 具有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通常采用DEM栅格作为计算单元,对地形信息具有均化作用,使得提取的坡度为非真值,且不同尺度栅格对应的该非真值差别明显,导致基于不同计算单元边长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为了解决不同分辨率DEM模型对于模拟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栅格尺度与提取的流域坡度之间关系的归一化表示方法及对应的坡度矫正方法,该矫正方法中引入了可用于模型流速计算公式的坡度矫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单元边长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规律与对提取的流域坡度的影响规律完全一致,且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栅格均化作用对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计算单元 DEM 坡度 流域水文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KASIDE模型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志雨 孔祥意 李致家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6,24,共9页
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是当前国际水文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解决资料短缺流域水文预报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正交网格降雨径流模型研究为基础,针对分布式TOPKAPI(托普卡匹)模型中存在的汇流方向概化、产流模式单一、水库调蓄影响等问题,... 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是当前国际水文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解决资料短缺流域水文预报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正交网格降雨径流模型研究为基础,针对分布式TOPKAPI(托普卡匹)模型中存在的汇流方向概化、产流模式单一、水库调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地形运动和蓄满超渗产流模式的网格化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TOKASIDE。本文描述了TOKASIDE(拓克赛得)模型原理与结构、模型参数确定等方面,对湿润地区淮河息县以上流域2007~2018年的24场洪水过程模拟、半干旱地区黄河山陕区间大理河流域2010~2017年的12场洪水过程模拟结果表明:TOKASIDE模型在湿润流域具有很高的模拟计算精度,且提高了退水段模拟效果;在半干旱流域较好模拟部分洪水过程,对深入研究半干旱地区的水文模拟与洪水预报具有重要意义。TOKASIDE模型可应用于洪水预报、土地利用影响评价、无资料地区水文模拟、中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TOKASID 洪水预报 湿润 半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PE水文模型在中国不同气候区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雪纯 宁少尉 +1 位作者 宋凡 陈元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2,48,共7页
将瑞典国家水文气象局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HYPE应用于我国黑河流域、水阳江流域和沱江流域三种不同气候区,选择纳什效率系数NSE作为统计指标进行精度评估。HYPE模型在不同气候区均表现出良好的模拟效果,月径流模拟结果显著高于日时间... 将瑞典国家水文气象局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HYPE应用于我国黑河流域、水阳江流域和沱江流域三种不同气候区,选择纳什效率系数NSE作为统计指标进行精度评估。HYPE模型在不同气候区均表现出良好的模拟效果,月径流模拟结果显著高于日时间尺度模拟结果。因此,可在类似地区推广使用该模型,同时可为无资料地区提供相关的模拟数据信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模型 黑河流域 水阳江流域 沱江流域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理念与业务实践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志雨 侯爱中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预报预警是防汛减灾工作中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和洪水防御工作的耳目和参谋。从水文行业的视角,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洪水预报预警技术与业务进展,分析了当前洪水预报预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预报预警是防汛减灾工作中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和洪水防御工作的耳目和参谋。从水文行业的视角,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洪水预报预警技术与业务进展,分析了当前洪水预报预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对比国内外同类行业发展查找了存在的差距,阐述了洪水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定义和理念,从顶层对基于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新一代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国家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一些关键技术成果在大范围洪水早期预警业务实践中得到了探索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影响预报 风险预警 理念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DTW算法的水文要素时间序列数据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春华 李薇 陈雅莉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在分析基于日平均水文要素时间序列数据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文要素摘录数据的相似性分析优点和存在问题,引入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DTW)解决水文要素摘录数据时序间距不一致,时常不一致的问题,并根据水文时间序列数据周... 本文在分析基于日平均水文要素时间序列数据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水文要素摘录数据的相似性分析优点和存在问题,引入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DTW)解决水文要素摘录数据时序间距不一致,时常不一致的问题,并根据水文时间序列数据周期性起伏变化频繁的特征,基于最长公共子串,对DTW算法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相似性匹配精度。以汉口(武汉关)水文站洪水水文要素摘录水位过程数据为例,基于优化后的算法,进行相似性应用分析。应用分析表明,优化后的DTW算法能够较好的解决水文时间序列数据的相似性匹配问题,且提高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W 水文统计 时间序列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3的2020年鄱阳湖洪水动态监测与影响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磊 崔倩 +4 位作者 张志新 李鑫雨 陈德清 查晨峰 王晓兴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47,共5页
选用高分三号雷达遥感影像对鄱阳湖洪水进行了动态监测和影响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洪水范围为近22年来最大,仅次于1998年,淹没土地以林草地为主,受淹耕地和房屋的面积、比例均较1998年偏少,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长江流域、鄱阳湖流域水旱灾... 选用高分三号雷达遥感影像对鄱阳湖洪水进行了动态监测和影响评价,结果表明2020年洪水范围为近22年来最大,仅次于1998年,淹没土地以林草地为主,受淹耕地和房屋的面积、比例均较1998年偏少,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长江流域、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成效,为全面评估鄱阳湖洪水影响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三号 卫星遥感 鄱阳湖 洪水监测 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水文》创刊65周年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时至2021年,《水文》杂志喜迎创刊65周年。在水利部相关司局指导和广大专家学者支持下,《水文》已成长为水文水资源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交流与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是我国水文水资源学科公认的最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学术刊物... 时至2021年,《水文》杂志喜迎创刊65周年。在水利部相关司局指导和广大专家学者支持下,《水文》已成长为水文水资源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交流与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是我国水文水资源学科公认的最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学术刊物之一。《水文》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水文科技发展的风雨历程。《水文》创刊于1956年6月,是水利行业最早创办的科技期刊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成果交流 信息共享 水利行业 科技期刊 技术创新 《水文》 水文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ESM5模式的长江流域未来降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欧阳硕 胡智丹 +2 位作者 邵骏 龚莉 杜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频繁而严重的洪旱灾害问题突出,急需开展水文气象要素未来时空变化趋势分析。引入CMIP6发布的CanESM5模式低、中、高强迫(SSP1-2.6、SSP2-4.5、SSP5-8.5)3种不同情景降雨量预估成果,采... 长江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频繁而严重的洪旱灾害问题突出,急需开展水文气象要素未来时空变化趋势分析。引入CMIP6发布的CanESM5模式低、中、高强迫(SSP1-2.6、SSP2-4.5、SSP5-8.5)3种不同情景降雨量预估成果,采用基于分位数的日尺度偏差校正统计降尺度方法,研究了未来40 a降雨量时空演变趋势。空间上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维持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增加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变,时间上以关键控制断面屏山、宜昌未来40 a成果为代表,未来屏山、宜昌以上流域的年降雨量均值及极值较历史时期相比明显增大,且高强迫情景下的年降雨量明显大于低强迫情景和中强迫情景;对于低强迫情景和高强迫情景,屏山断面以上流域年降雨量随时间的线性变化显著,而宜昌断面以上流域年降雨量随时间的线性变化不显著;在中强迫情景下,2个断面以上流域年降雨量随时间的线性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时空演变趋势 CMIP6 CanESM5模式 基于分位数的日尺度偏差校正法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水试验的地下水生态可开采量研究
17
作者 顾龙龙 卜新峰 +2 位作者 宋凡 昝友让 肖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44,46,共3页
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部要求到2035年,全面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超采亏空水量逐步填补,对地下水实施精准合理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研究地下水... 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部要求到2035年,全面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超采亏空水量逐步填补,对地下水实施精准合理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研究地下水库水资源生态开采量,基本确定了地下水库的总库容量及丰水期、枯水期地下水资源的生态可开采量,对不同时期地下水资源精准合理利用提供了借鉴,可以避免水资源超采对地表植被生长、海咸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地面沉降等的影响,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地下水高质量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抽水试验 地下水库 开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的思考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致家 朱跃龙 +7 位作者 刘志雨 张珂 包红军 周国良 刘艳丽 何秉顺 万定生 李巧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中小河流众多、洪水频发、灾害严重等特点,讨论了高时空分辨率雨量场构建与短临精准预报、精细与智能洪水预报、洪水实时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水文气象数据质量控... 在总结国内外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中小河流众多、洪水频发、灾害严重等特点,讨论了高时空分辨率雨量场构建与短临精准预报、精细与智能洪水预报、洪水实时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水文气象数据质量控制、云平台构建及多重情景仿真等关键技术问题,探讨关键科学问题,为中小河流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洪水防控 应急管理 洪水预报 云平台 情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资料小水库影响下的中型水库入库洪水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巧玲 马亚楠 +3 位作者 李致家 朱跃龙 刘志雨 章彩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为研究小水库蓄泄作用对中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的影响,以分布式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将子流域单元内的小水库聚合为一个虚拟水库对模型汇流结构进行改造。以安徽省重点中型水库——东方红水库为例,采用不考虑小水库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对... 为研究小水库蓄泄作用对中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的影响,以分布式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将子流域单元内的小水库聚合为一个虚拟水库对模型汇流结构进行改造。以安徽省重点中型水库——东方红水库为例,采用不考虑小水库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对2014—2017年共14场发生在汛初、汛中和汛末的洪水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汛中比较大的场次洪水,对于汛末洪水的模拟效果稍差。选择发生在汛末的2015090420号和2017070101号洪水,采用考虑小水库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模拟上游五里源和高堨水库蓄泄对东方红入库洪水的影响,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可知,子单元流域面积内加入虚拟水库的新安江模型,在径流深、洪峰和纳什效率系数方面模拟结果均优于新安江模型,径流深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23.2%、18.4%,洪峰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52.2%、53.5%,纳什效率系数提高了0.92、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水库 入库洪水 虚拟水库 无资料小水库 新安江模型 子流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分布式蓄超空间动态组合TOKASIDE-D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玉环 刘志雨 +2 位作者 李致家 张珂 刘开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探究我国华北地区由于下垫面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和产流机制混合多变(蓄满与超渗产流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交替主导)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模型TOKASIDE的基础上,通过降雨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判... 为探究我国华北地区由于下垫面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和产流机制混合多变(蓄满与超渗产流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交替主导)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模型TOKASIDE的基础上,通过降雨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判定关系,动态识别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网格,构建分布式蓄超空间动态组合模型(TOKASIDE-D),并选择华北地区的北辛店流域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TOKASIDE-D模型在北辛店流域的洪水模拟精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径流深误差合格率由44%提升至56%,洪峰误差合格率由44%提升至78%;TOKASIDE-D模型能够准确捕捉降雨、土壤含水量等动态因子对产流模式的控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降雨径流 TOKASIDE模型 蓄满产流 混合径流 空间动态组合 北辛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