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台风过程中太湖藻类富集区氨基酸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颢
杨梖
高光
蔡舰
龚伊
戴江玉
汤祥明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64-1673,共10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J-SSW-DQC008)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3-004)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462
41471040)
-
文摘
频繁的水动力扰动是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太湖的一个重要环境特征;氨基酸作为易被生物利用的碳氮源,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组分之一,影响着湖泊中生源要素循环。因此,研究台风过程中藻类富集区氨基酸浓度和组分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于2015年7月9-14日台风“灿鸿”经过太湖期间,测定了风速、风向、理化指标以及沉积物氨基酸(SAA)、水体中颗粒态氨基酸(PAA)和溶解态氨基酸(DAA)浓度及组成,分析了水体和沉积物中氨基酸浓度、组分和形态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SAA浓度在台风期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DAA浓度在台风期浓度较低,在2.97-3.40μmol·L^?1之间,而在台风后迅速增至7.36μmol·L^?1。在台风期,表层和底层PAA浓度分别从7.98μmol·L^?1和7.03μmol·L^?1增加至109.00μmol·L^?1和66.00μmol·L^?1;在台风后期随着蓝藻水华的爆发,表层和底层PAA浓度分别增加到588.28μmol·L^?1和246.63μmol·L^?1。台风过程氨基酸组分以GLY(甘氨酸)和ALA(丙氨酸)为主,组分变化主要受到台风后期蓝藻水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台风过程中太湖藻类富集区氨基酸的变化先由沉积物再悬浮释放,随后为沉积物、其他湖区蓝藻迁入和自身降解特性等因素共同影响导致。
-
关键词
台风
太湖
氨基酸
蓝藻水华
风向
-
Keywords
typhoon
Lake Taihu
amino acids
cyanobacteria bloom
wind direction
-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