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碱淖流域水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娄广艳 王文君 +1 位作者 葛雷 王瑞玲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应用遥感解译、实地查勘、调研咨询和历史资料收集等方法对红碱淖流域的湿地状况、生物状况、河湖连通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红碱淖流域湿地面积萎缩,1987-1997年,流域湿地面积变化不大,1997-2010年,流域湿地面积减少40.26 km2;红碱... 应用遥感解译、实地查勘、调研咨询和历史资料收集等方法对红碱淖流域的湿地状况、生物状况、河湖连通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红碱淖流域湿地面积萎缩,1987-1997年,流域湿地面积变化不大,1997-2010年,流域湿地面积减少40.26 km2;红碱淖鱼类资源减少,虽然组成变化不大,但捕捞产量逐渐下降,1974年和1975年鱼产量最高,年平均鱼产量54 kg/hm2,2003-2006年,已无捕捞产量;红碱淖鸟类数量下降,如普通鸬鹚以前是优势种,数量达到上千只,现在已经难以看到,雁鸭类、红嘴鸥等鸟类数量也有明显下降;河湖连通性受阻,大部分入湖河流目前已干涸,尤其是上游建设小型水库和蓄水池,使河湖连通性进一步恶化。从自然条件变化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水生态退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农业灌溉与植被耗水、能源及旅游开发和水利工程建设等影响因素,并提出建立跨区域的流域综合治理体制、加强湿地管理、加强生物及栖息地保护和建立水生态监测体系等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碱淖流域 湿地 水生态 生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动力模型的遥感验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齐亨达 陆建忠 +2 位作者 陈晓玲 张鹏 陈莉琼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6期18-23,共6页
应用湖泊水动力模型EFDC模拟了鄱阳湖2009-2011年的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模拟日平均水位及流量与水文站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到0.94以上。针对现场观测数据单一匮乏的问题,借助遥感手段较为全面地验证分析了模型的实用性。通过... 应用湖泊水动力模型EFDC模拟了鄱阳湖2009-2011年的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模拟日平均水位及流量与水文站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相关系数达到0.94以上。针对现场观测数据单一匮乏的问题,借助遥感手段较为全面地验证分析了模型的实用性。通过雷达高度计ENVISAT RA-2和MODIS影像获取的水位、水体面积及淹水范围与模拟结果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83以上,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揭示鄱阳湖高动态变化的水动力特征。此外,遥感手段也为模型的多角度长期验证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DC水动力模型 水位 淹水范围 遥感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地貌分区下鄱阳湖丰水期水质空间差异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琍 陈晓玲 +2 位作者 张媛 陈莉琼 张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7-2645,共9页
在2011年7月鄱阳湖丰水期水质参数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Delft3D水动力模型结果,针对鄱阳湖湖区建立了8个水文地貌分区,分析了丰水期总悬浮泥沙(TSS),总磷(TP)、总氮(TN)与叶绿素a(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各分区下的水质因子之... 在2011年7月鄱阳湖丰水期水质参数采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Delft3D水动力模型结果,针对鄱阳湖湖区建立了8个水文地貌分区,分析了丰水期总悬浮泥沙(TSS),总磷(TP)、总氮(TN)与叶绿素a(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各分区下的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平均TSS浓度为33.65mg/L,远高于2003年以前10mg/L的平均浓度水平;平均氮、磷营养盐浓度分别为1.61mg/L及0.075mg/L,已达到并远远高于富营养化发生条件,而平均Chla浓度为5.99μg/L,并未达到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临界值.Chla与其他各水质因子无显著相关性,而高泥沙浓度区域的TP与TSS呈现显著相关性.在不同鄱阳湖水文地貌分区下,高强度湖泊采砂活动的北部高流速水域TSS浓度高于河口三角洲水域3倍;TN,TP营养盐浓度表现为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大的赣江,饶河河口三角洲水域≥高强度湖泊采砂活动的北部高流速水域>流域污染负荷较小的修水河口三角洲水域及中部湖心水域.Chla则受营养盐浓度水平与水动力因素共同作用而表现为河流交换速度慢且高营养盐浓度水域>水流交换速度快且高营养盐浓度水域>水流交换速度慢且低营养盐浓度水域,其中饶河信江潼津河河口三角洲水域Chla浓度最高,平均水平达到12.53μg/L,超过了富营养化水体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营养盐 水动力 水质 水文地貌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对病原体去除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明 周巧红 +2 位作者 吴振斌 万成炎 蔡林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34-138,共5页
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的研究多集中在污水中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和磷等方面,关于人工湿地对病原体去除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从人工湿地对病原体的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和去除机理等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总... 对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的研究多集中在污水中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氮和磷等方面,关于人工湿地对病原体去除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从人工湿地对病原体的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和去除机理等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病原体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对金沙江中下游水生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志永 王映明 +3 位作者 陈金生 常剑波 胡菊香 冯坤 《湖北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采用随机多次小样本法,对金沙江中下游河漫滩水生植物进行了2次调查。共采集到水生植物27科54属75种。物种数最多的科为蓼科(13种),占全部种数的17.3%,禾本科(11种)和菊科(9种)次之,分别占种类全部的14.7%和12.0%。分布范围较广的科主... 采用随机多次小样本法,对金沙江中下游河漫滩水生植物进行了2次调查。共采集到水生植物27科54属75种。物种数最多的科为蓼科(13种),占全部种数的17.3%,禾本科(11种)和菊科(9种)次之,分别占种类全部的14.7%和12.0%。分布范围较广的科主要有蓼科、禾本科和藜科。预计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后,局部河漫滩的水生植物分布及生物量将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河漫滩 水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水质的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池仕运 胡菊香 +2 位作者 赵先富 马沛明 李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7-82,共6页
为了用水生生物生态状况评价乌江的水质情况,在乌江干、支流布置了14个采样断面,以Novak等的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Percent Model Affinity,PMA)对水电建设期间的乌江下游水质状态进行了评价,并与种类丰富度、EPT%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 为了用水生生物生态状况评价乌江的水质情况,在乌江干、支流布置了14个采样断面,以Novak等的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Percent Model Affinity,PMA)对水电建设期间的乌江下游水质状态进行了评价,并与种类丰富度、EPT%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支流除郁江水质一般(Moderate)外,其余断面水质处于良好(Good)状态,干流除彭水和洪渡较好外,其余断面水质一般(Moderate)。总体而言,支流水质要好于干流,导致乌江水质恶化的根源主要并不是有机污染,其原因可能与水电工程的建设活动及频繁航运有关。分析表明,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与种类丰富度、EPT%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PMA) 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指数 水质 乌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水源地水库溪流健康状态 被引量:12
7
作者 池仕运 竺维佳 +4 位作者 施练东 胡菊香 陈胜 马沛明 赵先富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5,共10页
及时了解水源地水库入库溪流的水生态健康状态对保障供水安全十分重要。依据2010-2011年对浙江省水源地汤浦水库的环境和底栖动物观测资料建立了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根据Shannon-Wiener指数、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PMA)和多元... 及时了解水源地水库入库溪流的水生态健康状态对保障供水安全十分重要。依据2010-2011年对浙江省水源地汤浦水库的环境和底栖动物观测资料建立了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根据Shannon-Wiener指数、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PMA)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对参照条件进行量化并确立参照点群。从60个候选参数中筛选出6个核心参数参与构建B-IBI指标体系,采用四分法进行量纲的统一,以参照点群25%分位值作为水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阈值,并对小于25%的分位值分布范围进行2等分,确立了水源地汤浦水库入库溪流健康评价标准:B-IBI>25.50,健康;B-IBI 12.75~25.50,亚健康;B-IBI<12.75,差。B-IBI分值与溶氧水平和pH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系统健康 汤浦水库 溪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支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池仕运 胡菊香 +1 位作者 陈胜 张原圆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30,共7页
2010年4月对三峡库区26条主要支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集,经鉴定共检出97种;其中,水生昆虫78种,软体动物10种,寡毛纲6种。常见种为蜉蝣科(Ephemeridae)、小蜉科(Ephemerellidae)、四节蜉属(Baetis)、细蜉属(Caenis)、宽基蜉属(Choroterp... 2010年4月对三峡库区26条主要支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集,经鉴定共检出97种;其中,水生昆虫78种,软体动物10种,寡毛纲6种。常见种为蜉蝣科(Ephemeridae)、小蜉科(Ephemerellidae)、四节蜉属(Baetis)、细蜉属(Caenis)、宽基蜉属(Choroterpes)、扁蚴蜉属(Ecdyonurus)稚虫及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斑特突摇蚊属(Thienemanimyia)幼虫,平均密度673.22个/m2,平均生物量9.9398g/m2。MDS分析表明,御临河、龙溪河、长滩溪和嘉陵江站点明显偏离其他22条河流;种类组成聚类分析表明,抱龙河和汤溪河、童庄河和大宁河、咤溪河和黄金河、磨刀溪和小江、大溪河和官渡河、龙河与梨香溪、御临河与綦江、龙溪河与长滩溪的种类相似度较高;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变动在0.6365~2.9329,平均为1.6120;Margalef指数变动在0.6266~5.3074,平均为2.2976。本研究旨在为三峡库区水环境预警平台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2+)胁迫对3种微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明 潘晓洁 +2 位作者 邹怡 陈小娟 万成炎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99,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g2+胁迫不同时间(1~7 d)后,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测定的主要参数有光系统II(PSII)的最大...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g2+胁迫不同时间(1~7 d)后,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测定的主要参数有光系统II(PSII)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ΦM)、相对光合电子传递效率(rETR)、饱和光强(Ik)和细胞密度。试验结果表明,Hg2+胁迫下3种微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与Hg2+浓度、胁迫时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各参数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通过计算Hg2+对3种微藻不同胁迫时间的半抑制浓度(EC50),发现3种微藻对Hg2+的耐受性大小顺序为:斜生栅藻>莱茵衣藻>蛋白核小球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Hg2+ 叶绿素荧光 细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