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水利 润泽万家--访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农村水利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王小军
1
作者 唐甜 王小军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农村水利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粮食短缺和应对水旱灾害影响,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聚焦于提升灌溉水平和排水保障能力。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农村水利设施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粮食短缺和应对水旱灾害影响,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聚焦于提升灌溉水平和排水保障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农业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水利在改善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农村水利事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承担着更多历史使命。本期,我们采访了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农村水利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王小军,请他为广大读者介绍关于农村水利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粮食短缺 农民生活条件 农村水利 粮食安全 水利事业 农业生产能力 副所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0—2009年发表论文统计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毛凤莲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06,共6页
对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0—2009年发表学术论文的年际分布、刊载期刊、作者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院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我院科研队伍的建设和提升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用于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年度论... 对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0—2009年发表学术论文的年际分布、刊载期刊、作者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院科研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我院科研队伍的建设和提升科研水平和综合实力.用于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年度论文统计资料和CNK I系列数据库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学术论文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50年科研发展回顾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文学 赵文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3,共3页
1950~2000年50年的建设,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河流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机构。拥有国内外屈指可数的大型河工动床模型试验厅、国内第一台 100 t大型电液伺服粗粒土动静三轴仪等先进... 1950~2000年50年的建设,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河流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机构。拥有国内外屈指可数的大型河工动床模型试验厅、国内第一台 100 t大型电液伺服粗粒土动静三轴仪等先进的试验设备和仪器,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等在内的各类科研任务 2 300余项。在黄河粗泥沙来源区的确定、多沙河流水利枢纽“蓄清排浑”运用方式的提出、黄河泥沙数学模型研制、黄河下游河床演变规律分析、实体动床河工模型模拟技术研究、工程结构与抗震技术研究、饱和-非饱和三维渗流计算研究、大型水利枢纽整体布置中的水力学及泥沙问题试验研究、引黄灌溉、防洪抢险及水利量测技术等诸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为我国水利科学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治黄科研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05年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改革发展五年计划
4
作者 李文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36,共2页
通过分析形势 ,提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制定了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五年计划。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实现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人才资源和专业结构的合理优化配置 ;培养一支层次、... 通过分析形势 ,提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制定了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等五年计划。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实现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人才资源和专业结构的合理优化配置 ;培养一支层次、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奠定黄科院科技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有效的激励创新机制 ,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以适应治黄工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把黄科院的科研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001-2005年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技术基础研究团队
5
作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治黄科技支撑能力,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6月试点建设了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技术配科学民主创新超越基础研究团队。该团队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姚文艺教高负责,团队成...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治黄科技支撑能力,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6月试点建设了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技术配科学民主创新超越基础研究团队。该团队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姚文艺教高负责,团队成员由肖培青、刘慧、申震洲、张攀、王志慧等5名优秀青年博士(后)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支撑能力 原始创新能力 生态治理技术 研究团队 土壤侵蚀 试点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流泥沙基础研究团队
6
作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治黄科技支撑能力,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6月试点建设了河流泥沙基础研究团队。该团队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江恩慧教高负责,团队成员由王远见、李军华、...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治黄科技支撑能力,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6月试点建设了河流泥沙基础研究团队。该团队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江恩慧教高负责,团队成员由王远见、李军华、田世民、张向萍、许琳娟等5名优秀青年博士(后)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支撑能力 河流泥沙 原始创新能力 研究团队 试点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团队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7
作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这个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节日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的“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隆重举行。黄河水利科... 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这个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节日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的“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隆重举行。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江恩慧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科技传播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国务院国资委 江恩 第三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 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发展侧记
8
作者 肖培青 左仲国 吕锡芝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0期I0001-I0002,I0007,I0008,共4页
黄河水保研究所,随着人民治黄事业的兴起而诞生,随着黄河治理开发的实践而成长,以探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为己任,以开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为使命,以减少人黄泥沙改善水沙关系为目标,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为黄河流... 黄河水保研究所,随着人民治黄事业的兴起而诞生,随着黄河治理开发的实践而成长,以探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为己任,以开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为使命,以减少人黄泥沙改善水沙关系为目标,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技支撑,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提质增效提供科技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学 水土保持技术 水土流失规律 流域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治理 黄土高原 提质增效 水沙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9
作者 胡松涛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现有职工180人,全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12人、硕士55人。多年来,坚持“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秉承“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主动融入鄱...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现有职工180人,全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12人、硕士55人。多年来,坚持“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秉承“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江西重大水问题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1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6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 水利 专业技术人员 国家发明专利 高级工程师 生态经济区 行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离心模型发展概况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守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5-62,共8页
本文叙述了土工模型放在离心力场中的必要性,介绍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制的20gt土工离心机。自1982年起,已在该机上用离心模拟技术解决陆上及近海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叙述了这些试验项目与离心模拟数据采集系统;本文还介绍了已研制多... 本文叙述了土工模型放在离心力场中的必要性,介绍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制的20gt土工离心机。自1982年起,已在该机上用离心模拟技术解决陆上及近海的岩土工程技术难题,叙述了这些试验项目与离心模拟数据采集系统;本文还介绍了已研制多年的具有激振功能的400gt大型土工离心机的总体布置、结构型式与驱动系统以及确定该机规格性能的根据。该大型离心机计划于1990年年底建成使用 该机设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动态平衡系统、水工模型试验用的供水系统及模拟地震装置等,所以本机可用于检测海洋工程受风暴、波浪及地震等动荷载影响时,基础工程在海底的稳定性,这是海上采油等结构物常遇到的重大难题。因此,利用此台大型离心机进行离心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分析以及大比尺的现场试验等常用方法,将是优化海洋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维修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另外,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于1989年建成和投入使用了一台50gt土工离心机,本文不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概况 海洋工程 离心模型 动态平衡系统 土工模型 岩土工程技术 水工模型试验 数据采集系统 模拟技术 结构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七十风雨 铸黄河智库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暨建院70年 被引量:1
11
作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研究领域1950年10月,基于人民治黄的迫切需求,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前身--黄委泥沙研究所应运而生。作为治黄科研的专门机构,黄科院成立以来时刻牢记使命,以数据说话,用科技支撑,同科学共进,与真理同行。历经70年的发展,... 研究领域1950年10月,基于人民治黄的迫切需求,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前身--黄委泥沙研究所应运而生。作为治黄科研的专门机构,黄科院成立以来时刻牢记使命,以数据说话,用科技支撑,同科学共进,与真理同行。历经70年的发展,已成为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机构,是全国水利系统非营利性重点科研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科研单位 全国水利系统 河流泥沙 质量发展战略 非营利性 科院 科技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十载砥砺前行 一甲子春华秋实——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暨成立60周年
12
作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F0002-F0002,F0003,F0004,共3页
历史沿革与研究领域历史沿革应国家防治黄淮海平原旱涝碱危害需求而诞生。1963年6月,基于国家防治黄淮海平原旱涝碱危害需求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会议上提出的建立国家土壤改良综合试验站的建议,经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和国家科委批准,引黄灌... 历史沿革与研究领域历史沿革应国家防治黄淮海平原旱涝碱危害需求而诞生。1963年6月,基于国家防治黄淮海平原旱涝碱危害需求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会议上提出的建立国家土壤改良综合试验站的建议,经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和国家科委批准,引黄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灌溉中心)前身水电部豫北水利土壤改良试验站正式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委 水利土壤改良 黄淮海平原 农业科学技术 砥砺前行 历史沿革 节水优先 综合试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局域网规划与实施
13
作者 聂会兰 张彦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71-73,共3页
1 前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社会的时代。计算机是知识经济、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步发展并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是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强大的... 1 前言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人类迎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社会的时代。计算机是知识经济、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步发展并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是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达到相互通信、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河北省 服务器 WINDOWS 计算机网络 水利科技 智能交换机 局域网络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研究》简介——获2010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首次设立的唯一特等奖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九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08,共1页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洪减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程措施是防洪减灾的主要手段,设计洪水是确定水工程规模和投资的重要依据.但因水文观测系列短,历史洪水资料缺乏,常致计算结果不合理、设计洪水可靠性差.调查...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洪减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程措施是防洪减灾的主要手段,设计洪水是确定水工程规模和投资的重要依据.但因水文观测系列短,历史洪水资料缺乏,常致计算结果不合理、设计洪水可靠性差.调查确定历史洪水是延长洪水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调查 中国历史 科学技术奖 水利 防洪减灾 设计洪水 洪涝灾害 水文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庆市52个村庄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李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3期174-177,180,共5页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庆市52个村庄352份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深入探究影响农村居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庆市52个村庄352份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深入探究影响农村居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居民的性别、受教育程度、邻里信任程度、耕地面积、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农田水利设施完好程度、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程度对农村居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意愿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其中,居民的性别、农田水利设施完好程度通过0.05水平的负显著检验,居民的受教育程度、邻里信任程度、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制度通过0.05水平的正显著检验,耕地面积、政府支持程度通过0.01水平的正显著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设施 管护 农村居民 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感知网中数据传输规约研究
16
作者 刘海彪 赵帅 +1 位作者 陈伟昌 杨思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4-367,共4页
智慧水利发展新阶段对水利感知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水利感知新手段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多数据传输协议如何更好地融合适配成为现阶段水利感知网建设的难点。根据珠江流域水利感知网中数据传输规约的应用现状及多协议融合适配需求... 智慧水利发展新阶段对水利感知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水利感知新手段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多数据传输协议如何更好地融合适配成为现阶段水利感知网建设的难点。根据珠江流域水利感知网中数据传输规约的应用现状及多协议融合适配需求,从数据传输协议物理层开展协议适配工作研究,利用协议转换、数据映射等方法提出流域级的多协议物联感知平台设计开发建议,实现水利感知网中多数据传输规约的适配协同,为水利感知网建设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感知网 数据传输规约 多协议物联感知平台 流域级数据传输规约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长胜 刘成栋 +1 位作者 孟颖 沈光泽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白蚁是一种主要的害堤动物,一直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杂环境的变化对白蚁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梳理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预防、探查、处置三个环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白蚁防治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场... 白蚁是一种主要的害堤动物,一直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杂环境的变化对白蚁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梳理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预防、探查、处置三个环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白蚁防治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场景及应用效果;回顾了白蚁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总结了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的实践及探索,探讨了现阶段白蚁防治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白蚁习性规律、白蚁蚁巢精准探测、白蚁智能监控预警、堤坝动物危害风险评估、白蚁防治综合治理及体制机制建设等研究方向的思考,为促进白蚁防治更加精准高效、绿色智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白蚁防治 监测预警 综合治理 对策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用环氧树脂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贵勋 李硕硕 +2 位作者 孔令辉 刘书潭 张雷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116,共6页
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 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常遭受腐蚀、高速含沙水流磨蚀破坏,需对其进行便捷有效的防护。利用环氧树脂对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进行改性提高PUA与基体黏结性能,采用紫外光(UV)固化技术制备PUA涂层。研究了环氧树脂改性PUA的化学结构及环氧树脂用量对PUA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性能和抗冲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性PUA的拉伸强度随着环氧树脂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加入5%时,PUA拉伸强度为103.0 MPa,材料呈强而脆的特性。环氧树脂加入提升了PUA的拉伸剪切强度,由0.25 MPa增至1.60 MPa。同时,环氧树脂改性PUA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耐溶剂性能、抗冲磨性能,5%环氧树脂改性PUA抗冲磨强度为800 h/(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环氧树脂 涂层 黏结 抗冲磨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爱民 刘静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79-282,共4页
为有效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依据财政部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水利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风险评估不到位、内部控制团队和部门不够专业、信息系统使用范围窄和使用程度浅、执行与计划有... 为有效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依据财政部财会[2012]21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对水利科学研究事业单位目前存在的风险评估不到位、内部控制团队和部门不够专业、信息系统使用范围窄和使用程度浅、执行与计划有偏差、内部监督浮于表面等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设置科学的组织机构、加强信息系统使用、细化预算指标、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科研 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板竖缝式鱼道池室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超 赵凯 +1 位作者 刘菁 胡彧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鱼道能够帮助洄游鱼类上下行通过大坝等障碍物,顺利到达繁殖地、索饵场等,完成鱼类生殖洄游过程。隔板竖缝式鱼道是国内常见的鱼道形式,依托了某航运枢纽工程隔板竖缝式鱼道进行了该类型鱼道池室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该鱼道最大设计... 鱼道能够帮助洄游鱼类上下行通过大坝等障碍物,顺利到达繁殖地、索饵场等,完成鱼类生殖洄游过程。隔板竖缝式鱼道是国内常见的鱼道形式,依托了某航运枢纽工程隔板竖缝式鱼道进行了该类型鱼道池室水流条件模型试验研究。该鱼道最大设计运行水头6.8 m,主要过鱼对象为四大家鱼。鱼道设计流速为0.8~1.0 m/s。鱼道普通池长3.6m,净宽3.0 m,隔板竖缝宽度0.45 m,采用“L”型隔板型式。直段休息池长度增加为9.0 m,鱼道宽度及隔板型式不变。普通池室纵坡为1∶80,休息池纵坡为0。鱼道池室设计水深为2.0 m。通过建立1∶5的大比尺鱼道局部水工物理模型,采用旋桨流速仪对不同布置方案下的鱼道竖缝流速进行了测量,采用ADV(多普勒流速仪)和PIV(粒子图像测速仪)等多种流速测量技术手段,对不同布置方案下的鱼道池室内水流流速及流态进行了分析。物理模型中悬桨流速仪实测鱼道隔板竖缝最大流速为0.95 m/s,小于本鱼道最大设计流速,实测鱼道最大流量为0.69 m^(3)/s。ADV和PIV实测池室内最大流速值位于隔板竖缝主流中心,约为0.94 m/s。池室竖缝出流流向明确,竖缝出口附近最大流速约为0.6 m/s,水流主流在池室内成相对较缓的“S”形流线。上溯鱼类通过竖缝进入池室后,有明确的水流引导鱼类沿主流进入池室左侧进行休息调整。在已建立的1∶5的鱼道局部物理模型上进行放鱼试验,观察到鱼类在池室内顶着主流方向以冲刺的方式向上游动通过竖缝。当鱼类上溯疲劳时,停留在休息池隔板下游侧的低流速回流区进行休息,整体而言上溯过程顺利,说明在现布置条件下,鱼道池室和竖缝尺寸、普通池室和休息池底坡的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 隔板竖缝式 池室 物理模型试验 水流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