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资源研究所50年研究历程回顾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62-169,共8页
文章回顾了50年来水资源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水事实践需求,以为国家及地方水利部门提供服务和科技支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重点论述了水文与暴雨洪水、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价与水权研... 文章回顾了50年来水资源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水事实践需求,以为国家及地方水利部门提供服务和科技支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开展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重点论述了水文与暴雨洪水、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价与水权研究、水资源保护、生态需水与生态水文学、水资源信息化与数字流域等方面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水资源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基础和创新能力。展望未来,面对新时期的国家需求和水利发展形势,深感水资源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水资源评价 水资源配置 水价 水权 水资源保护 水信息 生态需水 生态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 被引量:84
2
作者 王浩 严登华 +2 位作者 贾仰文 胡东来 王凌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9-489,共11页
在对国内外水问题进行科学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循环的"自然-人工"二元演变模式,明晰了水循环及伴生水化学、水生态和水沙过程的相互关系,初步阐述了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的构成。在对国际水文水资源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和... 在对国内外水问题进行科学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循环的"自然-人工"二元演变模式,明晰了水循环及伴生水化学、水生态和水沙过程的相互关系,初步阐述了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的构成。在对国际水文水资源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现状及水问题解决的实践需求,论述了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学科体系的构成,并分析其重大研究方向。在变化环境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循环在驱动力、结构及参数等方面已呈现出显著"自然-人工"二元特征。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正由传统"还原细化"研究向综合交叉方向发展,并由传统基于单个水文环节的研究过渡到基于二元水循环过程的研究上来,原型观测与数学模拟的结合已成为其关键研究手段。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演变机理识别与定量模拟方面的基础研究,完善水资源评价、配置、调度、水权分配、水价定价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于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综合管理、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民生水利及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等实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学 自然-人工二元模式 发展趋势 热点问题 研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 被引量:227
3
作者 姚治君 王建华 +1 位作者 江东 陈传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定义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性。在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之后 ,研究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层次 ,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了较...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定义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与特性。在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之后 ,研究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层次 ,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理论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谢新民 蒋云钟 +2 位作者 闫继军 杨小庆 卞敬珍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根据我国流域水文水资源特点和供用水特征,基于目前流域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其重点应放在现有监测站点的调整与完善,水库运行规则、技术参数的校核与调整,洪水资源调控与地下水人... 根据我国流域水文水资源特点和供用水特征,基于目前流域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其重点应放在现有监测站点的调整与完善,水库运行规则、技术参数的校核与调整,洪水资源调控与地下水人工回灌,污水处理回用与生态环境需水量,防洪与兴利统一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联合运用管理等技术研究,以及水资源实时调度管理方案付诸实施后效益与风险分析、系统的标准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实时监测 水文 人工回灌 污水处理 生态环境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协调保障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裴源生 刘建刚 +2 位作者 赵勇 肖伟华 唐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1,15,共5页
目前我国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缺少有效的协调保障技术,文中从分析影响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入手,构建了包括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互协调的调控原则、调控模式、调控方法和促进两者协调的措施方法在内的... 目前我国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缺少有效的协调保障技术,文中从分析影响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入手,构建了包括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互协调的调控原则、调控模式、调控方法和促进两者协调的措施方法在内的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协调保障技术体系,为解决实际管理中存在的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不相协调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使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有机结合、互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用水总量控制 定额管理 调控方法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86
6
作者 王浩 王建华 秦大庸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将现状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进而从内在机制、实践进程和评价三方面系统综述了狭义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中国在流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将现状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进而从内在机制、实践进程和评价三方面系统综述了狭义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中国在流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缺乏有机的补偿和机理机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缺乏系统的后效评价体系,致使现状水资源配置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为解决上述配置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今后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符合现代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天然 人工"二元认知模式,建立以水循环为基础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建立具有统一基础的水资源配置准则和建立水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标准和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二元认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川河流域水资源演变个例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仇亚琴 周祖昊 +5 位作者 贾仰文 秦大庸 王浩 严登华 姜乃迁 王国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5-872,共8页
以三川河流域为例,应用WEP-L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集总式流域水资源调配模型偶合而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流域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降水、人工取用水以及下垫面条件这三个主要驱动因子对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影响。... 以三川河流域为例,应用WEP-L分布式水文模型和集总式流域水资源调配模型偶合而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型,模拟了不同情景下流域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降水、人工取用水以及下垫面条件这三个主要驱动因子对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影响。在模型中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仅以改变降水、人工取用水及下垫面条件来模拟8种不同情景的水循环:情景1,1956-1979年降水系列、2000年下垫面、无人工取用水;情景2,1980-2000年降水系列、2000年下垫面、无人工取用水;情景3,1956-2000年降水系列、2000年下垫面、无人工取用水;情景4,1956-2000年降水系列、2000年下垫面、有人工取用水;情景5,1956-2000年降水系列、1956-2000年系列模拟下垫面、无人工取用水;情景6,1956-2000年降水系列、2000下垫面、无人工取用水;情景7,1956-1979年降水系列、1956-1979年系列模拟下垫面、无人工取用水;情景8;1980-2000年降水系列、2000年下垫面、有人工取用水。情景2和情境1比较,发现降水单项因子减少4.5%引起各种口径水资源量的减少,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8.4%,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15.8%,狭义水资源量18.3%,有效蒸散发量2.1%,广义水资源量4.6%。情景4和情境3比较得出,在人工取用水单项因子作用下,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6%,而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增加113.5%,在狭义水资源量减少0.4%的同时,伴随有效蒸散发量增加0.9%,广义水资源量增加0.7%。情景6和情境5对比,发现在下垫面条件单项因子作用下,狭义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分别减少4.3%、4.3%和2.8%,有效蒸散发量增加7.1%,广义水资源量增加5.3%。情景8和情境7对比分析得出,三个因子对水资源量的综合影响是,地表水资源量减少30.6%,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增加114.5%,狭义水资源量减少25.8%,有效蒸散发量增加6.7%,广义水资源量增加1.1%。研究成果对于其它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川河流域 水资源演变 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L模型 水资源调配模型 二元水循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Ⅱ.水资源管理战略研究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贾仰文 王浩 +5 位作者 甘泓 游进军 仇亚琴 甘治国 周祖昊 杨贵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5,共7页
综合考虑水文气象、南水北调工程、地下水超采控制、入海水量控制目标等因素,以及现状(2005年)、2010年和2020年3个水平年,设置了9个情景方案,应用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进行了水资源管理战略情景模拟分析... 综合考虑水文气象、南水北调工程、地下水超采控制、入海水量控制目标等因素,以及现状(2005年)、2010年和2020年3个水平年,设置了9个情景方案,应用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称"二元模型")进行了水资源管理战略情景模拟分析。采用GDP、粮食产量、ET(蒸散发量)、入海水量、总用水量、减少地下水超采量等评价指标对9个情景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给出了各规划水平年的推荐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战略问题如ET控制、地下水超采量控制和入渤海水量控制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未来虽然有南水北调工程对本流域的补水,但需要严格控制流域用水量和耗水量,才能做到逐步减少地下水超采量、增加入渤海水量,实现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水资源 区域规划与开发 管理 优化技术 分布式水文模型 二元模型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多目标决策应用研究简述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启林 甘泓 +2 位作者 甘治国 游进军 付意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3,共4页
简述了水资源多目标理论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资源承载能力、水库调度、水生态调控、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探讨了水资源多目标决策待完善的内容,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资源 多目标决策 应用研究 现状 问题 展望 简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0
作者 游进军 王浩 甘泓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5-429,共5页
回顾了国内外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的研究历程,结合当前水资源领域发展方向,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以集成方式研究水资源系统模拟技术的必要性,评述了几类当前比较有影响的水资源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相应软件。阐述了面向对象技术(OOT... 回顾了国内外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的研究历程,结合当前水资源领域发展方向,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以集成方式研究水资源系统模拟技术的必要性,评述了几类当前比较有影响的水资源系统模拟方法以及相应软件。阐述了面向对象技术(OOT)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流域水资源模拟中的应用。指出以计算机技术为先导,考虑不同的流域实际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是构造通用水资源模拟模型的必要条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模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面向对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秦长海 甘泓 +1 位作者 汪林 王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7,共8页
针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等问题,在水资源耗减、水环境退化等价值量核算方面开展研究,提出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以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正面效益和负面效益两方面入手,通过构建水资源... 针对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等问题,在水资源耗减、水环境退化等价值量核算方面开展研究,提出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以联合国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正面效益和负面效益两方面入手,通过构建水资源环境经济效益评价模型(EMW),分析经水资源耗减和水环境退化价值调整后国内产出(WEDP),并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提出将WEDP最大化目标下的用水量作为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经评价,海河流域现状和2020年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阈值分别为292亿m3和287亿m3。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已经超过了其开发利用阈值,对水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阈值 耗减价值 综合环境经济核算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蒋云钟 赵红莉 +5 位作者 董延军 鲁帆 殷峻暹 王海潮 甘治国 沈媛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文章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介绍。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水资源调度,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 文章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介绍。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水资源调度,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分析了4个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的目标,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及其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中线 水资源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启林 甘泓 +3 位作者 游进军 甘治国 王琳 付意成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共4页
为了将多层次、多工程、多用户、多水源的复杂水资源配置系统转换成计算机模型,合理有效地模拟水资源系统,进而完成区域或流域水资源从多水源向多用户的水量分配过程,着重介绍了水资源系统的系统概化规则和模型配置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 为了将多层次、多工程、多用户、多水源的复杂水资源配置系统转换成计算机模型,合理有效地模拟水资源系统,进而完成区域或流域水资源从多水源向多用户的水量分配过程,着重介绍了水资源系统的系统概化规则和模型配置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在滹沱河流域。应用结果表明,模型的构建合理可行,规则的确定切合实际,模拟计算的结果合理可靠,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系统 水资源配置 规则 应用 滹沱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沙金霞 刘彬 +1 位作者 谢新民 鹿海员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3-35,69,共4页
为了合理分配引大济湟工程从大通河调出的7.5×108 m3水量,以满足引大济湟工程受水区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需求,通过建立以供水净效益最大、供水系统总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得到了受水区4类... 为了合理分配引大济湟工程从大通河调出的7.5×108 m3水量,以满足引大济湟工程受水区的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需求,通过建立以供水净效益最大、供水系统总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得到了受水区4类水源、5类用水户在2015、2020、2030三个规划水平年的多年平均情况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2015、2020、2030年净外调水量分别为3.10×108、6.05×108、7.34×108 m3,缺水量分别为0.69×108、0.64×108、2.15×108 m3,部分区域农业用水存在缺口,仍需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优化配置 粒子群算法 引大济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勇 裴源生 王建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4,共7页
对国际水资源配置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水资源配置经历了从初步探索、系统分析与模拟、追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到注重社会公平与市场调节这4个阶段,并从水资源配置理论、配置方法、配置机制以及配置效果的后效评价4个... 对国际水资源配置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水资源配置经历了从初步探索、系统分析与模拟、追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到注重社会公平与市场调节这4个阶段,并从水资源配置理论、配置方法、配置机制以及配置效果的后效评价4个方面对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水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应以天然与人工复合驱动作用下的水循环过程为基础,以广义水资源为配置对象,协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配置手段应注意管理手段和工程措施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配置理论 配置方法 配置机制 配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二元演化模型”研究成果简介 被引量:22
16
作者 贾仰文 王浩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52,共8页
简要介绍了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第二课题(G1999043602)中取得的三项主要成果:(1)流域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2)黄河流域水资源全口径层次化动态评价;(3)人类活动影响下的... 简要介绍了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第二课题(G1999043602)中取得的三项主要成果:(1)流域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2)黄河流域水资源全口径层次化动态评价;(3)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首先,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WEP-L)和集总式水资源调配模型(WARM)相耦合,建立了流域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然后,在界定“广义水资源”与“狭义水资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全口径层次化动态评价方法,并给出了黄河流域评价成果。最后,通过比较2000年现状下垫面条件下与历史系列条件下的评价结果,以及考虑与不考虑人工取用水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初步发现:(1)黄河流域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地表水资源量衰减,而不重复地下水量增加;(2)在狭义水资源量衰减的同时,伴随着有效蒸散即降水有效利用的增加,流域广义水资源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对客观评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等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对黄河的治理规划和水安全战略具有重要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L 二元模型 水资源动态评价 水资源演变规律 人类活动影响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配置的流域水环境安全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法圣 杨贵羽 +2 位作者 张博 严登华 栾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76,共4页
通过归纳总结与水环境安全有关的科学研究,从水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在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同时可能对流域水环境安全产生次生影响的概念,认为水环境安全既要考虑天然水循环的作用,又要考虑取、用、耗、排等人工活动形成的... 通过归纳总结与水环境安全有关的科学研究,从水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在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同时可能对流域水环境安全产生次生影响的概念,认为水环境安全既要考虑天然水循环的作用,又要考虑取、用、耗、排等人工活动形成的侧支水循环对水环境安全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水资源配置可能对水环境安全产生的次生影响,提出了基于水资源配置的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旨在探索优选最佳水资源配置方案;最后指出了水环境安全研究的难题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水环境安全 水生态 环境承载力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海丹 邵景力 +1 位作者 谢新民 柴福鑫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于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朝阳市区为例,综合考虑该市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即使达到较高的节...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于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朝阳市区为例,综合考虑该市未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即使达到较高的节水水平,现状供水模式也无法满足朝阳市区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外调水是朝阳市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水资源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浩 杨爱民 +1 位作者 周祖昊 严登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6-10,共5页
以往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均为水文法和水保法。由于这2种方法都不能系统地揭示水土保持对水循环影响的物理机制,并且采用的水资源评价口径只是单一的狭义水资源,使得研究成果不能真实反映水土保持的水文水资源效应... 以往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均为水文法和水保法。由于这2种方法都不能系统地揭示水土保持对水循环影响的物理机制,并且采用的水资源评价口径只是单一的狭义水资源,使得研究成果不能真实反映水土保持的水文水资源效应。以狭义水资源和广义水资源为评价口径的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则能克服水文法和水保法的严重弊端。评述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应用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L模型),以黄河流域的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为例,对水土保持的水文水资源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使广义水资源量增加72.6亿m3,增幅27.1%;使狭义水资源量减少9.0亿m3,减幅14.4%;使狭义水资源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即地表水资源量减小、不重复量和地下水资源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土保持 水文水资源效应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大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鹿海员 李倩 +2 位作者 谢新民 王军 康爱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4,共4页
以青岛市大沽河流域为例,为揭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上采用PSR模型构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15、2020、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据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该区域各水平年水资源对人口、GDP... 以青岛市大沽河流域为例,为揭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上采用PSR模型构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15、2020、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据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该区域各水平年水资源对人口、GDP和生态环境面积均已超载,超载率约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能力 PSR模型 指标体系 大沽河流域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