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DNA COII基因序列团头鲂3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唐首杰 毕详 +1 位作者 张飞明 张友良 《水产科技情报》 2019年第2期61-68,共8页
为了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评估团头鲂不同选育群体的选育潜力,以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奠基群体(F_0)为对照组,采用线粒体DNA COII基因标记评估了团头鲂3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它们的选育潜力。结果显示,在3个选育群体的7... 为了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评估团头鲂不同选育群体的选育潜力,以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奠基群体(F_0)为对照组,采用线粒体DNA COII基因标记评估了团头鲂3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了它们的选育潜力。结果显示,在3个选育群体的72条序列中,共确定了15种单倍型,群体间存在6种共享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的范围为0.731 9~0.818 8,核苷酸多样性(π)的范围为0.001 108~0.001 76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的范围为0.649~1.034,群体内核苷酸序列间平均遗传距离的范围为0.000 930~0.001 432,3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π、K)均高于F_0群体。3个选育群体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指数(F_(ST))的范围分别为0.001 249~0.001 450和0.012 34~0.124 50,A群体与C群体间成对F_(ST)值差异显著(P<0.05),F_0群体与A群体间成对F_(ST)值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3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选育潜力较大;同时,选育群体间(A群体与C群体间)、选育群体与奠基群体间(A群体与F_0群体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表明不同方向上的累代人工选育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选育群体 遗传变异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制粒和环模制粒工艺对饲料制粒加工质量和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蔡友旺 黄翃飞 +1 位作者 李小勤 冷向军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3-169,共7页
研究比较了膨化制粒和环模制粒工艺对饲料制粒加工质量和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肝胰腺和肠道组织学的影响。设计鱼粉质量分数为20%的基础饲料,分别采用环模制粒和膨化制粒的方式,生产硬颗粒饲料和沉性膨化颗粒饲料,在检测饲料... 研究比较了膨化制粒和环模制粒工艺对饲料制粒加工质量和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肝胰腺和肠道组织学的影响。设计鱼粉质量分数为20%的基础饲料,分别采用环模制粒和膨化制粒的方式,生产硬颗粒饲料和沉性膨化颗粒饲料,在检测饲料制粒加工质量指标后,饲喂初质量为7.72 g的凡纳滨对虾6周。和硬颗粒饲料相比,沉性膨化颗粒饲料的容重、耐久性指数和淀粉糊化度显著增加(P<0.05),硬度和含粉率显著降低(P<0.05),但二者在溶失率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6周养殖后,沉性膨化颗粒饲料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硬颗粒饲料组(P<0.05),虾体增重率在数值上高于硬颗粒饲料组(P>0.05);二者在摄食量、成活率、含肉率、全虾组成和肝胰腺消化酶、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肝胰腺和肠道组织学方面,摄食沉性膨化颗粒饲料和硬颗粒饲料的凡纳滨对虾均表现为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未见明显的损伤。沉性膨化颗粒饲料较硬颗粒饲料具有更优的加工性能和更高的饲料利用效率(更低的饲料系数),二者对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肝胰腺、肠道组织学方面具有基本一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沉性膨化颗粒饲料 硬颗粒饲料 制粒加工质量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