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蟹类水产品过敏原及其致敏性消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光明 刘庆梅 +5 位作者 杨阳 刘萌 李梦思 桓霏 郜帅 曹敏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4,共10页
蟹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也是诱发过敏反应的主要食物之一。因此,了解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种类及抗原表位,探究有效的蟹类致敏性消减技术等极为迫切。阐明蟹类水产品过敏原及其抗原表位是消减其致敏性的重要前提,概述了国内外分离鉴定... 蟹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也是诱发过敏反应的主要食物之一。因此,了解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种类及抗原表位,探究有效的蟹类致敏性消减技术等极为迫切。阐明蟹类水产品过敏原及其抗原表位是消减其致敏性的重要前提,概述了国内外分离鉴定的蟹类水产品过敏原,包括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质钙结合蛋白、磷酸丙糖异构酶、细丝蛋白c等;总结了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一珠一化合物技术等定位分析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的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概况。比较了辐照技术、超声技术、美拉德反应技术、酶法交联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现代加工处理方法,或修饰过敏原抗原表位或破坏过敏原蛋白质结构,从而消减蟹类水产品过敏原致敏性。着重分析了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的未来研究趋势,提出蟹类水产品过敏原结构与致敏性的构效关系解析是该领域的研究难点;对比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在蟹类水产品致敏性消减方面的优缺点,提出未来重点发展复合加工处理方式,以便更大程度地降低过敏原致敏性,从而为低致敏性的蟹类食品或生物制品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致敏性 消减技术 低致敏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前后牡蛎肉风味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洪林欣 童星 +5 位作者 孙乐常 吴昌正 尹开平 刘康 林端权 张凌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0-128,共9页
该研究以牡蛎(Ostreae concha)为研究对象,蛋白酶与淀粉酶复合反应制备牡蛎肉酶解液,结合感官评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牡蛎肉酶解前后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规律,解析牡蛎肉及其酶解液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及主要腥味成... 该研究以牡蛎(Ostreae concha)为研究对象,蛋白酶与淀粉酶复合反应制备牡蛎肉酶解液,结合感官评价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牡蛎肉酶解前后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规律,解析牡蛎肉及其酶解液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及主要腥味成分。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来量化评价各组分对牡蛎肉酶解液风味的贡献程度。添加淀粉酶将牡蛎肉中的糖原分解成小分子单糖,并在一定温度下促使酶解液发生美拉德反应,进而产生具有愉快风味的化合物以遮盖牡蛎的腥味。结果表明,酶解后呈现腥味、哈喇味的(E,E)-2,4-庚二烯醛、己醛、庚醛和壬醛等物质的含量降低,酶解脱除了牡蛎肉中的腥味,生成了具有浓郁果香味和青草味的2-戊基呋喃、苯甲醛和十六醛等物质,在多种挥发性化合物共同作用下,整体香气协调,风味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酶解 风味 挥发性化合物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冻与真空冷冻干燥对金线鱼肌原纤维蛋白理化性质和凝胶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史秋艳 林端权 +4 位作者 何文雄 刘康 张凌晶 翁凌 孙乐常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1-51,共11页
为研究真空冷冻干燥对鱼糜粉品质的影响,以金线鱼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真空冷冻干燥的预冻处理和真空冷冻干燥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酶)协同下... 为研究真空冷冻干燥对鱼糜粉品质的影响,以金线鱼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真空冷冻干燥的预冻处理和真空冷冻干燥对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酶)协同下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相比,经预冻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后的肌原纤维蛋白浊度和粒径显著增加(P<0.05),溶解度分别降低32.3%和42.0%,表明蛋白质在处理过程中出现聚集变性;总巯基含量分别降低27.3%和45.35%,羰基含量分别增加112.2%和181.5%,证实其发生氧化变性;α-螺旋结构含量降低和最大内源荧光强度下降(从5879下降到5487、4144),揭示蛋白质有序结构遭到破坏和微环境发生改变。肌原纤维蛋白经预冻处理与真空干燥处理均导致储能模量G′下降,其中真空冷冻干燥组的G′值最小,但添加TG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G′值;凝胶微观结构显示,未处理组的凝胶微观网状结构清晰,而预冻组和真空冷冻干燥组的凝胶结构变得不均匀或未见明显凝胶网状结构,添加TG酶则促使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状结构变得致密均匀。综上可知,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中的预冻阶段与干燥阶段均会对肌原纤维蛋白理化性质和凝胶特性造成影响,其中预冻阶段引起的冷冻变性对蛋白聚集和氧化影响更大,而干燥阶段的脱水变性则对蛋白结构造成更大影响,TG酶可以提升经预冻和真空冷冻干燥之后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鱼 肌原纤维蛋白 TG 真空冷冻干燥 理化性质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鲍鱼内脏中牛磺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崔璨 章骞 +4 位作者 张凌晶 翁凌 李钰金 雷桂英 曹敏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2-277,共6页
以鲍鱼内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RSM)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次数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牛磺酸提取量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纯化的牛磺酸进行分析。建立各因素与牛磺酸提取... 以鲍鱼内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RSM)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次数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牛磺酸提取量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纯化的牛磺酸进行分析。建立各因素与牛磺酸提取量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最佳水提条件为:提取温度94℃、提取时间140 min、固液比1∶4、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鲍鱼内脏中牛磺酸提取量为(12.82±0.23)mg·g^(-1),与数学回归模型的预测值13.00 mg·g^(-1)基本一致,回归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鲍鱼内脏中牛磺酸的提取量。采用最优水提条件对鲍鱼内脏中牛磺酸进行水提,并经乙醇抽提、蒸发浓缩、沉淀、活性炭处理、结晶等步骤制备得到牛磺酸晶体,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纯度为96.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天然牛磺酸晶体呈细针状,表面较为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提取工艺 鲍鱼内脏 响应面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鱼干加工过程中热处理及内源酶对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夏磊 刘芯如 +3 位作者 王雨恬 魏好程 李利君 倪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0-226,共7页
分别制备内源酶转化作用+轻度热处理(S1)、内源酶转化作用+高强度热处理(S2)、轻度热处理(S3)和高强度热处理(S4)的鲈鱼干,采用感官评价、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风味分析... 分别制备内源酶转化作用+轻度热处理(S1)、内源酶转化作用+高强度热处理(S2)、轻度热处理(S3)和高强度热处理(S4)的鲈鱼干,采用感官评价、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风味分析,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成分与感官属性间的相关性。感官分析结果表明,S1、S2、S3和S4风味轮廓存在显著差异。GC-MS检测结果表明正己醛、壬醛、正辛醛、丁子香酚、1-辛烯-3-醇、2,3-辛二酮、石竹烯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为鲈鱼干样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S1、S2、S3和S4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其中S1和S2挥发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S3和S4。PLSR相关性分析表明苯甲醛、癸烯醛、正辛醛、苯乙酮、庚醇和2-乙基己醇与鲈鱼干样品感官属性存在相关性。这几种物质含量在S1、S2、S3和S4中显著不同,对比发现S1和S2中己醛、苯乙酮和苯甲醛等物质由脂肪和氨基酸在内源酶作用下反应生成,提高了青草香和甜香;S3和S4中热处理促进了甘油三酯热氧化降解生成正辛醛、2-乙基己醇、癸烯醛、反-2-辛烯醛等物质,提高了橘香和脂香。此外,组织蛋白酶B在S1和S2中的酶活性远高于S3和S4。研究揭示了鲈鱼干制备过程中内源酶和不同强度热处理对风味的影响,为鲈鱼干制备工艺优化及深入了解水产食品风味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内源酶 热处理 感官评价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牡蛎氨肽酶B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逸 颜龙杰 +3 位作者 钟婵 张凌晶 翁凌 曹敏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5-42,共8页
氨肽酶是一类能特异水解蛋白质N端氨基酸残基的外切酶,在食品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为原料,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phenyl-sepharose及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高效水解碱性... 氨肽酶是一类能特异水解蛋白质N端氨基酸残基的外切酶,在食品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褶牡蛎(Alectryonella plicatula)为原料,通过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phenyl-sepharose及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高效水解碱性氨基酸的氨肽酶,其活性能被氨肽酶特异性抑制剂bestatin有效抑制。双向电泳结果显示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100 ku,pI约为5.8。通过肽质量指纹图谱对其进行鉴定得到12个肽段,共含138个氨基酸残基,这些氨基酸序列与太平洋牡蛎中嘌呤霉素敏感性氨肽酶一致,表明纯化的酶为氨肽酶B。褶牡蛎氨肽酶B的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与反向平行为主,其中无规卷曲占42.6%,反向平行占32.0%。动力学研究获得其K_m和k_(cat)值分别为1.5μmol/L和117.5 s^(-1),k_(cat)/K_m为78.3 L/(μmol·s)^(-1)。在35℃,pH值7.0的条件下,该酶具有最大催化活性,能高效水解氨肽酶底物Lys-MCA和Arg-MCA,释放出游离态的Lys和Arg,推测与牡蛎呈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氨肽酶 纯化 MALDI-TOF/TOF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致敏原抗原表位及交叉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桓霏 云肖 +5 位作者 李梦思 韩天娇 刘萌 杨阳 曹敏杰 刘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20-428,共9页
贝类(Shellfish)包括甲壳类和软体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作为贝类生产及消费大国,由食用贝类引发的食物过敏问题日益增多。已报道的贝类食品致敏原有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质钙结合蛋白、肌球蛋白轻链等。抗原表... 贝类(Shellfish)包括甲壳类和软体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作为贝类生产及消费大国,由食用贝类引发的食物过敏问题日益增多。已报道的贝类食品致敏原有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质钙结合蛋白、肌球蛋白轻链等。抗原表位是食品致敏原发挥作用的分子基础,明确不同致敏原的抗原表位,是深入分析其致敏性及交叉反应性的关键,也是定向消减致敏原致敏性的重要前提。本文介绍了贝类食品致敏原种类、抗原表位、交叉反应性和加工消减致敏原致敏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食物过敏 致敏原 抗原表位 交叉反应 加工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对南美白对虾虾糜理化性质和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尹开平 林端权 +5 位作者 陈玉磊 张凌晶 何文雄 翁凌 曹敏杰 孙乐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89,共12页
以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糜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添加量(0.1%、0.3%、0.5%、0.8%和1.0%,以虾肉的质量计)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对虾糜凝胶特性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量HA能够改善虾糜凝胶的质构特性和凝... 以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糜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添加量(0.1%、0.3%、0.5%、0.8%和1.0%,以虾肉的质量计)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对虾糜凝胶特性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定量HA能够改善虾糜凝胶的质构特性和凝胶强度,提高虾糜凝胶的亮度和白度。适量添加HA还能够促使虾糜凝胶内部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向结合水转变,改善虾糜凝胶的水结合特性,提高持水性(water-holding capacity,WHC)。流变学分析表明,一定量HA能使虾糜的储能模量提高,然而低添加量HA会对表观黏度产生不利影响。化学作用力分析表明,离子键和氢键随HA的添加分别呈现先减后增和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适量HA可以改善疏水相互作用,巯基氧化形成二硫键的过程则被HA抑制。HA还能与虾糜蛋白相互作用,抑制蛋白多聚体的形成,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促使蛋白质二级结构从α-螺旋向β结构和无规卷曲转变。添加适量HA对虾糜凝胶微观结构同样有所改善,促使虾糜凝胶形成更加均匀致密的微观结构。其中,添加0.8%HA虾糜凝胶具有最高的硬度、咀嚼性、胶着性、凝胶强度以及储能模量和最致密的微观结构,WHC较对照组也显著提高(P<0.05)。而添加0.1%HA虾糜凝胶的质构特性、凝胶强度、WHC、储能模量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微观结构也较为松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虾糜 透明质酸 凝胶特性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糖基化对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吴雨虹 林端权 +4 位作者 刘康 陈玉磊 张凌晶 何文雄 孙乐常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3,共12页
为拓展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Brown-striped mackerel scad protein isolate limited enzymatic hydrolysate,BPILH)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对其进行糖基化反应,... 为拓展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Brown-striped mackerel scad protein isolate limited enzymatic hydrolysate,BPILH)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对其进行糖基化反应,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BPILH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与BPILH的糖基化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和色度呈正相关。结构表征结果显示,糖基化反应使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并降低糖基化产物的内源荧光强度。此外,长时间的高温使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加。溶解度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第8小时糖基化产物的溶解度在pH 10时达到最高值(90.49±0.01)%。乳化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第0小时相比,第12小时糖基化产物的乳化性提升了24.28%,乳化稳定性和持油性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第1小时乳化稳定性达到最高值(17.51±0.13)min,在第2小时持油性达到最高值(2.19±0.21)g·g^(-1)。因此,反应时间过长会对功能特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蓝圆鲹分离蛋白在食品配料蛋白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分离蛋白 限制性酶解 糖基化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标的选择与应用-UPLC-MS/MS法测定饲料中的氟苯尼考
10
作者 王鑫 张凤枰 +1 位作者 张凌晶 杜雪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7-253,共7页
按照农业部2483号公告-8-2016的操作要求,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氟苯尼考进行内标法定量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常出现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情况。本研究选择其他质荷比的离子峰作为氘代氟苯尼考母离子、修正氘代氟苯尼考实际... 按照农业部2483号公告-8-2016的操作要求,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氟苯尼考进行内标法定量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常出现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情况。本研究选择其他质荷比的离子峰作为氘代氟苯尼考母离子、修正氘代氟苯尼考实际浓度、提高氘代氟苯尼考上机浓度、降低氟苯尼考上机浓度、选择氘代氯霉素作为氟苯尼考内标等方式,有效解决了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异常的情况。另外,改进的检测方法能够降低检测时间成本和公司运营成本,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牡蛎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6
11
作者 邱娟 沈建东 +3 位作者 翁凌 张凌晶 刘光明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65-172,共8页
运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牡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Ⅰ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分步酶解制备工艺。采用复合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牡蛎进行分步酶解,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 运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牡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Ⅰ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分步酶解制备工艺。采用复合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牡蛎进行分步酶解,以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和ACE抑制率为考核指标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第1步复合蛋白酶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加酶量1.2%、pH 7.0、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1 h;第2步碱性蛋白酶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42%、pH 8.3、反应温度53℃、酶解时间73 min。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得牡蛎酶解液分子质量在3 000 D以下小肽所占比例为99.72%,其ACE抑制活性IC50为0.8 mg/mL。同时,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牡蛎肽中Glu含量最高,Cys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6.6%和37.2%。本研究制备的低分子质量、高ACE抑制活性牡蛎肽,可为牡蛎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酶解 ACE抑制肽 分子质量分布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胶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乐常 周典颖 +4 位作者 杜瀚 翁凌 缪松 刘光明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50,共9页
为探究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shrimp myofibrillar protein,SMP)凝胶性能的影响,将KGM与SMP按不同比例(1∶50、1∶20、1∶10)进行复配制备复合凝胶体系SK50、SK20、SK10,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内源性... 为探究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shrimp myofibrillar protein,SMP)凝胶性能的影响,将KGM与SMP按不同比例(1∶50、1∶20、1∶10)进行复配制备复合凝胶体系SK50、SK20、SK10,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内源性荧光、浊度及粒径、流变学、红外光谱、蛋白变化及凝胶微观结构,研究复合体系的凝胶特性变化。结果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的表面疏水性、浊度及粒径随着KGM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流变学分析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均出现剪切稀化现象,且SK20的G’值最高,其凝胶的结构稳定性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组的光谱特征带相似,表明无明显的基团生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KGM的加入并没有引起蛋白条带的明显变化,相较于未加热组,加热后样品中肌球蛋白重链、副肌球蛋白以及肌动蛋白的条带明显减弱,说明加热能促使三者发生热聚合反应。扫描电镜与分形维数分析表明,随着KGM添加量的增加,形成了致密有序的凝胶。结果表明,一定量的KGM添加能有效提升虾糜的凝胶特性,提高虾糜类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肌原纤维蛋白 魔芋胶 凝胶特性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不同组织中蛋白酶的分布及冷藏过程中酶活力与鲜度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章骞 陈宏 +6 位作者 阙华勇 李钰金 孙乐常 翁凌 张凌晶 刘光明 曹敏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9-1046,共8页
以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活力测定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牡蛎不同组织中氨肽酶、胰蛋白酶型丝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等几种主要蛋白酶的分布,探讨牡蛎肉在4℃冷藏过程中酶活力和鲜度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以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活力测定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牡蛎不同组织中氨肽酶、胰蛋白酶型丝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等几种主要蛋白酶的分布,探讨牡蛎肉在4℃冷藏过程中酶活力和鲜度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牡蛎的外套膜、鳃、闭壳肌和性腺-内脏团四种组织中,亮氨酸氨肽酶、丙氨酸氨肽酶、精氨酸氨肽酶均有较高酶活力;胰蛋白酶型丝氨酸蛋白酶主要分布于性腺-内脏团,在另外三种组织中活性较低;组织蛋白酶B和B+L绝大部分在性腺-内脏团中表达。在4℃冷藏过程中,酶活力发生明显变化,经7d冷藏后,性腺-内脏团中亮氨酸氨肽酶的酶活力为初始值的25.15%,丙氨酸氨肽酶的酶活力为初始值的31.65%,精氨酸氨肽酶的酶活力为初始值的23.19%;组织蛋白酶B和B+L的酶活力分别是初始值的2.59和4.23倍;胰蛋白酶型丝氨酸蛋白酶酶活力上升44%。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牡蛎的鲜度指标发生变化:牡蛎pH值呈现先降低,9d后上升的趋势;氨基酸态氮含量由初始的(0.26±0.05)g/100g增加至第7d的(0.31±0.03)g/100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从(5.60±0.64)mg/100g上升至第7d的(17.50±0.37)mg/100g;SDS-PAGE分析显示,牡蛎冷藏过程中四种组织的蛋白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本研究揭示了牡蛎在短期冷藏过程中几种主要蛋白酶和鲜度指标的变化规律,为牡蛎的冷藏保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冷藏 鲜度 蛋白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预处理对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鱼骨明胶理化性质与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乐常 赵阿云 +3 位作者 杜瀚 翁凌 缪松 曹敏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78,共8页
以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鱼骨为原料,采用酸或碱预处理结合热水浸提制备鱼骨明胶,并通过得率、凝胶强度测定、SDS-PAGE、紫外全波长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动态流变学测定以及扫描电镜等研究鱼骨明胶的理化性质和凝胶特性。结果表明... 以美洲鳗鲡(Anguilla rostrata)鱼骨为原料,采用酸或碱预处理结合热水浸提制备鱼骨明胶,并通过得率、凝胶强度测定、SDS-PAGE、紫外全波长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动态流变学测定以及扫描电镜等研究鱼骨明胶的理化性质和凝胶特性。结果表明:酸法预处理明胶(AG60)与碱法预处理明胶(BG60)得率分别为13.6%和6.88%,凝胶强度分别为101.95 g和78.74 g。AG60和BG60的羟脯氨酸含量为3.2 g/100 g和2.7 g/100 g。两种明胶均含有β和α;、α;链,其中AG60的α;+α;含量显著高于BG60。AG60与BG60均具有明胶的特征吸收峰,且无杂蛋白吸收峰。与BG60相比,AG60具有更高的凝胶温度与熔融温度,以及更短的胶凝时间。扫描电镜分析显示,AG60具有更致密、均一的凝胶网络结构。本研究表明,与碱法预处理相比,酸法预处理制备得到的鳗鱼骨明胶具有更高的得率与更好的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鳗鲡 鱼骨明胶 酸预处理 碱预处理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荞麦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乐常 王瑜 +4 位作者 翁凌 刘明 缪松 刘光明 曹敏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12-122,共11页
以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荞麦分离蛋白(BPI),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与喷雾干燥制备蛋白粉,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及不同干燥方式对荞麦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和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 以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荞麦分离蛋白(BPI),分别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与喷雾干燥制备蛋白粉,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及不同干燥方式对荞麦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和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荞麦分离蛋白(FBPI)的蛋白组成与BPI类似,而喷雾干燥荞麦分离蛋白(SBPI)的13S球蛋白发生降解。FBPI和SBPI的α-螺旋含量分别为22.10%和20.00%,β-转角含量为19.40%和19.80%,表明喷雾干燥会使蛋白结构更加无序化。SBPI的表面疏水性指数显著(P<0.05)高于FBPI与BPI。与BPI相比,SBPI具有更高的表面疏水性和更均匀的粒径,但溶解度和持水能力较低,而FBPI具有与BPI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加入TGase后,FBPI和SBPI的平均粒径分别由213.01与192.55 nm增加至2289.01与1439.67 nm,表明发生了交联反应。BPI、FBPI和SBPI的电位分别为−15.93、−29.43、−29.35 mV,表明干燥处理能进一步提高蛋白的溶液稳定性。相比于SBPI,BPI和FBPI在升温过程中G'持续下降,表明热处理会破坏BPI和FBPI的蛋白凝胶结构。经加热处理再进行冷却,FBPI的G'显著(P<0.05)高于SBPI与BPI,具有更好的凝胶性。TGase能显著(P<0.05)提高FBPI的储能模量与热稳定性,但对SBPI作用不明显。化学作用力结果显示,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是凝胶主要作用力;TGase能有效促进凝胶结构中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形成,但会导致蛋白分子间氢键断裂。由此可见,通过冷冻干燥制备的荞麦蛋白能在TGase的作用下形成凝胶性与稳定性较好的凝胶。本研究的结果为荞麦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研究及其凝胶类食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分离蛋白 冷冻干燥 喷雾干燥 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蛋清蛋白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乐常 曾添 +4 位作者 林端权 翁凌 刘光明 缪松 曹敏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2-111,共10页
为探究干燥方式对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分别通过喷雾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制备蛋清蛋白粉,并对其蛋白结构、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蛋清液(EWPC)相比,喷雾干燥使蛋清蛋白(EWP-P)... 为探究干燥方式对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功能特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分别通过喷雾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制备蛋清蛋白粉,并对其蛋白结构、理化性质与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蛋清液(EWPC)相比,喷雾干燥使蛋清蛋白(EWP-P)的内源性荧光强度降低,表面疏水性和表面游离巯基含量增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显示,EWP-P的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分别为16.30%、25.72%和40.23%,冷冻干燥蛋清蛋白(EWP-D)分别为20.43%、24.32%和35.69%。不同pH下,EWP-D的溶解度均高于EWP-P,表面张力小于EWP-P。此外,EWP-P的接触角为99.62°,高于EWP-D(接触角为65.97°),表明喷雾干燥能显著提高蛋白的疏水性(P<0.05)。EWP-D在不同pH下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以及起泡性均大于EWP-P,但起泡稳定性更小,这与EWP-D较高的溶解性与较低的表明疏水性有关。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表明EWP-D乳液的微粒更小,分布更均匀,其稳定性高于EWP-P。综上,喷雾干燥蛋清蛋白的β-折叠结构较多,表面游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冷冻干燥蛋清蛋白的表面疏水性较小,且表面张力小、溶解度大,具有更好的乳化能力与起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 喷雾干燥 冷冻干燥 功能特性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蛋白的酶法提取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3
17
作者 冷檬 林端权 +4 位作者 翁凌 张凌晶 缪松 曹敏杰 孙乐常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鲍鱼内脏中含有丰富的可分解藻类多糖的水解酶。为实现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蛋白的高效提取和产业化制备,采用鲍鱼内脏酶对坛紫菜进行酶法破壁提取紫菜蛋白,并比较冷冻干燥与喷雾干燥对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鲍鱼内脏... 鲍鱼内脏中含有丰富的可分解藻类多糖的水解酶。为实现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蛋白的高效提取和产业化制备,采用鲍鱼内脏酶对坛紫菜进行酶法破壁提取紫菜蛋白,并比较冷冻干燥与喷雾干燥对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鲍鱼内脏酶酶解坛紫菜提取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7.6%、酶解时间2.8 h、酶解温度35℃、料液比质量体积比为1∶25,在该条件下获得的蛋白得率为(238.65±2.13)mg∙g^(−1)。观察坛紫菜的外观及细胞形态,发现鲍鱼内脏酶能显著破坏坛紫菜细胞壁。冷冻干燥坛紫菜蛋白(Freeze-dried P.haitanensis protein,FPP)在不同pH下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能均优于喷雾干燥坛紫菜蛋白(Spray-dried P.haitanensis protein,SPP)(P<0.01),而SPP的表面疏水性与接触角均高于FPP(P<0.0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FPP为表面光滑的片状结构,而SPP呈大小较为均一、表面有凹槽的球状颗粒。综上,鲍鱼内脏酶能有效破坏坛紫菜细胞壁,使水溶性蛋白溶出。制备得到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其中冷冻干燥所制备蛋白的理化性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鲍鱼内脏酶 响应面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姑鱼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欢 李婷 +1 位作者 詹云超 杜翠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68-172,共5页
本研究从白姑鱼幽门垂组织中提取胰蛋白酶粗酶,然后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得到一种阴离子型胰蛋白酶(命名为:Trypsin A),并对该阴离子型胰蛋白酶... 本研究从白姑鱼幽门垂组织中提取胰蛋白酶粗酶,然后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得到一种阴离子型胰蛋白酶(命名为:Trypsin A),并对该阴离子型胰蛋白酶进行鉴定及性质分析。结果表明:Trypsin A的分子质量约为28 k D,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能在低于65℃条件下保持稳定;最适p H值为9.5,酸碱耐受范围为p H 9.5~11.0;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白姑鱼阴离子型胰蛋白酶可以与抗鲫鱼胰蛋白酶抗体反应,符合胰蛋白酶活性区域的高度保守性;丝氨酸类蛋白酶抑制剂对白姑鱼胰蛋白酶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姑鱼 胰蛋白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ACE抑制肽制备及降压功效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华鑫 孙乐常 +4 位作者 万楚君 唐逸 翁凌 刘光明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以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为原料,利用复合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运用单因素法优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酶解制备工艺。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g/m L)、加酶量0.8%(质量分数)、... 以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为原料,利用复合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运用单因素法优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酶解制备工艺。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g/m L)、加酶量0.8%(质量分数)、反应时间6 h、pH 7.0。将酶解产物用3 k Da膜超滤,其中小于3 k Da组分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IC_(50)为0.8 mg/m L,对ACE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刺参ACE抑制肽在高温、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抵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消化的能力。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刺参ACE抑制肽对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具有良好的降压功效。因此,利用复合蛋白酶酶解刺参体壁制备的ACE抑制肽在降血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ACE抑制肽 稳定性 抑制模式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坛紫菜藻红蛋白制备脯氨酰内肽酶抑制肽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雪琼 钟婵 +4 位作者 孙乐常 翁凌 张凌晶 刘光明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3-129,共7页
以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为原料,通过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一种高纯度藻红蛋白(R-phycoerythrin,R-PE)(A565 nm/A280 nm=5.4)。利用胃、肠液消化酶对R-PE进行酶解制备脯氨酰内肽酶(prol... 以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为原料,通过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一种高纯度藻红蛋白(R-phycoerythrin,R-PE)(A565 nm/A280 nm=5.4)。利用胃、肠液消化酶对R-PE进行酶解制备脯氨酰内肽酶(prolyl endopeptidase,PEP)抑制肽。酶解条件为:1)胃蛋白酶与R-PE比例0.5%(m/m),酶解时间30 min,pH 1.2,温度37℃;2)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质量比为1∶1的混合酶,其与R-PE比例0.25%(m/m),酶解时间30 min,pH 7.5,温度37℃。Tricin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分析发现,经两步酶解,R-PE被完全降解。采用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得R-PE水解液中分子质量在3 kDa以下的小肽含量为86.06%。R-PE水解液对PEP抑制水平IC50为136.35μg/mL。酶抑制动力学研究发现,R-PE水解液对PEP表现为可逆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i为14μg/mL。本研究利用坛紫菜R-PE制备活性高的PEP抑制肽,将为坛紫菜深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藻红蛋白 脯氨酰内肽酶抑制活性 分子质量分布 抑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