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六种丁香酚类麻醉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焕 黄和 +3 位作者 高平 杨嘉丽 黄国方 刘文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92,102,共6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六种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量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丙酮进行提取,旋转蒸发浓缩后定容,采用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六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0.05~10.0μg/m L...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六种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量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丙酮进行提取,旋转蒸发浓缩后定容,采用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六种丁香酚类化合物在0.05~10.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5~0.9999。又分别在罗非鱼、南美白对虾、鳗鲡以及梭子蟹肌肉样品中添加0.1~1.0mg/kg的混合标准溶液,测定平均回收率在80.3%~103.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7%~5.4%之间。方法的定量限(LOQ),六种丁香酚类化合物(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乙酸丁香酚酯、乙酰基异丁香酚)均为0.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分散固相萃取 水产品 丁香酚类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丁香酚类麻醉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焕 黄和 +3 位作者 高平 黄国方 刘文侠 李志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6-160,共5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乙酰基异丁香酚5种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正己烷重复脱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5种丁香酚类麻醉剂在0...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丁香酚、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甲基异丁香酚、乙酰基异丁香酚5种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正己烷重复脱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5种丁香酚类麻醉剂在0.05~10.00μg/m 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 0。在添加浓度为0.10~1.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在80.76%~102.63%,相对标准偏差为0.25%~5.49%。方法的定量限(LOQ)丁香酚、异丁香酚和甲基异丁香酚为0.05 mg/kg,甲基丁香酚、乙酰基异丁香酚为0.10 mg/kg。所建立的方法适合于批量水产品中丁香酚类麻醉剂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水产品 丁香酚类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水产品中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秀琼 黄武 +4 位作者 刘建芳 雷晓凌 麦嘉惠 黄健勇 聂芳红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1-570,共10页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从近江牡蛎、翡翠贻贝、菲律宾蛤仔、文蛤、华贵类栉孔扇贝等鲜活样品和罗非鱼片、熟虾等冷冻样品中分离的52株大肠埃希氏菌菌株进行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单环内酰胺类和磺胺类等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分析,同时PCR...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从近江牡蛎、翡翠贻贝、菲律宾蛤仔、文蛤、华贵类栉孔扇贝等鲜活样品和罗非鱼片、熟虾等冷冻样品中分离的52株大肠埃希氏菌菌株进行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单环内酰胺类和磺胺类等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分析,同时PCR扩增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以检测湛江水产品中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及ESBLs、PMQR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52株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均对1种以上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其中对红霉素(90.4%)、复方新诺明(55.8%)、四环素(53.8%)、头孢噻肟(51.9%)的耐药率较高;76.9%的菌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最多对9大类抗生素耐药;确证为产ESBLs菌株10株(19.2%),8株携带blaTEM基因,7株携带blaSHV基因,未检出blaCTX和blaOXA基因;检出PMQR菌株15株,检出率为28.8%,其中15株同时携带qnrA、aaac(6′)-Ib-c、qepA 3种耐药基因,9株携带qnrS基因,8株携带oqxB基因,1株携带qnrD基因,未检出qnrB、qnrC和oqxA耐药基因;2株大肠埃希氏菌同时携带ESBLs基因和PMQR基因。研究结果表明,湛江地区水产品中大肠埃希氏菌普遍耐药,且耐药谱广。菌株同时携带ESBLs基因和PMQR基因,有增加细菌耐药性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大肠埃希氏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在肉品及水产品杀菌保鲜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钟洪亮 黄欣欣 +5 位作者 刘颖琳 王进芳 魏帅 尚海涛 孙钦秀 刘书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8-355,共8页
肉品及水产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其杀菌与保鲜技术是食品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微酸性电解水作为一种价格低廉、安全绿色以及高效杀菌的非热杀菌保鲜新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肉品及水产品... 肉品及水产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其杀菌与保鲜技术是食品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微酸性电解水作为一种价格低廉、安全绿色以及高效杀菌的非热杀菌保鲜新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肉品及水产品的杀菌保鲜中。该文概述了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原理、特性、杀菌机理及优势,综述了微酸性电解水单独或联合其他技术在各种肉品及水产品杀菌保鲜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微酸性电解水的应用前景,可为微酸性电解水在食品保鲜杀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肉品及水产品 杀菌机制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结倩 张坤 +9 位作者 徐杰 郑欧阳 张虹虹 孙钦秀 刘书成 魏帅 夏秋瑜 王泽富 韩宗元 吉宏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28-337,共10页
低温等离子体保鲜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热杀菌保鲜技术,通过丰富的活性物质和独特的光电效应灭活微生物。由于等离子体处理范围广,灭菌环境温度要求低等优势,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水产品极易腐败变质,需... 低温等离子体保鲜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非热杀菌保鲜技术,通过丰富的活性物质和独特的光电效应灭活微生物。由于等离子体处理范围广,灭菌环境温度要求低等优势,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水产品极易腐败变质,需要采取一定的保藏手段提高其货架期。该文阐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微生物灭活机理及其在水产品保鲜领域的应用,同时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为低温等离子体在水产品保鲜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机理 水产品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口腔加工过程中香气感知特性的研究
6
作者 何晶 邱丽霞 +3 位作者 张迪 吉宏武 刘书成 苏伟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23-231,共9页
为了探究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口腔加工过程中香气感知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气体采集袋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和暂时性感官支配分析法,研究受试者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呼气成分、咀嚼参数和感官属性的变化规律,以相对气味活度值... 为了探究热风干制凡纳滨对虾口腔加工过程中香气感知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气体采集袋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和暂时性感官支配分析法,研究受试者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呼气成分、咀嚼参数和感官属性的变化规律,以相对气味活度值为指标,筛选香气感知过程中的主要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口腔加工前期主要是“烟熏味”和“腥味”属性占据主导,虾类特征香气感知主要发生在口腔加工后期,吞咽后“甜香味”和“肉香味”属性占据主导。香气释放曲线表明不同口腔加工过程中的香气释放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且具有个体差异性;咀嚼时间和次数与香气释放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吞咽前与吞咽后相比香气释放比率较大。120%口腔加工阶段香气释放对香气感知有重要影响,主要香气物质为2,5-二甲基吡嗪、异戊醛、辛醛、十一醛、2-戊酮,对风味起修饰作用的物质为3-辛醇、辛酸乙酯。综上所述,虾干特征香气感知主要发生在120%口腔加工阶段。该研究为虾干制品开发和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口腔加工 香气感知 热风干制 吞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休眠对卵形鲳鲹的生理应激和保活运输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思炜 钟家美 +3 位作者 范秀萍 秦小明 沈建 徐文其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21,共12页
探究电晕休眠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生理应激指标的影响以及在保活运输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水产品保活运输诱导休眠新技术。采用脉冲直流电对卵形鲳鲹进行电击,以休眠率、休眠时间和72 h存活率... 探究电晕休眠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生理应激指标的影响以及在保活运输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水产品保活运输诱导休眠新技术。采用脉冲直流电对卵形鲳鲹进行电击,以休眠率、休眠时间和72 h存活率作为评价指标,优化脉冲直流电晕休眠的最佳处理条件,并测定其血清、脑组织、肌肉和肝脏生化、氧化应激及代谢指标。结果显示,在20℃水温,140V电压、4 s处理时间的条件下,鱼体休眠率与保活72 h存活率达可达100%,保活时间为(165.6±42.7)h。经电晕休眠处理后,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活性、葡萄糖(GLU)和皮质醇(COR)含量显著升高,在保活4~12h内恢复正常水平;肝脏、脑组织中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S)活性,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肝脏、肌肉乳酸(LD)含量显著提高,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在保活4~72h内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肝糖原(GLY)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鱼肉中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在保活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粗脂肪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降占比减少。研究表明,适宜条件的脉冲直流电能诱导卵形鲳鲹休眠,提高Hsp70的释放和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减缓保活胁迫下鱼体应激响应,减少组织的损伤,且保活后鱼体能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可提升保活运输过程中的效率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电晕休眠 基本营养成分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泽富 陈春蓓 +10 位作者 陈晓思 高梓亮 孙钦秀 魏帅 夏秋瑜 韩宗元 刘阳 夏文 肖乃勇 殷燕涛 刘书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品质、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为减盐“一夜埕”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干腌法、湿腌法、高压静电场腌制法三种不同减盐方法腌制的卵形鲳鲹,测定盐含量、水... 【目的】研究不同减盐腌制方法对卵形鲳鯵(Trachinotus ovatus)品质、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为减盐“一夜埕”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干腌法、湿腌法、高压静电场腌制法三种不同减盐方法腌制的卵形鲳鲹,测定盐含量、水分含量及分布、离心损失、蒸煮损失、质构、色泽、感官评价、硫代巴比妥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巯基等指标。【结果】湿腌、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干腌组产品盐质量分数分别为1.56%、1.44%、1.33%,其中湿腌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湿腌组离心损失和蒸煮损失最大(13.98%和6.38%)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干腌组、湿腌组和高压静电场腌制组弹性分别为0.18、0.14和0.20 mm,咀嚼性分别为35.34、28.69和43.04;相比于湿腌组,高压静电场腌制组弹性和咀嚼性分别增加40.37%和50.03%。干腌组亮度值(L^(*))为30.63,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湿腌组红度(a^(*))值最高,干腌次之,电场辅助腌制最低;湿腌组和高压静电场腌制组黄度(b^(*))值分别为2.23和2.26,显著高于干腌组(0.33);干腌组与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组咸味评分优于湿腌组,高压静电场腌制组风味评分更高,总体可接受度更好。高压静电场腌制组的巯基质量摩尔浓度为67.02 nmol/mg,显著高于干腌组和湿腌组(59.80、49.51 nmol/mg,P<0.05)。高压静电场腌制组TBA值(1.67 mg/kg)显著低于干腌组和湿腌组(3.44、2.55 mg/kg,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减盐腌制方式相比,高压静电场辅助腌制可显著提升减盐卵形鲳鲹的保水性,改善卵形鲳鲹的弹性和咀嚼性,抑制脂质和蛋白质氧化,可用于减盐卵形鲳鲹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减盐腌制方法 蛋白质氧化 脂质氧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柱特征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祝亚辉 曹文红 +2 位作者 刘忠嘉 章超桦 秦小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31-138,共8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鉴定特征风味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以新鲜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华贵栉孔扇贝柱为对照,探究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柱特征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柱粗蛋白和粗脂肪...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鉴定特征风味化合物组成的基础上,以新鲜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华贵栉孔扇贝柱为对照,探究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柱特征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扇贝柱粗蛋白和粗脂肪受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较小;与新鲜华贵栉孔扇贝柱相比,热加工处理使滋味组分5’-一磷酸腺苷、甜菜碱和Cl-含量显著增加(P<0.05),Na+含量也明显增加;游离氨基酸和K+含量明显降低,且5’-三磷酸腺苷及其关联化合物(除5?-一磷酸腺苷)、琥珀酸和PO43-含量显著降低(P<0.05)。热加工处理的变化比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变化更明显。热加工处理扇贝柱与对照组(新鲜贝柱、真空冷冻干燥贝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种类各不相同,分别得到63、34种及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新鲜贝柱、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和热加工处理干贝挥发性风味分别以醇类、酸类和烃类、醛类物质为主,总量分别占26.20%、30.84%和29.38%、16.78%。研究表明,热加工处理干贝的特征香气主要呈现鱼腥味、蜂蜜样香气、水果香和油脂味,主要特征风味物质有三甲胺、1-辛烯-3-醇、顺-2-戊烯-1-醇、1-戊烯-3-醇、1-戊醇、壬醛、十一醛、己醛、庚醛、苯甲醛、羊脂醛、癸醛、3-辛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贵栉孔扇贝柱 真空冷冻干燥 热加工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与冻藏条件下烫漂处理对牡蛎肉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崔俊伟 郑惠娜 +4 位作者 曹文红 秦小明 高加龙 林海生 陈忠琴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7,共14页
牡蛎肉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品质劣化,烫漂可钝化酶并杀灭大部分的微生物,从而延缓原料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化,但热处理在牡蛎原料贮藏中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以贮藏在4℃和-20℃未经烫漂的新鲜牡蛎肉(CK)和烫漂牡蛎肉(Bo)为研究对象,通... 牡蛎肉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品质劣化,烫漂可钝化酶并杀灭大部分的微生物,从而延缓原料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化,但热处理在牡蛎原料贮藏中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以贮藏在4℃和-20℃未经烫漂的新鲜牡蛎肉(CK)和烫漂牡蛎肉(Bo)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牡蛎肉的安全、外观、质构、风味指标,全面分析CK和Bo组在4℃和-20℃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种贮藏条件下,CK和Bo组均存在品质劣化现象,且CK组的劣化程度更明显。在4℃冷藏过程中,两组的气味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变化明显,在贮藏第4天,CK组的TVB-N达到最高(11.68 mg·100 g-1)。在-20℃冻藏过程中,两组的TVB-N均呈上升趋势,但Bo组显著低于CK组(p<0.05)。贮藏过程中两组的乳酸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0℃贮藏条件下CK组在第30天达到最高(2.78 mg·100 g-1)。4℃贮藏条件下Bo组的主要呈味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整体呈上升趋势,而CK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20℃贮藏条件下主要呈味氨基酸均呈下降趋势,Bo组的下降程度较CK组小。研究结果可为牡蛎原料加工前的品质把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肉 烫漂 贮藏 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扇贝加工废弃物中镉的脱除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伟杰 任惠峰 +1 位作者 樊佳欢 胡雪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73-75,共3页
扇贝是日本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加工废弃物占总质量的30%左右,由于其废弃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通常被焚烧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脱除扇贝加工废弃物中重金属的研究非常重要。日本对重金属脱除技术的研究比较重视,进行了大... 扇贝是日本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加工废弃物占总质量的30%左右,由于其废弃物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通常被焚烧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脱除扇贝加工废弃物中重金属的研究非常重要。日本对重金属脱除技术的研究比较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综述了日本关于扇贝加工废弃物中镉的脱除方法,以期对我国水产品废弃物中的重金属脱除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 加工废弃物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的毒性及器官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蒙海妹 房志家 +3 位作者 李勇斌 孙力军 邓旗 赵云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2,共8页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 CdTe/CdS/SiO_(2)量子点因其明亮的发光特性和优异的光稳定性而在生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其生物安全问题仍不清楚。该研究通过低剂量(0.4 mg/kg)和高剂量(4 mg/kg)的单次腹腔注射来评估CdTe/CdS/SiO_(2)量子点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同时监测42 d的体重、脏器系数、血细胞计数、氧化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生物分布。结果表明,注射CdTe/CdS/SiO_(2)量子点后,小鼠体重和脏器系数无显著差异。荧光观察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器官中的早期积累为肺>脾>肝>肾>心,在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显示,CdTe/CdS/SiO_(2)量子点注射后在小鼠主要器官积累42 d,且早中期主要分布在脾和肺,后期主要分布在肝和肾。量子点处理组与对照组间的大部分血细胞计数和氧化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经CdTe/CdS/SiO_(2)量子点处理的小鼠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异常。简而言之,CdTe/CdS/SiO_(2)量子点在小鼠体内体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些发现为量子点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CdS/SiO_(2)量子点 毒性 分布 蓄积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甲草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研究
13
作者 朱菲菲 孙正阳 +2 位作者 刘颖 陈建平 叶盛权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4期71-74,78,共5页
以铁甲草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铁甲草粗多糖(CMLCP)并用DEAE-52型纤维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CMLCP-A、CMLCP-B和CMLCP-C组分;进一步测定4种组分的总糖、蛋白质和糖醛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鉴定其结... 以铁甲草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铁甲草粗多糖(CMLCP)并用DEAE-52型纤维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CMLCP-A、CMLCP-B和CMLCP-C组分;进一步测定4种组分的总糖、蛋白质和糖醛酸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测定CMLCP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MLCP、CMLCP-A、CMLCP-B和CMLCP-C这4种组分的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3.33%,29.43%,27.34%和26.93%,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8.00%,8.40%,8.34%和8.56%,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5.21%,0.20%,0.20%和0.19%。进一步对4种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发现,4种组分中只有CMLCP含少量核酸和蛋白质,且4种组分都具有多糖-OH和-CH的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体外细胞试验结果表明,CMLCP对HepG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当CMLCP质量浓度为800μg/mL时,细胞存活率降低至47%,表明CMLCP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甲草 粗多糖 结构鉴定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减菌处理协同流化冰贮藏对卵形鲳鲹鱼肉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张静 郝记明 +4 位作者 谭明堂 曹文红 陈忠琴 林海生 高加龙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9,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减菌处理方式结合流化冰贮藏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开发新型卵形鲳鲹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和冷等离子体技术(Cold... 【目的】探讨不同减菌处理方式结合流化冰贮藏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开发新型卵形鲳鲹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和冷等离子体技术(Cold plasma,CP)对卵形鲳鲹鱼肉进行减菌处理,然后协同自来水冰(Tap water ice,TWI,对照组)或流化冰(Slurry ice,SI)进行贮藏,通过测定贮藏期间卵形鲳鲹鱼肉的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色差、水分特性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减菌处理结合流化冰技术对冰藏卵形鲳鲹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SAEW和CP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卵形鲳鲹表面微生物数量(P<0.05),但会使TBA值有一定程度的增长(P<0.05),不会对鱼肉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造成变化(P>0.05)。与TWI相比,SI显著抑制卵形鲳鲹蛋白质降解、水分流失和脂肪氧化速度(P<0.05)。SAEW和CP处理后协同SI冰藏能有效抑制鱼肉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的增殖(P<0.05),延缓TBA值的升高;经过减菌处理的(SAEW+TWI、SAEW+SI、CP+TWI、CP+SI)组TVB-N值增幅显著低于未经减菌处理的TWI组和SI组(P<0.05);SAEW+SI和CP+SI组质构特性无显著变化(P>0.05),且保持良好色差和更高的水分含量,其中SAEW+SI更能有效稳定鱼肉在贮藏期间的气味品质。【结论】SAEW、CP协同SI技术有利于保持卵形鲳鲹鱼肉的鲜度品质,对卵形鲳鲹等水产品的保鲜加工技术升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等离子体 微酸性电解水 流化冰 鲜度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对凤尾虾品质与风味成分的影响
15
作者 廖添洪 张辰晏 +3 位作者 吉宏武 张迪 陈铭 刘书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10-320,共11页
为探究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对凤尾虾的品质与风味成分的影响,本文以常压高温蒸制(ST)为对照,采用理化检测、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了真空低温蒸煮(Sous vide,SV)对凤尾虾持水力、色泽、质地、滋味、挥发性化合物和感官的影响。结果... 为探究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对凤尾虾的品质与风味成分的影响,本文以常压高温蒸制(ST)为对照,采用理化检测、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了真空低温蒸煮(Sous vide,SV)对凤尾虾持水力、色泽、质地、滋味、挥发性化合物和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SV处理使凤尾虾的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质地得到显著改善(P<0.05),甜味得到提升。此外,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从凤尾虾中共检出1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2,3-戊二酮、2-环己烯-1-酮、己醛、2-甲基丁醛、戊醛、异戊醛是SV组的特征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结果与GC-IMS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GC-MS从凤尾虾中共检出54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6种标志性化合物(VIP>1)。通过OAV分析发现,SV组中存在6种香气活性化合物(辛醛、壬醛、癸醛、2-壬酮、1-辛烯-3-醇和三甲胺)。感官评价结果表明,SV组的质地和气味优于ST组。综上所述,与常压高温蒸制相比,真空低温蒸煮可以改善凤尾虾品质、提升风味,在对虾类预制食品加工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低温蒸煮 凤尾虾 质地 挥发性化合物 滋味 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海参极性脂的提取和神经保护活性
16
作者 熊仕洪 张翼 +4 位作者 赵佳文 周龙建 刘亚月 杨志友 张永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目的】研究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极性脂的抗阿尔茨海默氏症作用。【方法】采用8种总脂提取方法结合冷丙酮抽提制备海参极性脂,计算不同方法下的极性脂得率,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比较所制备极性脂的指纹图谱,采用薄层层析-磷钼... 【目的】研究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极性脂的抗阿尔茨海默氏症作用。【方法】采用8种总脂提取方法结合冷丙酮抽提制备海参极性脂,计算不同方法下的极性脂得率,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比较所制备极性脂的指纹图谱,采用薄层层析-磷钼酸显色法和基于液质联用的脂质组注释分析其成分,对通过优选提取方法得到的总极性脂,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试、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BV-2)神经炎症模型、Aβ_(25-35)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损伤模型等指标,综合评价糙海参极性脂的抗阿尔茨海默氏症潜力。【结果】1)在8种不同的总脂提取方法中,Bligh&Dyer法既有较高的最终极性脂得率(1.25%),且提取的极性脂成分多样,并在同等效果下氯仿消耗量最低,该方法在极性脂提取上综合表现最佳;2)薄层层析-磷钼酸显色实验显示该极性脂中含有磷脂类成分,脂质组分析显示其含有丰富的磷脂、鞘脂、甘油脂、脂肪酸、N-磺甲基酰胺和未知脂类等成分;3)糙海参极性脂表现出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半数清除质量浓度(217.13±2.34)μg/mL]、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半抑制质量浓度(30.39±1.48)μg/mL]、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中NO生成活性(1μg/mL剂量下抑制率为48.88%),以及对Aβ_(25-35)诱导的HT-22神经元损伤的治疗性、预防性保护作用和清除胞内活性氧的作用(40μg/mL剂量下)。【结论】糙海参极性脂具有较好的多靶向抗阿尔茨海默氏症体外活性,作为相关功能食品和药物具备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极性脂 提取 阿尔茨海默氏症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对牡蛎中锌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润芳 曹文红 +6 位作者 陈忠琴 何梅芳 高加龙 章超桦 秦小明 郑惠娜 林海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6-172,共7页
锌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该文研究热加工对牡蛎锌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将经过蒸制(100℃、10 min)、油炸(140℃、5 min)、烤制(200℃、15 min)3种热加工方式的牡蛎和生鲜牡蛎进行比较,研究总锌及锌离子含量、多糖和蛋... 锌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该文研究热加工对牡蛎锌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将经过蒸制(100℃、10 min)、油炸(140℃、5 min)、烤制(200℃、15 min)3种热加工方式的牡蛎和生鲜牡蛎进行比较,研究总锌及锌离子含量、多糖和蛋白中锌含量的变化;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多糖及蛋白的结构变化。牡蛎经蒸制、油炸加工后总锌含量分别损失6.43%、14.68%、锌离子含量分别下降45.60%、68.12%,烤制过程总锌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但锌离子含量下降50.59%,其中油炸组锌离子含量降低最为显著(P<0.01);热加工使多糖和蛋白的锌结合能力显著下降,红外光谱图显示,多糖的官能团及化学键没有显著变化,而蛋白的二级结构遭到破坏。结果表明,热加工使牡蛎中锌元素伴随流失液损失,其中离子形态锌流失较为严重;热加工改变多糖和蛋白的结构,可能破坏了锌与多糖、蛋白的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牡蛎 存在形态 多糖锌 蛋白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适度加工:热聚集与凝胶品质阐述以及过度聚集的调控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韩宗元 邵俊花 +6 位作者 潘燕墨 程开兴 孙钦秀 魏帅 夏秋瑜 王泽富 刘书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7-184,共8页
加热处理会引起肌肉蛋白质变性、聚集,最终使溶胶态蛋白质形成凝胶,其中聚集的速率、程度、形态和模式都会影响蛋白质凝胶的品质。我国传统的酱卤食品加热温度都不低于100℃,并且罐装食品一般采用二次加热的方式来延长货架期,这些都会... 加热处理会引起肌肉蛋白质变性、聚集,最终使溶胶态蛋白质形成凝胶,其中聚集的速率、程度、形态和模式都会影响蛋白质凝胶的品质。我国传统的酱卤食品加热温度都不低于100℃,并且罐装食品一般采用二次加热的方式来延长货架期,这些都会导致蛋白质过度聚集,从而降低了水的流动性和蛋白质消化率,破坏了肉制品的品质,降低了产品的营养价值。本文通过Lumry-Eyring成核聚集(Lumry-Eyring nucleated polymerization,LENP)模型分析蛋白质聚集机制;阐释3种蛋白质聚集模式,包括纤维聚集、水凝胶聚集以及无定形聚集。从蛋白质分子空间构象角度综述4种过度热聚集行为的调控对策:pH值、氨基酸、多酚化合物、疏水型与还原型小分子能够有效抑制肌原纤维蛋白过度聚集,并改善热诱导蛋白质的凝胶性能;酪蛋白作为分子伴侣蛋白能够有效提高食品的热稳定性,降低蛋白质的聚集程度。综上,采用上述蛋白质聚集调控对策可以改善肉制品的凝胶和质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聚集行为 聚集模式 凝胶结构 过度聚集 调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华贵栉孔扇贝蛋白与多糖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君婷 曹文红 +4 位作者 陈忠琴 高加龙 郑惠娜 林海生 秦小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52-60,共9页
为探究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蛋白、多糖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具体影响规律,该研究对华贵栉孔扇贝进行蒸制(100℃,5 min)、油炸(150℃,2 min)及烤制(200℃,10 min)3种热加工处理,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体外模拟消化法,比较分析热加工... 为探究热加工处理对华贵栉孔扇贝蛋白、多糖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具体影响规律,该研究对华贵栉孔扇贝进行蒸制(100℃,5 min)、油炸(150℃,2 min)及烤制(200℃,10 min)3种热加工处理,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体外模拟消化法,比较分析热加工前后扇贝蛋白与多糖的含量、结构及体外消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热加工处理导致扇贝的盐溶性蛋白和水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使碱溶性多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蒸制和油炸处理显著降低水溶性多糖含量(P<0.05),而烤制热加工使其显著提高23.27%(P<0.05);热加工处理对扇贝多糖的化学键无显著影响,但会改变扇贝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并导致其微观结构由平整转换成多孔状;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发现蒸制与烤制热加工均显著提高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对扇贝多糖的消化吸收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热加工能改变扇贝多糖与蛋白结构,蒸制处理更有利于扇贝蛋白与多糖的消化。研究结果可为华贵栉孔扇贝合理热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华贵栉孔扇贝 蛋白质 多糖 结构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鱼内脏加工海鲜调味料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樊佳欢 叶颖 毛伟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93-198,252,共7页
以蛋白质的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章鱼内脏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酶解条件下,以感官得分为指标,添加盐、糖、胡椒粉、姜蒜粉优化海鲜调味调配方,并以玉米淀粉填充,经浓缩和干燥后配制成味道鲜美且理化... 以蛋白质的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对章鱼内脏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在最佳酶解条件下,以感官得分为指标,添加盐、糖、胡椒粉、姜蒜粉优化海鲜调味调配方,并以玉米淀粉填充,经浓缩和干燥后配制成味道鲜美且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均达相关规定标准的海鲜调味料。实验表明:胰蛋白酶酶解章鱼内脏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0%、酶作用浓度(E/S)2.5%、温度40℃、时间8.0 h、p H8.0,此条件下水解度高达37.81%。章鱼内脏海鲜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海鲜风味基料15%,盐35%,白砂糖14%,胡椒粉3%,姜蒜粉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鱼内脏 酶解工艺 海鲜调味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