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流层火山灰气溶胶层对全球温度影响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贾朋群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2-59,共8页
本文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火山喷发主要造成全球性降温,火山所在的纬度和喷发的季节都可以对喷发后全球温度变化的形式产生影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火山喷发,尤其是北半球高纬春夏季节的喷发,能产生很强的冷夏作用,可能会对全球天气、气... 本文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火山喷发主要造成全球性降温,火山所在的纬度和喷发的季节都可以对喷发后全球温度变化的形式产生影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火山喷发,尤其是北半球高纬春夏季节的喷发,能产生很强的冷夏作用,可能会对全球天气、气候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温度 溶胶层 敏感性研究 火山喷发 高纬 温度距平 冷夏 全球气候模式 升温幅度 光学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辐射参数的振荡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陆龙骅 E.R.Reiter J.D.Sheaffer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3-51,共9页
本文用多维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辐射参数的中短期和超短期振荡特征。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辐射等参数存在着3—5天的中短期振荡及30分钟、50分钟和80分钟的超短期振荡。准3天振荡主要存在于热力边界层,振荡是由西向东... 本文用多维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辐射参数的中短期和超短期振荡特征。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辐射等参数存在着3—5天的中短期振荡及30分钟、50分钟和80分钟的超短期振荡。准3天振荡主要存在于热力边界层,振荡是由西向东传播的,影响高度大致力400 hPa。超短期振荡强度有着明显的日际变化,其变化周期也大致力3—5天。在大气中各种时间尺度的振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准3天振荡可能是青藏高原地面热力扰动影响的一种反映;准30分钟的超短期振荡强度与天气系统的关系不明显,而与热力状况及主要云状却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状 变化周期 时间尺度 主周期 谱分析 密卷云 透光高积云 淡积云 位相谱 日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