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进非常规观测资料的客观分析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骥 任华 张若军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8,共8页
在原“北半球经纬度格点客观分析方法”。(1981)工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卫星测风,飞机观测,浮标站观测,船舶地面观测等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试验。并增加了1000hPa高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及四层湿度场的分析。并且对非常规观测资料在分析... 在原“北半球经纬度格点客观分析方法”。(1981)工作的基础上,引进了卫星测风,飞机观测,浮标站观测,船舶地面观测等非常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试验。并增加了1000hPa高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及四层湿度场的分析。并且对非常规观测资料在分析质量中的作用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上述几种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客观分析要素场的质量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规观测资料稀少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的客观分析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观测 客观分析 常规观测资料 地面观测 高度场 试验研究 标准等压面 气象观测资料 地面天气图 数值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其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庆林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4-246,共13页
本模式是原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的发展,它包含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模式的方程组求解方案能有效地克服在散度方程中以及在σ坐标系中在大地形附近计算气压梯度力项时所存在的大量之间小差的问题,模式的非线性项的谱计算方法有其优... 本模式是原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的发展,它包含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模式的方程组求解方案能有效地克服在散度方程中以及在σ坐标系中在大地形附近计算气压梯度力项时所存在的大量之间小差的问题,模式的非线性项的谱计算方法有其优越性。 本文给出了利用本模式以及用实际观测资料的客观分析场为初始场作30天长期数值天气预报试验结果。从多个个例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式的预报效果令人满意,在整个30天内,模式的预报误差都比对应的持续性误差小,而且在低纬地区也具有上述特点。这表明,本文提出的全球七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具有30天长期数值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谱模式 散度方程 初始场 气压梯度力 预报效果 原始方程 实际观测资料 模式预报 可预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三)及其五天中期数值预报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庆林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12,共12页
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ff考虑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1)地形作用(采用了σ坐标系)和地面摩擦;(2)动量、热量,水汽的水平扩散过程和垂直扩散过程(其中包括了下垫面感热和水汽作用);(3)水汽凝结潜热作用;(4)云和辐射作用;(5)积云对流过... 北半球七层原始方程谱模式ff考虑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1)地形作用(采用了σ坐标系)和地面摩擦;(2)动量、热量,水汽的水平扩散过程和垂直扩散过程(其中包括了下垫面感热和水汽作用);(3)水汽凝结潜热作用;(4)云和辐射作用;(5)积云对流过程等。上述模式采用了非线性平衡方程初值化方法。并利用逐日客观分析资料,制作5天中期数值预报试验。本文给出了1982年冬季和夏季的20个例子的五天数值预报验证结果和一个例子的中期数值预报图和对应的实况图。预报效果比较好。在数值预报试验中,虽然纬向波数只取15个波,但所取得的短期、中期的预报效果能和一些较高分辨率模式的预报效果相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原始方程 谱模式 预报效果 地形作用 积云对流 凝结潜热 初值化 预报时效 等压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涝时期的环流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学椿 于淑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35-343,共9页
研究了1991年长江淮河流域洪涝时期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指出江淮流域旱涝与东亚低纬度到高纬度经极地再到大西洋低纬度一线的EAA波列密切相关。进而,讨论了EAA波列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黑潮地区和亲潮地区海温的反位相变化可能是形成... 研究了1991年长江淮河流域洪涝时期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指出江淮流域旱涝与东亚低纬度到高纬度经极地再到大西洋低纬度一线的EAA波列密切相关。进而,讨论了EAA波列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黑潮地区和亲潮地区海温的反位相变化可能是形成EAA波列的原因之一。1991年6—8月大气环流的模型类似于EAA波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海气相互作用 水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型及环流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于淑秋 林学椿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3-170,共8页
本文利用自然正交函数对中国100个站近510年旱涝资料进行分解。取分解出的前三个特征向量,将中国旱涝资料划分为6种炎型。从而得出近510年旱涝型序列,并对其环流特征进行讨论。
关键词 旱涝 环流特征 距平 特征向量 冰岛低压 海平面气压 气压场 阿留申低压 印度低压 南方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型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学椿 《热带海洋》 CSCD 1992年第1期90-95,共6页
本文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的遥相关型,指出:北太平洋海温有3个遥相关区,分别在西风漂流区、亦道东太平洋区和阿拉斯加湾区。这3个相关区的结构十分类似于大气中的PNA结构。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风漂流区之间的海温差作为太平洋海温... 本文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的遥相关型,指出:北太平洋海温有3个遥相关区,分别在西风漂流区、亦道东太平洋区和阿拉斯加湾区。这3个相关区的结构十分类似于大气中的PNA结构。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风漂流区之间的海温差作为太平洋海温指数PTI,它能代表北太平洋65%海区的海温变化,可以作为太平洋海温场PNA结构的变化指数,用来监视剧Nino和反E1 Nino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 遥相关型 太平洋 厄尔尼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层结对青藏高原近地层湍流特征的影响
7
作者 马淑芬 张若军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4-272,共9页
本文利用1986年夏季青藏高原试验(TIPMEX—86)期间获取的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年6月和7月拉萨和那曲近地层摩擦速度u_*、特征温度θ_*、Monin-Obukhov长度L及理查逊数R_i在不同大气层结及不同高度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大气层结下... 本文利用1986年夏季青藏高原试验(TIPMEX—86)期间获取的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年6月和7月拉萨和那曲近地层摩擦速度u_*、特征温度θ_*、Monin-Obukhov长度L及理查逊数R_i在不同大气层结及不同高度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大气层结下,湍流运动形式是不同的,湍流热力场的变化远远大于湍流动力场。就空间变化而言,θ_*随高度变化较大,而u_*的变化较小。对大气层结而言,在稳定条件下,u_*、θ_*随高度变化较大;在不稳定条件下,θ_*、u_*随高度变化较小。 在不稳定层结相近的状况下,高原开阔草地上的各种湍流参数,接近或大于北京城郊非均匀地形的数值,而在很稳定的层结下,则高原的参数值小于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层结 近地层 湍流运动 摩擦速度 理查逊数 稳定层 高原试验 那曲 大气运动 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