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厄尼诺与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赵圣菊
姚彩文
-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农业部病虫测报站
-
出处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4-218,共5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厄尼诺——副热带高压——“凉夏”、“烂冬”、“暖湿条件”——小麦赤霉病大流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均存在较好的关系。所以认为厄尼诺现象的出现可作为长江流域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前兆性指标。
-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凉夏
赤道东太平洋
热带高压
暖湿
流行程度
长江流域
海面温度
年平均
距平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作物气候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霍治国
张养才
李全胜
-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
出处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0-310,共11页
-
基金
<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课题
-
文摘
本文根据1983年4月—1986年3月三年山区梯度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山区光、热、水农业气候资源匹配关系,建立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作物气候生产力估算模式。模式中对山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了修正。运用模式估算了不同山区、坡向、高度的水稻、玉米、冬小麦气候生产力。计算结果: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单、双季稻、夏玉米气候生产力一般南坡大于北坡,西坡大于东坡;春玉米、冬小麦一般北坡大于南坡,东坡大于西坡。双季晚稻气候生产力大于双季早稻,夏玉米大于春玉米(神农架山区除外)。应该指出,目前高产典型水稻产量可达其气候生产力的60%以上,玉米和冬小麦仅达到30—50%左右,表明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可开发潜力很大。本文为合理开发山区气候资源、调整农业布局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了定量的科学依据。
-
关键词
作物气候
气候生产力
农业气候资源
春玉米
夏玉米
双季晚稻
亚热带地区
北坡
生产潜力
双季早稻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灰色归类在海南岛橡胶寒害区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8
- 3
-
-
作者
高素华
-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
出处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本文采用灰色归类的方法,对海南岛橡胶寒害进行了区划。共分为5个区。即;1~*为无寒害区;1~*—2~*为轻寒害区;2~*为中寒害区;2~*—3~*为较重寒害区;3~*为重寒害区。1~*—2~*、2~*—3~*区为过渡区,这一结果与实际是相符的。
-
关键词
寒害
过渡区
极端最低气温
热带经济作物
白化函数
灰类
热量条件
行向量
灰数
年平均风速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指数平滑法在产量趋势预报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王石立
王馥棠
-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
出处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8-185,共8页
-
文摘
时间趋势产量预报是作物产量气象预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采用一种递推型模型——指数平滑法进行时间趋势产量的预报。它对近期样本给予较大权重,从而可以较好地拟合产量序列的历史演变,并具有一定的外推功能。大量产量资料的应用试验表明,我国多数地区使用该方法时可将初始时刻的产量实测值取为初始平滑值;若产量序列变化较平稳,则加权系数取值较小,样本可直接进行指数平滑,反之,加权系数变大,样本亦需进行适当的预处理。通过与其它常用方法的比较,认为该方法可作为一种作物趋势产量模拟及短期预测的方法加以应用。
-
关键词
指数平滑法
产量预测
样本值
趋势预报
短期预测
时间趋势
加权系数
作物产量
系数取值
产量资料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农作物产量预报的马尔柯夫链方法
- 5
-
-
作者
赵四强
-
机构
气象科学研究院农业气象研究所
-
出处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3-107,共5页
-
文摘
马尔柯夫过程是统计数学中一类重要的随机过程,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柯夫过程称为马尔柯夫链,它被广泛应用于晴雨、干旱等灾害天气的出现和持续以及天气形势转变的预报。 众所周知,在农作物产量中隐含着由于天气气候的随机变化而产生的产量波动。
-
关键词
马尔柯夫链
转移概率
随机过程
产量波动
时间序列
于晴
灾害天气
天气气候
随机变化
产量预报
-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