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雷达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的应用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刚 黄轩 华志强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为了比较测风激光雷达(LiDAR)上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这两种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在复杂风场的应用效果,2017-12—2023-04在典型高原机场采用国产自研测风LiDAR,对由对流系统、冷锋和动量下传3种典型天气过程造成的15次风切变实例... 为了比较测风激光雷达(LiDAR)上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这两种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在复杂风场的应用效果,2017-12—2023-04在典型高原机场采用国产自研测风LiDAR,对由对流系统、冷锋和动量下传3种典型天气过程造成的15次风切变实例进行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切变算法和区域散度算法的低空风切变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3.3%和67.7%;通过算法识别结果得到的低空风切变告警有效性可持续10 min以上;组合切变算法在小尺度低空风切变的识别上更具优势,但若遇到风场变化缓慢的对流型及冷锋型低空风切变,两种算法的识别率都不高。该研究结果对改进低空风切变告警算法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低空风切变告警 测风激光雷达 组合切变算法 区域散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雷暴、冰雹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的精细化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晓玲 李德帅 胡淑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1-312,共12页
基于青海地区1981—2011年的地面天气现象月报表记录,整理出雷暴、冰雹天气的逐小时数据集和持续时间数据集,并利用该数据集对青海地区雷暴、冰雹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地区雷暴、冰雹的发生频率受地形影响显著,... 基于青海地区1981—2011年的地面天气现象月报表记录,整理出雷暴、冰雹天气的逐小时数据集和持续时间数据集,并利用该数据集对青海地区雷暴、冰雹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海地区雷暴、冰雹的发生频率受地形影响显著,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雷暴过程的平均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0 min,冰雹过程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 min;雷暴、冰雹具有显著的年变化与日变化特征,一年之中主要集中出现在5—9月,一日之中主要出现在午后,但雷暴、冰雹峰值的出现时间表现为一致的由北向南逐渐推迟,平均而言北部比南部提前3 h左右;不同持续时间的雷暴、冰雹出现概率不同,随着持续时间的增长,雷暴过程数呈现出指数递减的变化特征,而冰雹过程的发生次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近31年来青海地区的雷暴、冰雹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雷暴频数的下降速率为15.0次·(10 a)^-1,冰雹频数的下降速率为2.3次·(10 a)^-1,雷暴、冰雹多发地区/多发时段的下降趋势明显大于少发地区/少发时段;虽然雷暴天气过程在减少,但天气过程的平均持续时间却在缓慢增加,持续时间增加的站点主要位于人口较密集的青海中部和东北部,意味着每次雷暴过程带来的潜在危害在增大,冰雹天气过程与雷暴不同,冰雹天气过程数及其持续时间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冰雹 持续时间 时空特征 青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μm激光雷达高原机场下击暴流探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牛向华 黄轩 +4 位作者 朱文会 郑佳锋 唐顺仙 任涛 程振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为了探究激光雷达在湿下击暴流天气时的风场探测效果和低空风切变识别能力,采用多元资料结合具体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的方法,利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的测风激光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记录,对2021-05-18的一次湿下击暴流过程进行... 为了探究激光雷达在湿下击暴流天气时的风场探测效果和低空风切变识别能力,采用多元资料结合具体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的方法,利用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的测风激光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记录,对2021-05-18的一次湿下击暴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下击暴流具有复杂的风场结构,主体到达机场前,首先造成了超过14 m/s的外流,并与环境风耦合形成逆风切变辐合线,且最强外流区位于辐合线后侧1 km~2 km;下击暴流抵达跑道上空时,造成了地面辐散风场,辐散中心风速远小于外流边缘且垂直气流存在着剧烈变化,下击暴流共持续约10 min;测风激光雷达对雷暴云内部垂直气流分布、跑道区域下击暴流辐散风场的水平和垂直结构以及地面风场辐合线的形成和演变均有良好的识别效果,交互使用雷达不同探测模式和数据产品有利于机场低空风切变的监测和预警。该研究为激光雷达在下击暴流风切变预报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测风激光雷达 精细结构 湿下击暴流 低空风切变 垂直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投、空降中合成风的计算及其软件实现
4
作者 李德帅 彭建亮 马晓玲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27-229,239,共4页
为准确、快速地计算影响空投、空降准确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合成风,通过分析其计算原理,采用先将风向量正交分解,再通过加权平均、求取合成值,然后将算法转换为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手机APP程序。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 为准确、快速地计算影响空投、空降准确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合成风,通过分析其计算原理,采用先将风向量正交分解,再通过加权平均、求取合成值,然后将算法转换为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手机APP程序。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空投、空降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风 计算 软件 空投空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机场一次低空风切变的结构和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轩 郑佳锋 +3 位作者 张杰 马晓玲 田维东 华志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2,共7页
低空风切变是航空安全的重大威胁,为了研究高原机场典型低空风切变精细结构和演变规律,针对西宁机场2020-02-13出现的两类低空风切变过程,利用FC-Ⅲ型激光测风雷达资料,结合地面实况和风廓线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风切变成... 低空风切变是航空安全的重大威胁,为了研究高原机场典型低空风切变精细结构和演变规律,针对西宁机场2020-02-13出现的两类低空风切变过程,利用FC-Ⅲ型激光测风雷达资料,结合地面实况和风廓线雷达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类风切变成因和演变特征有所差异,顺风切变线呈“锥形”,由机场西侧向东“嵌入”跑道,而逆风辐合线则呈“弓状”,自东向西影响机场,最大风速均超过20m/s;风场垂直结构具有不同特征,超过15m/s风速带向下传播造成顺风切变,逆风切变时风向首先在近地面变化超过160°;两次过程下滑道模式相邻时刻风速差均超过15m/s。高时空分辨率激光测风雷达能较好地探测到风切变的演变过程和精细结构,这对提高航空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低空风切变 航空安全 垂直结构 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风雷达在航空保障中的典型应用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华志强 黎倩 +3 位作者 黄轩 马晓玲 田维东 赵启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0-604,共5页
为了研究激光测风雷达在航空气象保障中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利用激光雷达的多种模式测量数据,对西宁高原机场2019-04-10一次典型风切变天气演变监测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机场现有的测风设备数据、机组报告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激... 为了研究激光测风雷达在航空气象保障中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利用激光雷达的多种模式测量数据,对西宁高原机场2019-04-10一次典型风切变天气演变监测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机场现有的测风设备数据、机组报告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激光测风雷达在此次风切变探测过程中,能清楚地探测到风切变的结构、位置、高度和移动方向;激光测风雷达与自观数据相比,实现提前10min左右的预警;激光雷达对风切变过程的监测结果与机组报告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对于民航机场利用激光测风雷达预报风切变天气和保障飞行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测风雷达 预警能力 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风雷达研究微下击暴流引发的低空风切变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涛 黎倩 +3 位作者 郑佳锋 张文玲 范琪 张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3-569,共7页
较强的低空风切变会引发超低空复飞,对飞机安全威胁较大。为了提高飞行安全保障能力,利用激光测风雷达和风廓线雷达提供的资料,对2018-04-26西宁机场突发的一次风切变进行了细致结构分析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下击暴流是造成此次... 较强的低空风切变会引发超低空复飞,对飞机安全威胁较大。为了提高飞行安全保障能力,利用激光测风雷达和风廓线雷达提供的资料,对2018-04-26西宁机场突发的一次风切变进行了细致结构分析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下击暴流是造成此次低空风切变的主要原因,雷暴高压向外辐散气流和环境风同向叠加是低空风切变形成的直接原因;干冷空气在2.0km高度处加速下沉,到达近地面形成雷暴高压,随后外流形成水平尺度约3.0km的辐散气流,而触发低空风切变;此次低空风切变影响时间约8min,对飞行安全威胁最大是下击暴流产生初期;0.4km^2.0km高度处上升气流迅速转为下沉气流的时刻,较低空风切变发生有约4min的提前量。该研究对如何利用测风雷达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保障能力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微下击暴流 雷暴高压 低空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测风雷达的低空急流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黎倩 郑佳锋 +3 位作者 朱克云 张文玲 许皓琳 张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7-562,共6页
低空急流对航空安全保障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低空急流的结构特征,基于激光测风雷达收集的数据,对西宁机场2017-11-30~2017-12-01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风速随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强度和厚... 低空急流对航空安全保障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低空急流的结构特征,基于激光测风雷达收集的数据,对西宁机场2017-11-30~2017-12-01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空急流风速随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强度和厚度随时间减弱,急流轴高度随时间升高,在急流中心出现了强的冷暖平流,并随急流减弱而减弱,急流顶风向随高度顺转,湍流较强,01:30时急流结构受到破坏,湍流强度达到最大;21:00以后低空急流中出现湍流团,风速波动较明显,湍流团尺度先增大后减小。这一结果说明高激光测风雷达对低空急流的结构特征以及低空急流内部强度和脉动有很好的探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低空急流 湍流耗散率 温度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