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东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向培
刘烈霜
+2 位作者
史小康
佟晓辉
贾庆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基于GIMMS/NDVI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在年内、年际尺度上研究了1982—2006年我国东北区域地表植被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区域地表植被动态变化特征显著,总体上珋INDV(描述归一...
基于GIMMS/NDVI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在年内、年际尺度上研究了1982—2006年我国东北区域地表植被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区域地表植被动态变化特征显著,总体上珋INDV(描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年际尺度平均状况)沿东北—西南方向递减,其中林地珋INDV及ΔINDV(描述NDVI年内变化)最大,分别为0.41和0.70,草地最小;草地区域珋INDV平均增加6.21%,耕地珋INDV有小幅增加,林地有所减小。温度、降水是影响地表植被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总体上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大于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年内尺度的相关系数大于年际尺度的相关系数;在年际尺度上,ND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以耕地最大,平均为0.60,耕地和林地区域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年内尺度上,NDVI与温度、降水的相关系数以林地最大,分别为0.90和0.75;滞后相关分析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温度对地表植被的影响随着滞后时间的延长以近似线性的趋势降低;在年内尺度上,温度、降水的影响随着滞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速减小,温度和降水对林地的影响均较快;降水的影响较温度的持续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小波变换
植被覆盖
温度
降水
中国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萨夏季大气热源10~20d的振荡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罗璇
王盘兴
+1 位作者
吴息
李丽平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9-315,共7页
利用逐日大气热源资料分析1950—2006年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及其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平均值为88W·m-2,明显低于亚洲季风槽区夏季热源的气候平均值,是一般强度的大气热源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拉萨夏季...
利用逐日大气热源资料分析1950—2006年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及其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平均值为88W·m-2,明显低于亚洲季风槽区夏季热源的气候平均值,是一般强度的大气热源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拉萨夏季大气热源趋于减弱,21世纪初其值接近于0。2)拉萨夏季57a大气热源10~20d振荡强度约为季节内振荡平均强度的2倍,显著年数(33a)占总年数的57.6%,因此10~20d振荡是拉萨夏季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的重要分量。3)拉萨夏季大气热源10~20d振荡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内变化(7月上旬前后振荡最强)和明显的年代际差异(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80—90年代前期是两个强振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大气热源
10~20
d振荡
年际异常
Lanczos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分辨地形对华南区域GRAPES模式地面要素预报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朱文达
陈子通
+2 位作者
张艳霞
杨静
张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1-811,共11页
华南区域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更新使得高分辨地形数据能够进入模式。引入SRTM数据实现静态数据更新,结合模式内置数据,进行了批量模拟试验;通过站点检验方式,对批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对比业务使用的Topo10 m地形、Topo30 ...
华南区域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更新使得高分辨地形数据能够进入模式。引入SRTM数据实现静态数据更新,结合模式内置数据,进行了批量模拟试验;通过站点检验方式,对批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对比业务使用的Topo10 m地形、Topo30 s地形、SRTM地形和基于SRTM多种插值方案得到的地形,海拔偏差的空间分布和分位数统计都有明显的改善,复杂地形区域的改善效果更显著。通过地面要素平均绝对误差(MAE)箱须图统计和模式西部站点绝对误差(AE)时间序列图对比分析,发现高分辨地形试验的2 m气温和10 m风速MAE和AE有大幅度的改善。高分辨地形对模式静态数据的改善是2 m气温和10 m风速MAE下降的主要原因,地形复杂区域对MAE改善的贡献高于模式其他区域。高分辨地形进入模式后会引起动力过程计算的虚假扰动,适当的滤波平滑能够抑制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
高分辨地形
SRTM
插值方法
箱须图
MAE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向培
刘烈霜
史小康
佟晓辉
贾庆宇
机构
解放军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民航贵州空管分局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5009)
中国科学院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PCC201102)
文摘
基于GIMMS/NDVI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在年内、年际尺度上研究了1982—2006年我国东北区域地表植被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区域地表植被动态变化特征显著,总体上珋INDV(描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年际尺度平均状况)沿东北—西南方向递减,其中林地珋INDV及ΔINDV(描述NDVI年内变化)最大,分别为0.41和0.70,草地最小;草地区域珋INDV平均增加6.21%,耕地珋INDV有小幅增加,林地有所减小。温度、降水是影响地表植被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总体上与温度的相关系数大于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年内尺度的相关系数大于年际尺度的相关系数;在年际尺度上,ND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以耕地最大,平均为0.60,耕地和林地区域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年内尺度上,NDVI与温度、降水的相关系数以林地最大,分别为0.90和0.75;滞后相关分析表明,在年际尺度上,温度对地表植被的影响随着滞后时间的延长以近似线性的趋势降低;在年内尺度上,温度、降水的影响随着滞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速减小,温度和降水对林地的影响均较快;降水的影响较温度的持续时间更短。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小波变换
植被覆盖
温度
降水
中国东北
Keywords
NDVI
wavelet transform
vegetation cove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Northeast China
分类号
P463.2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萨夏季大气热源10~20d的振荡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罗璇
王盘兴
吴息
李丽平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民航贵州空管分局
气象台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9-3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33018)
文摘
利用逐日大气热源资料分析1950—2006年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及其异常特征。结果表明:1)拉萨夏季大气热源的气候平均值为88W·m-2,明显低于亚洲季风槽区夏季热源的气候平均值,是一般强度的大气热源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拉萨夏季大气热源趋于减弱,21世纪初其值接近于0。2)拉萨夏季57a大气热源10~20d振荡强度约为季节内振荡平均强度的2倍,显著年数(33a)占总年数的57.6%,因此10~20d振荡是拉萨夏季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的重要分量。3)拉萨夏季大气热源10~20d振荡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内变化(7月上旬前后振荡最强)和明显的年代际差异(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80—90年代前期是两个强振荡阶段)。
关键词
拉萨
大气热源
10~20
d振荡
年际异常
Lanczos滤波器
Keywords
Lhasa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10--20 d oscillation
interannual anomaly
Lanczos filter
分类号
P43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分辨地形对华南区域GRAPES模式地面要素预报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朱文达
陈子通
张艳霞
杨静
张媛
机构
贵州
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省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
民航贵州空管分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1-81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65001)资助
文摘
华南区域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更新使得高分辨地形数据能够进入模式。引入SRTM数据实现静态数据更新,结合模式内置数据,进行了批量模拟试验;通过站点检验方式,对批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对比业务使用的Topo10 m地形、Topo30 s地形、SRTM地形和基于SRTM多种插值方案得到的地形,海拔偏差的空间分布和分位数统计都有明显的改善,复杂地形区域的改善效果更显著。通过地面要素平均绝对误差(MAE)箱须图统计和模式西部站点绝对误差(AE)时间序列图对比分析,发现高分辨地形试验的2 m气温和10 m风速MAE和AE有大幅度的改善。高分辨地形对模式静态数据的改善是2 m气温和10 m风速MAE下降的主要原因,地形复杂区域对MAE改善的贡献高于模式其他区域。高分辨地形进入模式后会引起动力过程计算的虚假扰动,适当的滤波平滑能够抑制扰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报精度。
关键词
GRAPES
高分辨地形
SRTM
插值方法
箱须图
MAE空间分布
Keywords
GRAPES
high resolution terrain
SRTM
interpolation method
boxplo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E
分类号
P43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东北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刘向培
刘烈霜
史小康
佟晓辉
贾庆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拉萨夏季大气热源10~20d的振荡特征
罗璇
王盘兴
吴息
李丽平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分辨地形对华南区域GRAPES模式地面要素预报影响的研究
朱文达
陈子通
张艳霞
杨静
张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