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白水江流域2010年最大洪水气象成因分析
1
作者 程珂 周东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5-47,共3页
2010年8月19日,四川白水江流域发生了自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立以来所监测到的最大洪水。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红外云图,对此次洪水的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与垂直速度及涡度所表现的强烈上升区存在一定的对... 2010年8月19日,四川白水江流域发生了自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立以来所监测到的最大洪水。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红外云图,对此次洪水的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与垂直速度及涡度所表现的强烈上升区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高低空配置及气象要素配合较好时有利于白水江流域强降水的维持和发展;低层条件不稳定为形成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强迫机制;产汇流时间较短,气象预报在白水江流域防汛、梯级电站科学调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成因 诊断分析 水汽通量散度 白水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双流机场能见度气候特征及气象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沈宏彬 宋静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72-676,共5页
能见度在气象学尤其是航空气象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出能见度与局地气象要素甚至气候特征的关系,通过对成都双流机场1986~2010年的自动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双流机场能见度的统计变化规律:机场低能见度(如能见度< 1000m)的... 能见度在气象学尤其是航空气象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出能见度与局地气象要素甚至气候特征的关系,通过对成都双流机场1986~2010年的自动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双流机场能见度的统计变化规律:机场低能见度(如能见度< 1000m)的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在温度、气压和湿度这些常规气象要素中,平均气温逐年递增,并且与低能见度天数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平均气压逐年减小,与低能见度天数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而平均湿度逐年下降,并与低能见度天数保持一定的正相关特性.统计发生低能见度时的天气现象可知,雾尤其是辐射雾是造成双流机场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其次是烟和强的降水.局地气温的升高是导致机场能见度变化的主要的直接因素,而导致局地变暖的原因可能是城市化的扩大,成都平原的气候变化,甚至东亚季风的改变也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航空气象 能见度 双流机场 城市化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气象雷达对数中频放大器的设计
3
作者 章佑 马勇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3-25,共3页
对气象雷达接收机而言,动态范围是其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决定了雷达接收机探测小信号和大信号的能力。然而,如果中频接收采用线性放大器进行设计,接收机对于大信号的探测往往由于接收机产生饱和而丧失探测能力,因此采用对数放大器... 对气象雷达接收机而言,动态范围是其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决定了雷达接收机探测小信号和大信号的能力。然而,如果中频接收采用线性放大器进行设计,接收机对于大信号的探测往往由于接收机产生饱和而丧失探测能力,因此采用对数放大器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一种对数中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法。该放大器是一种用于动目标显示雷达接收机的性能优良的双增益对数中频放大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放大器 双增益 中频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流域近51年降水径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程珂 周东升 +1 位作者 李铭 詹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240,共5页
为给大渡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大渡河流域1960~2010年流域的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小波变换、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年降水、年径流和年降水—年径流关系。结果表明,流... 为给大渡河流域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大渡河流域1960~2010年流域的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orlet小波变换、肯德尔秩次相关法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分析了年降水、年径流和年降水—年径流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流域年降水存在准4~7、8~13、23~27年的振荡周期,未来10年将处于多雨期;年径流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年径流变化主要受降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 降水—径流变化 双累积曲线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中西部近40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胡毅 朱克云 +2 位作者 李跃春 张杰 李红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23-231,共9页
利用成都平原中西部 5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温度和日照资料 ,分析了成都平原中西部降水、温度和日照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及其变化 ,得出以上地区年平均气温存在准 4年的振动周期 ;1990年以来大部分地区存在降水减少 ,气温升高 。
关键词 成都平原 气候特征 气候变化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降水结构和雷电活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科学 冯桂力 +1 位作者 周筠珺 周东升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10-416,共7页
利用TRMM卫星等资料,运用统计与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川南的一次暴雨过程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闪电发生在对流区域,有少数闪电发生在层云区域,并进一步分析了两个时刻的MCS在6km高度处的雷达回波特征及... 利用TRMM卫星等资料,运用统计与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川南的一次暴雨过程的闪电活动及其与降水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闪电发生在对流区域,有少数闪电发生在层云区域,并进一步分析了两个时刻的MCS在6km高度处的雷达回波特征及其和闪电的关系,发现处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MCS绝大部分事件(闪电资料的一种)集中发生在MCS中的强对流单体回波区。对闪电与85.5GHz的亮温的研究表明,大多数闪电发生在低亮温值区域,负地闪在低亮温区域相对分散,在高亮温区域相对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雷电物理学 雷暴 降水结构 亮温 TRMM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拉萨航线一次严重颠簸过程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海 黄仪方 +1 位作者 李跃春 李秀连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7,共5页
颠簸是成都-拉萨航线影响飞行安全与正常的重要天气现象。本文分析了2006年2月26日一次严重颠簸过程的成因,认为在高原南侧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并由南向北摆动过程中,由强风切变引起的晴空湍流是造成此次颠簸的主要原因,在午后高原的强... 颠簸是成都-拉萨航线影响飞行安全与正常的重要天气现象。本文分析了2006年2月26日一次严重颠簸过程的成因,认为在高原南侧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并由南向北摆动过程中,由强风切变引起的晴空湍流是造成此次颠簸的主要原因,在午后高原的强太阳辐射所形成的热力湍流以及复杂地形引起的动力湍流配合下,造成了此次严重颠簸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严重颠簸 晴空湍流 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市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倪雪 王永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1-65,共5页
基于达县测站1961-2007年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主要采用小波分析,结合趋势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达州市47年来近地表气温、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达州市近50年来冬季(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0.9℃(0.4℃),增温速... 基于达县测站1961-2007年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主要采用小波分析,结合趋势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达州市47年来近地表气温、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达州市近50年来冬季(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0.9℃(0.4℃),增温速率接近0.18℃/10a(0.08℃/10a),低于全球的升温幅度。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冬季气温的周期性发现,达州市的冬季气温存在着明显的8年和50年以上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通过对降水的趋势分析发现,夏季降水的增加幅度比年均显著。小波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达州市的夏季降水同样存在50年以上的特征时间尺度,但在小尺度上20世纪70年代末前后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州 气温 降水 趋势分析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临近空间准零风层的观测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耀月 王东海 +3 位作者 吴珍珍 张春燕 曾智琳 万轶婧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3-395,共13页
准零风层(Quasi-zero Wind Layer)是指平流层下部风速较小的东西风转换层,是临近空间(20~100 km)开发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当前临近空间飞行器浮空运行的研究热点。基于2010-2019年中国多个站点L波段探空资料,将中国分为5个区域(15&#... 准零风层(Quasi-zero Wind Layer)是指平流层下部风速较小的东西风转换层,是临近空间(20~100 km)开发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当前临近空间飞行器浮空运行的研究热点。基于2010-2019年中国多个站点L波段探空资料,将中国分为5个区域(15°N-20°N,20°N-25°N,25°N-30°N,30°N-40°N,40°N-50°N),分析各区域准零风层的结构特点及其随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根据实测风场分析发现平流层下部存在单层/双层准零风层,各区域的南北分布差异大致以25°N为界:单层准零风层主要出现在25°N以北的夏季;双层准零风层主要出现在25°N以南的10月至次年5月。单层/双层准零风层平均维持高度随纬度递增,且其厚度以双峰变化为主。此外,单层准零风层每月出现和维持天数均大于双层,30°N以北的单层准零风层在夏季的维持天数较其他区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准零风层 L波段探空 纬度变化 月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双流机场近十年初雷特征统计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晶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26期74-75,79,共3页
文章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资料和成都双流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2019年发生在成都双流机场的初雷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初雷多出现在4月,大都出现在下午到夜间,以夜间最多(20时~03时)。70%的初雷... 文章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高空资料和成都双流机场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2019年发生在成都双流机场的初雷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初雷多出现在4月,大都出现在下午到夜间,以夜间最多(20时~03时)。70%的初雷持续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强度总体较弱,伴随的降水较少。影响初雷的天气系统主要为高空槽和中低层切变线。层结上总体呈现出"近地面干、中低层湿、高层干"的层结特征,850hPA、700hPA多在四川东部、南部出现水汽辐合区。K指数、假相当位温θse与初雷持续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雷 统计分析 物理量 特征 双流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机场一次连续性大雾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晶轶 赖明 黄巧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5-19,共5页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双流机场自动观测资料,对2013年1月6-9日双流机场出现的一次连续性大雾过程从天气背景、动力和热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VR往往会先于能见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高空探测资料以及双流机场自动观测资料,对2013年1月6-9日双流机场出现的一次连续性大雾过程从天气背景、动力和热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VR往往会先于能见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10分钟RVR下降率对大雾的预报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多层逆温"的结构有利于大雾的形成和维持;低层上升气流和中高层下沉气流的界面中易形成逆温层,是大雾产生的重要因素;大雾发生前温度平流随高度变化的拐点位置与大雾发生时近地面逆温层高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RVR 逆温层 垂直速度 温度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航空器颠簸报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壮 阿利曼 +1 位作者 朱思礼 张军辉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通过统计中国2010年12月-2017年10月的航空器颠簸报告,分析和归纳了中国航空器颠簸报告量的逐年变化趋势并与我国航班量特点进行了简要对比;将各地区航空器颠簸报告量占比与航班量占比进行对比,分析各地区差异的原因;对航空器颠簸... 本文通过统计中国2010年12月-2017年10月的航空器颠簸报告,分析和归纳了中国航空器颠簸报告量的逐年变化趋势并与我国航班量特点进行了简要对比;将各地区航空器颠簸报告量占比与航班量占比进行对比,分析各地区差异的原因;对航空器颠簸报告出现的时间、高度、月份以及颠簸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器空中报告 颠簸 分布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成都终端管制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辉权 褚芸欣 王凌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51-355,共5页
通过分析成都终端管制区的闪电活动情况,了解管制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提升雷暴天气预报服务能力。利用2015-2021年四川省ADTD闪电数据,统计分析成都终端管制区的闪电季节变化、月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成都终端管制区... 通过分析成都终端管制区的闪电活动情况,了解管制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提升雷暴天气预报服务能力。利用2015-2021年四川省ADTD闪电数据,统计分析成都终端管制区的闪电季节变化、月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成都终端管制区夏季闪电最多,集中在7月与8月,7月集中在管制区东部与东南部,8月集中在管制区南部与西南部,管制区东部闪电比西部多,持续时间更长;闪电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集中在后半夜,白天集中在午后;天府机场闪电比双流机场多,天府机场主要集中在7月,且四周均有闪电,南部五边略少,双流机场集中在8月,西南部五边及三边较多;天府机场比双流机场早一月出现雷暴天气,大多发生在3月,比双流机场晚一月结束雷暴天气,于10月结束。成都终端管制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为流量、管制服务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季节变化 时空分布 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在双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辉权 邹永成 +2 位作者 王凌云 褚芸欣 赵夏菁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67-471,共5页
针对目前双流机场主导能见度及跑道视程缺乏客观预报产品的问题,利用2009-2019年的自动观测、天气报告和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基于双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学预测模型,建立主导能见度和跑道视程预测软件。该软件结合民航运行规范,利用归... 针对目前双流机场主导能见度及跑道视程缺乏客观预报产品的问题,利用2009-2019年的自动观测、天气报告和EC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基于双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学预测模型,建立主导能见度和跑道视程预测软件。该软件结合民航运行规范,利用归一化方法对EC细网格数值预报能见度产品进行修订,利用RVR与主导能见度的统计关系得到精细化的RVR预测产品,并利用历史个例前期地面气象要素的统计值进行消空。研究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可有效降低双流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空报率和漏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见度 跑道视程预报 能见度预报 数值预报 天气学预报模型 大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物理模型和景深估算的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开 丁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390-395,共6页
图像去雾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解决现有去雾算法容易造成颜色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物理模型和景深估算的去雾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四叉树细分的方法估算大气光值;然后,通过颜色衰减先验建立线性模型,根据... 图像去雾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解决现有去雾算法容易造成颜色失真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物理模型和景深估算的去雾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四叉树细分的方法估算大气光值;然后,通过颜色衰减先验建立线性模型,根据景深获得自适应的大气散射系数和透射率;最后,利用大气散射模型得到无雾图像。实验结果证明:在视觉效果方面,去雾算法效果明显。在客观指标方面,利用He、Meng、Zhu方法及文中方法对5幅不同图像进行去雾,文中均方误差(MSE)分别比其他3种图像去雾算法中最低的值降低了 13%,78%,23%,25%,75%,峰值信噪比(PSNR)则分别提高了 4%、31%、5%、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景深 大气光值 透射率 大气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eoInfoLab葵花卫星HSD格式解码与反演计算
16
作者 刘辉权 张东海 +1 位作者 陈宏华 胡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为提升小机场航空气象预报准确率,增加小机场航空气象短临服务产品,高效使用葵花卫星资料。从航空气象服务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详细介绍了从互联网获取葵花卫星HSD数据,利用MeteoInfoLab脚本方式实现解码,反演计算亮温、云顶高度、深对... 为提升小机场航空气象预报准确率,增加小机场航空气象短临服务产品,高效使用葵花卫星资料。从航空气象服务需求和实际应用出发,详细介绍了从互联网获取葵花卫星HSD数据,利用MeteoInfoLab脚本方式实现解码,反演计算亮温、云顶高度、深对流识别产品。MeteoInfoLab解码葵花卫星HSD格式数据效率高,投影转换简单,绘图美观。解决了经济条件有限的小机场民航气象部门葵花卫星数据解码技术难题,为小机场航空气象的短临预报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气象 葵花卫星HSD数据 MeteoInfoLab 反演计算 云顶高度 深对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