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冯鑫媛 龙清怡 王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81-983,共3页
利用西北地区1960~2009年25个日射站观测资料和163个常规气象站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用日照百分率拟合太阳总辐射的估算式,对西北地区太阳总辐射量进行拟合计算,并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1960~2009年太阳总辐射年总量整... 利用西北地区1960~2009年25个日射站观测资料和163个常规气象站日照百分率资料,建立用日照百分率拟合太阳总辐射的估算式,对西北地区太阳总辐射量进行拟合计算,并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1960~2009年太阳总辐射年总量整体呈中间高、两边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地区以及新疆东部和甘肃西部的青、新、甘三省交界地区,最大值在青海格尔木。2个低值区分别位于陕西和甘肃南部的秦岭以南地区以及新疆天山地区,最小值在陕西安康。从各月的空间分布情况看,各月西北地区中部的高值区和西部的低值区位置有较大变化,特别是中部的高值区具有明显的北移南撤的变化特征;东部的低值区位置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气候学计算 空间分布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东部夏季极端干旱事件机理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朱伟军 王燕娜 +1 位作者 周兵 潘佳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8-479,共12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12年逐日降水、温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REOF分析、动力诊断、相关分析以及合成分析等方法,从大气环流异常特征、高空急流与季风异常等方面揭示西北东部夏季极端干旱事...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12年逐日降水、温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逐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采用REOF分析、动力诊断、相关分析以及合成分析等方法,从大气环流异常特征、高空急流与季风异常等方面揭示西北东部夏季极端干旱事件的可能机理。研究发现西北东部夏季发生极端干旱时,副热带急流轴"倾斜",且急流与东亚夏季风强度均处于相对偏弱阶段。极端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急流轴"倾斜"及其强度减弱导致西北东部地区高层大范围的异常辐合;该地区为水汽源区,对流层整层水汽收支显著亏损;此外,该地区低层盛行来自内陆干旱区的异常西南风,东亚夏季风强度偏弱,高低层配置及大尺度环流形势不利于降水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东部 夏季极端干旱 环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低层大气垂直风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海霞 张宏升 +2 位作者 李云峰 白敬蒋 潘江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00-1506,共7页
风廓线雷达资料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但多集中于强对流性天气的预报和分析。文章主要将该资料应用于低层大气风场结构的研究和分析中。利用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计18个月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LAP-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 风廓线雷达资料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但多集中于强对流性天气的预报和分析。文章主要将该资料应用于低层大气风场结构的研究和分析中。利用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计18个月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LAP-3000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平风速风向资料,根据差值后的每小时平均的风速、风向进行统计分析(垂直分辨率50 m),发现风速极大值出现的高度具有重复性,主要出现在1000、600、500、450、550和250 m,相邻两层之间的风矢量变差的极大值主要出现在250和300 m之间。按照国际民航组织建议的的水平风的垂直切变强度标准,将各个层次之间的风矢量进行统计分类,有轻度、中度、强烈、严重四个等级的风切变,同时发现不同等级的风切变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对于浦东国际机场区域的低层垂直风场的特征及演变情况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为今后可以更好地结合AMDAR资料、电子探空仪、微波辐射计等探测手段针对机场区域甚至足内陆部分机场关于风切变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切变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 浦东国际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测风资料在大气边界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魏伟 叶鑫欣 +1 位作者 王海霞 张宏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34,共11页
利用飞机和风廓线雷达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的连续观测资料,讨论上海地区飞机测风资料在大气边界层风场研究中的适用性,探究造成飞机资料偏差的可能原因并给出初步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与风廓线雷达观测结果相比,飞机观测得到的水平风... 利用飞机和风廓线雷达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的连续观测资料,讨论上海地区飞机测风资料在大气边界层风场研究中的适用性,探究造成飞机资料偏差的可能原因并给出初步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与风廓线雷达观测结果相比,飞机观测得到的水平风速偏小,这主要与仪器系统偏差有关;在300 m高度以下,1500 m高度以上,以及气温低于-8℃,风速小于1 m/s的低温小风情况下,飞机观测得到水平风速的差异显著增大,在这些条件下飞机对大气风场的探测具有局限性。用修正后的风速资料分析上海地区低层大气的风场结构,得到的结果符合风场的一般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观测 大气边界层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11月10日银川河东机场暴雪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霞 彭维耿 +1 位作者 潘江勇 梁希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242-11245,共4页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9年11月10~11日发生在银川河东机场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次大雪的高空影响系统是500hPa高空槽、700及850hPa东移的高原低涡,地面影...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9年11月10~11日发生在银川河东机场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这次大雪的高空影响系统是500hPa高空槽、700及850hPa东移的高原低涡,地面影响系统是河套锢囚锋。西北地区上空持续的200hPa高空急流诱生了地面气旋。这次降雪过程中,西北地区东部的正涡度平流有利于低层低涡系统在东移过程中加强;从散度场分布来看,宁夏中北部200hPa为辐散,700、850hPa为辐合区,使得宁夏中北部地区上升运动持久而强烈。这次暴雪的水汽来源是低层3支气流,即高原低涡前部西南气流、来自四川盆地的偏南气流、来自华北的偏东气流。3支气流汇集于宁夏中北部使得大量水汽在该区域累积,给银川河东机场的这次暴雪天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这次强降雪也存在较为明显的中小尺度特征,利用逐时的数字化卫星云图可以有效追踪中尺度云团的生消、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环流形势 水汽通量 银川河东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