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网络收益管理中的运价变换
1
作者 伍翔 曾力舜 黄毓贤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2,I0004-I0008,共7页
近年来,由于其巨大的挑战性与潜在价值,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网络收益管理问题受到了学术界和航空业界的持续关注。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在“独立行程”假设下,单航班问题中的运价变换可以推广到网络问题,把离散选择模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 近年来,由于其巨大的挑战性与潜在价值,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网络收益管理问题受到了学术界和航空业界的持续关注。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在“独立行程”假设下,单航班问题中的运价变换可以推广到网络问题,把离散选择模型转化为相对简单的独立需求模型,并且证明了该变换对“动态规划分解”是完全等价的。特别地,若每个独立行程均符合“按运价嵌套”性质时,可使用经典Bid-price控制方法。进一步地,对于“按运价嵌套”性质,除了已知的独立需求、最低开放运价和MNL(Multinomial Logit)三种模型外,本文证明前两者的混合模型也具备该性质,但包含MNL的混合模型则不具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网络 收益管理 舱位控制 离散选择模型 运价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信息系统对飞行员视觉搜索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谭维 王文青 +3 位作者 汪磊 张之洋 邵铿睿 孙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6-423,共8页
为探究飞行员使用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视觉搜索特性,设计以信息系统等级(交互系统和电子手册)为自变量、以视觉搜索特性(视觉搜索特征和绩效水平)为因变量的对比实验,记录20名航线飞行员在模拟机实验场景中所关注的各人机交互界面的眼动数... 为探究飞行员使用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视觉搜索特性,设计以信息系统等级(交互系统和电子手册)为自变量、以视觉搜索特性(视觉搜索特征和绩效水平)为因变量的对比实验,记录20名航线飞行员在模拟机实验场景中所关注的各人机交互界面的眼动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构建视觉搜索绩效评估模型,反映飞行员视觉搜索特征及绩效水平。结果表明:两组飞行员的注视总持续时间、注视总持续时间占比、注视次数等视觉搜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信息系统智能化等级的提高,飞行员在单发失效和襟翼卡阻故障场景中的视觉搜索绩效水平有效提高。由此,验证了信息系统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在复杂场景下能对飞行员的工作绩效产生正效应,可为驾驶舱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优化及迭代提供理论参考,保证飞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信息系统 视觉搜索 人机交互 眼动数据 飞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尾迹云成本的飞行高度层智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志强 魏路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93-2300,共8页
飞机在航路飞行中遇到特定气象要素时诱发的尾迹云是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用全球变暖潜能值将单位时间内尾迹云的辐射强迫和CO_(2)的辐射强迫进行对比,建立尾迹云环境影响成本计算模型,并结合巡航性能参数与高空风的影响建... 飞机在航路飞行中遇到特定气象要素时诱发的尾迹云是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用全球变暖潜能值将单位时间内尾迹云的辐射强迫和CO_(2)的辐射强迫进行对比,建立尾迹云环境影响成本计算模型,并结合巡航性能参数与高空风的影响建立油耗成本模型与CO_(2)成本模型,以形成综合成本模型。基于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以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对航段飞行高度的选择进行分配优化,以返回最优的飞行高度组合和最小的综合成本。选取典型国际航路进行优化分析,并通过对不同航段分配最优高度层。结果显示,优化方案比等高度巡航方案和"阶梯"巡航方案的尾迹云成本降低0.4718%~10.927%,油耗成本降低0.3030%~3.7012%,总成本降低4.94%~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温室效应 飞机性能 尾迹云 综合飞行成本 遗传算法 高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后飞机外表面损伤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威 朱家慧 张博利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44,共5页
缺陷检测目前已成为机器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航空再制造领域,机器视觉技术可望加快飞机雷击损伤部位检测的速度,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缩短检查时间。本研究对含有雷击损伤的飞机外表面室外图像采用sobel_amp()算子得到其边缘图... 缺陷检测目前已成为机器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航空再制造领域,机器视觉技术可望加快飞机雷击损伤部位检测的速度,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缩短检查时间。本研究对含有雷击损伤的飞机外表面室外图像采用sobel_amp()算子得到其边缘图像,并基于雷击后飞机外表面损伤缺陷特征提出了一种膨胀边缘灰度差法对损伤进行识别。依据上述方法提出了一套雷击图像损伤识别系统,对含有飞机雷击损伤部位的图像进行HSV分量转换、图像裁剪、边缘提取、改进Blob分析、区域选择和形态学处理,最后经人工复核检出雷击损伤部位。实验表明:对比前人所提出的迁移学习方法,本研究提出的膨胀边缘灰度差法无须人工标注和模型训练,可显著提高损伤识别的召回率,避免漏检的可能性,从而在不牺牲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效率、大幅降低人员工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图像裁剪 边缘提取 BLOB分析 形态学处理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灰狼算法在搬运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攀 刘雨晗 张威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01,共8页
为提高托盘式搬运机器人的运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机器人加速度最优轨迹规划方法。针对灰狼算法局部收敛、寻优性能不足等问题,引入Logistic-Tent混沌映射,优化初始种群;引入差分优化算法,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引入淘汰进... 为提高托盘式搬运机器人的运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机器人加速度最优轨迹规划方法。针对灰狼算法局部收敛、寻优性能不足等问题,引入Logistic-Tent混沌映射,优化初始种群;引入差分优化算法,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引入淘汰进化机制,优化种群结构,从而全面提升优化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对比标准灰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改进灰狼算法在不同类型的测试函数中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算法精度;在搬运机器人轨迹规划的应用中,经过该算法优化后的机器人最大关节角加速度下降了44.11%,大幅提高了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搬运机器人 轨迹规划 加速度 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线飞行员风险画像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汪磊 蒋引 谭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21,共9页
为量化航线飞行员的风险行为及影响因素,通过综合文献与专家法确定航线飞行员风险画像的维度界定,编制航线飞行员风险画像指标体系问卷;在航空公司面向资深飞行员开展问卷调研,获取有效样本116份;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检验问卷信效度... 为量化航线飞行员的风险行为及影响因素,通过综合文献与专家法确定航线飞行员风险画像的维度界定,编制航线飞行员风险画像指标体系问卷;在航空公司面向资深飞行员开展问卷调研,获取有效样本116份;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EFA)检验问卷信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风险画像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结合有效指标组合赋权法确定风险画像指标重要度。结果表明:飞行员风险画像作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有效量化飞行员的个人风险;飞行员风险画像指标体系包括能力、技能、作风、社会风险、人格、身心状态6个维度及20项指标,其中风险知觉及空间认知能力是影响飞行员风险画像评估的最重要的2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型飞行员 风险画像 指标体系 大数据 组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航班运行风险短期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岩韬 陈冠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8,共6页
针对国内航班运行风险预测技术匮乏的现状,采用移动平均自回归(ARMA)方法,构建航班日运行风险的单变量预测模型;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构建航班日运行风险的多变量预测模型;经稳定性检验后,对比2种方法的短期预测效果,发现使用ARMA... 针对国内航班运行风险预测技术匮乏的现状,采用移动平均自回归(ARMA)方法,构建航班日运行风险的单变量预测模型;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构建航班日运行风险的多变量预测模型;经稳定性检验后,对比2种方法的短期预测效果,发现使用ARMA的单变量预测模型,未来第3天预测精度达到80.76%,可用预测周期为1~3天;而VAR多变量预测模型计算出未来第1天预测精度可高达92%,第7天预测精度仍达到80.64%,适用预测周期为1~7天。结果表明:基于ARMA和VAR的时间序列模型可用于航班运行风险的短期预测,而VAR模型精度更好,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班运行风险 短期预测 时间序列模型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移动平均自回归(AR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放影响的自由航路空域中飞行路线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志强 魏路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40-2146,共7页
针对飞机在航线飞行中污染物排放问题,建立基于巡航性能数据和高空预报风温数据的性能参数计算模型、CO_(2)排放量计算模型、尾迹云环境影响模型和飞行排放成本模型;然后根据自由航路空域(FRA)的运行特点和限制,对传统的Dijkstra算法进... 针对飞机在航线飞行中污染物排放问题,建立基于巡航性能数据和高空预报风温数据的性能参数计算模型、CO_(2)排放量计算模型、尾迹云环境影响模型和飞行排放成本模型;然后根据自由航路空域(FRA)的运行特点和限制,对传统的Dijkstra算法进行改进,考虑飞机前序航段油耗对飞机重量及后续排放参数计算的影响,以实现CO_(2)排放量最少、尾迹云对环境影响最小和排放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飞行路线动态优化。结果表明:与最短距离下的优化结果相比,以CO_(2)排放量最小为目标时的优化方案可降低CO_(2)排放量9.61%、排放成本44.35%、油耗9.61%;排放成本最小的飞行路线则可降低CO_(2)排放量5.58%、排放成本64.05%、油耗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温室效应 发动机尾气 飞机性能 尾迹云 排放成本 飞行路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元件参数优化对扑翼机构转速波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博利 刘新杰 +1 位作者 王昊 张威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1-807,共7页
以特拉华大学机械系统实验室所研制的样机模型进行建模,该模型传动机构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传动机构在运转的过程中,翅翼会在气动力和惯性力作用下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电机转速波动增大,影响机构的平稳运行,产生振动和噪声。在仿真试验... 以特拉华大学机械系统实验室所研制的样机模型进行建模,该模型传动机构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传动机构在运转的过程中,翅翼会在气动力和惯性力作用下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电机转速波动增大,影响机构的平稳运行,产生振动和噪声。在仿真试验中引入弹簧元件,可有效降低电机转速波动,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电机转速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极差分析,得出弹簧的连接点位置是主要因素,弹簧的刚度系数是次要因素,弹簧原长影响最小。搭建了物理实验平台,验证了仿真结果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摇杆机构 转速波动 弹簧元件 极差分析 扑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