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及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乃升 戴宇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876-14878,14939,共4页
选取我国西北地区99个气象站1959~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据此分析了极端降雨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极端降水日数偏多年、偏少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西北地区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日数和... 选取我国西北地区99个气象站1959~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据此分析了极端降雨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极端降水日数偏多年、偏少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西北地区极端降水阈值、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雨量均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大;时间上,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雨量除西北东南部呈减少趋势,其他地区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在西北地区极端降水日数偏多年和偏少年,其环流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极端降水 环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2
作者 张开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520-17523,17550,共5页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东北侧2010年9月6日发生在兰州市中川机场的一次由超级单体形成的雹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方法]从常规资料和雷达资料两方面对2010年9月6日发生在兰州市中川机场附近的低涡切变线型、超级单体形成的雹暴过程加以... [目的]分析青藏高原东北侧2010年9月6日发生在兰州市中川机场的一次由超级单体形成的雹暴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方法]从常规资料和雷达资料两方面对2010年9月6日发生在兰州市中川机场附近的低涡切变线型、超级单体形成的雹暴过程加以分析,其中主要运用多普勒雷达的基本产品和二次产品对这次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表征强对流天气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此次过程的一些特征。[结果]这是一次由中高层500 hPa的冷涡中脱离的一小股冷空气提供冲击力,低层700 hPa的暖式切变线供应水汽和能量,且在高空有急流配合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这种长达10 min降雹的天气现象在西北干旱地区较为罕见。此次过程强对流的特征明显,具有较好的典型性;阵风锋现象没有以窄带回波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以另外一种"强锲入"的方式展现;此次过程有界弱回波区(BWER)和中尺度气旋特征均十分明显,且这是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导致的雹暴过程。[结论]该研究为预报兰州市中川机场的强对流天气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单体 雹暴 多普勒雷达资料 青藏高原东北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一次强雹暴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曾祥耀 陈永旭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7期265-266,共2页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兰州和西宁探空站资料及兰州机场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兰州机场2011年9月8日出现的一次雷暴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天气是新疆冷槽分裂下来的冷空气冲击低层暖湿空气产生的局地中尺度强对流性天...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兰州和西宁探空站资料及兰州机场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兰州机场2011年9月8日出现的一次雷暴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天气是新疆冷槽分裂下来的冷空气冲击低层暖湿空气产生的局地中尺度强对流性天气,多普勒雷达回波显示雷暴云有明显的降雹特征。温度槽、地面冷锋是当天雷暴天气的触发机制;低空充沛的水汽,高、低空急流和风的垂直切变的存在为强雷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冰雹 特征分析 多普勒雷达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云图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永旭 梁希豪 曾祥耀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7期44-44,51,共2页
对中卫市2010年3次暴雨过程中水汽云图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使现有卫星资料在全市短时暴雨监测预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结果表明:水汽图中水汽区的活动、干湿区的边界、暗区等都与暴雨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水汽云图中中卫市西北方向有大片暗... 对中卫市2010年3次暴雨过程中水汽云图的特征进行分析,以使现有卫星资料在全市短时暴雨监测预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结果表明:水汽图中水汽区的活动、干湿区的边界、暗区等都与暴雨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水汽云图中中卫市西北方向有大片暗区,暗区东南部出现亮色对流云时,中卫市可能出现暴雨;当高空槽及低空低涡影响中卫市,全市处在气旋头部湿区边界处时容易产生暴雨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暴雨天气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639数值预报与实际探空资料的对比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常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252-254,257,共4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T639模式数值预报结果,进行双线性四点插值或双三次函数十六点插值后得到中川和西宁站的探空预报,并与对应台站的实际探空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川附近,T639插值格点预报的温度和u风分量相对于v风分量和相对... 基于中国气象局T639模式数值预报结果,进行双线性四点插值或双三次函数十六点插值后得到中川和西宁站的探空预报,并与对应台站的实际探空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川附近,T639插值格点预报的温度和u风分量相对于v风分量和相对湿度场而言,离散较小,温度和u分量的插值结果与模式格点预报廓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对比双线性四点插值和双三次十六点插值结果可以发现,该个例的中川机场温度、相对湿度和u、v分量等气象要素对于不同的插值方法并不敏感;西宁站的预报温度和露点温度与实际探空资料对比可见,预报温度和露点随高度变化和观测结果一致,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数值整体偏大,存在一定系统误差。采用T639数值预报结果对中川地区探空层结、大气稳定度预报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分析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经过适当的误差订正后可用于局地天气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639数值预报 双线性插值 双三次插值 探空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