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下肢创伤或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患者血栓预防现状及抗凝方案疗效和安全性单中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宇飞 洛佳坤 +8 位作者 李涛 于焱 孙沙沙 黄鑫 杨明艳 刘睿涵 刘昱彤 曹剑 何昆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7期54-59,共6页
目的 分析单中心老年下肢创伤或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预防现状,并评价不同抗凝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的老年下肢创伤或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 610例,详细记录患者病... 目的 分析单中心老年下肢创伤或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预防现状,并评价不同抗凝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的老年下肢创伤或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 610例,详细记录患者病历资料,比较不同抗凝方案的应用现状,最终纳入长期就诊的随访患者867例,中位随访时间23d。根据在院抗凝方案不同分为利伐沙班组358例,胃肠外抗凝组290例和未抗凝组219例。记录各组终点(出血、缺血、全因死亡)事件发生,比较减低剂量利伐沙班、胃肠外抗凝和未抗凝之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全部患者在院期间抗凝率为74.8%,口服抗凝率为10.4%,胃肠外抗凝率为64.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胃肠外抗凝组发生出血事件的风险较未抗凝组增加(HR=12.385,95%CI:2.733~56.130,P=0.001),胃肠外抗凝组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较未抗凝组增加(HR=3.505,95%CI:1.158~10.614,P=0.026),利伐沙班组新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未抗凝组降低(HR=0.178,95%CI:0.043~0.736,P=0.017);胃肠外抗凝组发生出血事件的风险较利伐沙班组增加(HR=6.398,95%CI:3.189~12.834,P<0.001),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较利伐沙班组增加(HR=12.519,95%CI:4.452~35.208,P<0.001),新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利伐沙班组增加(HR=16.405,95%CI:5.350~50.308,P<0.001)。结论 老年下肢创伤或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患者临床抗凝现状仍不理想,需要加强抗凝宣教和普及;低剂量利伐沙班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前提下,仍对老年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胃肠外抗凝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创伤 关节置换 老年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