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边疆自觉、少数民族文学与当代中国观 |
刘大先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2
|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
汤晓青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0
|
|
|
3
|
过去未去——论人工智能时代属人的文学 |
刘大先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从疑古到释古:古史神话研究的现代转向——以丁山神话观的源与流为中心 |
毛巧晖
孙宇飞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文学与电影之间——万玛才旦作品的历史性与现代性追问 |
金真慧
丹珍草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论各民族文学在互动状态下的多元发展 |
关纪新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
7
|
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史诗演述人——基于个案研究的民族志写作 |
巴莫曲布嫫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
8
|
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自觉(1949—1966) |
毛巧晖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
9
|
生态保护、民族生计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独龙江地区独龙族为例 |
李金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
10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失语、母语、双语及杂语诸问题 |
刘大先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0
|
|
|
11
|
沟通: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建设的必要一环 |
关纪新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2
|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 |
刘大先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6
|
|
|
13
|
“文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笔谈 |
刘大先
刘成(蒙古族)
朱旭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1 |
11
|
|
|
14
|
关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建设 |
关纪新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8
|
|
|
15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之检省 |
刘大先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
16
|
壮族当代文学研究的总体构想 |
雷猛发
|
《学术论坛》
|
1987 |
1
|
|
|
17
|
图像与仪式演述视域下的东巴服饰研究 |
杨杰宏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8
|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当下启示 |
吴刚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19
|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形态与历史 |
王亚南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8 |
0 |
|
|
20
|
中国多民族文学互鉴关系论 |
乌·纳钦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